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画杨桃》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在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坚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易下结论。文章先略写父亲教导“我”画画要实事求是,接着具体地叙述“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样子的事,最后写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作者从一件普通的事件中引出一个深刻道理,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得十分清楚。细读文章,你会发现,作者对故事中人物的语言、神态描写得特别具体细致、形象生动,十分准确地反映出不同人物的不同内心世界。对文中“我”的画和同学们嘲笑所引发的老师的一系列言行,描写得特别细腻。尤其是老师的话语写得通俗易懂,循循善诱,饱含哲理,表现出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故事开始时学生们嘻嘻哈哈,为“我”把熟悉的杨桃画成五角星样,觉得非常好笑;当了解真实情况后,他们又显得非常尴尬,真实地反映出学生们的童真和率直。文章不管是在人物对话、神态的描摹,还是“老师”对“我们”的启发诱导的细节描写,生动而又适度,这是课文的主要语言特点。作者想借此凸显我们做人做事要处之有度,这也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要突破这个重难点,需要教师课前适度地解读文本,先与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广阔、多维的对话,准确把握文本精髓,设想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他们进行“有度”引导的教学设计,有“度”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悟文章蕴意,使教学显现出一定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使课堂呈现出“语言味”的灵光。
一、适度解读文本,挖掘核心价值
《画杨桃》这篇课文有很多意思深刻的句子,学生只有弄懂这些句子的意思,才能理解文本蕴意,这需要教师费心思去精心预设,引导要详略得当。课文在写老师和同学对话的过程,是一句一句地写,其实这些对话是故事细节描写,只是个铺垫,它只起到衬托故事发生的环境,是讲事情的由来,很简单,学生容易读懂,教师引读时可以用朗读带过。文章第1自然段和第18自然段,体现了文章的内涵,是需要精确引导学生解读这些句段:默读课文后,找找你认为哪几节作者是在说明道理?这些道理体现在哪些句子中?第1自然段中父亲说的“想当然”和“画走了样”这两句话,是要求“我”怎么做?(看到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第18自然段中,老师说的一段话与父亲的话遥相呼应,首尾相接,意思相同,我们可以让学生将这两处联系起来读读思考:这让我终生受用的话语有哪些深刻的含义呢?(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能想当然。无论对待什么事,一切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生活中,你遇见过类似的事吗?通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课文内容,让他们悟出,作者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一件事,在别人与自己想法不一样时,不要急着下结论,可以尝试换位思考,以验证是非。文章这里前后“呼应”手法的运用,清晰而有力地诠释了主题。学生只有理解了父亲和老师的话,才算真正品出文本的核心价值。又如,课文中有这样的描写:“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畫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这是一个语言训练点,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老师”为什么变得严肃了,他看到了什么现象?这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老师”的神情到后来变得和颜悦色了,这又是一个很好的拓展语言的训练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时,“老师”又是怎样想的呢?在文章艺术留白处去设问引导,有助于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以加深他们对课文和文本所蕴含主旨的理解。课末,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跳”出课文,从“画杨桃”这一特定事件中,把思考引向更广泛的领域:画杨桃就要“是什么样,画什么样”,生活中遇到相类似的事情,我们又该怎么做呢?最后总结并板书“实事求是”,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悟出这个蕴含着的深刻又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大道理。
二、品析行文方式,有度引导感悟
《画杨桃》这篇课文的行文叙述特点是:层层比较,步步深入,作者刻意以大量的对比与反差,来揭示文章主题。这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难点。例如,“我”是怎样画杨桃的?画杨桃前后“我”是怎么想的?文中重点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作者在画杨桃过程中是抱着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态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表现出的嘲讽和反对,让“我”不由得对自己的初衷心生疑惑。在生活中,学生也会遇到类似的事,这件事会引起他们心灵上的共鸣。不同人物表现出的不同态度,也使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教师可以这样“有度”地去引导学生对比反思:想想,看到“我”画的杨桃,“学生们”为什么笑了?“老师”为什么没有笑呢?你从课文中老师那“看、走、坐、审视”等一系列的动作中明白了什么?(“老师”是在尝试着从“我”的角度去观察实物)从老师与同学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你觉得文中的老师和同学们各是从什么角度去思考的?学生品析了这一对比,思维就会直指文章的主旨。还有,“老师”为什么要让每一个嘲笑“我”的画的同学,轮流坐在“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观察后,“同学们”的态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刚刚的嘲笑,这时因为看到了“我”所坐位置的“杨桃”,明白了自己事实上的错误而神态变得难为情,语言变得结结巴巴,不好意思)这里的动作、神态描写,恰恰与第一次同学们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引导学生品析这一对比,会促使他们在对比中恍然大悟——换位思考多重要啊!显然,文中学生的态度变化其实是文章的“主线”,老师的态度变化是一条“暗线”。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交织的这一明一暗的线索,让他们知道事件背后的原因,悟出课文的核心价值。事实上,作者是在巧妙地借用对比,引领着读者的思绪和情感。教师只有把握了这一点,去设想以此为突破口,才能有度地去引导学生从中品析出蕴含着的文章内涵。这就构建了学生与文本多维对话的环境,学生会随着文章的解读,在理解故事情节变化的同时,将文本中的价值观念植根于自己心中。又如,本篇文章标点符号的运用也十分巧妙。文中有一处用到了“——”,六处用到了“?”,四处用到了“!”,三处用到了“……”。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描摹了几个自以为是、得意扬扬的同学的神态;而六个问号,有同学们的责问,有老师的提问、反问;四个感叹号,则是表现出有的同学的幼稚;等等。在这些简短的语句中,作者是在巧妙地通过这些标点符号的变化,带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不同见解,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说说,这里作者为什么用这个标点符号,再以此来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深入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在读中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苦口婆心,在读中感受作者使用标点符号的行文匠心,在读中达成对课文的深度理解,促使学生在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中学习语言。
一、适度解读文本,挖掘核心价值
《画杨桃》这篇课文有很多意思深刻的句子,学生只有弄懂这些句子的意思,才能理解文本蕴意,这需要教师费心思去精心预设,引导要详略得当。课文在写老师和同学对话的过程,是一句一句地写,其实这些对话是故事细节描写,只是个铺垫,它只起到衬托故事发生的环境,是讲事情的由来,很简单,学生容易读懂,教师引读时可以用朗读带过。文章第1自然段和第18自然段,体现了文章的内涵,是需要精确引导学生解读这些句段:默读课文后,找找你认为哪几节作者是在说明道理?这些道理体现在哪些句子中?第1自然段中父亲说的“想当然”和“画走了样”这两句话,是要求“我”怎么做?(看到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第18自然段中,老师说的一段话与父亲的话遥相呼应,首尾相接,意思相同,我们可以让学生将这两处联系起来读读思考:这让我终生受用的话语有哪些深刻的含义呢?(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能想当然。无论对待什么事,一切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生活中,你遇见过类似的事吗?通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课文内容,让他们悟出,作者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一件事,在别人与自己想法不一样时,不要急着下结论,可以尝试换位思考,以验证是非。文章这里前后“呼应”手法的运用,清晰而有力地诠释了主题。学生只有理解了父亲和老师的话,才算真正品出文本的核心价值。又如,课文中有这样的描写:“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畫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这是一个语言训练点,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老师”为什么变得严肃了,他看到了什么现象?这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老师”的神情到后来变得和颜悦色了,这又是一个很好的拓展语言的训练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时,“老师”又是怎样想的呢?在文章艺术留白处去设问引导,有助于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以加深他们对课文和文本所蕴含主旨的理解。课末,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跳”出课文,从“画杨桃”这一特定事件中,把思考引向更广泛的领域:画杨桃就要“是什么样,画什么样”,生活中遇到相类似的事情,我们又该怎么做呢?最后总结并板书“实事求是”,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悟出这个蕴含着的深刻又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大道理。
二、品析行文方式,有度引导感悟
《画杨桃》这篇课文的行文叙述特点是:层层比较,步步深入,作者刻意以大量的对比与反差,来揭示文章主题。这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难点。例如,“我”是怎样画杨桃的?画杨桃前后“我”是怎么想的?文中重点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作者在画杨桃过程中是抱着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态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表现出的嘲讽和反对,让“我”不由得对自己的初衷心生疑惑。在生活中,学生也会遇到类似的事,这件事会引起他们心灵上的共鸣。不同人物表现出的不同态度,也使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教师可以这样“有度”地去引导学生对比反思:想想,看到“我”画的杨桃,“学生们”为什么笑了?“老师”为什么没有笑呢?你从课文中老师那“看、走、坐、审视”等一系列的动作中明白了什么?(“老师”是在尝试着从“我”的角度去观察实物)从老师与同学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你觉得文中的老师和同学们各是从什么角度去思考的?学生品析了这一对比,思维就会直指文章的主旨。还有,“老师”为什么要让每一个嘲笑“我”的画的同学,轮流坐在“我”的座位上观察杨桃?观察后,“同学们”的态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刚刚的嘲笑,这时因为看到了“我”所坐位置的“杨桃”,明白了自己事实上的错误而神态变得难为情,语言变得结结巴巴,不好意思)这里的动作、神态描写,恰恰与第一次同学们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引导学生品析这一对比,会促使他们在对比中恍然大悟——换位思考多重要啊!显然,文中学生的态度变化其实是文章的“主线”,老师的态度变化是一条“暗线”。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交织的这一明一暗的线索,让他们知道事件背后的原因,悟出课文的核心价值。事实上,作者是在巧妙地借用对比,引领着读者的思绪和情感。教师只有把握了这一点,去设想以此为突破口,才能有度地去引导学生从中品析出蕴含着的文章内涵。这就构建了学生与文本多维对话的环境,学生会随着文章的解读,在理解故事情节变化的同时,将文本中的价值观念植根于自己心中。又如,本篇文章标点符号的运用也十分巧妙。文中有一处用到了“——”,六处用到了“?”,四处用到了“!”,三处用到了“……”。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描摹了几个自以为是、得意扬扬的同学的神态;而六个问号,有同学们的责问,有老师的提问、反问;四个感叹号,则是表现出有的同学的幼稚;等等。在这些简短的语句中,作者是在巧妙地通过这些标点符号的变化,带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不同见解,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说说,这里作者为什么用这个标点符号,再以此来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深入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在读中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苦口婆心,在读中感受作者使用标点符号的行文匠心,在读中达成对课文的深度理解,促使学生在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中学习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