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鳞毛蕨属植物醇提物的抗氧化、降血糖及抗炎活性

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2ka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DPPH自由基与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探究重齿鳞毛蕨乙醇提取物(DJE)和假边果鳞毛蕨乙醇提取物(DCE)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pNPG法以及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对DJE与DCE的降血糖和抗炎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均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显示出良好的清除活性,80~100μg/mL的DJE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与VC相当;2种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1.04±0.27)μg/mL和(5.73±1.18)μg/mL;在不影响细胞正常增殖的情况下,DJE在6.25~12.50μg/mL范围内,以及DCE在6.25~50.00μg/mL范围内,两者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炎症细胞分泌NO.
其他文献
为了在非接触条件下检测受试者的各项生理参数,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成像式光电容积描记技术,从手机录制的人脸视频中估算生理参数的方法.首先,提出了“小波变换-主成分分析-盲源分离”算法,用于提取出高信噪比的RGB三通道脉搏波信号.然后,分别从频域和时域角度对绿色通道信号进行处理,估算出心率值和呼吸率值;对红蓝通道的脉搏波信号进行处理,并结合血氧仪检测的血氧饱和度结果,进行数据拟合,从而找到从面部视频中估算血氧饱和度值的最佳线性方程.最后,对比了自然光下各生理参数的估算结果误差,分析了在3种光照环境下各参数的估算
以辽宁省抚顺市清源县蒙古栎天然次生林为对象,在2018年对6块面积为0.1 hm2的蒙古栎样地进行疏伐,并于2020年调查样地内植被的生长情况,研究疏伐后形成的600(低密度)、720(中密度)、900株·hm-2(高密度)3种密度对林木生长、林下实生苗更新与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疏伐后间隔年份较短,不同密度下树高、胸径无显著差异.但低密度下林冠对称指数显著高于高密度,表明树冠生长对于林分密度的响应比树干生长更迅速.中密度下实生更新苗数量最多,且相同苗高的实生苗地径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密度,中密
新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万物互联,赋能千行百业成为通信行业的历史使命和重大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网络强国,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移动通信领域又成为第一战场,华为、中兴“卡脖子”事件不断警醒我们,“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