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两性关系从封建社会一直延续至今,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在女性侮称中更加深刻的凸显出来。研究现代汉语中女性侮称现象,对于揭露现代女性生存状况,反映社会现状以及实现男女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称谓语;现代汉语;女性侮称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载体,词汇是语言的根基,它就像一面反光镜,实时地反映社会与文化。”[1]称谓语作为现代汉语中的重要一部分,与其他语言现象一样,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充当了运载、传播文化的工具[2],可以反映社会与文化的状况,而女性侮称作为一种特殊的称谓语,对于揭露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以及男尊女卑的社会现状都有极大的作用。
一、现代汉语中针对女性使用侮称的现状
在女性丧失话语权的封建社会中,针对女性的侮称长期、大量积存,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思想的进步,大部分侮称已经不再使用,但是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仍然有一部分被保留。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运用网络进行交流已然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常态,网络语言中的女性侮称词汇不仅有旧时的沿用也有外来词和新词,并且在新词的构成、运用和词义的变化等方面均有体现。
女性侮称在社会称谓语中大量存在。。亲属关系中,尤其是在夫妻关系中对妻子使用的称呼已经大部分消除了歧视,无论是“老婆”“夫人”“爱人”“宝贝”等都没有轻视和侮辱的意思。社会称谓语中却包含了大量针对女性的侮称,比如“女强人”“女司机”“女法官”等在原有的一般称谓语之前加“女”字构成的称谓语,就包含了对女性轻视和侮辱。夫妻关系中,男性对外人介绍妻子时往往会用“堂客”“孩子他妈”“做饭的”等称呼;当面对行为不检点、有过失的女性,便会用“婊子”“破鞋”“狐狸精”等称呼;而“娘们儿”“丫头片子”“黄毛丫头”等词语则是在日常生活经常被使用的针对女性的歧视性称呼。以上皆是现代汉语中针对女性的侮称。其次,女性侮称在网络语言中大量存在并且不断“更新”。在网络语言中,针对女性的侮称大多是新词,例如“白莲花”“绿茶婊”“心机婊”“拜金女”等,并且还有很多外来词例如“碧池”,就是英文单词“bitch”的音译。
总的来说,现代汉语中针对女性使用侮称的现象并不少见,女性的社会地位也从其中反映出来。“‘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受宗法制度、等级制度、礼俗制度等影响下的称谓语言,所反映的是男权中心主义的本质内容。汉语中女性称谓的歧视是汉民族‘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文化传统在汉语中的映像。” [3]
二、现代汉语中出现针对女性的侮称的原因
语言是文化的镜像,没有一种语言是脱离文化而存在的。女性侮称在现代汉语中大量出现,与现代社会生活、人们的社会心理以及长期以来的历史因素是离不开的。
首先,由于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及儒家思想对女性进行长期束缚,使得女性一直处于附属地位。即使在当代社会,这种观念依旧存在于国人的脑海里。针对女性的侮称,便反映了这一点。就拿近几年出现的“女强人”“女司机”一类侮称来说,它正是受现代社会状况的影响而产生的最典型的侮称代表。
其次,社会心理便是女性侮称产生的另一重要因素。社会心理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男尊女卑的观念从封建社会一直延续至今,使人们对于“男主女从”的两性关系并无任何异议。两性气质的刻板印象,使得女性仿佛只能依附于男性生存,一旦女性做出与这种社会心理相悖的事情便会被指责并且被“冠以”侮称。以“拜金女”一词为例,追求财富无可厚非,取之有道便没有错,但当女性追求财富,追求更好的生活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便会被称为“拜金女”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们的蔑视与嗤之以鼻,但是当男性追求财富的时候,往往会被称为有事业心。
总而言之,针对女性的侮称与社会的种种方面都密切相关,也表现了现代社会针对两性的不同的态度和现代女性仍然不掌握话语权的现状。
三、对女性使用侮称对社会的影响
女性侮称既然属于汉语的一部分,与当代社会各个方面息息相关的同时,它本身作为语言其所具备的社会功能对当代社会也产生着影响。
当代社会男权中心的思想观念有所削弱,越来越多的女性尝试着突破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但是女性侮称的使用对当代社会价值观向男女平等、女性平权转变产生了负面影响。以“女博士”为例,博士本是对于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称呼,并没有性别限制,但由于中国长期的科举制度以及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在当今社会部分社会成员仍认为女性不可能读到博士学位,甚至女博士是异于男性和女性的“第三人类”,一提到“女博士”便充满了戏谑与讽刺之意。“女强人”,“女司机”便也是如此,这些称谓语在人们社会生活交往中频繁使用,有时甚至出现在报纸、杂志、网络新闻中。当代社会已然与网络密不可分,女性侮称在网络语言中被使用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网络的非实名制,使人们通过网络社交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更加的真实与露骨,女性侮称在网络中被使用不失为一种网络暴力,再加上网络信息传播迅速的特点,这些称呼便会迅速占领社交软件并且被网民使用。久而久之,所听所看之人便会产生心理暗示,部分社会成员甚至一部分女性都在默认并且接受这些称呼,男尊女卑的旧观念便以新形势继续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这也是语言的情感价值功能在发挥功用。
“半是受害者,半是同谋,像所有人一样” [6]久而久之,男尊女卑观念的继续渗透,在大众的心理结构中便会根深蒂固,对于改变人们对于女性的传统观念并无任何益处。
综上所述,称谓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代汉语中针对女性使用侮称的现象,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对女性歧视的常态以及女性依然处于附属地位的现状,就女性侮称的使用状况来看,男主女从的两性关系也必将继续影响社会很长的一段时间。
(指导教师:廖颂举)
参考文献:
[1]闫娟.我国女性称谓中所体现出的男尊女卑[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7(04):73-75.
[2]廖颂举.《儒林外史》称谓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10) :211.
[3]廖颂举.《儒林外史》称谓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10) :302.
[4]波伏瓦著.郑克魯译.第二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9. (2012.4)
[5]张军.浅析汉语中的女性称谓歧视[J].安康师专学报,2006(01):63-65.
关键词:称谓语;现代汉语;女性侮称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载体,词汇是语言的根基,它就像一面反光镜,实时地反映社会与文化。”[1]称谓语作为现代汉语中的重要一部分,与其他语言现象一样,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充当了运载、传播文化的工具[2],可以反映社会与文化的状况,而女性侮称作为一种特殊的称谓语,对于揭露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以及男尊女卑的社会现状都有极大的作用。
一、现代汉语中针对女性使用侮称的现状
在女性丧失话语权的封建社会中,针对女性的侮称长期、大量积存,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思想的进步,大部分侮称已经不再使用,但是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仍然有一部分被保留。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运用网络进行交流已然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常态,网络语言中的女性侮称词汇不仅有旧时的沿用也有外来词和新词,并且在新词的构成、运用和词义的变化等方面均有体现。
女性侮称在社会称谓语中大量存在。。亲属关系中,尤其是在夫妻关系中对妻子使用的称呼已经大部分消除了歧视,无论是“老婆”“夫人”“爱人”“宝贝”等都没有轻视和侮辱的意思。社会称谓语中却包含了大量针对女性的侮称,比如“女强人”“女司机”“女法官”等在原有的一般称谓语之前加“女”字构成的称谓语,就包含了对女性轻视和侮辱。夫妻关系中,男性对外人介绍妻子时往往会用“堂客”“孩子他妈”“做饭的”等称呼;当面对行为不检点、有过失的女性,便会用“婊子”“破鞋”“狐狸精”等称呼;而“娘们儿”“丫头片子”“黄毛丫头”等词语则是在日常生活经常被使用的针对女性的歧视性称呼。以上皆是现代汉语中针对女性的侮称。其次,女性侮称在网络语言中大量存在并且不断“更新”。在网络语言中,针对女性的侮称大多是新词,例如“白莲花”“绿茶婊”“心机婊”“拜金女”等,并且还有很多外来词例如“碧池”,就是英文单词“bitch”的音译。
总的来说,现代汉语中针对女性使用侮称的现象并不少见,女性的社会地位也从其中反映出来。“‘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受宗法制度、等级制度、礼俗制度等影响下的称谓语言,所反映的是男权中心主义的本质内容。汉语中女性称谓的歧视是汉民族‘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文化传统在汉语中的映像。” [3]
二、现代汉语中出现针对女性的侮称的原因
语言是文化的镜像,没有一种语言是脱离文化而存在的。女性侮称在现代汉语中大量出现,与现代社会生活、人们的社会心理以及长期以来的历史因素是离不开的。
首先,由于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及儒家思想对女性进行长期束缚,使得女性一直处于附属地位。即使在当代社会,这种观念依旧存在于国人的脑海里。针对女性的侮称,便反映了这一点。就拿近几年出现的“女强人”“女司机”一类侮称来说,它正是受现代社会状况的影响而产生的最典型的侮称代表。
其次,社会心理便是女性侮称产生的另一重要因素。社会心理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男尊女卑的观念从封建社会一直延续至今,使人们对于“男主女从”的两性关系并无任何异议。两性气质的刻板印象,使得女性仿佛只能依附于男性生存,一旦女性做出与这种社会心理相悖的事情便会被指责并且被“冠以”侮称。以“拜金女”一词为例,追求财富无可厚非,取之有道便没有错,但当女性追求财富,追求更好的生活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便会被称为“拜金女”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们的蔑视与嗤之以鼻,但是当男性追求财富的时候,往往会被称为有事业心。
总而言之,针对女性的侮称与社会的种种方面都密切相关,也表现了现代社会针对两性的不同的态度和现代女性仍然不掌握话语权的现状。
三、对女性使用侮称对社会的影响
女性侮称既然属于汉语的一部分,与当代社会各个方面息息相关的同时,它本身作为语言其所具备的社会功能对当代社会也产生着影响。
当代社会男权中心的思想观念有所削弱,越来越多的女性尝试着突破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但是女性侮称的使用对当代社会价值观向男女平等、女性平权转变产生了负面影响。以“女博士”为例,博士本是对于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称呼,并没有性别限制,但由于中国长期的科举制度以及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在当今社会部分社会成员仍认为女性不可能读到博士学位,甚至女博士是异于男性和女性的“第三人类”,一提到“女博士”便充满了戏谑与讽刺之意。“女强人”,“女司机”便也是如此,这些称谓语在人们社会生活交往中频繁使用,有时甚至出现在报纸、杂志、网络新闻中。当代社会已然与网络密不可分,女性侮称在网络语言中被使用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网络的非实名制,使人们通过网络社交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更加的真实与露骨,女性侮称在网络中被使用不失为一种网络暴力,再加上网络信息传播迅速的特点,这些称呼便会迅速占领社交软件并且被网民使用。久而久之,所听所看之人便会产生心理暗示,部分社会成员甚至一部分女性都在默认并且接受这些称呼,男尊女卑的旧观念便以新形势继续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这也是语言的情感价值功能在发挥功用。
“半是受害者,半是同谋,像所有人一样” [6]久而久之,男尊女卑观念的继续渗透,在大众的心理结构中便会根深蒂固,对于改变人们对于女性的传统观念并无任何益处。
综上所述,称谓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代汉语中针对女性使用侮称的现象,反映了现代社会中对女性歧视的常态以及女性依然处于附属地位的现状,就女性侮称的使用状况来看,男主女从的两性关系也必将继续影响社会很长的一段时间。
(指导教师:廖颂举)
参考文献:
[1]闫娟.我国女性称谓中所体现出的男尊女卑[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7(04):73-75.
[2]廖颂举.《儒林外史》称谓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10) :211.
[3]廖颂举.《儒林外史》称谓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10) :302.
[4]波伏瓦著.郑克魯译.第二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9. (2012.4)
[5]张军.浅析汉语中的女性称谓歧视[J].安康师专学报,2006(0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