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股市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估值相对合理。特别是A—H股的股价有一定价差,同样的公司为什么不挑个便宜的价格买呢?加上今年年内将有多只红筹股回归内地,这就更促使内地投资者想去香港投资H股了。
机会不小
“其实不是只有H股可以投资的,香港还有不少便宜的股票可以投资。”交银施罗德基金投资总监李旭利曾经表示,“香港不少散户也像内地散户一样喜欢买低价股,而一些国际投资银行只把眼光放在蓝筹股上,那些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型公司就没有被价值发现,估值偏低。这类公司数量不少,可能要等到内地投资者去投资,才能被挖掘出来。”
“如果允许基金公司发行投资于香港股市的基金,我一定主动要求管理。”李旭利笑着说。在李旭利眼里,香港股市具有相当多的投资机会。
估值靠拢
事实上,中国政府也逐步对内地投资者打开了投资香港股市之门,QDII制度已逐渐建立,内地居民能间接投资香港股市了。
QDII的出台将提高市场效率,缩小A—H股估值溢价。由于QDII的存在,可以假设,在其他因素相等的情况下,A股和H股市场之间的套利活动所带来的效应应该会在长期内有所扩大。预计QDII能够提升市场效率,并且加速A股和H股之间的估值靠拢。
作为QDII项目中内地资金明显的投资目标,分析师认为那些估值较相应的A股有较大折价并且拥有良好基本面的H股公司的A-H估值差距将进一步缩小。高华证券根据相对估值、稀缺性框架,得出结论认为内地可能带来的流动性将流向较内地市场同业估值更具吸引力的行业和股票或内地投资者无法在内地市场购买到的股票。按照这一逻辑,电信服务、能源以及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服务提供商将受到资金青睐。
高华证券认为,考虑到A股依靠流动性拉动的特点(市场上约80%的参与者均为散户)、A股较H股高水平的溢价(53%)以及A股较全球主要市场的估值溢价。如沪深300指数12个月预期市盈率为30.7倍,而MSCI亚太(不含日本)指数水平为15.4倍,因此A股市场的估值可能会面临压力。
未来将会有大量的内地资金进入海外市场。高华估计,约250亿美元的国内资本(一部分资金已开始投资)将投资于海外股票市场。
正因为看到A股面临的估值压力,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愿意把资金投资到安全边际相对较高和价格相对便宜的港股上。在通信发达的今天,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已不是什么难事。
与震荡调整的内地A、B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期港股受外围市场走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机制扩大、资金持续流入的拉动却在不断走高。恒指一举摆脱前期20000点区域的盘局,跃升至22000点的历史高位;国企指数也大幅攀升,突破12000点的历史最高水平。尽管市场短线涨幅较大,但从年初起算恒指和国指的涨幅有限。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恒指和国指分别收于19964.72点和10340.36点,近半年来涨幅只有10%和17%,远远小于内地A、B股50%和100%的涨幅。而恒指成份股和国指成份股的市盈率分别只有15和18倍,远远低于内地股市近40倍的市盈率。因此港股市场的表现还是健康的。
两类股票值得关注
投资港股,也应以基本面为主。目前可以看到有两类股票值得关注,一是A-H股价差大的股票,另一类是即将回归的红筹股。
随着中报的临近,业绩成为市场考虑的重要因素。有业绩支撑的A-H股价差大的股票,是值得投资者首先考虑的对象,而诸如北人印刷、仪征化纤、南京熊猫等题材股则表现疲弱,应该回避。 分析师称,目前两地市场走势和几个月以前正好相反。3月份以来A股市场无惧任何利空勇往直前,H股则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稍有风吹草动H股跌幅远远超过A股。在5月CPI数据公布以后,A股市场面对加息以及连绵不断的政策利空终于止步,而H股却对加息、美股大跌等不利消息视若无睹,挟QDII政策一路狂奔,屡创新高。自6月14日起,短短5个交易日国企指数已经上涨10%,中资股成为市场大热点,上涨范围之广、幅度之大为2006年年底以来所未见。这轮上涨明显是内地资金先行流入,借着有利的政治时机和政策配合,再引发场外资金抢盘,千亿成交配合创出新高。
不过资金市的特点往往是大起大落,行情来得快去得也快。
分析师认为,以目前港股市场资金支撑日日千亿成交是不可能的,QDII政策更多的是心理作用,实际资金数量及来港时间尚难以判定,指望炒高后让QDII接盘短时间内会难以实现。因此在激情冷却之后,宏观基本因素、外围股市走势等仍将影响后市,尤其是加息将直接影响大多数国企的业绩。
红筹孕育投资机会
另外有消息显示,红筹股回归A股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这对红筹股而言或许孕育着投资机会。红筹股近日已经逆市而涨,就是一种投资动向。
中央政府今年将批准8家红筹股公司在内地市场上市。红筹回归初期将主要面向大公司,暂不放开至小公司。包括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等将率先回归A股市场。随后其他如中国海外、华润创业以及中国电力等,也将相继回归A股市场。但是,以下两类公司暂不纳入红筹回归行列,一是母公司已在内地上市,二是子公司已在内地上市。最早回归有望在8月份正式拉开大幕。
目前香港市场上的红筹股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老红筹,1997年前上市的一些规模较小的综合性公司,如北京控股、上海实业、华润、中旅、中国海外建设等;第二类是新红筹,即1997年以后上市的经国务院特批的大型国企,如中海油、中国移动、中国网通等;第三类则是以蒙牛、汇源果汁、国美等为代表的民企红筹。
据悉,红筹公司申请在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应满足4个条件:股票已在港交所上市交易一年以上;股票市值不低于200亿港元;最近3个会计年度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0亿港元;50%以上的经营性资产在境内,或者5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境内业务。
港交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5月31日,89家在港上市的红筹股公司中,有22家市值超过200亿港元;3年累计净利润达到20亿港元的香港红筹公司共有21家。
由于2006年净利润高达660亿元人民币,中移动已成为最值得期待的红筹股回归企业。
市场人士预计,未来市场炒红筹回归概念将一如以往炒国企回归一样,势必将成为市场的另一热炒焦点。从目前的情况看,红筹股回归A股已是势在必行,基金、机构投资者已开始趁低吸纳,这将对大型红筹股股价有明显支撑,同时也将维持港股目前高昂的市场人气。
机会不小
“其实不是只有H股可以投资的,香港还有不少便宜的股票可以投资。”交银施罗德基金投资总监李旭利曾经表示,“香港不少散户也像内地散户一样喜欢买低价股,而一些国际投资银行只把眼光放在蓝筹股上,那些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型公司就没有被价值发现,估值偏低。这类公司数量不少,可能要等到内地投资者去投资,才能被挖掘出来。”
“如果允许基金公司发行投资于香港股市的基金,我一定主动要求管理。”李旭利笑着说。在李旭利眼里,香港股市具有相当多的投资机会。
估值靠拢
事实上,中国政府也逐步对内地投资者打开了投资香港股市之门,QDII制度已逐渐建立,内地居民能间接投资香港股市了。
QDII的出台将提高市场效率,缩小A—H股估值溢价。由于QDII的存在,可以假设,在其他因素相等的情况下,A股和H股市场之间的套利活动所带来的效应应该会在长期内有所扩大。预计QDII能够提升市场效率,并且加速A股和H股之间的估值靠拢。
作为QDII项目中内地资金明显的投资目标,分析师认为那些估值较相应的A股有较大折价并且拥有良好基本面的H股公司的A-H估值差距将进一步缩小。高华证券根据相对估值、稀缺性框架,得出结论认为内地可能带来的流动性将流向较内地市场同业估值更具吸引力的行业和股票或内地投资者无法在内地市场购买到的股票。按照这一逻辑,电信服务、能源以及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服务提供商将受到资金青睐。
高华证券认为,考虑到A股依靠流动性拉动的特点(市场上约80%的参与者均为散户)、A股较H股高水平的溢价(53%)以及A股较全球主要市场的估值溢价。如沪深300指数12个月预期市盈率为30.7倍,而MSCI亚太(不含日本)指数水平为15.4倍,因此A股市场的估值可能会面临压力。
未来将会有大量的内地资金进入海外市场。高华估计,约250亿美元的国内资本(一部分资金已开始投资)将投资于海外股票市场。
正因为看到A股面临的估值压力,越来越多的内地投资者愿意把资金投资到安全边际相对较高和价格相对便宜的港股上。在通信发达的今天,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已不是什么难事。
与震荡调整的内地A、B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期港股受外围市场走强、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机制扩大、资金持续流入的拉动却在不断走高。恒指一举摆脱前期20000点区域的盘局,跃升至22000点的历史高位;国企指数也大幅攀升,突破12000点的历史最高水平。尽管市场短线涨幅较大,但从年初起算恒指和国指的涨幅有限。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恒指和国指分别收于19964.72点和10340.36点,近半年来涨幅只有10%和17%,远远小于内地A、B股50%和100%的涨幅。而恒指成份股和国指成份股的市盈率分别只有15和18倍,远远低于内地股市近40倍的市盈率。因此港股市场的表现还是健康的。
两类股票值得关注
投资港股,也应以基本面为主。目前可以看到有两类股票值得关注,一是A-H股价差大的股票,另一类是即将回归的红筹股。
随着中报的临近,业绩成为市场考虑的重要因素。有业绩支撑的A-H股价差大的股票,是值得投资者首先考虑的对象,而诸如北人印刷、仪征化纤、南京熊猫等题材股则表现疲弱,应该回避。 分析师称,目前两地市场走势和几个月以前正好相反。3月份以来A股市场无惧任何利空勇往直前,H股则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稍有风吹草动H股跌幅远远超过A股。在5月CPI数据公布以后,A股市场面对加息以及连绵不断的政策利空终于止步,而H股却对加息、美股大跌等不利消息视若无睹,挟QDII政策一路狂奔,屡创新高。自6月14日起,短短5个交易日国企指数已经上涨10%,中资股成为市场大热点,上涨范围之广、幅度之大为2006年年底以来所未见。这轮上涨明显是内地资金先行流入,借着有利的政治时机和政策配合,再引发场外资金抢盘,千亿成交配合创出新高。
不过资金市的特点往往是大起大落,行情来得快去得也快。
分析师认为,以目前港股市场资金支撑日日千亿成交是不可能的,QDII政策更多的是心理作用,实际资金数量及来港时间尚难以判定,指望炒高后让QDII接盘短时间内会难以实现。因此在激情冷却之后,宏观基本因素、外围股市走势等仍将影响后市,尤其是加息将直接影响大多数国企的业绩。
红筹孕育投资机会
另外有消息显示,红筹股回归A股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这对红筹股而言或许孕育着投资机会。红筹股近日已经逆市而涨,就是一种投资动向。
中央政府今年将批准8家红筹股公司在内地市场上市。红筹回归初期将主要面向大公司,暂不放开至小公司。包括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等将率先回归A股市场。随后其他如中国海外、华润创业以及中国电力等,也将相继回归A股市场。但是,以下两类公司暂不纳入红筹回归行列,一是母公司已在内地上市,二是子公司已在内地上市。最早回归有望在8月份正式拉开大幕。
目前香港市场上的红筹股可以分为三类:首先是老红筹,1997年前上市的一些规模较小的综合性公司,如北京控股、上海实业、华润、中旅、中国海外建设等;第二类是新红筹,即1997年以后上市的经国务院特批的大型国企,如中海油、中国移动、中国网通等;第三类则是以蒙牛、汇源果汁、国美等为代表的民企红筹。
据悉,红筹公司申请在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应满足4个条件:股票已在港交所上市交易一年以上;股票市值不低于200亿港元;最近3个会计年度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0亿港元;50%以上的经营性资产在境内,或者5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境内业务。
港交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5月31日,89家在港上市的红筹股公司中,有22家市值超过200亿港元;3年累计净利润达到20亿港元的香港红筹公司共有21家。
由于2006年净利润高达660亿元人民币,中移动已成为最值得期待的红筹股回归企业。
市场人士预计,未来市场炒红筹回归概念将一如以往炒国企回归一样,势必将成为市场的另一热炒焦点。从目前的情况看,红筹股回归A股已是势在必行,基金、机构投资者已开始趁低吸纳,这将对大型红筹股股价有明显支撑,同时也将维持港股目前高昂的市场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