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孔子的弟子们中,最有鲜明特色的当数子路。
孔子针对子路性情粗野,好勇力、直肠子的特点,用礼渐渐地改变了子路。起初子路以“南山的竹子不用加工即可当箭使用”为喻拒绝学习,孔子则顺势开导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成就的。
孔子曾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意思是子路对老师不盲从,敢于评说、批评、提醒,甚至与老师辩论,促使孔子对一些问题认识更清楚。因此孔子也少出或不出洋相,少干或不干蠢事,人们自然就没有针对孔子的恶言恶语了。
其实,不仅仅是师生之间,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方面也需要这样良好的关系。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将你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作文。
写作指导
在材料第一部分中,孔子对子路循循善诱,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在二人的对话中,子路体现出强烈的自信,其中潜藏着轻视学习的错误认识;孔子则顺势引导,体现出来的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耐心与科学教育方式。
材料的第二部分,孔子认识到因为子路的不盲从,不唯上,正直敢言,也让孔子对一些问题认识更加清楚,故少出或不出洋相,少干或不干蠢事,体现了子路对于孔子的可贵价值。
材料还有很重要的提示——
“不仅仅是师生之间,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方面也需要这样良好的关系”,所以,“良好关系”指的是能够相互成就,这是本次作文的立意核心。同学们可以对“良好关系”进行各类合理阐释,比如朋友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集体与个体的关系……
本材料可写的话题很多——
教育的科学性;因材施教;真正的朋友;人与人最好的关系是相互成就;正直敢言的可贵;忠言逆耳利于行;“千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善听不同意见;破除“信息茧房”……
素材及化用
素材1:(魏)征再释曰:“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帝曰:“忠、良有异乎?”征曰:“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龙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帝深纳其言,赐绢五百匹。(选自《旧唐书·魏征传》)
化用例段:织就锦绣的“针”,也可能来自反对的声音。唐朝明相魏征仗义执言、敢于进谏,唐太宗也深明忠言逆耳之大义,从谏如流,两人一个是忠臣贤相,一个是千古明君。倘若魏征为了保住官位而谄媚奉上,而太宗也只听溢美之词,则贞观之治只能是一个梦境。
素材2:
投宋于庭翔凤
□清·龚自珍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化用例段:相互成就,相互托举,是人与人之间极美好的关系。师生相互成就,是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亲子相互成就,是以“人的第二个童年是自己孩子的童年”,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审视自我,再度成长;朋友相互成就,是以“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不吝于借他人一“针”,大方地接受他人的“针”,则锦绣将成。
例文
借君一针,锦绣相还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孔子的弟子们中,最有鲜明特色的当数子路。
孔子针对子路性情粗野,好勇力、直肠子的特点,用礼渐渐地改变了子路。起初子路以“南山的竹子不用加工即可当箭使用”为喻拒绝学习,孔子则顺势开导说:“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头磨得锐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远吗?”子路听后拜谢说:“真是受益良多。”
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成就的。
孔子曾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意思是子路对老师不盲从,敢于评说、批评、提醒,甚至与老师辩论,促使孔子对一些问题认识更清楚。因此孔子也少出或不出洋相,少干或不干蠢事,人们自然就没有针对孔子的恶言恶语了。
其实,不仅仅是师生之间,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方面也需要这样良好的关系。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将你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作文。
写作指导
在材料第一部分中,孔子对子路循循善诱,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在二人的对话中,子路体现出强烈的自信,其中潜藏着轻视学习的错误认识;孔子则顺势引导,体现出来的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耐心与科学教育方式。
材料的第二部分,孔子认识到因为子路的不盲从,不唯上,正直敢言,也让孔子对一些问题认识更加清楚,故少出或不出洋相,少干或不干蠢事,体现了子路对于孔子的可贵价值。
材料还有很重要的提示——
“不仅仅是师生之间,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方面也需要这样良好的关系”,所以,“良好关系”指的是能够相互成就,这是本次作文的立意核心。同学们可以对“良好关系”进行各类合理阐释,比如朋友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集体与个体的关系……
本材料可写的话题很多——
教育的科学性;因材施教;真正的朋友;人与人最好的关系是相互成就;正直敢言的可贵;忠言逆耳利于行;“千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善听不同意见;破除“信息茧房”……
素材及化用
素材1:(魏)征再释曰:“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帝曰:“忠、良有异乎?”征曰:“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龙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帝深纳其言,赐绢五百匹。(选自《旧唐书·魏征传》)
化用例段:织就锦绣的“针”,也可能来自反对的声音。唐朝明相魏征仗义执言、敢于进谏,唐太宗也深明忠言逆耳之大义,从谏如流,两人一个是忠臣贤相,一个是千古明君。倘若魏征为了保住官位而谄媚奉上,而太宗也只听溢美之词,则贞观之治只能是一个梦境。
素材2:
投宋于庭翔凤
□清·龚自珍
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化用例段:相互成就,相互托举,是人与人之间极美好的关系。师生相互成就,是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亲子相互成就,是以“人的第二个童年是自己孩子的童年”,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审视自我,再度成长;朋友相互成就,是以“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不吝于借他人一“针”,大方地接受他人的“针”,则锦绣将成。
例文
借君一针,锦绣相还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