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是製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短期来看,陆资入台会激活台湾市场,带来商机和竞争。长远来看,必将改变目前两岸资金单向流动造成的畸形发展,為实现两岸经贸关係正常化,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自2009年7月台湾正式开放陆资赴台之后,两岸业者都在寻觅商机。不仅多家大陆企业争先进入台湾成立分公司或者入股台企,台湾地区的服务、金融业等也积极与大陆展开合作,陆资、台资、外资「叁资匯流」的效益逐渐浮现。陆资入台已经成為两岸经贸往来的热点问题,而12月8日台湾工商建研会来到大陆参观考察时更是与商务部就「陆资如何入台」的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
台湾开放陆资,实际上有助於双赢的形成。正如台湾方面表示,台湾希望借由开放「陆资」赴台以繁荣台湾经济,有助於活络台湾金融市场与產业资金,利用两岸在產业面的互补、合作优势,在国际市场上「一起耕耘、一起发展」,解决过去仅有台湾资金单向流往大陆的失衡状态。据台湾官方资料,自1991年开放台商对大陆投资以来,至2009年5月,台湾对大陆累积投资额已超过771亿美元。
而台湾的潜在资源也成為陆资企业所看重的商机所在。「陆资赴台办法」公佈时,大陆知名烤鸭连锁店全聚德集团副总经理刘小虹就表示,「这太好了」,她更是当着台湾方面负责人黄志鹏的面提出要求,希望台湾可以赶快开放让全聚德从大陆进口製作烤鸭的原物料。
除了餐饮业的跃跃欲试,许多大陆企业都想在歷史的浪头上「抢头香」,其中以率先在台湾成立办事处的航空公司表现最明显。台湾开放陆资赴台首日,已在台设立办事处的7家大陆航空公司就暗中较劲,先后提出申请设立分公司。最终,南方航空拔得头筹,率先成為两岸分隔60年后第一家在台成立分公司的大陆企业。
台湾目前对大陆开放了哪些行业,陆资赴台的商机何在,两岸又该如何实现互补双赢,台湾经济主管部门投资业务处处长凌家裕给出了答案。
凌家裕表示,目前台湾已经开放的投资专案主要分為叁部分,其中製造业64项(包括纺织业、橡胶製品、塑胶製品、电脑、电子產品及光学製品、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汽车及零件、傢俱等),服务业共计117项(污水处理、批发零售、餐饮、观光旅游等)以及公共建设共计11项。「对大陆资金来说,潜在的合作机会表现在结合台湾优势进军全球、积极参与六大新兴產业发展以及参与爱台十二建设等方面。」
大陆广大多元的消费市场以及具有规模经济的製造成本实力,加上台湾完整供应链、与国际接轨的研发实力以及创新力量,这样的组合让敏感的两岸企业看到了无限商机。
以製造业為例,两岸企业已经加速了相关產业链的整合。在汽车製造业,大陆金龙和台湾叁阳抢占客车市场、大陆吉利与台湾裕隆让「吉利熊猫」驶进台湾、大陆奇瑞与台湾胜荣也紧密合作……这些联姻案显示了两岸汽车製造业的一个推动重点——即大陆提供部分品牌与零部件、台湾提供製造能力、车用电子技术、车测验证的国际许可等。在台湾组装优质產品,达成「在台销售」、「回销大陆」以及「销往国际市场」的组合。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专家朱磊教授也对陆资入台的开放大大看好,他说,「从短期看,大陆资金到了岛内可以缓解台湾公共建设筹资方面的不足,也可以提升岛内股市的信心。从长期看,这对增加两岸產业合作功不可没。它為企业赋予了更多发展空间,也有利於台湾建设运送中心,进一步深入两岸经济大合作。」
虽然对前景有所期待,但是第一批进入台湾的陆资企业似乎更像是投石问路者,等待他们的有许多未知和不明朗。那麼他们需要注意什麼呢?
朱磊教授说,「陆资赴台的风险主要来自於台湾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成本。从投资环境看,岛内的政治环境和争斗可能会对大陆投资者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和投资风险。从投资成本看,台湾的土地取得不易,价格、租金和劳动力工资都偏高,这些都会影响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的意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的法律环境。在工商建研会与商务部进行的研讨会上,资诚会计师事务所副所长蔡金拋便针对台湾投资法令、会计环境与税务环境等进行了介绍。他表示,陆资企业赴台的投资策略应包括「瞄準產业——投资/控股架构——投资模式——倂购后整合」等步骤。在进行投资之前,陆资应该先掌握「游戏规则」,也就是认识台湾的投资法制法规。蔡金拋举例说,「从投资方面看,如果涉及许可及设立的话,就应该参照《两岸条例#73》和《两岸条例#40-1》办理;如果涉及具体开放的投资项目,就要参考《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8》操作;而金融服务的法规则要参考《两岸条例#36》。」
对於投资/控股架构的选择,理律法律事务所毛立慧律师為大陆投资者做了区别和解析。她表示,陆资来台投资的形式可以利用子公司或者分公司的形式。分公司和子公司在权利和义务上有什麼区别?毛立慧解释说,就责任来说,大陆公司為分公司负责,而子公司则由股东依据股份负担责任;在分担大陆公司营运费用方面,分公司可以分担,子公司则不予分担;在分公司不适用董事和股东会,在子公司应选任董事,并通过股东做决策;而营利事业所得税收方面,分公司就台湾境内所得缴税,子公司则就台湾境内外所得合併缴税。毛立慧表示,企业应根据行业及企业特点选择赴台投资的形式。
另外,除了直接投资外,两岸金融监理备忘录MOU的签订也為两岸金融行业的互动带来了生机。虽然目前两岸银行互相参股的游戏规则还没有出炉,但是為了抢得先机,两岸金融机构纷纷表达了相互参股、收购以及策略结盟的动向。有消息称,国务院授权「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率先到台湾市场插旗。其中,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最先表态,将申设台北分行;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之后也说,工行希望开拓台湾业务,更传出将参股国泰金20%股权的消息;交通银行也强调法规许可后,将在台设分支机搆;建行副行长胡哲一则表示,希望能成為首批登台开分行的大型陆银,并传出看好台新金。
自2009年7月台湾正式开放陆资赴台之后,两岸业者都在寻觅商机。不仅多家大陆企业争先进入台湾成立分公司或者入股台企,台湾地区的服务、金融业等也积极与大陆展开合作,陆资、台资、外资「叁资匯流」的效益逐渐浮现。陆资入台已经成為两岸经贸往来的热点问题,而12月8日台湾工商建研会来到大陆参观考察时更是与商务部就「陆资如何入台」的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
台湾开放陆资,实际上有助於双赢的形成。正如台湾方面表示,台湾希望借由开放「陆资」赴台以繁荣台湾经济,有助於活络台湾金融市场与產业资金,利用两岸在產业面的互补、合作优势,在国际市场上「一起耕耘、一起发展」,解决过去仅有台湾资金单向流往大陆的失衡状态。据台湾官方资料,自1991年开放台商对大陆投资以来,至2009年5月,台湾对大陆累积投资额已超过771亿美元。
而台湾的潜在资源也成為陆资企业所看重的商机所在。「陆资赴台办法」公佈时,大陆知名烤鸭连锁店全聚德集团副总经理刘小虹就表示,「这太好了」,她更是当着台湾方面负责人黄志鹏的面提出要求,希望台湾可以赶快开放让全聚德从大陆进口製作烤鸭的原物料。
除了餐饮业的跃跃欲试,许多大陆企业都想在歷史的浪头上「抢头香」,其中以率先在台湾成立办事处的航空公司表现最明显。台湾开放陆资赴台首日,已在台设立办事处的7家大陆航空公司就暗中较劲,先后提出申请设立分公司。最终,南方航空拔得头筹,率先成為两岸分隔60年后第一家在台成立分公司的大陆企业。
台湾目前对大陆开放了哪些行业,陆资赴台的商机何在,两岸又该如何实现互补双赢,台湾经济主管部门投资业务处处长凌家裕给出了答案。
凌家裕表示,目前台湾已经开放的投资专案主要分為叁部分,其中製造业64项(包括纺织业、橡胶製品、塑胶製品、电脑、电子產品及光学製品、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汽车及零件、傢俱等),服务业共计117项(污水处理、批发零售、餐饮、观光旅游等)以及公共建设共计11项。「对大陆资金来说,潜在的合作机会表现在结合台湾优势进军全球、积极参与六大新兴產业发展以及参与爱台十二建设等方面。」
大陆广大多元的消费市场以及具有规模经济的製造成本实力,加上台湾完整供应链、与国际接轨的研发实力以及创新力量,这样的组合让敏感的两岸企业看到了无限商机。
以製造业為例,两岸企业已经加速了相关產业链的整合。在汽车製造业,大陆金龙和台湾叁阳抢占客车市场、大陆吉利与台湾裕隆让「吉利熊猫」驶进台湾、大陆奇瑞与台湾胜荣也紧密合作……这些联姻案显示了两岸汽车製造业的一个推动重点——即大陆提供部分品牌与零部件、台湾提供製造能力、车用电子技术、车测验证的国际许可等。在台湾组装优质產品,达成「在台销售」、「回销大陆」以及「销往国际市场」的组合。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专家朱磊教授也对陆资入台的开放大大看好,他说,「从短期看,大陆资金到了岛内可以缓解台湾公共建设筹资方面的不足,也可以提升岛内股市的信心。从长期看,这对增加两岸產业合作功不可没。它為企业赋予了更多发展空间,也有利於台湾建设运送中心,进一步深入两岸经济大合作。」
虽然对前景有所期待,但是第一批进入台湾的陆资企业似乎更像是投石问路者,等待他们的有许多未知和不明朗。那麼他们需要注意什麼呢?
朱磊教授说,「陆资赴台的风险主要来自於台湾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成本。从投资环境看,岛内的政治环境和争斗可能会对大陆投资者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和投资风险。从投资成本看,台湾的土地取得不易,价格、租金和劳动力工资都偏高,这些都会影响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的意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的法律环境。在工商建研会与商务部进行的研讨会上,资诚会计师事务所副所长蔡金拋便针对台湾投资法令、会计环境与税务环境等进行了介绍。他表示,陆资企业赴台的投资策略应包括「瞄準產业——投资/控股架构——投资模式——倂购后整合」等步骤。在进行投资之前,陆资应该先掌握「游戏规则」,也就是认识台湾的投资法制法规。蔡金拋举例说,「从投资方面看,如果涉及许可及设立的话,就应该参照《两岸条例#73》和《两岸条例#40-1》办理;如果涉及具体开放的投资项目,就要参考《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8》操作;而金融服务的法规则要参考《两岸条例#36》。」
对於投资/控股架构的选择,理律法律事务所毛立慧律师為大陆投资者做了区别和解析。她表示,陆资来台投资的形式可以利用子公司或者分公司的形式。分公司和子公司在权利和义务上有什麼区别?毛立慧解释说,就责任来说,大陆公司為分公司负责,而子公司则由股东依据股份负担责任;在分担大陆公司营运费用方面,分公司可以分担,子公司则不予分担;在分公司不适用董事和股东会,在子公司应选任董事,并通过股东做决策;而营利事业所得税收方面,分公司就台湾境内所得缴税,子公司则就台湾境内外所得合併缴税。毛立慧表示,企业应根据行业及企业特点选择赴台投资的形式。
另外,除了直接投资外,两岸金融监理备忘录MOU的签订也為两岸金融行业的互动带来了生机。虽然目前两岸银行互相参股的游戏规则还没有出炉,但是為了抢得先机,两岸金融机构纷纷表达了相互参股、收购以及策略结盟的动向。有消息称,国务院授权「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率先到台湾市场插旗。其中,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最先表态,将申设台北分行;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之后也说,工行希望开拓台湾业务,更传出将参股国泰金20%股权的消息;交通银行也强调法规许可后,将在台设分支机搆;建行副行长胡哲一则表示,希望能成為首批登台开分行的大型陆银,并传出看好台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