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纹枯病是水稻主要的病害之一,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水稻是潜山县主要的粮食作物,其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纹枯病发生,随着土地流转和栽培模式的改变,单季中稻纹枯病趋重发生,严重影响了粮食安全。本文通过田间调查和走访农户,总结了纹枯病的发生特点、发生发展规律、纹枯病趋重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
关键词 单季中稻;纹枯病;趋重原因;防治措施;安徽潜山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127-02
纹枯病属于真菌性病害,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发生发展需要适温28~32 ℃和高湿96%以上[1]。潜山县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纹枯病的发生,加上潜山县农村土地流转,单季中稻是主要的大田栽培作物。随着水稻高产栽培要求和粳糯稻品种种植面积的增大,以及不恰当的肥水管理,使单季中稻纹枯病趋重发生。近年来,笔者通过田间调查和走访生产单位,结合学习该病的发生机理及发展条件,总结出潜山县单季中稻纹枯病趋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1 纹枯病的发生与发展
一是纹枯病的菌核主要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在病残体和杂草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二是春季深水耕耙后,越冬菌核随水漂流在稻株基部的叶鞘上,在适温28~32 ℃、高湿96%以上的条件下,菌核萌发进行侵染和再侵染。三是在分蘖盛期至孕穗期,条件适宜时先在株间或丛间水平扩展,再从下部向上部叶鞘垂直扩展蔓延,致抽穗前后达到高峰期。四是病部形成菌核脱落后,随水漂浮在稻株基部,萌发菌丝再次侵染。五是稻田荫蔽有利于菌丝生长,曝光对菌丝有抑制作用,但可促进菌核的形成[2-4]。
2 单季中稻纹枯病发生特点
一是发生时间提前。通过近2年的田间调查,单季中稻纹枯病始见于6月中下旬,提前了10~15 d,不同栽插期的田块,始发时间不同。二是发生普遍。根据潜山县病虫测报站资料及田间调查,近年来潜山县单季中稻纹枯病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93.5%。三是发生程度趋重。对发病田块的调查表明,其病穴率为13.5%~71.2%,严重的田块病穴率高达100%;病株率为6.5%~42.7%,严重的高达92.4%,冷浸偏施氮肥田、粳糯稻田相对严重,后期灌水、补肥田可见“冒顶”或成片倒伏枯死现象。四是水稻有明显减产。由田间测产和走访农户所得数据可知,发病轻的田块减产10%,一般发病田块减产25%左右,发病重的田块减产达35%以上。
3 发病趋重的原因分析
3.1 菌源充足
潜山县是以冬闲田和部分油菜、小麦为前茬的单季杂交中稻为主,部分为粳稻和糯稻的种植结构。水稻收割时大量菌核落入田中,成为次年的主要初侵染源。据资料记载,一般发病田土壤中存留的菌核数达75万~150万粒/hm2,重病田可达900万~1 050万粒/hm2,甚至达1 500万粒/hm2以上,其生命力极强,在土表或水层越冬存活率达96%以上,在地表下 10.00~26.67 cm处存活率为87.8%。田间越冬残留量与稻田初期发病程度有很大关系,加上发病田的持续耕作,病害得以延续,危害逐年加重。
3.2 气候条件因素
病菌发育湿度为10%~38%,侵染稻株适温为28~32 ℃,但要求96%以上的相对湿度[5]。潜山县地处大别山南麓,6—7月是高温高湿的梅雨和初伏季节,也正是单季中稻分蘖高峰期和孕穗期。因此,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病菌的发展蔓延和再侵染。
3.3 栽培技术因素
3.3.1 栽培模式不当。随着农村土地大面积流转,潜山县由以双季稻为主改为单季稻为主的栽培模式。种植户为解决茬口及劳动力矛盾,采取了提前播种和分批播种的方法,致使纹枯病初发时间提早,且不同田块发病时间不一致。另外,粳稻和糯稻种植面积增大,对纹枯病的抗性相对较弱,加重了纹枯病的发生。
3.3.2 播种期和播种量不合理。随着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工厂化育秧和小苗机插的推广,播种期提前,播种量加大,栽插密度增加。据调查,播种期提前了5~10 d,人工大苗移栽播种量11.25~15.00 kg/hm2,每穴1~2株,栽培密度15万穴/hm2左右;小苗机械播种量21~27 kg/hm2,每穴3株,栽培密度18万穴/hm2左右。由此可见,小苗机栽基本苗多,封行早,荫蔽度高,有利于纹枯病提前趋重发生。
3.3.3 施肥不当。据调查,除了少量田块采用秸秆还田外,几乎不施有机肥,无机肥施用量增大。偏施氮肥使植株嫩绿徒长,组织柔软,个体抗性减弱,分蘖期拉长,无效分蘖增多,群体过大,有利于病菌的侵入、扩展、蔓延。
3.3.4 水分管理不到位。种植大户一般采取统一排灌,很难做到因田、因苗、因时细化水分管理,特别是返青晾田、苗足搁田等关键技术不能及时到位,致使土壤通气不良,影响了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降低了水稻抗性,有利于病菌滋生。
3.4 药剂防治不力
一是纹枯病开始发生在叶鞘基部,比较隐蔽,不易发现,加上其危害损失不明显,易被农户忽视。据调查,几乎没有农户单独防治纹枯病,习惯于同其他病虫害混防,错失了最佳用药时间。二是长期使用井冈霉素以及农药配比不科学使病害产生抗药性。三是农户往往把纹枯病造成的后期“冒顶”、成片倒伏枯死的现象当成其他的病害予以防治,影响了防治效果。
4 防治措施
4.1 精耕细作,减少菌源
在秧田或本田翻耕灌水耙平时,大多数菌核漂浮于水面混杂在“浪渣”内,将其捞出,并带出田外,可以减少菌源,有效减轻前期发病。同时,应选择适宜的抗性品种,品种抗性由大到小依次是高秆窄叶>矮秆宽叶,籼稻>粳稻>糯稻。
4.2 合理密植,平衡施肥
合理密植,宽行窄株,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试验证明,增施有机肥以及氮、磷、钾肥平衡施用,使植株既能保证一定的氮素营养,又可迅速合成大量碳水化合物,有利于植株生长健壮和产生抑菌作用,为防病高产打好基础。
4.3 科学管水
按照浅水勤灌及时搁田、后期干干湿湿的水分管理模式,能降低稻丛间相对湿度,抑制菌核萌发菌丝,且有利于根系发育,控制无效分蘖,减少丛间密集程度,提高光合作用;同时,可促进稻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抑制或减轻危害。
4.4 合理用药
一是建议用爱苗、井腊芽等药物交替使用,既能防治病害,又能壮苗增产。二是发病初期及早用药。最好在水稻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5%或拔节到孕穗期丛发病率达10%~15%时用药防治,隔10~15 d防治1~2次。三是施药时,要保证用药量,科学配比,药液要喷洒到植株中下部的发病部位。
5 参考文献
[1] 范怀中,王焰如.植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2-96.
[2] 湖南省常德农业学校.作物栽培学:南方本[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3] 蘇宝林.水稻栽培技术[J].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81-103.
[4] 曹卫星.作物栽培总论[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94-296.
[5] 任德海.水稻纹枯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05(12):22-23.
关键词 单季中稻;纹枯病;趋重原因;防治措施;安徽潜山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127-02
纹枯病属于真菌性病害,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发生发展需要适温28~32 ℃和高湿96%以上[1]。潜山县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纹枯病的发生,加上潜山县农村土地流转,单季中稻是主要的大田栽培作物。随着水稻高产栽培要求和粳糯稻品种种植面积的增大,以及不恰当的肥水管理,使单季中稻纹枯病趋重发生。近年来,笔者通过田间调查和走访生产单位,结合学习该病的发生机理及发展条件,总结出潜山县单季中稻纹枯病趋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1 纹枯病的发生与发展
一是纹枯病的菌核主要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在病残体和杂草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二是春季深水耕耙后,越冬菌核随水漂流在稻株基部的叶鞘上,在适温28~32 ℃、高湿96%以上的条件下,菌核萌发进行侵染和再侵染。三是在分蘖盛期至孕穗期,条件适宜时先在株间或丛间水平扩展,再从下部向上部叶鞘垂直扩展蔓延,致抽穗前后达到高峰期。四是病部形成菌核脱落后,随水漂浮在稻株基部,萌发菌丝再次侵染。五是稻田荫蔽有利于菌丝生长,曝光对菌丝有抑制作用,但可促进菌核的形成[2-4]。
2 单季中稻纹枯病发生特点
一是发生时间提前。通过近2年的田间调查,单季中稻纹枯病始见于6月中下旬,提前了10~15 d,不同栽插期的田块,始发时间不同。二是发生普遍。根据潜山县病虫测报站资料及田间调查,近年来潜山县单季中稻纹枯病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93.5%。三是发生程度趋重。对发病田块的调查表明,其病穴率为13.5%~71.2%,严重的田块病穴率高达100%;病株率为6.5%~42.7%,严重的高达92.4%,冷浸偏施氮肥田、粳糯稻田相对严重,后期灌水、补肥田可见“冒顶”或成片倒伏枯死现象。四是水稻有明显减产。由田间测产和走访农户所得数据可知,发病轻的田块减产10%,一般发病田块减产25%左右,发病重的田块减产达35%以上。
3 发病趋重的原因分析
3.1 菌源充足
潜山县是以冬闲田和部分油菜、小麦为前茬的单季杂交中稻为主,部分为粳稻和糯稻的种植结构。水稻收割时大量菌核落入田中,成为次年的主要初侵染源。据资料记载,一般发病田土壤中存留的菌核数达75万~150万粒/hm2,重病田可达900万~1 050万粒/hm2,甚至达1 500万粒/hm2以上,其生命力极强,在土表或水层越冬存活率达96%以上,在地表下 10.00~26.67 cm处存活率为87.8%。田间越冬残留量与稻田初期发病程度有很大关系,加上发病田的持续耕作,病害得以延续,危害逐年加重。
3.2 气候条件因素
病菌发育湿度为10%~38%,侵染稻株适温为28~32 ℃,但要求96%以上的相对湿度[5]。潜山县地处大别山南麓,6—7月是高温高湿的梅雨和初伏季节,也正是单季中稻分蘖高峰期和孕穗期。因此,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病菌的发展蔓延和再侵染。
3.3 栽培技术因素
3.3.1 栽培模式不当。随着农村土地大面积流转,潜山县由以双季稻为主改为单季稻为主的栽培模式。种植户为解决茬口及劳动力矛盾,采取了提前播种和分批播种的方法,致使纹枯病初发时间提早,且不同田块发病时间不一致。另外,粳稻和糯稻种植面积增大,对纹枯病的抗性相对较弱,加重了纹枯病的发生。
3.3.2 播种期和播种量不合理。随着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工厂化育秧和小苗机插的推广,播种期提前,播种量加大,栽插密度增加。据调查,播种期提前了5~10 d,人工大苗移栽播种量11.25~15.00 kg/hm2,每穴1~2株,栽培密度15万穴/hm2左右;小苗机械播种量21~27 kg/hm2,每穴3株,栽培密度18万穴/hm2左右。由此可见,小苗机栽基本苗多,封行早,荫蔽度高,有利于纹枯病提前趋重发生。
3.3.3 施肥不当。据调查,除了少量田块采用秸秆还田外,几乎不施有机肥,无机肥施用量增大。偏施氮肥使植株嫩绿徒长,组织柔软,个体抗性减弱,分蘖期拉长,无效分蘖增多,群体过大,有利于病菌的侵入、扩展、蔓延。
3.3.4 水分管理不到位。种植大户一般采取统一排灌,很难做到因田、因苗、因时细化水分管理,特别是返青晾田、苗足搁田等关键技术不能及时到位,致使土壤通气不良,影响了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降低了水稻抗性,有利于病菌滋生。
3.4 药剂防治不力
一是纹枯病开始发生在叶鞘基部,比较隐蔽,不易发现,加上其危害损失不明显,易被农户忽视。据调查,几乎没有农户单独防治纹枯病,习惯于同其他病虫害混防,错失了最佳用药时间。二是长期使用井冈霉素以及农药配比不科学使病害产生抗药性。三是农户往往把纹枯病造成的后期“冒顶”、成片倒伏枯死的现象当成其他的病害予以防治,影响了防治效果。
4 防治措施
4.1 精耕细作,减少菌源
在秧田或本田翻耕灌水耙平时,大多数菌核漂浮于水面混杂在“浪渣”内,将其捞出,并带出田外,可以减少菌源,有效减轻前期发病。同时,应选择适宜的抗性品种,品种抗性由大到小依次是高秆窄叶>矮秆宽叶,籼稻>粳稻>糯稻。
4.2 合理密植,平衡施肥
合理密植,宽行窄株,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试验证明,增施有机肥以及氮、磷、钾肥平衡施用,使植株既能保证一定的氮素营养,又可迅速合成大量碳水化合物,有利于植株生长健壮和产生抑菌作用,为防病高产打好基础。
4.3 科学管水
按照浅水勤灌及时搁田、后期干干湿湿的水分管理模式,能降低稻丛间相对湿度,抑制菌核萌发菌丝,且有利于根系发育,控制无效分蘖,减少丛间密集程度,提高光合作用;同时,可促进稻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抑制或减轻危害。
4.4 合理用药
一是建议用爱苗、井腊芽等药物交替使用,既能防治病害,又能壮苗增产。二是发病初期及早用药。最好在水稻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5%或拔节到孕穗期丛发病率达10%~15%时用药防治,隔10~15 d防治1~2次。三是施药时,要保证用药量,科学配比,药液要喷洒到植株中下部的发病部位。
5 参考文献
[1] 范怀中,王焰如.植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2-96.
[2] 湖南省常德农业学校.作物栽培学:南方本[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3] 蘇宝林.水稻栽培技术[J].北京:金盾出版社,1992:81-103.
[4] 曹卫星.作物栽培总论[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94-296.
[5] 任德海.水稻纹枯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05(1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