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艺术界,艺术主流和趋势已经是表达个性、强调创新、追求形式、艺术家的自我主观表达经占主导地位,但当今的艺术领域也呈现出多样性、和包容性,即各种风格样式的艺术表现都可以共存,都以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方面,似乎仅仅占很少一部分,在今年来,由于国家在对历史文化上的高度重视,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成为时代主题,因此艺术在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上也相应的有所重视,国家大力的提倡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并投入专项资金鼓励艺术家创作,该领域的创作被更多的艺术家所关注。但是在有关这一题材创作领域,社会关注度也是有限的,关于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也是需要一些条件和门槛的,艺术创作数量也很少,其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何为重大历史题材创作?顾名思义,是指对过去发生的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进行取材创作。也意味着在艺术创作方面有着时间的限制,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把握。创作要求有故事情节,通过人物、场景、时代背景等,能真实尽可能还原历史,艺术创作者可能选取历史事件的某一瞬间或者某一局部进行创作表达。这就对艺术创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属于历史画的范畴,而历史画在我国很早就有所发展,在以前没有‘历史画’这一称谓,中国古代就非常的重视图画的教化功能,从《孔子家语》中就有关于历史题材壁画的记录,到《竹林七贤》的画像砖,《荆柯刺秦王》,再到《步辇图》等历史故事,传承至今,这些画作有着深刻的普世说教的作用,也有些体现政治意图和其它作用,作品中有些还隐藏着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从近当代的历史题材创作也有所发展,现在把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时间划分为鸦片战争之后到当代社会,我国在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题材、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历史题材,文革时期的历史题材,改革开放至今的历史题材。同时在创作方式上也受到了西方艺术和苏聯艺术的影响。在对抗战、解放战争的革命时期的历史题材创作有徐悲鸿的《人民慰问红军》、董希文的《强渡大渡河》、夏同光的《南昌起义》、罗工柳的《地道战》、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一大批历史题材创作都成了经典的艺术作品,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历史题材创作有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唐勇力的《新中国的诞生》等历史题材创作,是描绘的历史性的一刻,使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的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影响。文革时期的历史题材创作有侯一民的《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唐小禾《在大风大浪中成长》等题材创作,文革时期的艺术创作完全成为了政治宣传的工具,以红光亮为主的英雄主义题材创作的泛滥,严重阻碍了艺术创作的发展,艺术家的思想受到束缚,除政治以外的题材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改革开放以后,对艺术的表现题材也出现了丰富多样化,人民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对历史题材创作的形式表达也越来越多元化。
中国的历史题材创作的历史画与受的西方艺术的影响。在欧洲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历史题材画从文艺复兴时间就已出现,一直到新古典主义时期还是西方艺术的主流,其原因是西方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深受宗教信仰的影响,于是在教皇统治下的西方社会,倡导艺术家们大量的绘制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和以古希腊神话的题材绘画创作,用以教化民众和道德标准的警示作用,和对民主的理想追求。从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到达芬奇教堂壁画《最后的晚餐》、到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壁画和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再到大卫的《贺加斯兄弟的誓言》和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直到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西方的历史题材画才逐渐的衰落,今天的西方艺术主流是抽象表现,影视装置等艺术,而中国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有所崛起,由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时期,一大批艺术家留学海外,在当时西方艺术的发展艺术形式多样性,各种艺术风格琳琅满目,在中国油画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到过国外学习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写实为主的写实派,一类以表现为主的表现主义。而重大历史题材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写实手法来表现历史题材,强调历史的再现性和客观性。特别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这一批写实主义画家,提倡改良中国画,注重素描造型能力,把素描造型基础教学纳入艺术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并对中国的艺术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为之后培养出有能力进行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艺术也深受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的影响,1955年苏联苏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派马克西莫夫教授到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开办油画培训班,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卓有建树的优秀油画家,有詹建俊、侯一民、冯法祀等,他们创作了一批表现现实革命题材的作品。
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体现着历史的客观性。在创作历史题材的作品时,要对历史事件有深入的了解,不仅需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深入刻画历史事件,而且还要对主题进行思想性的深入研究,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影视资料或者对历史经历者的表述,尽可能的还原历史,而不能歪曲历史,通过搜集历史资料在进行分析做出客观判断,这就一些艺术家而言要想创作历史题材类的艺术创作提出一定的条件,这需要艺术创作者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功底,还需要有对历史的客观判断能力。在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表现上也存在客观性。这里指的客观性是说在对历史题材的表达方式要客观再现历史场景,对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某一阶段或某一典型瞬间,创作者运用写实的表现技法将人物故事情节刻画到位。这就要求从事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家要有扎实的绘画造型功底,具有一定的写实能力,传达出让观众容易看得懂,并留下深刻的典型人物情节印象的历史题材创作。例如:许江、孙景刚、崔小冬、郭大勇共同创作的《1937.12.南京》是每一个国人都熟知的南京大屠杀为主题,这一选题无疑是相当有难度的。如何打破公众符号化印象,真正深入历史打动人们,产生新的记忆形象是最大的难点。对于当代人来说,只要一提到南京大屠杀,都会产生极大的悲愤之情,但并没有真切、痛苦的回化,即使是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同样缺乏刻骨铭心的历史在场感,这是一个熟悉但并不深切的概念。许江在《创作感想》中说道:“屠杀是一场民族的伤痛,而对屠杀的忘却却是另一种精神伤痛。三十万条生命却说不出几个真实姓名,这是另一种悲哀同样令人惊讶,这种遗忘与那不战而降同样令人惊讶。所要让历史定格,要让杀戮的现场再现,要让悲怆的血永远烙在中国人的心里。”许江等人在创作这件作品时,首先是要尊重历史,为了赋予作品真实感和现场感,因此选用了“坑杀”的构图,并且是“坑下”为视角,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似乎真实地感觉到是站在坑下某个位置目睹整个屠杀的血腥场面,而抬头望向“坑上”,是屠杀者絳巧的面孔和一片硝烟弥漫、阴靈蔽日的惨淡和血腥,逼真再现了“恍如现场”的恐惧与绝望。而且画面里的死难者都是按照真人大小来的,在具体人物形象的设定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收集史料照片中具有公共记忆力的照片,并找演员重新穿上当时的服饰,通过他们的演绎,尽量还原出人性的真实感受。其次,在把握了真实性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主题的思想性根源。画家们抓住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忧患意识,通过唤醒民族亡国之痛楚,从而形成了一种历史道德人文主义。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人文立场,画家没有采用尸体堆叠的视觉暴力冲击方式,而是给予主题新的时代内涵,充分表现画家的主动感受,表达当代对人性的理解和忧患,将自己代入历史人物的内心去感同身受。因此也采用了很多新的绘画语言,用了一些象征写意的手法(那一轮惨淡无光的残阳隐喻了慘无人道的屠杀及日本侵略者的宿命),运用了多种极具表现力的“红色”勾勒出一幅血光淋漓的画面。《1937.12.南京》让人仿佛触碰到了历史的灵魂,激发了今人对于这种惨绝人賽的大屠杀的真实感受,从而告诫国民勿忘历史。这正是送个创作选题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体现创作者对历史的主观理解。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历史的理解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题材,艺术创作者表现出来的艺术作品也都不一样,这就跟艺术家的历史文化功底,生活阅历,艺术修养的差异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时代是局限性,任何艺术创作都是时代的产物,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也不可能完全的还原历史真实,只是尽可能的接近客观历史,但是,艺术创作并不是仅仅的客观再现,而是由艺术家对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在进行主观的在创造的一个过程,历史题材材也不例外。例如,郭北平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为主题,与之前《延安整风报告》相比,首先领袖在画面中由仰視变为了平视。郭北平的画中,毛主席与同志们处于相同的视线上,同时被包围簇拥着,而在冀晓秋、陈玉先的作品中,毛主席是高高在上的,演讲台下的文艺工作者们抬头仰望注视着神像般的领袖。这样的差异化视角消解了以往创作中的领袖神化处理方式。那时的人民心中确实是崇拜敬仰伟大的毛主席,但过去的艺术视角习惯采用通过那样一种样板化的方式来表现这种现象,因此今人看来觉得虚假和老套。其次,画面视觉中也由领袖人物变为事件。郭北平的画面中,除了突出中也人物外,也着重描绘了文艺工作者倾听毛主席谈话的神情,应该说减弱了领袖形象的刻画处理,毛主席与文苦工作者处于一种和谐的整体关系中,这样使视觉的重也转移到整风座谈会这个事件上,而以前的画面中,毛主席与文艺工作者是相对分割的关系,造成一种威严感和紧张感,而且观众只有背影,基本上没有任何面部描绘。最后还有整体环境氛围的设定更为真实。郭北平的作品就是以延安为背景,基本符合历史环境,但另一幅选取了一个大会堂的场地,就是开会听报告的一个画面。毛主席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个事件,与延安有着深切的意义,因此选取延安风格的建筑背景更为真实且有意义。这些同一题材不同视角的表达是基于对领袖题材不同的历史认识。
同时历史题材创作也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如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在文革时期,由于政治原因不得不对原作进行修改,但到文革结束后再次修改,可反映出历史题材创作并不是客观的再现历史真实,其中也参杂着艺术家是主观思想和外在因素的表达。在当代艺术多元化与多样性的艺术界,提倡主观、个性的表达,追求创新性和新形式,各种表现形式手段都或多或少的运用到历史题材创作中,也为历史题材增加了更多的表现可能。然而在重大历史题材创作表现方面,任以写实主义的表现为主。在跟老师探讨当前我国艺术发展形势得出的一些结论,即在写实绘画上西方经历了几百年历史,才从写实到表现到抽象。而中国在写实主义绘画上才近一百年的历史,因此在中国写实绘画任事主流绘画,至少在未来十几年内写实绘画任占主导地位,而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依然以写实手法为表现手段,这不仅对创作者对历史文化修养上提出一定的要求,还对创作者在艺术造型基本功上提出较高要求,这也是在艺术群体里有能力从事历史题材创作的创作者那么少的原因。
何为重大历史题材创作?顾名思义,是指对过去发生的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进行取材创作。也意味着在艺术创作方面有着时间的限制,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把握。创作要求有故事情节,通过人物、场景、时代背景等,能真实尽可能还原历史,艺术创作者可能选取历史事件的某一瞬间或者某一局部进行创作表达。这就对艺术创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属于历史画的范畴,而历史画在我国很早就有所发展,在以前没有‘历史画’这一称谓,中国古代就非常的重视图画的教化功能,从《孔子家语》中就有关于历史题材壁画的记录,到《竹林七贤》的画像砖,《荆柯刺秦王》,再到《步辇图》等历史故事,传承至今,这些画作有着深刻的普世说教的作用,也有些体现政治意图和其它作用,作品中有些还隐藏着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从近当代的历史题材创作也有所发展,现在把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时间划分为鸦片战争之后到当代社会,我国在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题材、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历史题材,文革时期的历史题材,改革开放至今的历史题材。同时在创作方式上也受到了西方艺术和苏聯艺术的影响。在对抗战、解放战争的革命时期的历史题材创作有徐悲鸿的《人民慰问红军》、董希文的《强渡大渡河》、夏同光的《南昌起义》、罗工柳的《地道战》、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一大批历史题材创作都成了经典的艺术作品,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历史题材创作有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唐勇力的《新中国的诞生》等历史题材创作,是描绘的历史性的一刻,使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的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影响。文革时期的历史题材创作有侯一民的《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唐小禾《在大风大浪中成长》等题材创作,文革时期的艺术创作完全成为了政治宣传的工具,以红光亮为主的英雄主义题材创作的泛滥,严重阻碍了艺术创作的发展,艺术家的思想受到束缚,除政治以外的题材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改革开放以后,对艺术的表现题材也出现了丰富多样化,人民的思想得到极大解放,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对历史题材创作的形式表达也越来越多元化。
中国的历史题材创作的历史画与受的西方艺术的影响。在欧洲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历史题材画从文艺复兴时间就已出现,一直到新古典主义时期还是西方艺术的主流,其原因是西方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深受宗教信仰的影响,于是在教皇统治下的西方社会,倡导艺术家们大量的绘制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和以古希腊神话的题材绘画创作,用以教化民众和道德标准的警示作用,和对民主的理想追求。从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到达芬奇教堂壁画《最后的晚餐》、到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壁画和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再到大卫的《贺加斯兄弟的誓言》和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直到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西方的历史题材画才逐渐的衰落,今天的西方艺术主流是抽象表现,影视装置等艺术,而中国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有所崛起,由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时期,一大批艺术家留学海外,在当时西方艺术的发展艺术形式多样性,各种艺术风格琳琅满目,在中国油画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到过国外学习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写实为主的写实派,一类以表现为主的表现主义。而重大历史题材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写实手法来表现历史题材,强调历史的再现性和客观性。特别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这一批写实主义画家,提倡改良中国画,注重素描造型能力,把素描造型基础教学纳入艺术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并对中国的艺术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为之后培养出有能力进行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艺术也深受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的影响,1955年苏联苏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派马克西莫夫教授到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开办油画培训班,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卓有建树的优秀油画家,有詹建俊、侯一民、冯法祀等,他们创作了一批表现现实革命题材的作品。
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体现着历史的客观性。在创作历史题材的作品时,要对历史事件有深入的了解,不仅需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深入刻画历史事件,而且还要对主题进行思想性的深入研究,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影视资料或者对历史经历者的表述,尽可能的还原历史,而不能歪曲历史,通过搜集历史资料在进行分析做出客观判断,这就一些艺术家而言要想创作历史题材类的艺术创作提出一定的条件,这需要艺术创作者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功底,还需要有对历史的客观判断能力。在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表现上也存在客观性。这里指的客观性是说在对历史题材的表达方式要客观再现历史场景,对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某一阶段或某一典型瞬间,创作者运用写实的表现技法将人物故事情节刻画到位。这就要求从事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家要有扎实的绘画造型功底,具有一定的写实能力,传达出让观众容易看得懂,并留下深刻的典型人物情节印象的历史题材创作。例如:许江、孙景刚、崔小冬、郭大勇共同创作的《1937.12.南京》是每一个国人都熟知的南京大屠杀为主题,这一选题无疑是相当有难度的。如何打破公众符号化印象,真正深入历史打动人们,产生新的记忆形象是最大的难点。对于当代人来说,只要一提到南京大屠杀,都会产生极大的悲愤之情,但并没有真切、痛苦的回化,即使是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同样缺乏刻骨铭心的历史在场感,这是一个熟悉但并不深切的概念。许江在《创作感想》中说道:“屠杀是一场民族的伤痛,而对屠杀的忘却却是另一种精神伤痛。三十万条生命却说不出几个真实姓名,这是另一种悲哀同样令人惊讶,这种遗忘与那不战而降同样令人惊讶。所要让历史定格,要让杀戮的现场再现,要让悲怆的血永远烙在中国人的心里。”许江等人在创作这件作品时,首先是要尊重历史,为了赋予作品真实感和现场感,因此选用了“坑杀”的构图,并且是“坑下”为视角,让观者仿佛身临其境,似乎真实地感觉到是站在坑下某个位置目睹整个屠杀的血腥场面,而抬头望向“坑上”,是屠杀者絳巧的面孔和一片硝烟弥漫、阴靈蔽日的惨淡和血腥,逼真再现了“恍如现场”的恐惧与绝望。而且画面里的死难者都是按照真人大小来的,在具体人物形象的设定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收集史料照片中具有公共记忆力的照片,并找演员重新穿上当时的服饰,通过他们的演绎,尽量还原出人性的真实感受。其次,在把握了真实性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主题的思想性根源。画家们抓住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忧患意识,通过唤醒民族亡国之痛楚,从而形成了一种历史道德人文主义。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人文立场,画家没有采用尸体堆叠的视觉暴力冲击方式,而是给予主题新的时代内涵,充分表现画家的主动感受,表达当代对人性的理解和忧患,将自己代入历史人物的内心去感同身受。因此也采用了很多新的绘画语言,用了一些象征写意的手法(那一轮惨淡无光的残阳隐喻了慘无人道的屠杀及日本侵略者的宿命),运用了多种极具表现力的“红色”勾勒出一幅血光淋漓的画面。《1937.12.南京》让人仿佛触碰到了历史的灵魂,激发了今人对于这种惨绝人賽的大屠杀的真实感受,从而告诫国民勿忘历史。这正是送个创作选题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体现创作者对历史的主观理解。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历史的理解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题材,艺术创作者表现出来的艺术作品也都不一样,这就跟艺术家的历史文化功底,生活阅历,艺术修养的差异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时代是局限性,任何艺术创作都是时代的产物,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也不可能完全的还原历史真实,只是尽可能的接近客观历史,但是,艺术创作并不是仅仅的客观再现,而是由艺术家对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在进行主观的在创造的一个过程,历史题材材也不例外。例如,郭北平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为主题,与之前《延安整风报告》相比,首先领袖在画面中由仰視变为了平视。郭北平的画中,毛主席与同志们处于相同的视线上,同时被包围簇拥着,而在冀晓秋、陈玉先的作品中,毛主席是高高在上的,演讲台下的文艺工作者们抬头仰望注视着神像般的领袖。这样的差异化视角消解了以往创作中的领袖神化处理方式。那时的人民心中确实是崇拜敬仰伟大的毛主席,但过去的艺术视角习惯采用通过那样一种样板化的方式来表现这种现象,因此今人看来觉得虚假和老套。其次,画面视觉中也由领袖人物变为事件。郭北平的画面中,除了突出中也人物外,也着重描绘了文艺工作者倾听毛主席谈话的神情,应该说减弱了领袖形象的刻画处理,毛主席与文苦工作者处于一种和谐的整体关系中,这样使视觉的重也转移到整风座谈会这个事件上,而以前的画面中,毛主席与文艺工作者是相对分割的关系,造成一种威严感和紧张感,而且观众只有背影,基本上没有任何面部描绘。最后还有整体环境氛围的设定更为真实。郭北平的作品就是以延安为背景,基本符合历史环境,但另一幅选取了一个大会堂的场地,就是开会听报告的一个画面。毛主席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个事件,与延安有着深切的意义,因此选取延安风格的建筑背景更为真实且有意义。这些同一题材不同视角的表达是基于对领袖题材不同的历史认识。
同时历史题材创作也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如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在文革时期,由于政治原因不得不对原作进行修改,但到文革结束后再次修改,可反映出历史题材创作并不是客观的再现历史真实,其中也参杂着艺术家是主观思想和外在因素的表达。在当代艺术多元化与多样性的艺术界,提倡主观、个性的表达,追求创新性和新形式,各种表现形式手段都或多或少的运用到历史题材创作中,也为历史题材增加了更多的表现可能。然而在重大历史题材创作表现方面,任以写实主义的表现为主。在跟老师探讨当前我国艺术发展形势得出的一些结论,即在写实绘画上西方经历了几百年历史,才从写实到表现到抽象。而中国在写实主义绘画上才近一百年的历史,因此在中国写实绘画任事主流绘画,至少在未来十几年内写实绘画任占主导地位,而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依然以写实手法为表现手段,这不仅对创作者对历史文化修养上提出一定的要求,还对创作者在艺术造型基本功上提出较高要求,这也是在艺术群体里有能力从事历史题材创作的创作者那么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