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托尔斯泰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uxte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柳,本名陈秀民,蒙古族。1961年生,内蒙古赤峰市人,大学文化,出版散文集《岁月留痕》《雪的季节》《德日苏随想》,发表中短篇小说、诗歌百万余字。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
  要是先知摩西离世,或者圣子耶稣升天的时候就有报纸这种东西,那么这些宗教故事就不一定能被奉为传奇而流传至今了,取代它们的可能会是另外一种媒介——报道。这些报道会详尽再现事实,但是却相当琐屑——就连人物临终前的胃痛、打嗝和痉挛都一一记录在册。对此,一位评论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人们到底需不需要如此低俗的“真相”?
  那么,真相一定是阳春白雪吗?这是一个有些奇怪而又肤浅的问题。实际上,真相可能会是骇人的、可憎的,甚至是残酷的,但它却绝对不会是低俗的。了解事情的真相对我们来说永远都是首要的,哪怕这真相并不完整,哪怕它只是类似于临终前打嗝的一些细节。其实,比起完美无瑕的传奇故事,像“打嗝”这样的细枝末节蕴含的价值更大。因为传奇故事包含了许多谎言,无论它们如何粉饰美化,其背后的实情总是无可避免地会让人怀疑、令人沮丧,随之而来的只有无尽的绝望。
  上帝啊!如果人们不被假象沼泽散发的虚幻火焰所迷惑,一心只沿着真理之路前行,那么我们如今何至于身陷囹圄,行无所依?
  许多人或是在报纸文章里提到我,或是写信给我,或是当面向我询问,好奇我为什么没有出席托尔斯泰的葬礼。其实,当他尚在人世的时候,我都没有产生过去拜访他庄园的渴望;而现在他离开了,我才偶然读到他留下的绝笔:“各行各业的来客络绎不绝,有电影工作者,也有飞行员……他们扰乱了我的生活,我得好好歇一歇了……”
  当然,这段话并非意在指责那些内心空虚的来客,尽管他们总是带着各种恼人的疑惑来拜访他,希望能用他的教诲指导自己的生活。相反的,正是这些人的造访让托尔斯泰的生活充满了意义,因此他也不得不欣然面对——毕竟他在思想上与之亲近,而他的心也随之悲喜。
  而我会跟托尔斯泰说些什么呢?一个精神上与其的信仰格格不入的作家造访,能够给这位老人带来什么样的满足呢?……满足于一番唇枪舌剑?要真是为了这个,我们倒也不必相见了:既然他知道我这个作家的存在,那么假若我对于生活的愚见能够有幸吸引到他,他自然会看看我的拙作,正如我拜读了他的大作一样。我可不想勉强让他承认我的书很有趣,更不想为难他来跟我辩论一番。他在我的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对他充满了感激,也充满了惋惜。再看看那些人,整日拿许多无关痛痒的事来纠缠他,非但对他不抱感恩之心、惋惜之意,反而时时刻刻紧追其后,最终“毒害了他的生命”!这些纠缠不休的人就像苍蝇一样无孔不入。天晓得托尔斯泰究竟祈求了多少次,想让魔鬼将他们带走,只留下几个愿意陪他沉默的人就好,那样他就可以独自在庄园里清净地生活、思考和祈祷了。
  至于葬礼么,无非是和尸体打打交道,往墓地里撒一撒杉木,献一献花环,哭一哭死者。假若真有人能乐在其中,那么爱好者千千万万,也就不差我这么一个了吧。倒不如予死者少一些叨扰,给生者多一些尊重吧。其实在生活中,就像基督的法衣分为里外两件一样,许多人都将托尔斯泰一分为二来看待,认为他生前一半是天才的艺术家,另一半则是失败的思想者。早在1905年革命期间,就有人曾断言托尔斯泰已经老来糊涂,他们不遗余力地提醒他生活与学说之间的种种矛盾,他们纠缠他,折磨他,侮辱他;而在他死后却又呼天抢地,鬼哭狼嚎。
  一位小姐告诉我,在托尔斯泰逝世那天一个学生来找她。当时他抱着头痛苦地说:“离了托尔斯泰我们该怎么活啊,我们又该怎么呼吸啊!……”之后大约过了三天,这个姑娘前去探望,残忍又天真地询问他身体是否健康,呼吸又是否顺畅。学生起先是惊讶,待他发现姑娘话里藏针,便大为光火……毕竟他目前仍未抱恙,呼吸也并无困难!……這可不是芝麻绿豆的小事,因为这个学生代表的正是千千万万复杂的人啊。托尔斯泰的生与死对于我们来说到底重不重要,关于这个问题人们争论不休,就连普列汉诺夫都参与其中;又有多少文豪曾经写下这样的感慨啊,说他们的生活因为有了托尔斯泰的陪伴更加轻松,说他们能和托尔斯泰生在同一个时代而倍感幸福。但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文豪,都没有哪一个在生活中践行过托尔斯泰的教诲,而不管是在他生前还是死后,他们始终都过着我行我素的生活。
  关于托尔斯泰的离世,我丝毫都不意外,也不动容。每个人都在经历死亡,或者终将死亡,我也不会例外。在这一点上,我和托尔斯泰的区别只在于他比我早走几年。要说这很可怕,那不过是因为死亡的必然性。就连一只猫的死亡也会令人生畏,那么托尔斯泰的离开又有什么特别的呢……如此一来,人们还会对名人大家的生死问题大惊小怪吗?一位八十三岁的老者离我们而去,这是很自然的事。或早或晚,凡人皆有一死。要是您认定了死亡终会降临,可怕至极,它会带走我们一切的瞻望和理想;认定了永生不灭的灵魂只是虚构的神话;认定了我们用尽一切良言和智慧都无法与死亡相抗衡……那么,您为托尔斯泰的去世感到畏惧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要是您相信自己是为了子孙后代而存在,并且自己的存在对他们来说意义深远;相信自己行使着上帝的意志;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好……那么,这些想法就可以帮助你填补死亡带来的空虚。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死亡引发的恐惧会动摇您对于真诚品质的信仰,否则您又为何会哭泣呢?当然,有些人会根据自身能力行使上帝的意志,为后世福祉呕心沥血;但也有一些人之所以想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功绩与成就,但想必您不会是这种人吧!……既然人们是在履行自己的使命,增添上帝的荣耀,那么还有什么好伤感的呢?
  一定有人会认为上述观点荒谬至极,因为不管一个人对未来、对人类、对天堂抱着怎样的信仰,都无法减少自己在葬礼上体验到的悲怆。对此他们又说,让人胆寒的并不是托尔斯泰这个人离开了我们,而是他那高尚的灵魂和良心离开了我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无依无靠,异常艰难。
  其实,他那高尚的灵魂和良心并未从这世上消失,也不可能消失。这位老人今后再也看不到,也感受不到周围的世界了,同时这个世界也无法用照相机和录音机来关注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躯体消失了,然而他那高尚的灵魂和良心却永远地留了下来,留在了您的书架上……似乎他已经将一切思想都表达得淋漓尽致,没有任何含糊不清的内容,也不会让人产生这样的疑惑:托尔斯泰在这方面究竟是怎么想的呢?毕竟他的训诫已经被表述得再为清楚不过了。“为何会活得不如意?”“如何正确地生活?”“如果不这么做,又该怎么生活,为了什么而生活?”既然动动手指翻翻他的书,就能够找到这一切问题的答案,那么谁还会真正需要托尔斯泰这颗良心呢?   托尔斯泰是一颗什么样的良心呢?他曾说过,切莫依据真理而活,切莫按照上帝的旨意而活……切莫撒谎,切莫私通,切莫作恶伤人,切莫推卸责任,务必心怀仁爱……这些道理连孩子都略懂一二,而福音书中则更是对此作了详尽论述。但我还是得说,这些文字确实是良心之作。只不过这良心仅为托尔斯泰一人所有,于其他人并不适用——他写下的训诫在道德层面来说是如此薄弱而又摇摆不定,就跟其他所有的道德观念一样空有其谈,只讲上帝的意志,先入为主。但不能否认的是,他已经知无不言,言为心声了。这,就是他特有的良心,就像老年人特有的白发一样。他总是认真面对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也不曾摒弃自己的精神,始终追逐着、找寻着,为探求真理殚精竭虑,为自身的错误备受煎熬。他用自己兢兢业业的一生,用自己桀骜不驯的精神沉重敲打着所有残缺的灵魂:那些内心空虚的搬弄是非之人,满口谎言之人,麻木不仁、死气沉沉之人,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之人。从这一点看来,与其说托尔斯泰是良心的代表,倒不如说他是对良心的拷问。“我们的良心弃我们而去啦!”许多人在他的坟茔前哭诉……然而这中间却极少有人在他生前就认真面对过这些拷问。唉!
  总之,“托尔斯泰之死”是异常纯净的。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死亡方式简单又神秘,而是因为围绕着他的死发生的一切。在我看来,托尔斯泰的遗骸就像是被人们丢到路边,而后又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恶狗瓜分蚕食。这还不够叫人痛心吗!无尽的谎言与虚伪,无尽的自私盘算与阴谋——丑恶的东西太多了,简直可以污染足足两个地球。一些人明明在生活中不曾听取过托尔斯泰哪怕半个字的训导,却偏要作出一副绝望的样子,似乎没了托尔斯泰就丢了性命似的……一些人一方面公开表示自己在思想上是托尔斯泰绝对的论敌,另一方面却又为这个不朽的灵魂齐唱颂歌……一些人利用他的逝世去宣传与之格格不入的思想……一些人对他否定宗教陈规的做法大加赞同,自己也直白地审视和抨击过宗教仪式。然而可笑的是,他们非常害怕,害怕人们让死前的托尔斯泰回到教会的怀抱;而后他们又暴跳如雷,因为人们不愿为他施行教堂追荐仪式……还有一些人实在是愚不可及,竟然试图用他的死向政府发难。
  这简直让人啼笑皆非,其实它根本就和宗教无关,只会让我觉得他们对生命的思考过度了。
  托尔斯泰来过,托尔斯泰又走了。
  许多人都活过,然后他们又死了。但是这些人的生与死在我们心里所激起的波涛,甚至不及托尔斯泰激起的百万分之一。为什么会这样呢?
  托尔斯泰是一位伟大的天才吗?是的。可是伟大的天才那么多,甚至那些崇拜托尔斯泰的人也必须承认,论及才能,还有人也不遑多让。比如,我就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比托尔斯泰优秀,而普希金和莎士比亚一类则更堪称上帝的荣耀了……或许,还有很多人由衷推崇奥斯卡·王尔德……总之,各有各的理,哪个作家的观点与自己的相近,那么读者就会认为他更为优秀、更有天赋。
  托尔斯泰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吗?……如果说“思想家”一词指的是那些提出新观点、带来新发现的人,那么托尔斯泰作为一个“思想家”,可以说是一文不值。这不免让人唏嘘,但这就是事实啊。托尔斯泰较之于基督,就像皮萨列夫较之于达尔文、代课教授较之于牛顿,实在是微不足道。关于哲学与宗教问题的论述,他的千言万语也不及福音书短短三页。在对基督教道德准则的阐释中,他的思想之薄弱真是令人震惊。托尔斯泰在细枝末节的表述上过于混乱,还堆砌了繁复的思想碎片,甚至为了阐明精神优于肉体的真理,还论证了毛绒衫有失体统,论证了烟草绝对有害。
  作为一个道德作家,他奉行狭隘的教条主义,固执一面;他丧失了以往的理智,否决人们进一步探求真理的自由;他安于现状,故步自封,还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真理!……他所追求的道德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就连他自己都无法与之和平共处。他无法进行自我证明,并不是因为自身性格软弱,而是因为这种证明本来就是天方夜谭,无法实现。这世上的一切都是息息相关的,那种可以远离纷扰的“虚无之境”并不存在,我们每个人就连一呼一吸都是身不由己的。
  我们的世界建立在万物生灵互相残杀的基础之上,其中唯一永恒和通用的法则就是——为了生存而斗争……我们不能与这一法则背道而驰,只能制定对于大家来说都相对公平的社会规范。可是目前的宗教规范却含糊不清,倒不如采用更为简单的互惠原则。不过一旦确定了这一原则,就相当于我们又回到了之前曾经极力摆脱的局面——强制。毕竟就心理特点而言,人类永远都想脱离各种条条框框。人的天性太宽广莫测了,想让它收敛一些是不可能的。
  那么,托尔斯泰是一位苦行者吗?可他的修行又在哪儿呢?……唉,就连他本人都明白,自己其实毫无修行可言。人们把他最后一次的离家出走看作是他的修行,可是我们明明从他嘴里听到了,他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了深刻的厌恶。苦行者的修行是无论如何都要拒绝幸福和快乐。而托尔斯泰却始终追寻着幸福,梦想着找到出口,只不过他没有成功,最终选择了逃离让他深感厌恶和沉重的现状。苦行者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逃离生活,而是因为他备尝生活的折磨却仍然默默忍受。这固然让人惋惜,叫人动容;但却不是每一个从惩戒营脱逃的士兵都值得这样的惋惜和动容。
  我明白,一个人既然寻求的只有真理,那么不管这真理是如何的残酷,都不该让自己被狭隘的见解困住。就连托尔斯泰,就连这样一个天才的思想家、道德家和苦行者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我呢?
  过去数十年人们都很崇拜托尔斯泰,愿意聆听他的教诲。可他们却并不关心是什么纠缠着他的生活,而参加他的葬礼也只是因为他现在声名显赫,以为他的名字就代表了真理;但正如你我所见,托尔斯泰不知为何竟讓世界为之倾倒,他仿佛是全宇宙的长老,是高过所有人的存在。
  显而易见,他身上蕴藏着某种不为他人所拥有的特质。
  且不论他到底是伟大还是渺小——尽管他并不是第一个天才,不是第一个思想者,更不是第一个哲人——但他却成为了所有现代人的精神领袖,他的地位已经近乎于基督和佛陀。   几乎所有人一旦开始有意识地理解周围的事物,就会感受到一位足以撼动世界的伟人的影响。这位伟人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许多人否定他,嘲讽他,同他争辩,甚至咒骂他。但是没有哪一个能够完全无视他的存在。而这仅仅是在他生前……这份荣耀,就连耶稣也不曾得到过。
  不论是沙皇,还是教皇;不论是诗人,是哲人,还是学者;不论是军队统帅,还是民族领袖;不论是大英雄,还是美妇人——与他生在同一个时代的人,没有哪一个能够像他那样引人瞩目。
  然而,这个人却是不幸的。
  上帝给了他作为一个人所追求的一切:财富、荣耀、爱情、健康、长寿、孩子、出身、天赋、智慧、魅力、安定,甚至让他可以毫无病痛地安然离世。
  然而,他却写道,自己宁愿受到侮辱,宁愿背负罪名。这已经透露出深深的忧郁和绝望了!而后来他又给自己一位身在狱中的崇拜者写过这样的话:“您是痛苦的,可我却是羞愧的!”
  如果他的不幸都源于外界,那么他还可以怨天尤人;如果他只是个庸才,那么他还可以用无可奈何为自己辩解;如果他任人驱使,那么他还可以选择逃离。
  然而,尽管他避开了所有外在的苦难,最终却因为自己对生活感到厌恶而丧失信念。
  命运在这时候似乎对他十分仁慈:赐予他死亡。
  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人类的噩梦。
  我知道,许多人在看到我这句话之后,要是不被气得晕倒在地,肯定会指责我这个人道德沦丧。其实这句话的骇人之处并不在于我对托尔斯泰发起的责难。
  是的,全然不在于此。如果说看着托尔斯泰会让我的内心感到羞愧和愤慨,那这根本就不是由于托尔斯泰本人,而是由于你,由于我,由于所有活过的和活着的人。我是为全人类感到羞愧和愤慨;我是为那些愚昧无知的家伙感到痛心,痛心他们囿于自己的天性而变得卑微,而他们本人对此却不以为然,反而因为那点可笑的优越感把这样卑微的自己当成是尊贵的国王,当成是宇宙的杰作。
  要是我觉得自己满面春风、神气十足,可走到镜子前面一瞧,发现镜中人完全是个微不足道的可怜虫,那我该有多羞愧啊!这就好像一个军官坚信他带出来的士兵能够很好地彰显他的军衔,却突然发现其中最为优秀那一个不过是个蠢材。
  托尔斯泰比我们所有人都要更为伟岸、宽广和深邃,甚至说是鹤立鸡群也毫不为过。他的胸怀是如此宽广,世人在他心里没有强弱之分,没有美丑之异,也没有真伪之别。唉,可他也不过是柔弱的羊群里比较强壮的一只罢了。
  在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中,他也体验过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体验过的感受。他的经历就如同一块放大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获取他赢得公众关注的秘诀,并且了解他因为要背负生活的意义而遭受的种种不幸。
  一个人总要思考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怎样改善经济条件,怎样关爱自己的妻子,怎样与人相处,怎样更好地生活……但是首先他应该时时追问自己生活的目的。
  生而为人就会有痛苦,有思想,有爱,也有恨,会有大大小小的作为,而在这之后他终会走向死亡。死亡,就是陷入一片漆黑的混沌之中。一旦离去,就意味着这个人再也不会留下什么痕迹,在他身后再也不会出现哪怕半个脚印。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托尔斯泰来到这世上,备受折磨,最后走向终结,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我们都知道这当然自有缘由:要说到虚无,没有任何东西进得去,也别指望有什么能从里面出来,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于世;现存的万事万物都是坚固链条上的一环,这一切都是既定的,也是必要的;如果大自然并不需要人类,那么它也不会将人类创造出来,因为这对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处;别说是人类了,就算是把一种蚊子从这根链条上撤下来,都将不可避免地引发世界灾难。但是这样看来,万物平等,不分贵贱,不论是人和太阳,是苍蝇和石头,还是氢和人;你说不清牲畜和人类的地位究竟孰高孰低。
  人类到底比其他生命高贵呢,还是与之平等呢?千百年来,这个问题日日夜夜、时时刻刻都纠缠着我们,让我们多多少少都有些躁动不安。毕竟只有确信自己优于其他生灵,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才会大为减轻,而对于自己生存的目的才会更加明确。
  为了肯定人类这一物种的优越性,人们幻想出了“上帝”,还说人类的“自由灵魂”是上帝赐予的,即便它无法改变万物的轨迹,但至少能让人类坚信自己可以自由选择是反抗自然,还是臣服于自然。
  可我觉得事实并非如此。我深信,就連人们反抗自然的冲动都是注定的,要受到万物共同法则的影响。而人们哪怕在内心最为隐蔽而黑暗的深处都必须向这一法则低头。有一股说不清是盲目还是理性的力量正在支配着我们,支配着万事万物,不然为什么蚂蚁会在地面奔忙,瀑布会从高处坠下,而水会包裹石子冻结成冰?
  可是除非亲眼所见,否则我们就不能轻信任何结论。至于死亡,没有人能够活着从中逃脱,也没有人能够说出自己在阴间的所见所闻,所以我们对此只能永远困惑,永远探索。
  然而人类还是要承担自己的使命,这可真是叫人困扰。只要心系使命,想着自己是在实行上帝的意志,人们就能在艰难生活、备受折磨的时候得到些许安慰。只要明确自己的使命、目标或天职,人们就能忍受苦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过,要是没有明确的使命;要是制定的目标不在个人的能力范围之内;要是生命的谜题超出了自己的解答限度;要是自己只不过是一辆汽车上的小小螺丝,死后不过是回炉重塑,又变成另一辆汽车上的螺丝,那还有什么好不安的啊?还苦苦维持什么生活啊?倒不如饮弹自尽算了,这地球该爆炸就让它爆炸去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规划了两条道路:一是用小聪小慧去推测、猜想、假定生命的奥秘;二是竭尽所能去研究,利用已有经验,对事物进行综合比较,最后找到真相。选择第一条路的人都是懦夫,包括宗教的创立者,他们一旦发现了可怕的“虚无”,就会选择逃避,像鸵鸟一样把头藏在翅膀下面。而选择第二条路的人则是勇士,他们敢于直面真相,哪怕“虚无”真的存在,他们也做好了坦然接受的准备。   不论是智者,还是愚人,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竭力思索着生命的含义。不过愚人的思想匮乏,语言苍白,才智也相当有限。要是光靠自己,那么他们恐怕连最简单的问题都想不明白。所以愚人只能跟随智者,或是根据他们已有的发现去探索自己的道路,或是完全依照他们的教诲行事。
  那些胆识过人、情操出众的人,不论在世界上的哪一个角落,都注定会脱颖而出,成为其他人的精神领袖和指路明灯。他们胸怀天下,通晓万物,每个人都能从他们那里找到感情上的共鸣,找到自己需要的养料。
  列夫·托尔斯泰就是这样的伟人。
  一个人只要拥有巨大的天赋,拥有聪明才智,能够把漫长的人生过得丰富多彩,那么不管最后他是战胜了生活的勇士,还是臣服于生活的囚徒,那么其他人总能从他那里找到一部分自己,或者确切地说,是能从他的零星点滴里发现全部的自己。而人们还会暗暗激动,会不由自主地聆听他的教诲,瞻仰他的风采。
  托尔斯泰这位巨人究竟是为了什么去生活,是怎样生活,又是怎样离去的?如果这等伟人的生命都是渺小的、盲目的、毫无意义的,那么我们这些碌碌无为的庸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整整八十三年(命运怕是故意划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整整八十三年,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密切关注着托尔斯泰的一言一行。
  托尔斯泰就是在这样的关注下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道路,直至走向终结。
  然后呢?
  这里书籍堆积,绿树长荫,永远地埋藏着那根会给人带来幸福的“绿色魔杖” ①。
  春天来了,阳光普照大地,坟茔附近的几棵老树被托尔斯泰的遗体滋润着,抽出了几片嫩芽,流淌着清新的汁液。
  托尔斯泰的肉体死去了。那么他的精神呢?
  就像托尔斯泰本人也曾经超越前辈一样,在他之后,仍然会有很多优秀的作家将那些有关生活的故事同我们细细道来。有许多事实是托尔斯泰并不了解的,因为它们超出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所累积的经验,而其他思想家将会以此为武器来反驳他的观点。然而有一点却是亘古不变的——人们将会永远怀念这位伟人波澜壮阔的一生,并从中吸取丰富的人生经验。这些伟大而美好的经验会让我们的人生也染上同样的色彩。然而,对此我毫不欣喜,反而悲从中来。
  是那条永恒的神秘法则摧毁了这个巨人。
  托尔斯泰活了八十三年,却如此匆忙地离开了,就好像只活了短短三天。大自然的法则是不可抗拒的,它精确地计算着生命的长短,明确地划分了生与死的界限。
  托尔斯泰拥有其他人所梦想的一切,却觉得自己非常不幸,如同一个被富人包围的贫民。
  他拥有过人的才智,却觉得自己所知甚少,好比一个被智者簇拥的愚人。
  上帝赐予他杰出的天赋和无上的荣耀,可他却喃喃自语:“好吧,我现在高过众人了,高过莎士比亚和但丁了,全世界的人都高呼我的大名……那么,然后呢?……”他无法回答自己的问题,因而感到苦闷和厌恶,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天赋。
  上帝让他有机会经历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一生,可他却说自己是不幸的,生活是丑陋的。其实,并不是那些来来往往的摄影师,也不是那位凶恶的妻子摧毁了他的意志。他的整个人生,从头至尾,都在消耗着他的精力。而他拥有的信念却十分肤浅,他秉持的教条只能够让他成为懦夫——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摄影师,推给来客,推给家庭。
  上帝赐予他过人的胆识,对他来说剖开地球就像剖开橘子一样轻而易举。然而这样的胆识没能将真理送给他,所以他只得不断地找寻、迷失、疲乏,最终把宗教教义当成了自己温暖的避难所。他感到无助的迷茫和极度的恐惧,喋喋不休地念叨着:上帝啊,爱啊,上帝啊,爱啊,上帝啊,爱啊……
  他原本可以选择更好的结局,毫无痛苦,毫无烦忧,直至死亡的前一刻仍然能够保持清醒。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他却极度癫狂,丧失理智。
  假如托尔斯泰在离世的时候感受到了真理的照耀;假如他记得曾在自己不羁的笔下诞生过伊凡·伊里奇这样的人物,能够像他那样高喊:“死亡啊!……这是多么简单,多么美妙……多么快活!”那么,什么对自身才能的失望,什么个人的不幸,什么人云亦云的教条,都是可以抛诸脑后的过眼云烟。
  唉,只可惜未能如愿。托尔斯泰身边有许多庸碌无为之人,他们目光短浅、胸无大志;还有一些厚颜无耻的报道者,他们只在重大场合才出现,喜欢长篇累牍地歌功颂德。可笑的是,往往只有这些人才能平静安详、无痛无灾地离开人世。
  實际上,如果一个人在肉体上承受着痛苦,经历着身体衰弱带来的种种折磨,那么他的灵魂也就毫无快乐和宁静可言。
  有时,当托尔斯泰的身体稍有好转,只要一看到周围那些始终将他奉为先知的人们,他就会想起自己的教条,又说起那些他曾反复念叨的话语。他也会批判一些连当事人都没注意到的问题,但是这些名言其实毫无价值:因为它们脱离了他目前的实际情况,不过是对说过的话进行的重复。
  但是这里还有一句话,话中表现出对事实的鲜明态度,透露出极端的绝望,似乎无人能懂这句话那唯一和可怕的意义。托尔斯泰沉寂多时,孤独一人,临终的心情谁人能知?那时他有着怎样的感受和思绪,恐怕只有上帝才知道。有一天他突然起身,四处徘徊,想着去哪儿走走,却又大喊:“不……结束吧!”
  用心听听这句话啊!既然耳朵是用来聆听的,那么就请你听一听吧!不要听那些浮于表面的东西,而是听那些只有当你自己经历过痛苦才能理解的感情。
  “不……结束吧!”
  就算托尔斯泰还是坚持着原有的信念,还是不知道那无可避免的死亡就像暗无天日的深渊,正吞噬着他所有的信仰和期望,不知道它们都将化为泡影;但是只要他看清了自己正走向终结,他也许就会说:“是啊,死亡吧……”或者会说:“结束吧……”但无论如何,他都不会说出那个决绝又可怕的字眼:“不”。
  尽管这个字是如此精练,如此简单,却透露出了他所有的遭遇:信仰破灭,生活无望,万念俱灰;这回他要面对的不再是熟悉的脸庞,而是不请自来的死亡。   瞧啊,我手里举着一块石头,它的重量其实已经超过了我的能力,而我又不是非得把它举起来不可,于是我就说:“我办不到啊!”……我做一件事的时候相信自己能把它做好,但是我觉得累了,于是我又说:“够啦,够啦!”……我发现自己的身体日见衰亡,但我又坚信不论如何我的灵魂都会活着,于是我会平静又坚定地说:“死就死吧!”……在快死的时候我确信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会让我十分快乐,那么我会说:“结束吧,结束吧!”
  当我无可避免地要直面死亡,我会回顾整个人生;我会扪心自问,是否相信死亡简单而美好;我会探寻,内心深处是否有着对生存的恐惧和怀疑,是否仍对它深有执念,是否可以为它不择手段。
  那时我才会明白,我如何生并不能决定我如何死;才会明白,我秉持的信仰并不能抚平死亡带来的不安;才会明白,死亡是如此骇人;才会明白,我是如此渴望延续生命,因为我是如此地害怕死亡;才会明白,等待着我的只有无尽的黑暗……
  在死前寂寞的幻想中,我痛苦地期盼,希望我的全部才能、整个信仰和所有梦想能够施以援手……我还希望得到点什么,希望得到点宽恕,希望得到一丝微光伴我走完人生旅途,希望有人来宽慰,保护我这个卑微的人,一个犹如瞎眼的蠕虫在死前的痛苦和寂寞中挣扎的弱者。然而最终也无人前来将我拯救,自然的奥秘仍然缄默不语,死神紧紧扼住我的咽喉,我的信仰全然破灭,就连希望也弃我而去,只剩下无尽的黑暗势不可挡、步步逼近……生命悄然流逝,任谁也无力回天,一切已然尘埃落定。
  只有当我深感绝望和痛苦,面对死亡心如死灰,当我明白我根本无法克服对于死亡的恐惧,我才会说出那句:
  “不……结束吧!”
  无人前来,黯淡无光,希望渺茫,信仰破滅,我的生活已然无以为继,一无所有……结束吧!
  列夫·托尔斯泰就像一个恬淡的哲人,他走时没有哭泣,也没有悲鸣。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坦然地直面死亡,接受了自己即将离世的现实。而令人唏嘘的是,他那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一生就在这样的绝望和痛苦中结束了;而他曾有过的所有思想和信仰,他曾赖以为生的一切,最后都堕入了无边的黑暗。
  也许,在那无边的黑暗之后,一扇通往天堂的门会为他打开,一个光明而快乐的世界会摇晃着代表胜利的棕榈枝,迎接他的到来……也许吧。但是对此尚在人间的我们是无从知晓的。
  千百年来,人们都在痛苦而迷茫地高呼:“上帝啊,上帝啊,你为什么要将我抛弃!”托尔斯泰不仅向他们阐释了如何淡然面对生死,还让人们重新开始思考:我们应该信仰什么?那些已经死去,步入黑暗的人们已经永不复返,而他们是为什么而活的,他们又教会了我们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注释:
  ①托尔斯泰年幼时听哥哥讲过这样一个传说:在这片森林里,丢失了一根“绿色魔杖”,谁要是找到它,就能得到幸福,同时也会给别人带来幸福……后来他去世的时候留下遗嘱,让家人把他葬在寻找过绿色魔杖的地方。
  责任编辑 婧 婷
其他文献
一、防爆式气柜远传高度仪工作原理我厂硬化油车间使用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作为原料之一,氢气必须先贮备在巨大的氢气柜中,然后经管道送至加氢工段。由于氢 First, the explos
我国农村,正在蓬勃兴起改建、新建住房的热潮。农舍的特点应该是既有利生产,又方便生活。北方冬季长,要求采暖,因而还要考虑如何节约能源。但现在北方建的农舍多是砖瓦平房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随后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这是继1956年制订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并提出“
电子测量仪器有时会出现时有时无这样一种没有规律的故障现象。产生此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焊点或接插件接点不良、印刷电路板有裂缝,连接导线断路(但绝缘皮未断)、微调电
增城市建立中国专利村为了满足市场对专利(专有)技术的日益高涨的需求,填补我国在生产要素市场建设上的不足,国家专利局又批准在增城市建立长江以南第一家国家级的常设专利市场—
引进游戏以趣导写杨翠萍作文是学生知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要想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就必须上好作文指导课,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锌电解为湿法生产,属第Ⅱ类液相腐蚀和第Ⅳ类气相腐蚀,其酸性腐蚀比较严重。因此,在符合生产要求的前提之下,对于建筑平面布局和剖面选型,如何解决好防腐蚀问题是一个关键。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85—102—06课题通过验收评审受国家计委、科委和财政部委托,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组织的“八五”国家课题验收评审组于1995年10月9~13日在四川省乐山市对四川石油管理局承担
韩非子(?——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承百家争鸣之馀绪,他既是先秦最后一位思想大家,又是法家学派之集大成者,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实践及思想文化均产生了深远影响。自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