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机械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中职院校如何根据自身情况,提高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是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机械专业培养的相关情况入手,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开展机械化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策略,希望对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教育有所裨益。
关键词:机械制造;培养质量;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中职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为社会提供了很多优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实现了对社会用人需求的有效供应。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下,相关教学工作开展和推进的过程当中,应该更好地结合机械专业的用人需求和行业特点做好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适应当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达到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目的。
一、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
在当前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达到专业教学改革的工作目标,对创新创业的需求进行实践,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能够对当前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形成一个正确的了解,并且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并且没有意识到这一能力对他们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与此同时,部分学生本身对创新创业方面也不具备足够的信心,对自身专业能力素质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的认识,往往认为自己的能力水平不能满足创新创业的需求,这就导致了他们在面对创新创业知识内容教学的过程当中缺乏足够的参与积极性,整体状态相对消极,不能很好地配合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和作用。为更好地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让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和宣传。学校方面应结合这方面的情况和机械专业教学活动的特点制定具体课程,让学生通过参与相关知识的学习,对创新创业形成一个更加正确的了解。例如,可以开设一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将创新创业的内容和机械专业行业发展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有针对性地通过教学,让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认知得到更好的带动发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做好合理的考核,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接受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提升整体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二、课程体系的合理改进
为了更好地达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目的,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改进和优化,在整体课程体系当中蕴含更多的创新创业教育要素。结合不同类型的专业课内容,增加创新创业方面内容的比例,配合不同的课程设计理念,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并且对自身所选择专业的行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兴趣和看法。在实际课程体系改进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方面的培养,让学生能力成长和思维成长得到同步,最终达到提升其创新创业素质的目的。教师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也应该突出灵活性的特点,并且结合机械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出更多具備更强特色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高整体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三、遵循个性发展,创新多元化教法
在该专业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遵循培养创新型、素质型人才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素养为目标导向,创新教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综合学习品质,打造高效能、高品质的专业课堂。首先,教师需将案例导入法有效应用到专业课教学中,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搜集丰富的生活案例,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导入方法进行有效创新,从而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案例支撑下对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机电系统微机与PLC控制”教学中,列举具体的实操案例,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施工理念和技术工艺等方面展开有效分析。其次,教师需加强小组合作与任务驱动模式的深入贯彻与落实,构建更加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促使其更积极地参与到专业课的探索当中,从而保证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丰富的技能要领,以便其在今后的职场环境中,能够轻松应对各种技术问题。不仅如此,教师还应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发和创新其他类型的授课模式,引导其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帮助学生有效内化专业知识,进一步夯实专业技能。
四、推动构建实践应用型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教师要从素质训练、技能训练、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来构建实践性课堂,在每个方面的实际教学中用新知识的学习引发新问题,然后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形成理论学习、问题论证、知识实践相结合的循序渐进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从传统抽象的灌输式学习转化为具体直观的体验式学习,对机械设计制造能够形成更加活跃、更富有想象力的认知状态。
另一方面学校要本着“开放式”的办学理念,主动走出去与专业对口的行业企业展开深度的交流合作,比如通过校企联合“订单班”的模式为引入企业关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方面的经验方法,打造与企业生产环境高度一致的实训基地,教师可以按照企业通过相关专业技术知识进行产品生产的模式来提出生产制造要求,进而让学生通过自主式、探索式学习在设计、编程、加工过程中实现综合能力的历练,而且这样也为学生打通了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让其就业更有保障。
五、引进先进技术,革新教学环境
中职院校需结合机械专业发展趋势,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加强革新力度。要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技术载体,加强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开发与运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加强智能化平台的构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并规范利用先进载体对具体的技术工艺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阶段开展机械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该专业市场发展方向进行精准定位,熟悉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要求,并积极探索规范、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了解当前市场环境,就具体的课程内容体系加以完善和补充,践行个性化的发展理念,对具体的教法和活动的开展形式进行有效创新。同时,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具体的育人环境和教学实施进行有效创新,从而保证专业课教学质量,切实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左庆峰.新工科背景下机械专业“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析[J].贺州学院学报, 2018,34(4):148-152.
[2]赵粉娥,向成刚.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双创”人才的培养探究[J] .中外企业家, 2019(31):137.
关键词:机械制造;培养质量;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中职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为社会提供了很多优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实现了对社会用人需求的有效供应。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下,相关教学工作开展和推进的过程当中,应该更好地结合机械专业的用人需求和行业特点做好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适应当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达到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目的。
一、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
在当前中职院校机械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达到专业教学改革的工作目标,对创新创业的需求进行实践,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能够对当前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形成一个正确的了解,并且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并且没有意识到这一能力对他们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与此同时,部分学生本身对创新创业方面也不具备足够的信心,对自身专业能力素质方面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的认识,往往认为自己的能力水平不能满足创新创业的需求,这就导致了他们在面对创新创业知识内容教学的过程当中缺乏足够的参与积极性,整体状态相对消极,不能很好地配合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和作用。为更好地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让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和宣传。学校方面应结合这方面的情况和机械专业教学活动的特点制定具体课程,让学生通过参与相关知识的学习,对创新创业形成一个更加正确的了解。例如,可以开设一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将创新创业的内容和机械专业行业发展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有针对性地通过教学,让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认知得到更好的带动发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做好合理的考核,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接受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提升整体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二、课程体系的合理改进
为了更好地达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目的,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改进和优化,在整体课程体系当中蕴含更多的创新创业教育要素。结合不同类型的专业课内容,增加创新创业方面内容的比例,配合不同的课程设计理念,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并且对自身所选择专业的行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兴趣和看法。在实际课程体系改进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方面的培养,让学生能力成长和思维成长得到同步,最终达到提升其创新创业素质的目的。教师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也应该突出灵活性的特点,并且结合机械专业的实际情况,构建出更多具備更强特色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高整体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三、遵循个性发展,创新多元化教法
在该专业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遵循培养创新型、素质型人才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素养为目标导向,创新教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综合学习品质,打造高效能、高品质的专业课堂。首先,教师需将案例导入法有效应用到专业课教学中,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搜集丰富的生活案例,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导入方法进行有效创新,从而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案例支撑下对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机电系统微机与PLC控制”教学中,列举具体的实操案例,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施工理念和技术工艺等方面展开有效分析。其次,教师需加强小组合作与任务驱动模式的深入贯彻与落实,构建更加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促使其更积极地参与到专业课的探索当中,从而保证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丰富的技能要领,以便其在今后的职场环境中,能够轻松应对各种技术问题。不仅如此,教师还应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发和创新其他类型的授课模式,引导其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帮助学生有效内化专业知识,进一步夯实专业技能。
四、推动构建实践应用型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教师要从素质训练、技能训练、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来构建实践性课堂,在每个方面的实际教学中用新知识的学习引发新问题,然后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形成理论学习、问题论证、知识实践相结合的循序渐进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从传统抽象的灌输式学习转化为具体直观的体验式学习,对机械设计制造能够形成更加活跃、更富有想象力的认知状态。
另一方面学校要本着“开放式”的办学理念,主动走出去与专业对口的行业企业展开深度的交流合作,比如通过校企联合“订单班”的模式为引入企业关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方面的经验方法,打造与企业生产环境高度一致的实训基地,教师可以按照企业通过相关专业技术知识进行产品生产的模式来提出生产制造要求,进而让学生通过自主式、探索式学习在设计、编程、加工过程中实现综合能力的历练,而且这样也为学生打通了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让其就业更有保障。
五、引进先进技术,革新教学环境
中职院校需结合机械专业发展趋势,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加强革新力度。要积极引进现代化的技术载体,加强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开发与运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加强智能化平台的构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并规范利用先进载体对具体的技术工艺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阶段开展机械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该专业市场发展方向进行精准定位,熟悉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要求,并积极探索规范、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了解当前市场环境,就具体的课程内容体系加以完善和补充,践行个性化的发展理念,对具体的教法和活动的开展形式进行有效创新。同时,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具体的育人环境和教学实施进行有效创新,从而保证专业课教学质量,切实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夯实学生的专业技能,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左庆峰.新工科背景下机械专业“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析[J].贺州学院学报, 2018,34(4):148-152.
[2]赵粉娥,向成刚.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双创”人才的培养探究[J] .中外企业家, 2019(3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