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具有校企良好合作的平台,易于实施校企联动、团队共建“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前提下,本文提出了一種细分专业,以“一”推广,逐步完善,来建设“双师”团队的新理念。
关键词:双师教学团队;细分专业;校企合作
一.机械类“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机械类专业主讲教师结构分析
以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飞行器制造系为对象进行系内专业教师的结构分析,该系专业教师中,青年教师30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60%,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的教师有31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62%,可见,该系的专任教师结构以青年教师,以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居多,具有良好的培养基础和教育背景,详见图1
图1 专任教师结构图表
可以直观的得到,系内机电控制类教师偏少,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8%,专业内的细分专业的教师比例不均衡;此外,具有非教学类工作经验的教师很少,占该系内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2%,其中具有管理类和技术类工作经验的教师更少,仅占该系内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8%,可见很多教师都是从大学毕业直接进入学校教学,没有经历过其他工作的历练;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极少,仅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0%。
2.机械类“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要生存,要发展,那么它所依仗的关键就是师资力量,而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师水平的关键渠道;机械控制类老师又相对缺乏,所以可以通过吸引机械控制类教师加入,同时进行该专业方向“双师”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一举两得。
二.机械类“双师”教学团队建设问题分析
1.授课量偏高,实践量不足
数据显示,在50名专任教师中半学年授课量达350课时以上的占有34人,占专任教师的68%,其中半年教学授课量达400课时以上的占有12人,而且这些授课量多的教师中,大部分都上到3至5门课,授课门数过多,这样很难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不能腾出素质锻炼时间。
2.兼职教师极少,缺乏技术专家人才
该系兼职教师3名,都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占有专任教师比例仅为6%,兼职教师少,缺乏行业技术专业人才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兼职教师受原工作岗位的限制;二是高职院校在聘任兼职教师时的部门考核严厉,要经过系,院,学术委员会的层层审核;三是缺乏对兼职教师合理的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兼职教师没发挥出应有的技能水平。
3.在职教师培训机会少,培训不规范
近些年极少外派在职教师培训,大多在校内聘请培训讲师前来授教;还是应用校内资源,错过了对外地环境接触;培训主要是老师讲,学员听,时间操作和考核不规范,学完之后一证在手,无实践上的进步。
三.机械类“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及方法
1.细分专业化教师,优先吸引急缺人才
由于该系机械类教师中机电控制类教师较少,因此在建设机械类“双师”素质团队,优先引进机电控制类教师,这样在新团队的建设有较大的空间,可以按新思路、新标准、新方式来建设新团队,将机电控制类“双师”素质建设经验总结,以此来辐射机械制造类、机械设计类团队建设。
2.基于校企合作,共建优秀团队
该校的校企合作有极好的基础,与长春一汽、上海商用飞机、沃尔沃、长安福特、神龙汽车等企业有稳定合作。
按照合作协议标准可安排17名管理教师进行管理,随着管理工作开展顺利后,可以将工作重点放在车间技术学习上,通过企业提供的车间技术平台,逐渐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面对面的接触到企业内部的优秀的工程师,向其学习,并将其引进入校园,实现团队共建。
3.建一支优秀队伍,逐步横向展开
通过前两点工作,积累了一定量的“双师”素质教师,确立一套完整的、有效的、科学的考评制度,例如借鉴四川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讲师工程师互转考评办法、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的企业讲师制考评方法等,在这个考核框架下,再从一定量的“双师”教师素质中抽出10名优秀的教师,先组建一支团队。
要注重保障团队工作的连续性,有效性,例如开展团队负责企业员工培训,新技术推广培训,技术经验分享会等工作。
总结团队经验,制定团队扩建计划,基于优秀团队的基础上,壮大“双师”素质教师队伍,逐步完成“双师”队伍建设目标。
四、结束语
本文结合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队伍现状,提出了提高和建设优秀“双师”素质教学队伍建设的任务,经过对该校飞行器系教师现状及问题点的分析,提出了以点推面,专业细分化,先建立一支小数量的“优秀”教师队伍,进一步推广、吸纳扩大团队建设的新思路,为“双师”素质建设的道路上提供了指引方向的新航标。
参考文献:
[1]邹小梅,李倩兰.四方联动模式下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探索[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6(9):19-20.
[2]王晓刚,冯玮.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5):96-97.
[3]刘丽,张晗,关曼苓.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保障机制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58-60.
[4]毛艳.加快、加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新课程·下旬,2015(5).
作者简介:李大朋,男,汉族,吉林省白山市人,讲师,工学硕士,单位: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机电控制。
关键词:双师教学团队;细分专业;校企合作
一.机械类“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机械类专业主讲教师结构分析
以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飞行器制造系为对象进行系内专业教师的结构分析,该系专业教师中,青年教师30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60%,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的教师有31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62%,可见,该系的专任教师结构以青年教师,以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居多,具有良好的培养基础和教育背景,详见图1
图1 专任教师结构图表
可以直观的得到,系内机电控制类教师偏少,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8%,专业内的细分专业的教师比例不均衡;此外,具有非教学类工作经验的教师很少,占该系内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2%,其中具有管理类和技术类工作经验的教师更少,仅占该系内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8%,可见很多教师都是从大学毕业直接进入学校教学,没有经历过其他工作的历练;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极少,仅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10%。
2.机械类“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要生存,要发展,那么它所依仗的关键就是师资力量,而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师水平的关键渠道;机械控制类老师又相对缺乏,所以可以通过吸引机械控制类教师加入,同时进行该专业方向“双师”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一举两得。
二.机械类“双师”教学团队建设问题分析
1.授课量偏高,实践量不足
数据显示,在50名专任教师中半学年授课量达350课时以上的占有34人,占专任教师的68%,其中半年教学授课量达400课时以上的占有12人,而且这些授课量多的教师中,大部分都上到3至5门课,授课门数过多,这样很难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不能腾出素质锻炼时间。
2.兼职教师极少,缺乏技术专家人才
该系兼职教师3名,都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占有专任教师比例仅为6%,兼职教师少,缺乏行业技术专业人才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兼职教师受原工作岗位的限制;二是高职院校在聘任兼职教师时的部门考核严厉,要经过系,院,学术委员会的层层审核;三是缺乏对兼职教师合理的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兼职教师没发挥出应有的技能水平。
3.在职教师培训机会少,培训不规范
近些年极少外派在职教师培训,大多在校内聘请培训讲师前来授教;还是应用校内资源,错过了对外地环境接触;培训主要是老师讲,学员听,时间操作和考核不规范,学完之后一证在手,无实践上的进步。
三.机械类“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及方法
1.细分专业化教师,优先吸引急缺人才
由于该系机械类教师中机电控制类教师较少,因此在建设机械类“双师”素质团队,优先引进机电控制类教师,这样在新团队的建设有较大的空间,可以按新思路、新标准、新方式来建设新团队,将机电控制类“双师”素质建设经验总结,以此来辐射机械制造类、机械设计类团队建设。
2.基于校企合作,共建优秀团队
该校的校企合作有极好的基础,与长春一汽、上海商用飞机、沃尔沃、长安福特、神龙汽车等企业有稳定合作。
按照合作协议标准可安排17名管理教师进行管理,随着管理工作开展顺利后,可以将工作重点放在车间技术学习上,通过企业提供的车间技术平台,逐渐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面对面的接触到企业内部的优秀的工程师,向其学习,并将其引进入校园,实现团队共建。
3.建一支优秀队伍,逐步横向展开
通过前两点工作,积累了一定量的“双师”素质教师,确立一套完整的、有效的、科学的考评制度,例如借鉴四川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讲师工程师互转考评办法、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的企业讲师制考评方法等,在这个考核框架下,再从一定量的“双师”教师素质中抽出10名优秀的教师,先组建一支团队。
要注重保障团队工作的连续性,有效性,例如开展团队负责企业员工培训,新技术推广培训,技术经验分享会等工作。
总结团队经验,制定团队扩建计划,基于优秀团队的基础上,壮大“双师”素质教师队伍,逐步完成“双师”队伍建设目标。
四、结束语
本文结合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队伍现状,提出了提高和建设优秀“双师”素质教学队伍建设的任务,经过对该校飞行器系教师现状及问题点的分析,提出了以点推面,专业细分化,先建立一支小数量的“优秀”教师队伍,进一步推广、吸纳扩大团队建设的新思路,为“双师”素质建设的道路上提供了指引方向的新航标。
参考文献:
[1]邹小梅,李倩兰.四方联动模式下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探索[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6(9):19-20.
[2]王晓刚,冯玮.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5):96-97.
[3]刘丽,张晗,关曼苓.校企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保障机制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58-60.
[4]毛艳.加快、加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新课程·下旬,2015(5).
作者简介:李大朋,男,汉族,吉林省白山市人,讲师,工学硕士,单位: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机电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