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短篇小说浅析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亨利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他的作品编织了一个个幽默而伤感的短篇故事,有“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之称,他的艺术成就在于他独特的具有讽刺艺术的创作风格,其艺术风格的代表则是独特的反衬与隐蔽的批判,其著名的“欧·亨利式的结尾”。以他那独具风格“含泪的笑”称誉世界文坛并产生了“惊人持久的影响。”
  一、从以小见大到笑中含泪, 独特的反衬无处不在
  欧·亨利小说中表现出的明显的艺术特色之一是“以小见大”的反衬式的创作风格,作家擅长运用剧情以及人物的反差来映衬出“笑中含泪”的艺术效果,这种风格的养成是与他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的。作家的一生十分坎坷,三岁丧母,当过学徒、出纳员,办过杂志,惹上官司,被迫逃往洪都拉斯,妻子病故,被判监禁。他以身边熟悉的小店员、医生、律师、潦倒的艺术家甚至小贩与小偷等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来作为写作的对象,为读者们展示出小人物们的真实的生活画面和他们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
  幽默是美国的文学传统之一。欧文的幽默是在善意的揶揄之中含有淡淡的讽刺;马克?吐温的幽默以充满俚语的口语,滑稽、俏皮的描写和极夸张的形象,揭示了生活中的真理;欧文?肖的幽默则在注重描述人物性格的幽默风趣上。欧?亨利承袭这一传统,受同时代作家的影响,加之一生经历坎坷,使得他独特的幽默与众不同——充满了辛酸的笑声,在夸张、嘲讽、风趣、诙谐、机智的幽默之中,含有抑郁、凄楚的情绪。读《麦琪的礼物》让人苦笑,读《警察与赞美诗》让人悲凉辛酸。这种“含泪的微笑”,加深了作品的社会意义,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
  二、妙用曲笔使得隐蔽的批判如影随形
  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欧亨利,他的短篇小说主要在于批判!描写小人物的苦难生活,表现他们苦难之中的人性美德,暴露他们身上的劣根性,都是瞄准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现实的揭露与批判。社会现实需要他妙用曲笔,来想方设法迎合出版商与编辑部的要求和通过审查制度的关卡。
  欧·亨利善于营建小说的结构,能使本来看似平淡、单薄的故事通过加大情节的摆幅、拓宽人物活动的天地为小说带来故事内容的变幻,让读者产生一种审美的惊奇,将变幻莫测的艺术美感瞬间打进读者的心中,使得喜剧性与悲剧性相结合来达到形式的统一,作家这种技巧就是一种隐蔽批判的曲笔。他笔下的人物常常喜剧性的作出自我牺牲,想做好事却事与愿违,造成悲剧。然而又常常幽默地表现主人公在悲剧性的遭遇中出乎意外地流露出人情味,因而带有喜剧色彩。在《两位感恩节的绅士》中的皮特与《警察与赞美诗》中的苏比,这一对青年,都是当年美国千百万失业大军中的一员,都挣扎在饥寒交迫的死亡线上,这是他们共同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但他们的悲剧却又是通过相对独立的喜剧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个突出饥饿,另一个突出寒冷,然而最后却殊途同归,一个致死,一个入狱,小说又回归到悲剧的结局。作家不仅善于用喜剧来展示人情冷暖,也擅长用悲剧来揭示非人性对人性的摧残;不仅善于从喜剧中加深悲剧感染,也善于在悲剧中渗透喜剧色彩。以喜剧性的形式去表现悲剧性的内容,用悲剧性的情节来反衬喜剧性的效果,收到辛辣讽刺与隐蔽批判的效果,这正是作家曲笔技巧的妙用。
  欧·亨利在创作的过程中还有一种非常隐蔽的批判技巧,既是运用的高明而又巧妙的梦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由于美国严格的审查制度和资产阶级批评家的苛刻要求,作家是无法直白的批判,为此他躲进梦境,让批判现实的锋芒转移到梦幻中去发挥特殊的作用。作家在一篇名为《未完的故事》中曾直白的说过:“你能海阔天空的信口开河,而不至于遭到驳斥的只有两种话题。你可以叙述你梦见的东西;还可以谈谈从鹦哥那儿听来的话……”此文以梦开篇,小说的正文描写占九成,梦境的叙述不到一成,然而就是这不到一成的梦境,使得小说批判的锋芒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欧亨利式的结尾
  欧·亨利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不像传统的美国短篇小说更注重心理描写或人物性格刻画,这也是他被称作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的原因。其作品构思奇巧,尤其以出人意料的结尾尤为著名,被人称作“欧·亨利式的结尾”。
  1.排比铺路夸张搭桥
  至今没有人可以熟练的掌握“欧·亨利式的结尾”,欧·亨利式的结尾是“功夫在全身”,排山倒海式的排比与异想天开的夸张是成就欧·亨利式的结尾的两大功臣。
  例如在《酒吧里的世界公民》这篇小说,作者排山倒海式的排比借考格兰之口将包袱抖的十足:“‘对不起’,他说到……看人要公正,不要给人贴上地区的标签。’”
  一连串排比泰山压顶,咄咄逼人,在小说的结尾之前就连读者都为这名伟大的国际主义者所叹服,然而就在小说的结尾,这位先生却对别人大打出手,只因为那人说他的家乡缅因州的路和水太差,而他则一点也容不得别人说他家乡的坏话。至此这位国际主义者叶公好龙的真面目大白于天下,而又一个经典的欧·亨利式的结尾已然诞生。不难发现,没有之前那排山倒海式的排比,那么故事的结尾就将黯然失色。结尾的精彩在于前面的功夫下到了火候,是情理之中的。
  2.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欧·亨利式的结尾常常是意料之外,然而分析起来又似乎在情理之中。他善于把意料之外的偶然因素与故事情节发展的必然性相结合,而绝非单凭主观想象,随便臆造。从艺术思维的角度来看,意料之外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其最大的特点是反常规性。作家正是依靠这种反常规的思维方式来赢得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如《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这两篇小说中,前者以苏比一连串批斗性的举动埋下伏笔,以警察的听之任之的态度造成一种错觉,既苏比这个冬天肯定与监狱无缘了,然而就在结尾的两行字里,苏比却遭到了命运的嘲弄,被警察随便找了个理由丢进了监狱。后者采用了侧面刻画人物的别致手法,让一个啰啰唆唆、火气十足的“失败画家”画出那幅不朽的杰作——最后一片叶子,从而挽救了青年艺术家琼西,同时也揭示了老艺术家贝尔门的美丽心灵。前者的被捕在读者意料之外,然而被捕的理由却在情理之中,因为类似的方法苏比之前一直在实行,只是没有成功罢了;后者的去世在读者意料之外,然而他在寒风中为青年艺术家琼西创作最后一片叶子的事实却给了他染风寒去世的合理性。两个故事异曲同工,分别而又统一的显示出了欧·亨利式的结尾的艺术造诣。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 ,学生的情感体验主要来自四方面:语文教材中所蕴涵的情感;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所产生的情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激发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投入的情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要充分利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从情感入手,培养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教师鲜明的道德情感的激发下,体会到高尚的道德情感对每个人一生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期刊
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语文自主阅读的问题,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这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学生自主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所以,指导学生搞好自主阅读,是语文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要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就必须带头,以身作则  朱永新教授说:“在学校中,最重要的就是老师与图书,学校提供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老
期刊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往往是辛苦的,那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怎样培养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
期刊
现在很多高中学生手里都有一本高考满分作文,他们羡慕这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大量地背诵,再加上老师在指导应试作文时,给他们拟定了几个固定的模式,准备了一些古人的事例及感动中国人物的事例,不管写关于什么的话题就往上一套,牵强附会,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追求辞藻的华丽,空洞无生命的文章盛行。学生没有生活,没有真情实感,写出来的作文存在着严重的模式化倾向,诸如,由于思维僵硬定势而使然的构思板结化,结构松式化
期刊
一、问题提出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学生学习的课文都是一个个有机体,构成这个有机体之间的各部分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叶老的教学思想揭示了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文章思路的重要性,只有了解作者的创作原因,才便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几十年前林语堂先生评价中国的语文教学时曾用过过激的言辞进行评论。他曾说:“所谓学习就是喜爱。学生应该对读
期刊
一、导入  二、知识梳理:学习、明晓什么是分论点:  1.什么是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观点。(论证中心观点,往往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面就是一个分论点。)  2.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3.拟写分论点应注意:  (1)一篇议论文要有2—4个分论点;  (2)语言要精练、简明,字数控制在15字以
期刊
一、教学导入  弁山,风景秀美,素有“吴兴富山水,弁为众峰尊”之称。它还是一座蕴涵着深厚历史文化的青山。南宋诗人萧德藻(他的诗名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相当)因喜爱弁山千岩风景秀丽,隐居弁山,自号千岩老人。跟随他一起寓居弁山的,还有一位文人。永嘉潘柽(chēng)为他取字,号白石道人——姜夔。  二、解读词牌  “慢”是什么意思呢?舒缓的意思。可见本词是曲调舒缓,宜于抒情的“慢词”。  三、解读小序
期刊
一、对高考语文写作复习有效性教学尝试的原因和动机  如何进行作文有效性的复习,能不能从其他方块复习中找到解决的办法。我想到了名篇名句默写这个复习板块。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前人一语道破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紧密而微妙的关系。古人也曾言:“记得旧句子,便是新文章。”这便是强调了背诵的重要性和背诵对作文的好处。再者这一时期的学生记忆能力强,潜意识中认为背诵了就能拿下高考试卷中的默写分数,
期刊
写作中,常见学生愁眉紧锁,搜肠刮肚,抱怨没有内容可写;老师们也总抱怨学生生活圈子的狭窄,致使学生作文素材匮乏、陈旧、平庸、雷同。其实,这是因为没有发现和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只要用心,我们就会发现太多的素材就在自己的身边,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教材资源  高中的语文教材非常丰富,既有必修,也有选修,还有读本,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资源库,如果稍加留心,就可以发现许多有用的写作素材
期刊
随着课改的深入,拓展语文教学范围,建设开放性的语文课堂,已成为越来越多学校教师的共识。“拓展与延伸”冲破“课本”的约束和限制,得到了广大师生和语文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因为他能使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得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变“学教材”为“用教材”。总之,新生事物的出现与流行总是令人欣喜的,然而,我们在追赶流行的同时,更有必要把热情沉淀为理性。下面我想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的有效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