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文命题的科学性,是大家关心、讨论的问题,是命题者的追求目标。但纵观20多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科学性还得做得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高考作文命题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暗示前提下命意的明确性
高考作文命题,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命题,都寄寓着命题者的主观意图。尤其是材料作文,应该在材料中有明确的命意暗示。考生在审题过程中。不需花很多时间,就能根据这些命意暗示,准确提炼作文中心。如果作文材料中没有明确的命意暗示,那么偏题的考生就会特别多。作文考查,是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不是考查阅读理解能力。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立意,这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如果考生对作文材料看不懂,对命意猜不透,那么肯定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表达再好也是南辕北辙,严重影响得分。这种命意暗示不明的材料作文。不能检测出考生的真实写作能力,是不科学的命题。如199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要求考生针对第一个小姑娘的说话写一篇议论文。这是一道命意极不明确的材料作文题。小姑娘虽然说了“这里是个坏地方,因为这里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这句话,但是小孩子说话幼稚可笑是天经地义的,考生怎么能从幼稚的话语里悟出“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微言大义呢?当年在湖南省高考作文评卷中,凡是没写到“全面看问题”的论点的文章,都是偏离题意的,都给0分,创湖南历年高考作文0分人数之最。其实这不能怪学生审题能力差,作文题命意不明应负主要责任。而2006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科学性较强。这是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中,命意的暗示点很明确:“乌鸦模仿老鹰”,“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而去抓山羊”,“结果被牧羊人抓住”,“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说:它也很可爱啊!”等等。从这些明确的命意的暗示点中,考生不难提炼出自己要写文章的中心。
这里讲的命意的明确性,不是要求作文明白如话,取消审题立意的构思环节。而是要求作文命意有明确的暗示点,降低审题立意的难度。不在立意上为难学生,不使大多数考生在作文第一步败下阵来。这对减轻学生负担,引导中学作文教学也是大有作用的。
二、限制前提下立意的多样性
恢复高考制度20多年来的全国统考作文题,大多是限制性太强。立意单一。特别是近几年“关系话题”作文题。限制死板,立意唯一。走向了作文命题的死胡同,最后只能玩起“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文字游戏了。单一性立意的作文题,严格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大家写同一个主题,同谈“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同说“诚信的作用”。同议“感情影响认知”。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仅如此,单一性立意作文题,很难调动全体学生的生活体验,很难触动全体学生的真实情感,因此也很难发挥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也就很难检测出学生的真实的写作能力,这样的作文题当然是欠科学的。
开放的年代一定要展现开放的个性。泰戈尔说:“别踩住我的思想。”作文是表达思想的,我们不能用一个主题来统一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考生的思想。个性的解放呼唤多样性立意的高考作文题。自高考分省市命题以来,作文命题出现了一些喜人气象。2006年全国卷作文题,材料短小精悍,立意点多多,并明确提出“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材料至少可以有下列立意:模仿与创新;要正确认识自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做力所能及的事,等等。还可以求异立意:要有战胜强者的勇气;给人练习本领的机会;不要以成败论英雄;向强者学习,应该鼓励,等等。特别是去年安徽省的高考作文题,更是大胆开放,要求学生围绕“读”的话题,自由立意。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等等。考生可以读自然。读社会,读父母,读老师,读同学,读朋友,读自己,等等。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考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的情感激发来提炼作文中心。
高考作文命题为了评分的公正性,为了防止猜题押题,需要限制。但限制要有个度,需要巧妙的限制,科学的限制。要限而不死,放而不乱。在限制的前提下必须注重立意的多样性,能使考生张扬个性,抒发独到见解。使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思维层次的考生都有话可说,并且能各尽其能。各扬其长。
三、创新前提下寓意的针对性
作文题寄寓着命题人的命意,这些命意的难度怎么样,表现形式怎么样,直接影响考生的审题立意。命题要创新。这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创新必须始终不忘针对性。不管什么形式的命题。不管什么形式的创新,题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知识实际。题目的表现形式不要矫揉造作,不要故弄玄虚,不要艰深晦涩。学生能看得懂,猜得透,写得出。离开了这些,题目的针对性就不强,就是欠科学的命题。
鲁迅先生在论述写作时说:“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鲁迅先生这些话对于指导高考作文命题也是再好不过了。但有些命题者和命题研究者却刻意追求作文命题的艺术性,在高考作文命题中故弄玄虚,把简单的意思复杂化,把明白的内容神秘化,已示其开拓创新。“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话题,基本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很少有这样的生活感悟,怎么写?2005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要求学生谈“人乎其内,出乎其外”,把中学生作研究生考。这样深奥的理论,又是用文言来表达,有几个中学生能看懂?连材料和话题都看不懂,文章怎么写?这样的考试还有什么信度?而去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寓意符合中学生实际,很有针对性,学生有真话可说,有真情可发。
特别是用比喻手法来寄寓命意的作文题,更应该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实际,不要在寓意上难倒大多数学生。200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寓意层层递进。难度层层加码,严重脱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看不懂材料,写不出文章。这样的题虽然有新意。但缺乏针对性,是不科学的。2006年广东省高考作文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表面看起来,新奇独特,美不胜收,但是很多学生还是看不懂题意。不但要理解“天使”的寓意,还要理解“雕琢”的含义,还要扣住两者关系,这个难度确实太大了。据广东省语文科评卷组组长、华南师大文学院谢飘云教授介绍,广东2006年高考作文总体水平很不理想,看不懂题意而偏题的人很多,全省作文平均分只有37分。
作文命题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的主要原因是:命题者居高临下,缺乏对中学生生活和中学作文教学的实际体验,调查研究不够;另外是刻意追求创新,追求命题的艺术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希望高考命题者认真分析自己命题的高考作文试卷,认真调查研究,使高考作文题出得又符合中学生实际又有新意。
[作者通联:广东和平中学;湖南株洲九方中学]
一、暗示前提下命意的明确性
高考作文命题,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命题,都寄寓着命题者的主观意图。尤其是材料作文,应该在材料中有明确的命意暗示。考生在审题过程中。不需花很多时间,就能根据这些命意暗示,准确提炼作文中心。如果作文材料中没有明确的命意暗示,那么偏题的考生就会特别多。作文考查,是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不是考查阅读理解能力。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立意,这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如果考生对作文材料看不懂,对命意猜不透,那么肯定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表达再好也是南辕北辙,严重影响得分。这种命意暗示不明的材料作文。不能检测出考生的真实写作能力,是不科学的命题。如199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要求考生针对第一个小姑娘的说话写一篇议论文。这是一道命意极不明确的材料作文题。小姑娘虽然说了“这里是个坏地方,因为这里每朵花下面都有刺”这句话,但是小孩子说话幼稚可笑是天经地义的,考生怎么能从幼稚的话语里悟出“一分为二看问题”的微言大义呢?当年在湖南省高考作文评卷中,凡是没写到“全面看问题”的论点的文章,都是偏离题意的,都给0分,创湖南历年高考作文0分人数之最。其实这不能怪学生审题能力差,作文题命意不明应负主要责任。而2006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科学性较强。这是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中,命意的暗示点很明确:“乌鸦模仿老鹰”,“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而去抓山羊”,“结果被牧羊人抓住”,“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说:它也很可爱啊!”等等。从这些明确的命意的暗示点中,考生不难提炼出自己要写文章的中心。
这里讲的命意的明确性,不是要求作文明白如话,取消审题立意的构思环节。而是要求作文命意有明确的暗示点,降低审题立意的难度。不在立意上为难学生,不使大多数考生在作文第一步败下阵来。这对减轻学生负担,引导中学作文教学也是大有作用的。
二、限制前提下立意的多样性
恢复高考制度20多年来的全国统考作文题,大多是限制性太强。立意单一。特别是近几年“关系话题”作文题。限制死板,立意唯一。走向了作文命题的死胡同,最后只能玩起“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文字游戏了。单一性立意的作文题,严格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大家写同一个主题,同谈“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同说“诚信的作用”。同议“感情影响认知”。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仅如此,单一性立意作文题,很难调动全体学生的生活体验,很难触动全体学生的真实情感,因此也很难发挥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也就很难检测出学生的真实的写作能力,这样的作文题当然是欠科学的。
开放的年代一定要展现开放的个性。泰戈尔说:“别踩住我的思想。”作文是表达思想的,我们不能用一个主题来统一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考生的思想。个性的解放呼唤多样性立意的高考作文题。自高考分省市命题以来,作文命题出现了一些喜人气象。2006年全国卷作文题,材料短小精悍,立意点多多,并明确提出“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材料至少可以有下列立意:模仿与创新;要正确认识自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做力所能及的事,等等。还可以求异立意:要有战胜强者的勇气;给人练习本领的机会;不要以成败论英雄;向强者学习,应该鼓励,等等。特别是去年安徽省的高考作文题,更是大胆开放,要求学生围绕“读”的话题,自由立意。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等等。考生可以读自然。读社会,读父母,读老师,读同学,读朋友,读自己,等等。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考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的情感激发来提炼作文中心。
高考作文命题为了评分的公正性,为了防止猜题押题,需要限制。但限制要有个度,需要巧妙的限制,科学的限制。要限而不死,放而不乱。在限制的前提下必须注重立意的多样性,能使考生张扬个性,抒发独到见解。使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思维层次的考生都有话可说,并且能各尽其能。各扬其长。
三、创新前提下寓意的针对性
作文题寄寓着命题人的命意,这些命意的难度怎么样,表现形式怎么样,直接影响考生的审题立意。命题要创新。这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创新必须始终不忘针对性。不管什么形式的命题。不管什么形式的创新,题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知识实际。题目的表现形式不要矫揉造作,不要故弄玄虚,不要艰深晦涩。学生能看得懂,猜得透,写得出。离开了这些,题目的针对性就不强,就是欠科学的命题。
鲁迅先生在论述写作时说:“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鲁迅先生这些话对于指导高考作文命题也是再好不过了。但有些命题者和命题研究者却刻意追求作文命题的艺术性,在高考作文命题中故弄玄虚,把简单的意思复杂化,把明白的内容神秘化,已示其开拓创新。“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话题,基本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很少有这样的生活感悟,怎么写?2005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要求学生谈“人乎其内,出乎其外”,把中学生作研究生考。这样深奥的理论,又是用文言来表达,有几个中学生能看懂?连材料和话题都看不懂,文章怎么写?这样的考试还有什么信度?而去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寓意符合中学生实际,很有针对性,学生有真话可说,有真情可发。
特别是用比喻手法来寄寓命意的作文题,更应该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实际,不要在寓意上难倒大多数学生。200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寓意层层递进。难度层层加码,严重脱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看不懂材料,写不出文章。这样的题虽然有新意。但缺乏针对性,是不科学的。2006年广东省高考作文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表面看起来,新奇独特,美不胜收,但是很多学生还是看不懂题意。不但要理解“天使”的寓意,还要理解“雕琢”的含义,还要扣住两者关系,这个难度确实太大了。据广东省语文科评卷组组长、华南师大文学院谢飘云教授介绍,广东2006年高考作文总体水平很不理想,看不懂题意而偏题的人很多,全省作文平均分只有37分。
作文命题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的主要原因是:命题者居高临下,缺乏对中学生生活和中学作文教学的实际体验,调查研究不够;另外是刻意追求创新,追求命题的艺术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希望高考命题者认真分析自己命题的高考作文试卷,认真调查研究,使高考作文题出得又符合中学生实际又有新意。
[作者通联:广东和平中学;湖南株洲九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