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查一(四年级):小朋友,上《品德与社会》课,老师带你们出去做过实践活动吗,比如去科技馆参观?没有,爸爸妈妈带我去过,但学校没有。
调查二(五年级):同学们,知道《品德与社会》这门课吗?当然知道。上这门课有趣吗?有什么趣啊,最多就是让我们看书,或者老师讲讲书上的内容。开展过课外实践活动吗,比如了解周围的环境状况,到商场、超市等地方调查公民和企业的诚信?有这些内容吗,我们从来就没有的。
此项调查结果: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没有上过课外实践活动课,教学的方式基本上以翻读教材为主。
材料三 现实情况表明,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百分之九十八是由其他教师兼任,专职的教师少之又少。
上述材料无声地告诉我们,当下甚至较长时期内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正面临着“课程边缘化、教学单一化、效果虚无化”的“三化”现状。在这种现状的背后,如果我们用剥茧抽丝的方式,很快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质量大旗的招摇下已经演化成“以考为本”的教育理念。类似《品德与社会》这样的“副科”遭遇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的边缘,并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都是“一切尽在情理中”。《品德与社会》没学好,上至主管部门,下至学生和家长几乎无人问津,但是,如果语、数、英没学好,那学校、老师甚至教育主管部门就很可能面临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责难。这种学业评价的现实导向无疑是该学科边缘化的根本因素。
二、在“安全重于泰山,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现实背景下,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宁愿“笼中养鸟”,也不愿“活动育人”,特别是户外活动更是如此;另外,课外实践活动课组织较难,很多的教学内容并非一次课外实践就能完成,而是要多个甚至系列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最关键的是,在有些教学内容中,很难找到相应的活动场地和时间地点,从而形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况。
可以说,正是教育管理的封闭性和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在课时安排、地点选择、活动组织等多方面都受到较大限制,而课外实践活动更是成为小学生乃至整个教育的“梦中情人”。
针对前面提及的教学现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应对。
一、思想先行,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课程观
毫不夸張地说,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三化”现象,充分反映了该项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在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层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这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此,学校首先必须端正办学思想,从为国家培养各种层次人才的高度出发,充分运用基础教育的功能,使学生汲取多种的营养,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以发展。其次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坚持“课程育人”的理念,切实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以课程的全覆盖培育学生的全面发展,坚决摒弃重主科,轻术科;重智育,轻德育;重一时之得失,轻长远之发展的功利行为。只有这样,《品德与社会》课程边缘化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二、整合资源,让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儿童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课程改革的作用。这就是告诉我们,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应该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事实上,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教科书、报刊、图片、影视节目、录音、录像、网络、软件、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极大地丰富了教材内容,有利于实现课程的生活化与儿童化,进而增强课程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优化教学,以育人功效获取“学科尊严”
教育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有效学习的产生。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性地把《品德与社会》归结为德育课程,其实这本身并没有错。关键的是“德育”二字给人的印象除了苍白的说教,很难找到更为有效的育人功能。为此,要实现课程的回归,优化教学是关键。广大一线教师要准确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切实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以学生的需求为前提,以学生的理解为基础,以学生的践行为归宿,为学生自主感悟道德知识而实施教学策略,让这门学科走进学生的心里,通过学生获取“课程平等”的学科尊严。
责任编辑 邱 丽
调查二(五年级):同学们,知道《品德与社会》这门课吗?当然知道。上这门课有趣吗?有什么趣啊,最多就是让我们看书,或者老师讲讲书上的内容。开展过课外实践活动吗,比如了解周围的环境状况,到商场、超市等地方调查公民和企业的诚信?有这些内容吗,我们从来就没有的。
此项调查结果: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没有上过课外实践活动课,教学的方式基本上以翻读教材为主。
材料三 现实情况表明,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百分之九十八是由其他教师兼任,专职的教师少之又少。
上述材料无声地告诉我们,当下甚至较长时期内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正面临着“课程边缘化、教学单一化、效果虚无化”的“三化”现状。在这种现状的背后,如果我们用剥茧抽丝的方式,很快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质量大旗的招摇下已经演化成“以考为本”的教育理念。类似《品德与社会》这样的“副科”遭遇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的边缘,并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都是“一切尽在情理中”。《品德与社会》没学好,上至主管部门,下至学生和家长几乎无人问津,但是,如果语、数、英没学好,那学校、老师甚至教育主管部门就很可能面临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责难。这种学业评价的现实导向无疑是该学科边缘化的根本因素。
二、在“安全重于泰山,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现实背景下,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宁愿“笼中养鸟”,也不愿“活动育人”,特别是户外活动更是如此;另外,课外实践活动课组织较难,很多的教学内容并非一次课外实践就能完成,而是要多个甚至系列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最关键的是,在有些教学内容中,很难找到相应的活动场地和时间地点,从而形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况。
可以说,正是教育管理的封闭性和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在课时安排、地点选择、活动组织等多方面都受到较大限制,而课外实践活动更是成为小学生乃至整个教育的“梦中情人”。
针对前面提及的教学现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应对。
一、思想先行,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课程观
毫不夸張地说,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三化”现象,充分反映了该项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在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层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这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此,学校首先必须端正办学思想,从为国家培养各种层次人才的高度出发,充分运用基础教育的功能,使学生汲取多种的营养,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以发展。其次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坚持“课程育人”的理念,切实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以课程的全覆盖培育学生的全面发展,坚决摒弃重主科,轻术科;重智育,轻德育;重一时之得失,轻长远之发展的功利行为。只有这样,《品德与社会》课程边缘化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二、整合资源,让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儿童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课程改革的作用。这就是告诉我们,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应该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事实上,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教科书、报刊、图片、影视节目、录音、录像、网络、软件、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极大地丰富了教材内容,有利于实现课程的生活化与儿童化,进而增强课程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优化教学,以育人功效获取“学科尊严”
教育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有效学习的产生。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性地把《品德与社会》归结为德育课程,其实这本身并没有错。关键的是“德育”二字给人的印象除了苍白的说教,很难找到更为有效的育人功能。为此,要实现课程的回归,优化教学是关键。广大一线教师要准确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切实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以学生的需求为前提,以学生的理解为基础,以学生的践行为归宿,为学生自主感悟道德知识而实施教学策略,让这门学科走进学生的心里,通过学生获取“课程平等”的学科尊严。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