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传统思想中蕴含着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如何合理运用将对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很大的助力。儒家的柔性管理结合法家的刚性管理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儒家;法家;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1830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育人的重要方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涉及到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情感、心理等多方面内容。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层的实施者,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通过改善辅导员的管理方式,做好大学生的管理育人工作,无疑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学生工作者之间流传着“谁的学生就像谁”这样一句话,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辅导员作为学生最直接管理者对于学生的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及品德修养,这样才能塑造出更多身心健康的高等人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儒、法、道、名、杂、阴阳等多种学派,其代表人物及思想观念由于所处时代及所代表阶级利益不同而各不相同。而在管理思想方面值得我们学生工作者借鉴的主要从儒家、法家为出发点予以阐述。
1儒家思想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以人为本
在传统儒学中,“仁”是其核心范畴、内在精髓。“仁,亲也,从人从二”(《说文解字》),可见,从本义上讲,“仁”是表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畴。孔子一生中讲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仁”。孔子曾说:“仁者,人也”(《礼记·中庸》),“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也说明了“仁”就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仁”的核心内涵就是尊重人、爱护人、以人为本。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儒家的人本思想就是把“人”或“民”看成管理活动的首要因素,看成是管理活动的根本。
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应时刻将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对自身所处管理环境的感受,对自己在学校中的主人翁地位,对学习、恋爱、人际关系、就业等个人发展需要得以满足的程度,都影响着整个管理效果。
“仁者爱人”落实在学生工作中,就表现为要爱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方略,帮助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上出现的困难。只有心里装着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工作主要是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营造良好的氛围,既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怀和信任,也能更好的起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感化教育作用。辅导员作为一名教师同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平等的人格之间的交流,通过平等讨论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并能就某一问题形成师生双方都认可的结论。而不仅仅表现在布置任务与完成任务这一简单的工作方式。同时还应允许有不同意见的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交流更能使学生在不同意见那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提升自我工作水平及修养。
2法家思想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严明纪律
法家的管理思想內核是韩非的“法、术、势”之论,法家倡导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做出最高决策。法家认为“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他们思想的基本特色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汉书·艺文志》)。法家所讲的“势”是行法用术的必要条件,并贯穿于行法用术之中;反之,“法”和“术”是“势”的具体表现。法术势三者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用术御人、以势制人。
尽管“法、术、势”之论是为君主专制和封建经济服务的,但现代学生工作中仍可从权利集中的威慑力、统一制度的强制力、明确职责的监控力、赏罚严明的震慑力等等内容得到某些启示。
作为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每个人所带学生数量众多,往往都是超工作量带班,然而自身精力是有限度的。要想管理好所带学生,那么相应的规章制度就应该建立齐备,选拔得力且认真负责的学生干部分管各自班级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从“法”的角度出发,制定《学生资助工作条例》、《学生手册》、《学生奖惩制度》、《学生党员发展手册》等规章制度;从“术”的角度出发,班干部中由专人担任资助委员、心理委员,建立一套辅导员——班委——舍长——学生的四级联动机制,各班委分管相应工作,这样便能更顺畅的开展学生工作事务;从“势”的角度出发,应该充分发挥“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思想。充分调动班干部的主动性。通过充分授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智慧、能力,而不必亲力亲为、事无巨细。说的就是成功领导者的领导艺术,是无为而治,而权势却掌握在自己手中。
3结语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更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辅导员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处于与大学生面对面接触的一线,必须积累工作经验,不断的总结和借鉴先进的学生事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理论和思想。将之合理的运用到学生工作中将为辅导员提供强力的支持和帮助。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就不能改变管理的无序状态。但也不能一味的将刚性制度管理当成唯一法宝。如何将“他律”转化为“自律”是师生真正将领导意图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追求,从而变成自觉的行动,最终达到自我管理的更高标准。
参考文献
[1]张觉.韩非子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6:1.
[2]陈东升.韩非子 与中国式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1.
[3]武树臣,李力.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1.
[4]杨雪英.儒家人性智慧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J].经济问题探索,2000:2.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传统思想中蕴含着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如何合理运用将对学生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很大的助力。儒家的柔性管理结合法家的刚性管理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儒家;法家;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1830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育人的重要方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涉及到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情感、心理等多方面内容。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基层的实施者,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通过改善辅导员的管理方式,做好大学生的管理育人工作,无疑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学生工作者之间流传着“谁的学生就像谁”这样一句话,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辅导员作为学生最直接管理者对于学生的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及品德修养,这样才能塑造出更多身心健康的高等人才。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儒、法、道、名、杂、阴阳等多种学派,其代表人物及思想观念由于所处时代及所代表阶级利益不同而各不相同。而在管理思想方面值得我们学生工作者借鉴的主要从儒家、法家为出发点予以阐述。
1儒家思想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以人为本
在传统儒学中,“仁”是其核心范畴、内在精髓。“仁,亲也,从人从二”(《说文解字》),可见,从本义上讲,“仁”是表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畴。孔子一生中讲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仁”。孔子曾说:“仁者,人也”(《礼记·中庸》),“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也说明了“仁”就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仁”的核心内涵就是尊重人、爱护人、以人为本。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儒家的人本思想就是把“人”或“民”看成管理活动的首要因素,看成是管理活动的根本。
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应时刻将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对自身所处管理环境的感受,对自己在学校中的主人翁地位,对学习、恋爱、人际关系、就业等个人发展需要得以满足的程度,都影响着整个管理效果。
“仁者爱人”落实在学生工作中,就表现为要爱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方略,帮助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上出现的困难。只有心里装着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工作主要是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营造良好的氛围,既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怀和信任,也能更好的起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感化教育作用。辅导员作为一名教师同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平等的人格之间的交流,通过平等讨论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并能就某一问题形成师生双方都认可的结论。而不仅仅表现在布置任务与完成任务这一简单的工作方式。同时还应允许有不同意见的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交流更能使学生在不同意见那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提升自我工作水平及修养。
2法家思想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严明纪律
法家的管理思想內核是韩非的“法、术、势”之论,法家倡导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做出最高决策。法家认为“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他们思想的基本特色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汉书·艺文志》)。法家所讲的“势”是行法用术的必要条件,并贯穿于行法用术之中;反之,“法”和“术”是“势”的具体表现。法术势三者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用术御人、以势制人。
尽管“法、术、势”之论是为君主专制和封建经济服务的,但现代学生工作中仍可从权利集中的威慑力、统一制度的强制力、明确职责的监控力、赏罚严明的震慑力等等内容得到某些启示。
作为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每个人所带学生数量众多,往往都是超工作量带班,然而自身精力是有限度的。要想管理好所带学生,那么相应的规章制度就应该建立齐备,选拔得力且认真负责的学生干部分管各自班级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从“法”的角度出发,制定《学生资助工作条例》、《学生手册》、《学生奖惩制度》、《学生党员发展手册》等规章制度;从“术”的角度出发,班干部中由专人担任资助委员、心理委员,建立一套辅导员——班委——舍长——学生的四级联动机制,各班委分管相应工作,这样便能更顺畅的开展学生工作事务;从“势”的角度出发,应该充分发挥“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思想。充分调动班干部的主动性。通过充分授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智慧、能力,而不必亲力亲为、事无巨细。说的就是成功领导者的领导艺术,是无为而治,而权势却掌握在自己手中。
3结语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更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辅导员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处于与大学生面对面接触的一线,必须积累工作经验,不断的总结和借鉴先进的学生事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理论和思想。将之合理的运用到学生工作中将为辅导员提供强力的支持和帮助。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就不能改变管理的无序状态。但也不能一味的将刚性制度管理当成唯一法宝。如何将“他律”转化为“自律”是师生真正将领导意图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追求,从而变成自觉的行动,最终达到自我管理的更高标准。
参考文献
[1]张觉.韩非子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6:1.
[2]陈东升.韩非子 与中国式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1.
[3]武树臣,李力.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1.
[4]杨雪英.儒家人性智慧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J].经济问题探索,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