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式成功“中国化”的关键点:平台价值和执行力。模式之外,“联合研发”正成为模式输出方开拓中国电视市场的新着力点
不论是经由版权引进还是模仿,目前英美流行的大型节目模式基本都有“中国版”。
英国的每周末综艺黄金档是BBC1频道《舞动奇迹》(Strictly Come Dancing)与ITV1频道的《达人秀》(British Got Talent)角逐的战场。在美国,则是《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与《与星共舞》(Dancing with Stars)的比拼。在中国,与之相对应的节目有《舞动奇迹》《中国达人秀》《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以及各类选秀节目。
中国电视节目的“西学东渐”最早或许可以追溯到1998年央视体育频道与法国合作的体育竞技节目《城市之间·北京-巴黎》。直到今天,这档节目的国际版仍然在央视播出。
同样是模式引进节目,2002年,南京电视台引进英国《最弱一环》节目模式,却并没有达到理想收视,这档由陈鲁豫主持的节目最终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也就是在这之后,“模式”这个词不断冲击着中国电视节目制作人的神经,直到《中国达人秀》将其再次引爆。
世熙传媒总裁刘熙晨认为“一档模式节目的成功具有偶然性,这当中既有模式本身的因素,还有制作因素以及播出平台因素。”
早在东方卫视决定引进《中国达人秀》之前,这档节目模式已经在国内各大卫视的案头走了一圈。最终来自上海的IPCN国际传媒与群邑广告联手SMG促成了这档节目模式落地上海。
在刘熙晨看来,适合引进的海外节目模式一定包括以下三点因素,首先是创意独特,其次是立意符合中国的文化,最后是可操作性强。
制作:学会讲故事
以创意著称的英国电视制作行业,其“模式”不仅仅是节目的类型和内容组织,核心是经过一整套科学创意流程进行的内容研发,进而形成的节目设计与制作流程。这个流程不仅涵盖了创意的组织部分,更具体到创意的执行细节。
英国电视制作的专业化和分工细致程度很高,比如《达人秀》宝典里共有500多个岗位的设置,现场舞美、道具大概就有十几个人。在经过两季的累积后,第三季的《达人秀》制作团队已接近300人,这几乎相当于国内一个电视频道的规模。除常规的导演组成员外,达人秀团队还包括宣传、后期制作、营销等成员。
除了细致的分工和专业化外,“讲故事”的能力也是一档模式节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中国梦想秀》脱胎于英国BBC电视台的《Tonight's Tonight》,在英方导演来指导的过程中,对方提出了一个疑问:“我理解中英文化的差异,但是不管怎样,我都无法理解演播室部分的收视率会高过外拍节目。难道讲一个好故事还没有主持人站在台上念台本更吸引人?”
这正指出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制作的一个弱项——讲故事,“对中国电视人来讲,做综艺节目的人在做纪录片方面有短版,以至于模式节目,在国外是真人秀形态的,本土化后只好变成演播室形态。”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苗棣分析道。
“之所以引进‘梦想秀’节目模式,一是出于节目推陈出新的需要,二是希望通过节目模式引进,与国际先进电视节目制作方式接轨。”浙江卫视副总监、节目中心主任杜日方表示。以“梦想秀”为例,这种接轨包括:主创人员分析原版节目的宝典后发现,原版模式在外拍环节明确要求4分钟内要有“ 6个环节4个点”,包括何种镜头必须出现、必须保留,必须有何种气氛⋯⋯最终这一系列执行“点”在逐步的摸索中被中方团队掌握。还有,即便是录播节目,英国方面也坚持彩排,为的就是保证最后的演播室录播部分水到渠成。
《舞动奇迹》在湖南卫视的播出今年已进行到第三季,但是第三季的收视效果并不如前两季理想。而该节目目前在英美依然能够与偶像选秀节目和达人秀PK,这种中外落差的原因何在?“除了我们自己的分析,模式方也有建议。”引入《舞动奇迹》版权的刘熙晨说,“比如说节目是否在话题性和互动感上不到位?”英美节目中,被邀请来跳舞的明星涵盖了体育、影视、音乐等不同领域,且均未经过专业训练。比如拳王霍利菲尔德,他的舞蹈训练有很大难度,但是经过汗水与泪水的磨砺,他最终获得了第二名。这种人物表现的反差与“过气明星”重新绽放光彩的设置正是原版节目的话题来源。而在互动上,以往中国电视节目多认为互动就是现场观众互动和电话短信互动,但其实“最好的互动还是内心的共鸣”,话题性和情感贴近性才是节目最好的互动。
平台力:放大模式价值的关键
作为在节目制作方面一直称雄的卫视,湖南卫视从2006年起,先后引进了10余个节目模式版权。而且,从2005年起,湖南广电先后多次派出骨干制作力量赴英美等国进修——湖南台电视制作力量的强大与其同多年来与国际先进节目制作机构的交流密不可分。
目前,这种深层的交流互动渐成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在《中国达人秀》崛起之后,越来越多的卫视平台考虑引进节目模式。但“问题是现在很多台对自己的定位不甚清晰,盲目追求收视率高、份额好的节目模式。中国电视制作行业需要好的电视节目模式,但是节目模式不是万能的。平台的体制、机制和决策层对节目的重视程度都很关键。”某业内人士说。
在这方面,《中国达人秀》可以说是资源整合的一个典型案例。
该项目初始,时任SMG总裁黎瑞刚亲自挂帅,给予该节目全集团层面的支持保障,新闻、娱乐、宣传、技术、广告等部门都协同配合该节目。同时,《中国达人秀》总导演金磊特别强调了另外两个重要的因素——核心的导演团队和先期宣传组。原东方卫视宣传总监陆伟特别加入《中国达人秀》项目组,专门负责达人秀的宣传推广工作。
集团层面的协助,加上宣传组和导演组共同策划的一些事件和热点,让《中国达人秀》的关注度始终保持着一定热度。
《中国梦想秀》规格也不低,其被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定视为浙江卫视“顶层设计”战略规划的重要一步。“严格意义上讲,我们并不将《中国梦想秀》定义为综艺节目,而是将其定义为大型公益活动。”由此,浙江卫视的新闻、人文、公益、综艺的各主体功能定位逐渐清晰地展开。
模式公司:新选择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模式出售方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主流的电视台或制作公司驻亚洲的办事处,包括Endemol、ITV、FremantleMedia三家主要的模式版权方;第二类是以独家代理的形式与模式版权方合作的代理公司,以世熙传媒为代表;第三类是代理多个公司节目模式版权的公司,比如IPCN(代理的《中国达人秀》来自FremantleMedia,《我心唱响》则来自荷兰Talpa公司)。
现在的趋势是,模式输出方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交易,而是将眼光投向更深层的行业互动和协同研发、制作方面。
地处上海的创意亚洲传媒公司近年来先后将《我们约会吧》(Take Me Out)《年代秀》(Generation Show)和《称心如意》等节目引入中国。该公司董事总经理胡南分析道:“前两年,我们大力推介的是婚恋约会类内容。今年,在婚恋约会的风潮愈演愈烈并逐渐趋于雷同的情况下,我们又引入代际沟通的概念,并且基于这一元素,创造了婚恋情感类节目的新产品《称心如意》。”在胡南看来,原创和模式引进两种思路必须并举,“比如有些模式在原产地就不如到了中国后成功,它们反而是借助中国市场发扬光大的。耗费巨资引进海外知名大品牌节目当然有噱头,但就成功率而言,引进不如把握国内市场脉络开发新节目来得高。”
刘熙晨也表示:“尽管目前我们的业务还集中在对国外模式的解读和操作上,但单纯的模式引进肯定不够,无论是从利润还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均是如此。未来一定要建立相应的模式研发、制作中心,利用英国方面的创意资源和本土电视制作资源,研发适合中国电视台的新模式,反过来输送到国际市场,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
不论是经由版权引进还是模仿,目前英美流行的大型节目模式基本都有“中国版”。
英国的每周末综艺黄金档是BBC1频道《舞动奇迹》(Strictly Come Dancing)与ITV1频道的《达人秀》(British Got Talent)角逐的战场。在美国,则是《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与《与星共舞》(Dancing with Stars)的比拼。在中国,与之相对应的节目有《舞动奇迹》《中国达人秀》《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以及各类选秀节目。
中国电视节目的“西学东渐”最早或许可以追溯到1998年央视体育频道与法国合作的体育竞技节目《城市之间·北京-巴黎》。直到今天,这档节目的国际版仍然在央视播出。
同样是模式引进节目,2002年,南京电视台引进英国《最弱一环》节目模式,却并没有达到理想收视,这档由陈鲁豫主持的节目最终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也就是在这之后,“模式”这个词不断冲击着中国电视节目制作人的神经,直到《中国达人秀》将其再次引爆。
世熙传媒总裁刘熙晨认为“一档模式节目的成功具有偶然性,这当中既有模式本身的因素,还有制作因素以及播出平台因素。”
早在东方卫视决定引进《中国达人秀》之前,这档节目模式已经在国内各大卫视的案头走了一圈。最终来自上海的IPCN国际传媒与群邑广告联手SMG促成了这档节目模式落地上海。
在刘熙晨看来,适合引进的海外节目模式一定包括以下三点因素,首先是创意独特,其次是立意符合中国的文化,最后是可操作性强。
制作:学会讲故事
以创意著称的英国电视制作行业,其“模式”不仅仅是节目的类型和内容组织,核心是经过一整套科学创意流程进行的内容研发,进而形成的节目设计与制作流程。这个流程不仅涵盖了创意的组织部分,更具体到创意的执行细节。
英国电视制作的专业化和分工细致程度很高,比如《达人秀》宝典里共有500多个岗位的设置,现场舞美、道具大概就有十几个人。在经过两季的累积后,第三季的《达人秀》制作团队已接近300人,这几乎相当于国内一个电视频道的规模。除常规的导演组成员外,达人秀团队还包括宣传、后期制作、营销等成员。
除了细致的分工和专业化外,“讲故事”的能力也是一档模式节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中国梦想秀》脱胎于英国BBC电视台的《Tonight's Tonight》,在英方导演来指导的过程中,对方提出了一个疑问:“我理解中英文化的差异,但是不管怎样,我都无法理解演播室部分的收视率会高过外拍节目。难道讲一个好故事还没有主持人站在台上念台本更吸引人?”
这正指出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制作的一个弱项——讲故事,“对中国电视人来讲,做综艺节目的人在做纪录片方面有短版,以至于模式节目,在国外是真人秀形态的,本土化后只好变成演播室形态。”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苗棣分析道。
“之所以引进‘梦想秀’节目模式,一是出于节目推陈出新的需要,二是希望通过节目模式引进,与国际先进电视节目制作方式接轨。”浙江卫视副总监、节目中心主任杜日方表示。以“梦想秀”为例,这种接轨包括:主创人员分析原版节目的宝典后发现,原版模式在外拍环节明确要求4分钟内要有“ 6个环节4个点”,包括何种镜头必须出现、必须保留,必须有何种气氛⋯⋯最终这一系列执行“点”在逐步的摸索中被中方团队掌握。还有,即便是录播节目,英国方面也坚持彩排,为的就是保证最后的演播室录播部分水到渠成。
《舞动奇迹》在湖南卫视的播出今年已进行到第三季,但是第三季的收视效果并不如前两季理想。而该节目目前在英美依然能够与偶像选秀节目和达人秀PK,这种中外落差的原因何在?“除了我们自己的分析,模式方也有建议。”引入《舞动奇迹》版权的刘熙晨说,“比如说节目是否在话题性和互动感上不到位?”英美节目中,被邀请来跳舞的明星涵盖了体育、影视、音乐等不同领域,且均未经过专业训练。比如拳王霍利菲尔德,他的舞蹈训练有很大难度,但是经过汗水与泪水的磨砺,他最终获得了第二名。这种人物表现的反差与“过气明星”重新绽放光彩的设置正是原版节目的话题来源。而在互动上,以往中国电视节目多认为互动就是现场观众互动和电话短信互动,但其实“最好的互动还是内心的共鸣”,话题性和情感贴近性才是节目最好的互动。
平台力:放大模式价值的关键
作为在节目制作方面一直称雄的卫视,湖南卫视从2006年起,先后引进了10余个节目模式版权。而且,从2005年起,湖南广电先后多次派出骨干制作力量赴英美等国进修——湖南台电视制作力量的强大与其同多年来与国际先进节目制作机构的交流密不可分。
目前,这种深层的交流互动渐成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在《中国达人秀》崛起之后,越来越多的卫视平台考虑引进节目模式。但“问题是现在很多台对自己的定位不甚清晰,盲目追求收视率高、份额好的节目模式。中国电视制作行业需要好的电视节目模式,但是节目模式不是万能的。平台的体制、机制和决策层对节目的重视程度都很关键。”某业内人士说。
在这方面,《中国达人秀》可以说是资源整合的一个典型案例。
该项目初始,时任SMG总裁黎瑞刚亲自挂帅,给予该节目全集团层面的支持保障,新闻、娱乐、宣传、技术、广告等部门都协同配合该节目。同时,《中国达人秀》总导演金磊特别强调了另外两个重要的因素——核心的导演团队和先期宣传组。原东方卫视宣传总监陆伟特别加入《中国达人秀》项目组,专门负责达人秀的宣传推广工作。
集团层面的协助,加上宣传组和导演组共同策划的一些事件和热点,让《中国达人秀》的关注度始终保持着一定热度。
《中国梦想秀》规格也不低,其被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定视为浙江卫视“顶层设计”战略规划的重要一步。“严格意义上讲,我们并不将《中国梦想秀》定义为综艺节目,而是将其定义为大型公益活动。”由此,浙江卫视的新闻、人文、公益、综艺的各主体功能定位逐渐清晰地展开。
模式公司:新选择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模式出售方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主流的电视台或制作公司驻亚洲的办事处,包括Endemol、ITV、FremantleMedia三家主要的模式版权方;第二类是以独家代理的形式与模式版权方合作的代理公司,以世熙传媒为代表;第三类是代理多个公司节目模式版权的公司,比如IPCN(代理的《中国达人秀》来自FremantleMedia,《我心唱响》则来自荷兰Talpa公司)。
现在的趋势是,模式输出方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交易,而是将眼光投向更深层的行业互动和协同研发、制作方面。
地处上海的创意亚洲传媒公司近年来先后将《我们约会吧》(Take Me Out)《年代秀》(Generation Show)和《称心如意》等节目引入中国。该公司董事总经理胡南分析道:“前两年,我们大力推介的是婚恋约会类内容。今年,在婚恋约会的风潮愈演愈烈并逐渐趋于雷同的情况下,我们又引入代际沟通的概念,并且基于这一元素,创造了婚恋情感类节目的新产品《称心如意》。”在胡南看来,原创和模式引进两种思路必须并举,“比如有些模式在原产地就不如到了中国后成功,它们反而是借助中国市场发扬光大的。耗费巨资引进海外知名大品牌节目当然有噱头,但就成功率而言,引进不如把握国内市场脉络开发新节目来得高。”
刘熙晨也表示:“尽管目前我们的业务还集中在对国外模式的解读和操作上,但单纯的模式引进肯定不够,无论是从利润还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均是如此。未来一定要建立相应的模式研发、制作中心,利用英国方面的创意资源和本土电视制作资源,研发适合中国电视台的新模式,反过来输送到国际市场,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