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意蕴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man110_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文化历经风霜,而服饰是文化的结晶、历史的见证。衣冠服饰不仅仅是取暖的工具,还是包含了各时代人类的思想情感、审美意识、道德观念、风俗习惯与主观意愿的文化观念。本文将从形制、纹样、色彩,冠冕的价值意义和当代传统服饰的运用,来浅析中国古代服饰呈现出的等级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和传统文化意蕴。
  【关键词】:古代服饰;等级;道德;文化内涵
  (一)形制、纹样、色彩体现的等级制度
  中国古代服饰历朝历代都会有继承和发展,与前人的服饰相辅相成。故而以下从形制、纹样、色彩上做出的分析,能体现古代服饰受到了等级制度的影响。
  首先,为了防止诸侯篡权,确保皇权独尊,从周代以来就制定了礼制制度,服饰制度是礼制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形制,受到礼制制度的影响,拥有了特别的象征意义,就成了某些阶层的专属,任何其他阶层的人不可侵犯。以“龙袍”为例,在历史的变迁中,古代帝王才有权力传龙袍,普通百姓和官员是绝对不能穿的,这俨然成了皇室权力不可侵犯的象征了。经过不同朝代的演变,如唐朝主要以齐胸襦裙为主,这能完美的体现女性丰腴之美。
  其次,关于纹样,上古时期衣裳就有“十二章”之制,十二种纹样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即雉)、宗彝、藻(水草)、火、粉米、黼(斧形)、黻(亚形)。直到后来的服饰制度基本确立为:天子的服装十二章纹,诸侯只能用除龙以外的八种纹样,大夫则用藻、火、粉米纹样,士用藻、火纹样,平民服饰上不准有纹饰,称为“白丁”。[1] 十二种纹样各有各的象征,是等级严明的尊卑体现。由此,通过服装的纹样,传达出了封建社会不平等的讯息。
  古代服饰的颜色也体现了当时制度的阶级性,呈现古代人的尊卑和地位,也是中国礼制文化在服饰上的主要表现。例如,在夏商周时期,奴隶们的服饰特点为上衣下裳、束发右衽,与其身份匹配,他们多着象征低贱身份的黑色,又称黧黑,故他们被统称为“黎民”。隋文帝始制天子服专尚黄色,《唐书·礼仪志》记载:“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唐代认为赤黄色近似日之色,日是帝王的象征,“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唐贞观四年颁布服色规定:文武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2]此后,色彩也是等级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后各朝代也都对它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总之,孔孟之道广为流传,儒家的礼制制度对各朝各代的影响及其深远。与此同时,中国古代服饰作为礼制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形制、纹样、色彩上全方位的彰显中国的等级制度的森严和毋庸置疑。不仅如此,形制、纹样、色彩还适应了人们审美观念、地位等级的需要,突显出了我国古代服饰文化與时俱进、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些思想甚至对现代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了现代人们的服饰观念。
  (二)呈现的伦理道德现象
  中国古代的服饰和西方服饰有着本质的区别。相较于西方的注重服饰的形式美,中国古代因受儒、道、墨等思想的影响,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从而逐渐形成了各具体特点的伦理道德之象。伦理道德,即内在的价值理想或者外在的行为规范。
  历经各朝各代变化的中国古代服饰,表面上形制、纹样、色彩体现了等级制度,更深的意义是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以冠为例,人们的言行举止受其制约。穿戴者行使着自己的权利,更多的是礼法对他的约束,即佩戴者需要仪态端正,言行得当。所以,因冠礼而产生的文化效应,人们在现实与历史的进程中不难感受到。而作为只能在帝王祭祀时配戴的冕冠,更是把它与天地和阴阳五行密切联系起来,冕冠的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它作为服饰本身的价值,准确的说它是伦理道德的依附者。
  同时,与服饰相对应的配饰,种类繁多,寓意也不同。配饰的选择具有深意,有的既表明身份,又彰显主人高贵品质。以玉为例,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爱玉器做的饰品,并且给予了它深刻的意义。先秦时,玉饰除了装饰的作用外,主要用于节步,衬托君子之范。而儒家以玉之美比喻道德之美,且借玉进行道德说教,说君子应待人如玉一样温和温润,表里一致。人们主观的把玉与人的精神品质、道德素养联系在了一起,玉也就成为当时的一种伦理道德的现象而存在了。总之,中国古代对伦理道德的重视超越想象,直到当代,人们依旧把玉当成美好的象征,随身配饰,可见其影响深远。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服饰仅仅是众多文化的一个类似载体存在的体现。被赋予了不同意蕴的服饰、配饰观念,在中国的服装史上传承有几千年之久,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一些影响,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审美文化。
  (三)在当代生活中体现的文化内涵
  汉服作为古代传统服饰中汉民族的代表服装,随着汉服文化复兴运动的开展,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汉服文化复兴运动简称为“汉服运动”。汉服运动在近几年渐渐增多,它主要以知识分子、青少年为主体,以汉民族传统服饰为切入点,并尝试号召群众,以达到宏扬汉族传统文化的效果,以复兴华夏文化为最终目标的一场文化复兴运动。
  最近最广为人知的,是由文化名人方文山,歌手周杰伦发起的,每年十月底、十一月初在浙江西塘古镇举办的汉服文化周活动。每年此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汉服同袍齐聚一堂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如古琴、书法、茶道、香道文化等都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汉服仅仅是众多文化中的一点。
  汉服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张文山每年都会主持开幕式,他关注中国历史文化,把它们化为灵感写入歌词之中,这样,传统文化能通过这个知名人得到传播。活动的意义是复兴而不是复古,也不是为了商业利益而举办,穿汉服者都能免门票进入古镇。所以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最大价值, 是其精神内核中对当下社会依然有意义的部分。换句话说,形式复古并不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同时复兴也是为了铭记历史,中国人在过去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与牺牲,现在确实有必要进行全面、深刻的历史反思。其中历史反思,并不是要人们去翻那些历史的陈年旧账,也不在于简单地去划分那些历史上的是是非非,而是要人们从中找寻出现在和未来前进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做出新的探索和规划。
  事实上,只有理解这些服饰的内在含义,才能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的传统文化意蕴。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订本)[M].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1.
  [2]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从(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3]常征.谈中国古代服饰纹样中礼制精神的体现.[J]学术论坛.
  [4]董芯如. 从汉服复兴看民族文化回归.[J]文化月刊.
  作者简介:刘茜(1992-),女,江苏靖江人,硕士学位,扬州大学,研究方向:戏剧影视。
其他文献
【摘要】:木雕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到现在已有上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在木雕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开始意识到这种传统文化的美感。本文主要是概括传统室内住宅设计中的木雕以及现代室内住宅设计中木雕的应用。从室内住宅设计的角度对统木雕文化进行阐述。  【关键词】:木雕;室内住宅;家具;隔断;创新  1、木雕起源  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中国,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现木
期刊
【摘要】:舞台音响的质量和效果,对于舞台表演的整体效果会构成直接的影响。为保证舞台音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呈现最理想的舞台效果,本文概述了舞台音响效果的重要性,并对舞台音响调试的方法、效果进行研究,现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舞台音响;调试技巧;效果  当前,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下,使得人们对舞台表演、舞台效果的要求比较高。而完整、成功的舞台表演,需要灯光、音响、舞美、音响等辅助,其中音响能够
期刊
【摘要】:本文中笔者将孔子的“仁学”做了纵向上的梳理,与此同时进行了横向上的扩展。孔子由“仁者爱人”衍生出“仁学”的思想体系,利用“为仁由已”统摄仁学的实施方法,汇聚于“血缘”这一思想体系之“根”。而当我们将孔夫子的“仁”作为哲学思想体系与其他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做对比时,它又会呈现另一幅动态的美感图,从而使“仁”的内涵更加丰盈起来。在纵向上的梳理从文本本身出发,试图挖掘“仁”本身的深层内涵;横向上从
期刊
【摘要】:在植物园林的设计当中,植物是实施设计的主要元素,所有的设计都必须基于植物的品种和形态展开。与此同时,植物的色彩搭配也非常重要,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植物的不同色彩进行协调组合,最终呈现出色彩纷呈的园林画卷。通过人工的合理搭配,结合植物色彩的自然变化特点,园林才能呈现出动态的美,使其在四季当中都能形成不同的景致。  【关键词】:园林植物;色彩搭配;应用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较为迅速,人们的
期刊
【摘要】: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爱美人士数量的彪进,化妆品翻译也应用而生,本文选取以翻译目的论为基础,来分析化妆品广告宣传语的语言特点,并结合中西方语言的差异和读者文化背景的不同,提出一些化妆品广告语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 化妆品广告语;文化差异  广告翻译长久以来占据着各类翻译体裁以及翻译实践的核心地位。一部分有远见的译员将翻译之手伸向了最具潜质也最引人眼球的行业---
期刊
【摘要】:滴洒法作为艺术创作中常用到的一种绘画手段,现在已经被普遍使用,本文以艺术创作的“滴洒”手法为研究对象,从“滴洒”产生的痕迹、肌理、效果等方面来进行分析,探索它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同时,也希望在现代艺术开放又多元的今天,通过“滴洒”手法的实验和尝试来寻找到更多绘画的可能,挖掘艺术创作更深层的价值。  【关键词】:滴洒;绘画手法;肌;痕迹  其实“滴洒”的起源是相当早的,我们至今无法考证是在
期刊
【摘要】:庄子的哲学是诗意的、美的,他的人生是艺术性的,这源于他性格中潜在的艺术性。本文从游与赏两个角度浅探庄子性格中蕴含的艺术性。  【关键词】:庄子;性格;艺术性  在诸子竟起争鸣的时代,庄子是诸子中最为独特的一个。他的《庄子》在中国哲学,文学、美学等诸多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庄子一直追求着无限开放的精神自由、真正的逍遥;庄子具有纯朴、淡泊、清旷的人生观,欣赏大美、素美;他以欣赏的、审
期刊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之一,指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本文调查研究了兴平市西郊高级中学学生运用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年级和性别差异,研究者以问卷调查为方式,调查、分析了本校高中生对英语学习策略的了解状况,以及他们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现状。本调查表明本校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较一般,不同年级的使用频率差异较大,存在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忽视交际
期刊
【摘要】:传统连环画与当代绘本,由于都具有图文结合、连环叙事的基本特点,因而都可以归纳到广义的连环画范畴之内。两者之间所呈现出了一些差异主要是由所处时代大背景的不同所产生的,本文所对比分析的三个方面所呈现出的差异亦是如此。  【关键词】:传统连环画;当代绘本;题材来源;版式设计;受众群体  我国连环画历史悠久,最早在克孜尔石窟的菱格画和敦煌莫高窟中的叙事性壁画中已经出现了雏形状态的连环画。  当下
期刊
【摘要】:本文从隈研吾和长城脚下的公社之竹屋的概述出发,分别从外空间组织特点、材料特点、光影特点几个角度分析了长城脚下的公社之竹屋的特征。通过分析竹屋的特征,感受隈研吾的设计思想,进而得出了对我国建筑发展的启示,即传承传统文化和融入自然,从而对我国的建筑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隈研吾;竹屋;特征  一、研究背景概述  1.隈研吾背景概述  隈研吾,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1954年生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