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中国古代医学发现经络现象以来,在探讨经络运行机制和结构基础的道路上,祖国医学已经艰难地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为了经络实质研究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过去的经络研究方法进行反思,对经络研究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及应该正确把握的几个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1 经络的内涵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正确理解把握经络的内涵,是进行经络研究的最根本的基础。经络系统是人体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表里的组织结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过经络系统连接沟通。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包括奇经八脉、十二经脉,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及别络和孙络。
《灵枢·本藏篇》:“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奇经八脉考》曰:“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古人所指经脉,从生理作用来看是运行血气、营养组织的通道,也是通调五脏血气的通道,经脉不通、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正如《中国针灸学》一书中所说的“经络学说是以十二经脉为主,分布于全身内外,运行气血、濡养脏腑和皮肉筋骨,使各部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并保持相对的平衡。”自《内经》成书以来,经络学说在不断丰富发展,但经络运行气血、营养组织器官和协调阴阳即调节各部分机能活动的功能则始终是贯穿在历代经络著作中的主流。在这三种功能之间,运行气血是营养组织器官、调节机体活动的物质基础。因而探讨任何经络的问题时都必须抓住这个关键,离开了这个核心也就无所谓经络了。
2 经络现象与经络实质
现象与本质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经络现象一定是经络实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形式。循经感传、循经性感觉病(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异感)、循经性皮肤显痕(红色或白色显痕,隆起性显痕)与循经性皮肤病。同时具有低电阻性、高震动声线、感传可阻滞性等不同神经、肌肉、骨骼、大血管的生物物理特性。在这些特殊现象的背后肯定有产生这些现象的特定物质结构基础,也就是“经络实质”,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没有离开“物质结构”而独立存在的“功能”,这种经络的“物质结构”的运动才产生了“经络现象”。从“经络现象”人手,通过研究“经络现象”,沿着“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疗效、阐明本质”的道路,就一定能揭示出“经络实质”。
现代医学对人体解剖、生理、组织学的研究已经到了细胞、分子水平。象经络系统这样庞大,功能如此基本,既有宏观内容又有微观内容的组织系统,不可能超出电子显微镜等现代化仪器的视野,“经络现象”肯定是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一直寄希望于在神经血管之外,能找到经络独特的形态学基础,结果一无所获”“要想发现特殊的经络形态结构,迄今均告失败。”
3 经络系统与十四经脉外行线的关系
经络系统与十四经脉外行线的关系也就是研究工作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经络学说在形成过程中,首先发现了经络感传、个别部位能够治疗疾病,进而发现了其中的联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加深了认识,把握了经络与脏腑、经筋、皮部的关系,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经络学说。经络与构成经络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互相联系,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经络系统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它包括经脉、络脉、经筋、皮部等,而现代经络研究往往只对十四经脉的外行部分进行研究、探讨,忽略了经络系统的整体性及与其他系统的联系,由此得出的结果往往无法圆满地解释经络现象。经络研究必须在整体性的指导下,对经脉和络脉现象进行全面的探讨,任何“瞎子摸象”的做法只会导致走更多的弯路。由此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代表当今经络研究成果的“三派两流”。
经络(生物)物理学派:这一学派主张,经络是客观存在的,“它理应具备与自然界完全统一的物理属性。正象一条金属线,它即中导电,又能反射光、导热、传声一样”(祝总骧,攀登计划咨询专家)。这一学派以其“十大突破性进展”(隐性感传线、低阻线、高振动声线、截肢与动植物的低阻高振动声线、循经表皮菲薄沟槽、三维立体结构等)而得以宣布“证实经络系统客观存在”。这一学派出版有专著两种,即《千古之谜·经络物理研究》(1988)与《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中国第一大发明的科学验证》(1989)。在这一学派的研究中虽然说的是“经络系统”,但研究的对象仅仅是十四经脉外行线,丝毫没有涉及络脉,更没有探讨与经筋皮部的关系。是在“瞎子摸象”。
经络实验生理学派:这一学派主张,经络系统是人体中的一个复杂系统、机能联络系统、调节系统和反应系统。在功能上,它具有稳定的循经络穴位线性,10厘米每秒级的传导速度,有潜伏期、乏感传期(不应期)以及可阻滞性与效应性等生理学特征。在结构上,它可能是人体皮肤表面游离神经末梢或轴索分支沿循经络穴位线的特异定位或特殊构型。这一学派的代表性专著是《中医经络现代(实验生理学)研究》(主编胡翔龙、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1990)。这一学派的结构距离“经络系统”的原意更远,研究的对象仍然是十四经脉的外行线,依然是在十四经脉的外行线上找。甚至没有考虑经络最基本的运输功能,把早已证明不是经络实质的神经硬用“特异定位”和“特殊构型”联系起来。上记两大学派在攻关与攀登过程中结合成为一个“正常生命现象论流派”。他们的共同观点有“正常生命现象论”、“唯经络穴位线论”(把穴位线充任循行线),“自然显示论”(在无外加刺激的条件下显示体表上的经络轨迹)与“外周论”(感传的实质过程在外周)。其当前的任务是显示十二经脉的轨迹,寻找物质基础(经络实物)。
临床经络现象学派,或称高等临床神经学派,主张循经感传及其它经络现象都属于临床现象,它们和疾病之间存在着规律性的因果关系,主要研究未受穴位干扰的经脉循行线及临床患者,主张经络现象的主要过程在中枢,与大脑皮层的功能障碍有关。其代表性专著是《临床经络现象学》(1995)。该学派把经络现象归结为“高等临床神经现象”,又把神经拿了来,不知道是经络研究的进步还是后退。
4 经络实质的微循环学说
通过对经络与微循环的对比研究认为,古人描述的十四经脉是微循环集中开放的区带,络脉是较细小的微循环集中开放的区带及经脉区带以外的微循环。穴位是微循环密集开放的集中点。经络现象是人体微循环系统与包围微血管的肌肉、支配微循环的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功能表现。其主要的根据有:
第一,经络系统与微循环系统在形态位置上相似,在生理功能上一致。从古人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古人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营养机体的管道状系统,其形态基础是脉,担从现代研究看十四经脉并不是大的血管。微循环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也包括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流动,安静时大约有20%的微血管处于开放状态,其余只在应激或其他条件下才转入开放状态。微循环结构是遍及全身的网状管腔系统,是分布于机体各组织,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体液循环单位,它不仅分布于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起着濡养作用,而且是许多脏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是布满无数血管的海绵体。古人描述的经络与微循环的形态位置极其相似。微循环系统是全身唯一同时具有“运输、营养、调节”功能的组织。
第二,微循环理论可以全面解释循经感传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刺激一定的穴位,能发生沿经络的感传现象。通过局部血流图的观察表明,在刺激心包经、心经、肺经的井穴后,感传者本经经线与旁开线局部血流图的变化有明显差异,在诱发感传后,首先引起本经经线循行部位的血液循环的变化。感传速度一般为1.0~16.8厘米/秒不等。国外有人测出血管壁上的平滑肌兴奋传导速度约为10厘米/秒,与感传线传导速度比较接近。
第三,微循环理论可以解释经络的生物物理特征。由于在经络线上微血管的开放密集,代谢运动活跃,聚集了较多的电解质,对电、光、声都有较好的传导性。
第四,微循环理论解释经络现象的基态和激发态。曾报道在肌肉完全放松时,微血管血流量比平时增加16倍,人体在入静状态下,微血管处于相对舒张状态,易接受上来刺激而出现感传。
1 经络的内涵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正确理解把握经络的内涵,是进行经络研究的最根本的基础。经络系统是人体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表里的组织结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过经络系统连接沟通。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包括奇经八脉、十二经脉,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及别络和孙络。
《灵枢·本藏篇》:“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奇经八脉考》曰:“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古人所指经脉,从生理作用来看是运行血气、营养组织的通道,也是通调五脏血气的通道,经脉不通、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正如《中国针灸学》一书中所说的“经络学说是以十二经脉为主,分布于全身内外,运行气血、濡养脏腑和皮肉筋骨,使各部分功能得以正常进行,并保持相对的平衡。”自《内经》成书以来,经络学说在不断丰富发展,但经络运行气血、营养组织器官和协调阴阳即调节各部分机能活动的功能则始终是贯穿在历代经络著作中的主流。在这三种功能之间,运行气血是营养组织器官、调节机体活动的物质基础。因而探讨任何经络的问题时都必须抓住这个关键,离开了这个核心也就无所谓经络了。
2 经络现象与经络实质
现象与本质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经络现象一定是经络实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形式。循经感传、循经性感觉病(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异感)、循经性皮肤显痕(红色或白色显痕,隆起性显痕)与循经性皮肤病。同时具有低电阻性、高震动声线、感传可阻滞性等不同神经、肌肉、骨骼、大血管的生物物理特性。在这些特殊现象的背后肯定有产生这些现象的特定物质结构基础,也就是“经络实质”,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没有离开“物质结构”而独立存在的“功能”,这种经络的“物质结构”的运动才产生了“经络现象”。从“经络现象”人手,通过研究“经络现象”,沿着“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疗效、阐明本质”的道路,就一定能揭示出“经络实质”。
现代医学对人体解剖、生理、组织学的研究已经到了细胞、分子水平。象经络系统这样庞大,功能如此基本,既有宏观内容又有微观内容的组织系统,不可能超出电子显微镜等现代化仪器的视野,“经络现象”肯定是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一直寄希望于在神经血管之外,能找到经络独特的形态学基础,结果一无所获”“要想发现特殊的经络形态结构,迄今均告失败。”
3 经络系统与十四经脉外行线的关系
经络系统与十四经脉外行线的关系也就是研究工作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经络学说在形成过程中,首先发现了经络感传、个别部位能够治疗疾病,进而发现了其中的联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加深了认识,把握了经络与脏腑、经筋、皮部的关系,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经络学说。经络与构成经络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互相联系,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经络系统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它包括经脉、络脉、经筋、皮部等,而现代经络研究往往只对十四经脉的外行部分进行研究、探讨,忽略了经络系统的整体性及与其他系统的联系,由此得出的结果往往无法圆满地解释经络现象。经络研究必须在整体性的指导下,对经脉和络脉现象进行全面的探讨,任何“瞎子摸象”的做法只会导致走更多的弯路。由此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代表当今经络研究成果的“三派两流”。
经络(生物)物理学派:这一学派主张,经络是客观存在的,“它理应具备与自然界完全统一的物理属性。正象一条金属线,它即中导电,又能反射光、导热、传声一样”(祝总骧,攀登计划咨询专家)。这一学派以其“十大突破性进展”(隐性感传线、低阻线、高振动声线、截肢与动植物的低阻高振动声线、循经表皮菲薄沟槽、三维立体结构等)而得以宣布“证实经络系统客观存在”。这一学派出版有专著两种,即《千古之谜·经络物理研究》(1988)与《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中国第一大发明的科学验证》(1989)。在这一学派的研究中虽然说的是“经络系统”,但研究的对象仅仅是十四经脉外行线,丝毫没有涉及络脉,更没有探讨与经筋皮部的关系。是在“瞎子摸象”。
经络实验生理学派:这一学派主张,经络系统是人体中的一个复杂系统、机能联络系统、调节系统和反应系统。在功能上,它具有稳定的循经络穴位线性,10厘米每秒级的传导速度,有潜伏期、乏感传期(不应期)以及可阻滞性与效应性等生理学特征。在结构上,它可能是人体皮肤表面游离神经末梢或轴索分支沿循经络穴位线的特异定位或特殊构型。这一学派的代表性专著是《中医经络现代(实验生理学)研究》(主编胡翔龙、攀登计划首席科学家,1990)。这一学派的结构距离“经络系统”的原意更远,研究的对象仍然是十四经脉的外行线,依然是在十四经脉的外行线上找。甚至没有考虑经络最基本的运输功能,把早已证明不是经络实质的神经硬用“特异定位”和“特殊构型”联系起来。上记两大学派在攻关与攀登过程中结合成为一个“正常生命现象论流派”。他们的共同观点有“正常生命现象论”、“唯经络穴位线论”(把穴位线充任循行线),“自然显示论”(在无外加刺激的条件下显示体表上的经络轨迹)与“外周论”(感传的实质过程在外周)。其当前的任务是显示十二经脉的轨迹,寻找物质基础(经络实物)。
临床经络现象学派,或称高等临床神经学派,主张循经感传及其它经络现象都属于临床现象,它们和疾病之间存在着规律性的因果关系,主要研究未受穴位干扰的经脉循行线及临床患者,主张经络现象的主要过程在中枢,与大脑皮层的功能障碍有关。其代表性专著是《临床经络现象学》(1995)。该学派把经络现象归结为“高等临床神经现象”,又把神经拿了来,不知道是经络研究的进步还是后退。
4 经络实质的微循环学说
通过对经络与微循环的对比研究认为,古人描述的十四经脉是微循环集中开放的区带,络脉是较细小的微循环集中开放的区带及经脉区带以外的微循环。穴位是微循环密集开放的集中点。经络现象是人体微循环系统与包围微血管的肌肉、支配微循环的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功能表现。其主要的根据有:
第一,经络系统与微循环系统在形态位置上相似,在生理功能上一致。从古人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古人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营养机体的管道状系统,其形态基础是脉,担从现代研究看十四经脉并不是大的血管。微循环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也包括组织液和淋巴液的流动,安静时大约有20%的微血管处于开放状态,其余只在应激或其他条件下才转入开放状态。微循环结构是遍及全身的网状管腔系统,是分布于机体各组织,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体液循环单位,它不仅分布于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起着濡养作用,而且是许多脏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是布满无数血管的海绵体。古人描述的经络与微循环的形态位置极其相似。微循环系统是全身唯一同时具有“运输、营养、调节”功能的组织。
第二,微循环理论可以全面解释循经感传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刺激一定的穴位,能发生沿经络的感传现象。通过局部血流图的观察表明,在刺激心包经、心经、肺经的井穴后,感传者本经经线与旁开线局部血流图的变化有明显差异,在诱发感传后,首先引起本经经线循行部位的血液循环的变化。感传速度一般为1.0~16.8厘米/秒不等。国外有人测出血管壁上的平滑肌兴奋传导速度约为10厘米/秒,与感传线传导速度比较接近。
第三,微循环理论可以解释经络的生物物理特征。由于在经络线上微血管的开放密集,代谢运动活跃,聚集了较多的电解质,对电、光、声都有较好的传导性。
第四,微循环理论解释经络现象的基态和激发态。曾报道在肌肉完全放松时,微血管血流量比平时增加16倍,人体在入静状态下,微血管处于相对舒张状态,易接受上来刺激而出现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