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语文课堂是由一个个充满活力、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具有生命意义的人构成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探求真知,体验生活,追求理想,展示个性的乐园;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命涌动、个性飞扬的展台;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灵性的交流对话的平台。
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对方的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语文课堂中的对话是由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生本对话构成的,对话的实质是心灵的交流,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不论哪一种形式的对话,教师、学生、文本都不能缺席,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师生就是在各种形式的对话中,感受生命的驿动,心灵的涤荡,灵魂的升华,从而使语文课堂呈现丰富多彩的景象。
因此,教师既要保持预设的教学进度,又要使教学具有更多的内容量和灵活性。在课堂上,师生时空共有、内容共创、意义共生、成功共享,让师生对话涌动着生命的灵性。
文本对话,体验生命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把着力点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创设诗意的对话情景,让学生直接面对如诗如画的文本,充分读书,积极交流,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构建理解的桥梁,追寻充满生命灵性的课堂情境。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二年级古诗《草》时,有这么一个精彩的对话片断:
师:我想请同学们把“春风吹又生”的诗意在黑板上画出来。
生:春天来了,春风一吹,草又长出来了。(在黑板上用绿色的粉笔在地面上画了茂密的野草。)
生:老师,草叶画得太长,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草不会长这么高。(将草叶擦去一大半,只留两寸来长的茬儿。)
生:老师,他少画了一样东西!
师:少画了什么?
生:风!春风没画出来。
师:风?……嗯。……可是,这风怎么画呢?
生:(急不可耐,快步走到黑板前,拿起一支白粉笔,“哧,哧——”在草的上方画了两道斜线。)
师:这是风吗?可是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呀。
生:(迅速擦去黑板上的草芽,一笔,两笔,三笔……草叶都微微向右歪斜!)
师:风是看不见的,但斜斜的草叶不正告诉我们,风儿正轻轻地吹着!多好的创意!(掌声)
文本是一种交流的平台,是一种载体,当中蕴涵着作者的生命体验,包容着作者的思想境界,囊括了作者的情感历练。在于老师的教学片段中,学生感受到的已不再是“春风吹又生”这一诗句本身,而是诗句中所蕴涵着的生命的涌动。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引领学生潜心学会文本,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味人类文化的精典,夯实学生文化素养的大厦根基,语文课堂才能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着文化馨香的意境,语文课堂才能成为一条流淌灵性的生命之河。
师生对话,创造生命乐趣
一般说来,“闻道有先后”,学生应该向老师学习,但“弟子不必不如师”,有时,老师也应该向学生学习。因此,通过平等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与“学生式教师”。课堂上经常出现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的亮丽风景。
请走进《白鹭》的对话教学片段:
师:“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则嫌长,减一点则嫌短,素一点则嫌白,深一点则嫌黑。”郭沫若把白鹭写得出神入化、美轮美奂,真可谓神来之笔、匠心独运啊!
生:这儿的描写算不上“独运”,因为它是模仿楚国辞赋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美人的句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师:我想谈谈对“模仿”的个人看法。“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当我们吟诵宋代诗人林逋的诗句时,有谁会想到它是“模仿”五代南唐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当我们拜读莎士比亚名剧《奥赛罗》时,又有谁会想到那是出自意大利钦蒂欧的《夫与妻之不忠实》?艺术不是无源之水,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时代,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有继承,有创新,成功的“模仿”应该在原句的基础上别出心裁,得其神韵而自有境界。
生:老师,听您一席话,我佩服江为胜过林逋,佩服钦蒂欧胜过莎士比亚,佩服宋玉胜过郭沫若,因为前者是首创,后者是革新!
师:我佩服你,因为你有个性,有主见,有思想。让我们以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名言共勉吧——“我坚决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意见的权利。”(说完,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学生真诚地拥抱!)
这种超越了时空,超越了师生界限的对话,让语文课堂教学妙趣横生,让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跃然而出。
超越对话,激发生命潜力
某老师上《秦始皇兵马俑》一课时,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始皇兵马俑,你觉得最应该感谢的是谁?
第一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秦始皇。”
第二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第一个发现秦始皇兵马俑陶片的农民。”
第三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写这篇文章的作者。”
第四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古代那些建造秦始皇兵马俑的劳动人民。”
对前三个学生的发言,这位老师或是当堂否定、或是不置可否,对第四个学生的发言,老师则是笑逐颜开、大加赞赏。为什么?因为在老师的心中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创造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最应该感谢的只能是这些劳动人民。”
这是教育的悲哀!语文的悲哀!更是生命的悲哀!对于这个标准答案本身的记忆,也许一年、一月、甚至一周之后就可能被学生淡忘。但是,由此导致的对于自由精神的禁锢、对于独特个性的压抑、对于创新思维的摧残,却会影响人的一生。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感悟、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因为,语文本身就是自由精神的载体。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诠释、情怀和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儿童的语文世界必须得到尊重。
对话是课堂生命永恒的主题,是新课程最有旋律的音符,更是孩子们生命最美丽的表现。平等对话意味着对学生的一种尊重;是对学生生命的唤醒和欣赏,是人格对等基础上的灵魂交融。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大胆地解放自己,充分点燃其智慧的火花。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城西小学)
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对方的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语文课堂中的对话是由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生本对话构成的,对话的实质是心灵的交流,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不论哪一种形式的对话,教师、学生、文本都不能缺席,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师生就是在各种形式的对话中,感受生命的驿动,心灵的涤荡,灵魂的升华,从而使语文课堂呈现丰富多彩的景象。
因此,教师既要保持预设的教学进度,又要使教学具有更多的内容量和灵活性。在课堂上,师生时空共有、内容共创、意义共生、成功共享,让师生对话涌动着生命的灵性。
文本对话,体验生命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把着力点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创设诗意的对话情景,让学生直接面对如诗如画的文本,充分读书,积极交流,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构建理解的桥梁,追寻充满生命灵性的课堂情境。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二年级古诗《草》时,有这么一个精彩的对话片断:
师:我想请同学们把“春风吹又生”的诗意在黑板上画出来。
生:春天来了,春风一吹,草又长出来了。(在黑板上用绿色的粉笔在地面上画了茂密的野草。)
生:老师,草叶画得太长,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草不会长这么高。(将草叶擦去一大半,只留两寸来长的茬儿。)
生:老师,他少画了一样东西!
师:少画了什么?
生:风!春风没画出来。
师:风?……嗯。……可是,这风怎么画呢?
生:(急不可耐,快步走到黑板前,拿起一支白粉笔,“哧,哧——”在草的上方画了两道斜线。)
师:这是风吗?可是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呀。
生:(迅速擦去黑板上的草芽,一笔,两笔,三笔……草叶都微微向右歪斜!)
师:风是看不见的,但斜斜的草叶不正告诉我们,风儿正轻轻地吹着!多好的创意!(掌声)
文本是一种交流的平台,是一种载体,当中蕴涵着作者的生命体验,包容着作者的思想境界,囊括了作者的情感历练。在于老师的教学片段中,学生感受到的已不再是“春风吹又生”这一诗句本身,而是诗句中所蕴涵着的生命的涌动。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引领学生潜心学会文本,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味人类文化的精典,夯实学生文化素养的大厦根基,语文课堂才能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着文化馨香的意境,语文课堂才能成为一条流淌灵性的生命之河。
师生对话,创造生命乐趣
一般说来,“闻道有先后”,学生应该向老师学习,但“弟子不必不如师”,有时,老师也应该向学生学习。因此,通过平等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与“学生式教师”。课堂上经常出现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的亮丽风景。
请走进《白鹭》的对话教学片段:
师:“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则嫌长,减一点则嫌短,素一点则嫌白,深一点则嫌黑。”郭沫若把白鹭写得出神入化、美轮美奂,真可谓神来之笔、匠心独运啊!
生:这儿的描写算不上“独运”,因为它是模仿楚国辞赋家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美人的句子:“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师:我想谈谈对“模仿”的个人看法。“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当我们吟诵宋代诗人林逋的诗句时,有谁会想到它是“模仿”五代南唐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当我们拜读莎士比亚名剧《奥赛罗》时,又有谁会想到那是出自意大利钦蒂欧的《夫与妻之不忠实》?艺术不是无源之水,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时代,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有继承,有创新,成功的“模仿”应该在原句的基础上别出心裁,得其神韵而自有境界。
生:老师,听您一席话,我佩服江为胜过林逋,佩服钦蒂欧胜过莎士比亚,佩服宋玉胜过郭沫若,因为前者是首创,后者是革新!
师:我佩服你,因为你有个性,有主见,有思想。让我们以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名言共勉吧——“我坚决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意见的权利。”(说完,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学生真诚地拥抱!)
这种超越了时空,超越了师生界限的对话,让语文课堂教学妙趣横生,让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跃然而出。
超越对话,激发生命潜力
某老师上《秦始皇兵马俑》一课时,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始皇兵马俑,你觉得最应该感谢的是谁?
第一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秦始皇。”
第二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第一个发现秦始皇兵马俑陶片的农民。”
第三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写这篇文章的作者。”
第四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古代那些建造秦始皇兵马俑的劳动人民。”
对前三个学生的发言,这位老师或是当堂否定、或是不置可否,对第四个学生的发言,老师则是笑逐颜开、大加赞赏。为什么?因为在老师的心中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创造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最应该感谢的只能是这些劳动人民。”
这是教育的悲哀!语文的悲哀!更是生命的悲哀!对于这个标准答案本身的记忆,也许一年、一月、甚至一周之后就可能被学生淡忘。但是,由此导致的对于自由精神的禁锢、对于独特个性的压抑、对于创新思维的摧残,却会影响人的一生。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感悟、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因为,语文本身就是自由精神的载体。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诠释、情怀和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儿童的语文世界必须得到尊重。
对话是课堂生命永恒的主题,是新课程最有旋律的音符,更是孩子们生命最美丽的表现。平等对话意味着对学生的一种尊重;是对学生生命的唤醒和欣赏,是人格对等基础上的灵魂交融。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大胆地解放自己,充分点燃其智慧的火花。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城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