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医护关系是保证乡镇农村医疗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农民患者治愈率,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医院整体水平的提升,在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中, 护理是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是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满足农民护理服务需求的基础是保护农民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出台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自2003年以来, 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受到农民的普遍拥护,各地农民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强。护理是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是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满足农民护理服务需求的基础。实践教学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应用型卫生人才的重要环节。只有增加护理专业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站的机会,加深其对农村基层医疗工作的了解,才能为农村基层输送更多合格的卫生技术人才。
一、专业护理在农村医疗机构中的重要性
护理工作是乡镇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是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护理人员的道德水平如何,关系到能否协调医生、护士、病人三者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乡镇农村医疗质量。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治疗效果和身体康复;护士的职业素质、服务态度、言谈举止也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感受和医患关系的和谐、融洽。护士是乡镇医院技术中重要力量,护理人员在乡镇医院技术人员中占的比例最大,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长,一个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所需的各项处理中约有90%是与护士执行和配合完成,因此,一个乡镇医院的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特别是道德修养的好坏,直接反映着乡镇医院医疗水平和医疗作风。
二、加强专业护理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作用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深化医改重大决策部署为主线,加快构建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服务体系,明确专业护理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建设中作用,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切实改善农村基本卫生服务条件,构筑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的新基础,实现专业护理在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坚持以人为本,基本建立“稳得住、下得去、干得好”的城乡基层护理医疗卫生队伍,着力解决好“有人看病”问题。围绕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三大环节,深入实施基层卫生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素质提升工程。
三、加强护理道德培养
护理工作是平凡而光荣的工作,护士与农民患者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护士要树立患者至上、热情服务的良好风尚,改进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为农民患者提供诚心、爱心、耐心、细心的服务,以维护农民群众健康为己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发展社会主义健康事业中做出更大贡献。 护理道德的作用护理道德就是以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度的责任心,高水平的护理技术,优质的服务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条件,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它又直接反映出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护士的文化素质是衡量护士,护理道德的标准。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里,护理仍需努力成为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仍需为解除病人的苦而努力奋斗,护理首先的作用是由于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领域作用决定的常言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是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高度概括。护理道德的特殊性护理道德是整个医德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护理工作的特点决定着护理道德又与一般的临床医学道德有些不同,具有它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护理道德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殊性。一是治疗和护理的协调一致性护理工作的服务性决定着在执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护士必须时时配合治疗的需要,尽力为病人创造适合于治疗的环境和条件,使治疗和护理得到协调。 二是护理工作的严格性护理工作的科学性,要求护理工作必须以医学、科学理论为指导,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嘱,护士是否严格遵守护理制度,认真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做至准确、及时、无误,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 三是护理工作的灵活性护理道德在强调严格性同时,护士还要有灵活性、积极的主动性,尤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重危病人的抢救,急诊病人的临时安置处理时,不能消极等待医生,等待医嘱,而让灵活机智、采取果断措施,主动承担一定的治疗,抢救任务,这是特殊情况下,对护士的特殊道德要求。
四、加强农村护理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效果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要为新农合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离不开与新农合知识需求相一致的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设好农村护理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毕业前到实践基地开展家庭档案建立,宣传疾病预防知识,适应新农合医疗岗位环境,为新农合培养“用得上”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是极其重要的。用人单位为毕业生建立健康档案、传染病与流行病的预防知识、家庭护理、社区保键服务,医学毕业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较差,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正是基于这一点,在乡镇卫生院建立护理实践基地,增加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到乡镇卫生院的机会,使学生在毕业前就对农村护理工作的环境、工作性质、农村常见的一些疾病有了初步认识,有效缩短新农合岗位适应时间。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结构已从原来的单纯要求治疗疾病转移到同时希望得到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服务上来,这就需要在护理学生的知识、能力模块中加强健康教育、社区护理、康复护理、预防医学、沟通能力等的学习与培养。从本次调查反映出健康教育能力、慢性病的康复技能与指导、特殊人群护理等这些新农合所需求的知识技能不足(均分偏低),因此,为适应农村卫生服务的需求, 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应进行相应调整, 优化护理专业的知识结构, 减少医学基础知识,增加人文素质教育,把传统的以医学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向“突出护理、加大人文、体现社区”的新型课程体系转化。农村社区的护理属于全科性质,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年龄段或某一种疾病, 而是针对整个农村人群实施连续的、动态的、全面的健康服务。在农村社区护理中,不像临床护士那样工作角色单一,且周围随时可向同事求助,碰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是在校学习期间教师未曾提及的,需要自己独立解决。因此要为新农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改革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 用所学的知识。学生在农村护理实践基地每年集中开展农村社区护理实训, 要达到新农合医疗机构所要求的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标准显然有较大差距。要增加学生在农村护理实践基地实训时间,将实习阶段分为必选与自选两个阶段,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与新农合所要求的相贴切。
五、师资队伍培训
培养高素质农村护理人才关键在于有一支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护理教师队伍。要搞好农村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带教教师要熟悉农村护理所需要的知识及应变能力, 能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农村护理所碰到的问题。由于培养高素质农村护理人才刚起步, 学校教师往往具有广博的社区护理知识, 但缺乏对农村医疗环境情况的了解, 而基地的带教教师虽然农村医疗环境情况十分熟悉, 由于历史原因, 实践基地医务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业务水平低的问题,缺乏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知识, 这就要求带教教师进行双向培训,即学校教师要到实践基地去轮岗, 基地教师要到学校进行业务培训。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王桂枝,(1970-7),女,湖北黄冈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疗卫生中心高级技师,研究方向:护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出台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自2003年以来, 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受到农民的普遍拥护,各地农民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强。护理是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是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满足农民护理服务需求的基础。实践教学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应用型卫生人才的重要环节。只有增加护理专业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站的机会,加深其对农村基层医疗工作的了解,才能为农村基层输送更多合格的卫生技术人才。
一、专业护理在农村医疗机构中的重要性
护理工作是乡镇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是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护理人员的道德水平如何,关系到能否协调医生、护士、病人三者的关系,直接影响着乡镇农村医疗质量。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治疗效果和身体康复;护士的职业素质、服务态度、言谈举止也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感受和医患关系的和谐、融洽。护士是乡镇医院技术中重要力量,护理人员在乡镇医院技术人员中占的比例最大,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长,一个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所需的各项处理中约有90%是与护士执行和配合完成,因此,一个乡镇医院的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特别是道德修养的好坏,直接反映着乡镇医院医疗水平和医疗作风。
二、加强专业护理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作用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深化医改重大决策部署为主线,加快构建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服务体系,明确专业护理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建设中作用,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切实改善农村基本卫生服务条件,构筑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的新基础,实现专业护理在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坚持以人为本,基本建立“稳得住、下得去、干得好”的城乡基层护理医疗卫生队伍,着力解决好“有人看病”问题。围绕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三大环节,深入实施基层卫生护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素质提升工程。
三、加强护理道德培养
护理工作是平凡而光荣的工作,护士与农民患者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护士要树立患者至上、热情服务的良好风尚,改进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为农民患者提供诚心、爱心、耐心、细心的服务,以维护农民群众健康为己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发展社会主义健康事业中做出更大贡献。 护理道德的作用护理道德就是以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度的责任心,高水平的护理技术,优质的服务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条件,以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它又直接反映出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护士的文化素质是衡量护士,护理道德的标准。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里,护理仍需努力成为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仍需为解除病人的苦而努力奋斗,护理首先的作用是由于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领域作用决定的常言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是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高度概括。护理道德的特殊性护理道德是整个医德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护理工作的特点决定着护理道德又与一般的临床医学道德有些不同,具有它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护理道德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殊性。一是治疗和护理的协调一致性护理工作的服务性决定着在执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护士必须时时配合治疗的需要,尽力为病人创造适合于治疗的环境和条件,使治疗和护理得到协调。 二是护理工作的严格性护理工作的科学性,要求护理工作必须以医学、科学理论为指导,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嘱,护士是否严格遵守护理制度,认真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做至准确、及时、无误,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 三是护理工作的灵活性护理道德在强调严格性同时,护士还要有灵活性、积极的主动性,尤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重危病人的抢救,急诊病人的临时安置处理时,不能消极等待医生,等待医嘱,而让灵活机智、采取果断措施,主动承担一定的治疗,抢救任务,这是特殊情况下,对护士的特殊道德要求。
四、加强农村护理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效果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要为新农合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离不开与新农合知识需求相一致的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设好农村护理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毕业前到实践基地开展家庭档案建立,宣传疾病预防知识,适应新农合医疗岗位环境,为新农合培养“用得上”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是极其重要的。用人单位为毕业生建立健康档案、传染病与流行病的预防知识、家庭护理、社区保键服务,医学毕业生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较差,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正是基于这一点,在乡镇卫生院建立护理实践基地,增加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到乡镇卫生院的机会,使学生在毕业前就对农村护理工作的环境、工作性质、农村常见的一些疾病有了初步认识,有效缩短新农合岗位适应时间。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结构已从原来的单纯要求治疗疾病转移到同时希望得到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服务上来,这就需要在护理学生的知识、能力模块中加强健康教育、社区护理、康复护理、预防医学、沟通能力等的学习与培养。从本次调查反映出健康教育能力、慢性病的康复技能与指导、特殊人群护理等这些新农合所需求的知识技能不足(均分偏低),因此,为适应农村卫生服务的需求, 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应进行相应调整, 优化护理专业的知识结构, 减少医学基础知识,增加人文素质教育,把传统的以医学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向“突出护理、加大人文、体现社区”的新型课程体系转化。农村社区的护理属于全科性质,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年龄段或某一种疾病, 而是针对整个农村人群实施连续的、动态的、全面的健康服务。在农村社区护理中,不像临床护士那样工作角色单一,且周围随时可向同事求助,碰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是在校学习期间教师未曾提及的,需要自己独立解决。因此要为新农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改革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 用所学的知识。学生在农村护理实践基地每年集中开展农村社区护理实训, 要达到新农合医疗机构所要求的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标准显然有较大差距。要增加学生在农村护理实践基地实训时间,将实习阶段分为必选与自选两个阶段,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与新农合所要求的相贴切。
五、师资队伍培训
培养高素质农村护理人才关键在于有一支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护理教师队伍。要搞好农村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带教教师要熟悉农村护理所需要的知识及应变能力, 能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农村护理所碰到的问题。由于培养高素质农村护理人才刚起步, 学校教师往往具有广博的社区护理知识, 但缺乏对农村医疗环境情况的了解, 而基地的带教教师虽然农村医疗环境情况十分熟悉, 由于历史原因, 实践基地医务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业务水平低的问题,缺乏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知识, 这就要求带教教师进行双向培训,即学校教师要到实践基地去轮岗, 基地教师要到学校进行业务培训。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王桂枝,(1970-7),女,湖北黄冈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疗卫生中心高级技师,研究方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