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众望所归的接任者财政大臣布朗而言,在继承布莱尔的遗产与走“有布朗特色”的道路之间取得平衡,是首要问题
53岁的托尼·布莱尔,终于在党内外共同的压力下败下阵来。
9月7日,英国工党领袖、现任首相布莱尔宣布将在一年内辞去首相职务。“我本来想按自己的意图完成(权力交接)。”他无奈地承认,近来工党内部的舆论压力,使他感到“有些艰难”。但同时,他拒绝设定辞职的具体日期。
此时,距离布莱尔率领工党连续赢得第三届大选,不过16个月的时间。尽管他在2004年就作出不再寻求第四届任期的承诺,但观察家们几乎一致认为,布莱尔此番表态,乃是遭遇工党内部“逼宫”的结果。
连遭败绩
英国政体为议会制,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党派成为组阁的执政党,党的领袖自然担任首相;在执政期间,如果首相失去本党支持,丧失领袖地位,则自然离开首相一职——布莱尔之所以不得不宣布将提前离职,正是因为在党内的领袖地位已经动摇。
布莱尔在工党内部的失势,实际上始于两年前的英国地方选举。工党其时共丢失了476个议席,约占它原有议席的近五分之一,失去了对八个地方议会的控制权;工党最大的对手保守党净增了279个议席,增加了对13个地方议会的控制权;自由民主党净增了132个议席。
更为关键的是,统计显示,工党在此次选举中的得票率不仅落后于宿敌保守党,而且居然不敌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排斥于两党政治之外的自由民主党,仅位居第三。这是自工党1924年首次组阁以来的最大败绩。不仅如此,作为工党传统权力基础的英格兰中部纽卡斯尔、利兹等地的市议会也在一夜间易手,大大动摇了工党的地方基础。
自“911”恐怖袭击以来,布莱尔坚决追随布什的中东-伊拉克政策,这被广泛认为是2004年选举工党惨败的罪魁祸首。今年5月4日的英格兰地方选举中,工党不仅没能收复失地,反而又丢失317个席位,失去对18个地方政府的控制权;工党以26%的得票率,继续落后于保守党的40%和自由民主党的27%。
如果说2004年选举是选民对工党政府伊拉克政策的一次“不信任投票”,那么近两年来工党政府爆出的一系列丑闻,就让布莱尔的处境更如雪上加霜:副首相普雷斯科特屡出桃色丑闻;前任内政大臣克拉克释放1023名外籍囚犯,被指为危害国家安全等等,都使工党政府之民望一再下降。布莱尔随即进行的内阁重组,则被视为亡羊补牢之举,希望借此平息选民对工党政策和人事的不满。
然而,“处处跟随美国”,似乎注定成为压垮布莱尔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随着今年7月13日以黎冲突开始,布莱尔继续维持其在外交政策上协同美国的立场,拒绝许多工党议员提出的向以色列施压、促成立即停火的要求,引发众多工党议员的不满。9月6日,国防部退伍军人事务大臣汤姆·沃森(Tom Watson)辞职,六名工党议员辞去内阁大臣私人助理职务,并要求布莱尔设定具体离任时间。
继任热门布朗
众望所归的挑战者,是现任财政大臣戈登·布朗。
自1997年起就一直出任布莱尔政府财政大臣的布朗,以其任内九年保持英国低失业率、低利率的“双低”为民众称道,在欧洲大陆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这一成就更为人瞩目。
“在布朗手上,英国经济创造了200年来的奇迹。”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副研究员赵俊杰对《财经》记者说。以促进就业为例,在新工党的旗帜下,布朗借鉴瑞典的“福利取决于工作”的做法,规定在一定阶段后,失业者福利将会被削减,一改英国战后以来奉行的福利政策。
工党新政计划的核心,是促进18岁-24岁的长期失业者(定义为失业半年以上)重新回归就业队伍。根据新政内容,政府鼓励雇主提供这些失业者以半年的工作岗位,雇主将因此获得每周60英镑的补贴。此外,计划还要求失业者从事志愿组织工作;如果这些失业者教育程度过低,则提供最长不超过一年的正规教育。此外,不允许这批年轻人享受失业福利。
工党经济新政不仅旨在降低失业率,同时也因为就业人口的增多,导致政府获得更多的税收收入。新政还可以节省为失业人口支付的社会保障资金,即使考虑到政府所支付的补贴以及就业人口福利的增加,新政产生的总体效益依然超过政府的支出。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大劳动力的供应,可以引发劳动力成本的下降,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可以保持长期低利率的政策,以此推动经济的快速健康增长。
作为财政大臣的布朗交出了一份相当令人满意的答卷,这也是他作为布莱尔继任者的最大资本。就在布莱尔宣布“一年内辞职”的当天,布朗表示,虽然对布莱尔的计划存有质疑,但他支持布莱尔不设定具体离任日期的决定:“当我同首相见面时,我告诉他,应由他来做决定,我支持他所做出的决定。”
舆论普遍认为,布朗在关键时候没有对布莱尔施加更大压力,并非在于他真的支持布莱尔恋栈权位,而是出于其他考虑——其中之一就是,担心自己成为“第二个赫塞尔廷”。
以史為鉴
1990年11月,保守党执政期间,时任副首相的杰弗里·豪(Geoffrey Howe)爵士辞职,并在辞职演讲中批评撒切尔的欧洲政策。前国防大臣、保守党重量级政客赫塞尔廷抓住机会,向撒切尔夫人的党首和首相地位发起挑战。
尽管撒切尔夫人在党内议员投票中首轮得票超过赫塞尔廷,但因两者的差距不足15%,必须进行第二轮投票。在征询顾问意见后,撒切尔夫人感到可能在第二轮投票失利,因此在11月22日晨主动宣布退出次轮投票。
但是,首相职位并没有因为撒切尔夫人的退出而自然落到赫塞尔廷头上。在撒切尔夫人退出后,时任外交大臣的道格拉斯·赫德(Douglas Hurd)也加入竞争者行列。在混战中,最后党首和首相职位落到了撒切尔夫人支持的财政大臣约翰·梅杰头上,赫塞尔廷和赫德等人空手而归。
因此,如果布朗此时选择公开“逼宫”,一方面可能会遭到布莱尔支持者的猛烈反击,同时也并不能保证自己顺利接任。有报道指出,布莱尔支持者一直希望推出布朗之外的第三人。布朗的表态,可能只会令布莱尔支持者加速对抗的力度,并进而引发工党分裂。
英国选民在传统上厌恶党内分裂势力。尽管梅杰最终出任首相,在1992年的大选中以21席的微弱多数击败当时由内尔·基诺克(Neil Kinnock)领军的工党,但之后的梅杰政府始终处于挣扎状态,并最终在1997年被布莱尔领导的工党彻底击垮。
此外,布莱尔在外交政策上的失分,是导致其今时今日困境的重要原因。但布朗身为布莱尔的左膀右臂,是上世纪90年代重整工党、将其领上执政道路的灵魂人物之一。这注定布朗在绝大多数政策上不会同布莱尔有明显分歧。即使是在布莱尔最为人诟病的同布什政府的紧密关系上,也不能指望布朗继任后的工党就能迅速摆脱这种传统的跨大西洋联盟关系。
对于布朗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接任工党党首的职位,而是如何带领工党在下一次大选(不晚于2010年)中继续工党连续执政的辉煌。来自外界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保守党年轻领袖、现年40岁的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
在美国《时代》杂志9月6日的报道里,附属工党的英国费边社总书记桑德·卡特瓦拉(Sunder Katwala)表示,在工党连续执政后,保守党也开始关注工党赖以取胜的诸如生态环境、世界发展、推动妇女和少数族裔权益的保护等问题,而不再一味拘泥于以往的反移民和减税问题。
这表明,未来布朗领导的工党将不仅需要继续以往迎合选民的政策,还要开拓新的领域,才能在日益趋同的议题上出彩得分。
不甘为“跛鸭”的布莱尔近日出访中东,试图尽快促成巴以实现和谈以及黎巴嫩局势的妥善解决。种种迹象表明,布莱尔希望能以自己设定的步骤来完成自己的政治遗产,从而为首相生涯尽量画上完美的句号。
对布朗而言,如何在继承布莱尔的遗产和走出一条“有布朗特色的道路”之间取得一定平衡,是当下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53岁的托尼·布莱尔,终于在党内外共同的压力下败下阵来。
9月7日,英国工党领袖、现任首相布莱尔宣布将在一年内辞去首相职务。“我本来想按自己的意图完成(权力交接)。”他无奈地承认,近来工党内部的舆论压力,使他感到“有些艰难”。但同时,他拒绝设定辞职的具体日期。
此时,距离布莱尔率领工党连续赢得第三届大选,不过16个月的时间。尽管他在2004年就作出不再寻求第四届任期的承诺,但观察家们几乎一致认为,布莱尔此番表态,乃是遭遇工党内部“逼宫”的结果。
连遭败绩
英国政体为议会制,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党派成为组阁的执政党,党的领袖自然担任首相;在执政期间,如果首相失去本党支持,丧失领袖地位,则自然离开首相一职——布莱尔之所以不得不宣布将提前离职,正是因为在党内的领袖地位已经动摇。
布莱尔在工党内部的失势,实际上始于两年前的英国地方选举。工党其时共丢失了476个议席,约占它原有议席的近五分之一,失去了对八个地方议会的控制权;工党最大的对手保守党净增了279个议席,增加了对13个地方议会的控制权;自由民主党净增了132个议席。
更为关键的是,统计显示,工党在此次选举中的得票率不仅落后于宿敌保守党,而且居然不敌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排斥于两党政治之外的自由民主党,仅位居第三。这是自工党1924年首次组阁以来的最大败绩。不仅如此,作为工党传统权力基础的英格兰中部纽卡斯尔、利兹等地的市议会也在一夜间易手,大大动摇了工党的地方基础。
自“911”恐怖袭击以来,布莱尔坚决追随布什的中东-伊拉克政策,这被广泛认为是2004年选举工党惨败的罪魁祸首。今年5月4日的英格兰地方选举中,工党不仅没能收复失地,反而又丢失317个席位,失去对18个地方政府的控制权;工党以26%的得票率,继续落后于保守党的40%和自由民主党的27%。
如果说2004年选举是选民对工党政府伊拉克政策的一次“不信任投票”,那么近两年来工党政府爆出的一系列丑闻,就让布莱尔的处境更如雪上加霜:副首相普雷斯科特屡出桃色丑闻;前任内政大臣克拉克释放1023名外籍囚犯,被指为危害国家安全等等,都使工党政府之民望一再下降。布莱尔随即进行的内阁重组,则被视为亡羊补牢之举,希望借此平息选民对工党政策和人事的不满。
然而,“处处跟随美国”,似乎注定成为压垮布莱尔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随着今年7月13日以黎冲突开始,布莱尔继续维持其在外交政策上协同美国的立场,拒绝许多工党议员提出的向以色列施压、促成立即停火的要求,引发众多工党议员的不满。9月6日,国防部退伍军人事务大臣汤姆·沃森(Tom Watson)辞职,六名工党议员辞去内阁大臣私人助理职务,并要求布莱尔设定具体离任时间。
继任热门布朗
众望所归的挑战者,是现任财政大臣戈登·布朗。
自1997年起就一直出任布莱尔政府财政大臣的布朗,以其任内九年保持英国低失业率、低利率的“双低”为民众称道,在欧洲大陆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这一成就更为人瞩目。
“在布朗手上,英国经济创造了200年来的奇迹。”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副研究员赵俊杰对《财经》记者说。以促进就业为例,在新工党的旗帜下,布朗借鉴瑞典的“福利取决于工作”的做法,规定在一定阶段后,失业者福利将会被削减,一改英国战后以来奉行的福利政策。
工党新政计划的核心,是促进18岁-24岁的长期失业者(定义为失业半年以上)重新回归就业队伍。根据新政内容,政府鼓励雇主提供这些失业者以半年的工作岗位,雇主将因此获得每周60英镑的补贴。此外,计划还要求失业者从事志愿组织工作;如果这些失业者教育程度过低,则提供最长不超过一年的正规教育。此外,不允许这批年轻人享受失业福利。
工党经济新政不仅旨在降低失业率,同时也因为就业人口的增多,导致政府获得更多的税收收入。新政还可以节省为失业人口支付的社会保障资金,即使考虑到政府所支付的补贴以及就业人口福利的增加,新政产生的总体效益依然超过政府的支出。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大劳动力的供应,可以引发劳动力成本的下降,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可以保持长期低利率的政策,以此推动经济的快速健康增长。
作为财政大臣的布朗交出了一份相当令人满意的答卷,这也是他作为布莱尔继任者的最大资本。就在布莱尔宣布“一年内辞职”的当天,布朗表示,虽然对布莱尔的计划存有质疑,但他支持布莱尔不设定具体离任日期的决定:“当我同首相见面时,我告诉他,应由他来做决定,我支持他所做出的决定。”
舆论普遍认为,布朗在关键时候没有对布莱尔施加更大压力,并非在于他真的支持布莱尔恋栈权位,而是出于其他考虑——其中之一就是,担心自己成为“第二个赫塞尔廷”。
以史為鉴
1990年11月,保守党执政期间,时任副首相的杰弗里·豪(Geoffrey Howe)爵士辞职,并在辞职演讲中批评撒切尔的欧洲政策。前国防大臣、保守党重量级政客赫塞尔廷抓住机会,向撒切尔夫人的党首和首相地位发起挑战。
尽管撒切尔夫人在党内议员投票中首轮得票超过赫塞尔廷,但因两者的差距不足15%,必须进行第二轮投票。在征询顾问意见后,撒切尔夫人感到可能在第二轮投票失利,因此在11月22日晨主动宣布退出次轮投票。
但是,首相职位并没有因为撒切尔夫人的退出而自然落到赫塞尔廷头上。在撒切尔夫人退出后,时任外交大臣的道格拉斯·赫德(Douglas Hurd)也加入竞争者行列。在混战中,最后党首和首相职位落到了撒切尔夫人支持的财政大臣约翰·梅杰头上,赫塞尔廷和赫德等人空手而归。
因此,如果布朗此时选择公开“逼宫”,一方面可能会遭到布莱尔支持者的猛烈反击,同时也并不能保证自己顺利接任。有报道指出,布莱尔支持者一直希望推出布朗之外的第三人。布朗的表态,可能只会令布莱尔支持者加速对抗的力度,并进而引发工党分裂。
英国选民在传统上厌恶党内分裂势力。尽管梅杰最终出任首相,在1992年的大选中以21席的微弱多数击败当时由内尔·基诺克(Neil Kinnock)领军的工党,但之后的梅杰政府始终处于挣扎状态,并最终在1997年被布莱尔领导的工党彻底击垮。
此外,布莱尔在外交政策上的失分,是导致其今时今日困境的重要原因。但布朗身为布莱尔的左膀右臂,是上世纪90年代重整工党、将其领上执政道路的灵魂人物之一。这注定布朗在绝大多数政策上不会同布莱尔有明显分歧。即使是在布莱尔最为人诟病的同布什政府的紧密关系上,也不能指望布朗继任后的工党就能迅速摆脱这种传统的跨大西洋联盟关系。
对于布朗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接任工党党首的职位,而是如何带领工党在下一次大选(不晚于2010年)中继续工党连续执政的辉煌。来自外界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保守党年轻领袖、现年40岁的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
在美国《时代》杂志9月6日的报道里,附属工党的英国费边社总书记桑德·卡特瓦拉(Sunder Katwala)表示,在工党连续执政后,保守党也开始关注工党赖以取胜的诸如生态环境、世界发展、推动妇女和少数族裔权益的保护等问题,而不再一味拘泥于以往的反移民和减税问题。
这表明,未来布朗领导的工党将不仅需要继续以往迎合选民的政策,还要开拓新的领域,才能在日益趋同的议题上出彩得分。
不甘为“跛鸭”的布莱尔近日出访中东,试图尽快促成巴以实现和谈以及黎巴嫩局势的妥善解决。种种迹象表明,布莱尔希望能以自己设定的步骤来完成自己的政治遗产,从而为首相生涯尽量画上完美的句号。
对布朗而言,如何在继承布莱尔的遗产和走出一条“有布朗特色的道路”之间取得一定平衡,是当下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