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s2997iz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查一(四年级):小朋友,上《品德与社会》课,老师带你们出去做过实践活动吗,比如去科技馆参观?没有,爸爸妈妈带我去过,但学校没有。
  调查二(五年级):同学们,知道《品德与社会》这门课吗?当然知道。上这门课有趣吗?有什么趣啊,最多就是让我们看书,或者老师讲讲书上的内容。开展过课外实践活动吗,比如了解周围的环境状况,到商场、超市等地方调查公民和企业的诚信?有这些内容吗,我们从来就没有的。
  此项调查结果: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没有上过课外实践活动课,教学的方式基本上以翻读教材为主。
  材料三 现实情况表明,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百分之九十八是由其他教师兼任,专职的教师少之又少。
  上述材料无声地告诉我们,当下甚至较长时期内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正面临着“课程边缘化、教学单一化、效果虚无化”的“三化”现状。在这种现状的背后,如果我们用剥茧抽丝的方式,很快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质量大旗的招摇下已经演化成“以考为本”的教育理念。类似《品德与社会》这样的“副科”遭遇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的边缘,并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都是“一切尽在情理中”。《品德与社会》没学好,上至主管部门,下至学生和家长几乎无人问津,但是,如果语、数、英没学好,那学校、老师甚至教育主管部门就很可能面临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责难。这种学业评价的现实导向无疑是该学科边缘化的根本因素。
  二、在“安全重于泰山,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现实背景下,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宁愿“笼中养鸟”,也不愿“活动育人”,特别是户外活动更是如此;另外,课外实践活动课组织较难,很多的教学内容并非一次课外实践就能完成,而是要多个甚至系列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最关键的是,在有些教学内容中,很难找到相应的活动场地和时间地点,从而形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况。
  可以说,正是教育管理的封闭性和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在课时安排、地点选择、活动组织等多方面都受到较大限制,而课外实践活动更是成为小学生乃至整个教育的“梦中情人”。
  针对前面提及的教学现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应对。
  一、思想先行,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课程观
  毫不夸張地说,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三化”现象,充分反映了该项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在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层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这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此,学校首先必须端正办学思想,从为国家培养各种层次人才的高度出发,充分运用基础教育的功能,使学生汲取多种的营养,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以发展。其次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坚持“课程育人”的理念,切实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以课程的全覆盖培育学生的全面发展,坚决摒弃重主科,轻术科;重智育,轻德育;重一时之得失,轻长远之发展的功利行为。只有这样,《品德与社会》课程边缘化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二、整合资源,让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儿童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课程改革的作用。这就是告诉我们,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应该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事实上,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教科书、报刊、图片、影视节目、录音、录像、网络、软件、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极大地丰富了教材内容,有利于实现课程的生活化与儿童化,进而增强课程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优化教学,以育人功效获取“学科尊严”
  教育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有效学习的产生。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性地把《品德与社会》归结为德育课程,其实这本身并没有错。关键的是“德育”二字给人的印象除了苍白的说教,很难找到更为有效的育人功能。为此,要实现课程的回归,优化教学是关键。广大一线教师要准确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切实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以学生的需求为前提,以学生的理解为基础,以学生的践行为归宿,为学生自主感悟道德知识而实施教学策略,让这门学科走进学生的心里,通过学生获取“课程平等”的学科尊严。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化学基本概念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高效地进行化学概念教学呢?   〓〓一、从实验事实引出概念  〓〓 例如,在讲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两个概念时,除了木炭燃烧和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两个实验外,还可以补充一个对比实验,即用剪刀将纸剪碎和将纸点燃的两个小实验。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在两个对比实验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看起来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实验,学生在
广州市萝岗区萝峰小学创建于1947年。学校占地3.9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153人,教师73人。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收录了不少方言词汇、古语词汇、口语词汇。这些词汇往往按照“音从主人”的方式标注拼音。这些非普通话词汇及其注音在语言实践中很容易误读,不利于普
〓〓在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重要条件,也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新课标倡导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呢?  〓〓一、引导学生想学、会学是培养能力的基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
学校文化建设是当今学校管理变革过程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学校文化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学校之间的竞争,已从规模数量发展到文化质量的较量,或者说是软件的竞争。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成为一个学校兴衰荣辱的决定性因素。笔者认为,校长应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经营学校文化。  一、以人为本,营造闪烁人文精神的学校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不仅影响学生的精神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个重要灾害,通过对玉米大斑病的症状特征、发病规律、发病条件的分析与总结,提出了选择多抗性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增施肥料、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
随着城市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兰州在采取以平面绿化为主的同时,快速向立体绿化方向发展。选择垂直绿化材料已成为绿化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垂吊矮牵牛以其花色丰富,花期长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丰衣足食,喜气洋洋”。我国人口超过13亿,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才能保证社会稳定。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玉米等大宗农作物大面积减产,个别地方甚至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成了当前教师就是教学的一个新重任、新挑战。那么,如何在课堂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的效率呢?  一、激发兴趣,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精心设计导语。“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语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它是一堂课的“引子”或“序幕”。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
〓〓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完美的人格一直是教育者所提倡的并一直努力实现的目标。当前,社会形态、价值趋向、审美观念等人生观、世界观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客观的改变。如何才能在如此复杂的社会形态下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德育工作者一直研究与探索的问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 在数学课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