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包装印刷过程中水墨平衡的原理出发,分析影响包装印刷过程中水墨平衡的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包装印刷过程中维持水墨平衡的策略。
【关键词】包装印刷水墨平衡
引言
平板印刷以其制作成本低,印刷速度快等优势,在现代的包装印刷业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平板印刷的科技含量较低,在印刷过程之中水墨平衡难以长时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之内,造成了包装印刷的生产不稳定性,包装印刷的成本投入也因此而加大。因此,研究关于包装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是推动包装印刷节能化发展的前提。
1水墨平衡原理及影响因素
(1)原理。包装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主要是指在包装的平板印刷过程中,为了避免油墨的错误印刷,人为的在印刷过程中添加水分,以保护非印刷部分不受到油墨的影响。现阶段,大部分的包装印刷都采用润版液作为水分的主要成分,以降低成本。但是润版液的流动性较强,且对于油墨有较强的溶解性,在印刷的过程中形成的水墨乳液容易影响印刷质量。在包装印刷过程中强调水墨平衡,就是要控制润滑水分与油墨之间的比例,保证印刷质量。最为理想的水墨平衡状态,是空白区域有润版液形成的保护膜,与图文部分的油墨保护膜存在着明确的界限,润版液和油墨互不相溶。
(2)影响因素。水墨平衡的主导因素除了印刷过程中的润版液与油墨之间的比例平衡关系外,在实际的的印刷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其他的因素都会对水墨平衡造成影响。
首先,是印刷机印刷压力对于水墨平衡的影响。印刷机的压力调节影响着印刷机墨辊水辊的压力,而墨辊水辊直接关系着印刷过程中水墨的平衡。印刷机压力过大,墨辊水辊承受的压力也将会加大,在重压的作用下,原本不相溶的水墨开始相溶,导致版面水墨流动性增强,空白部分与图文部分的分界线不再严格,造成脏版甚至是印刷报废。但是如果压力过小,墨辊水辊的压力达不到印刷需要的压力值,会造成印刷不完全,出现印刷虚化等不成功现象。
其次,包装印刷原材料的性能对于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包装印刷,对于空白部分和图文部分有着很明显的区分,这也就提高了对于印刷原材料性能的要求。图文部分要清晰,并且耐油耐腐蚀,而空白部分要保持原材料的紧密性,要具有良好的耐脏性和抗压性。如果包装印刷原材料的性能不够全面,就可能会导致水墨平衡失衡,出现印刷失误。
最后,车间的恒温恒湿也对于包装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也有很重要的影响。车间是包装印刷的主要地点,车间的温度和湿度会影响到水墨平衡的恒定标准。车间中温度的不恒定,可能会导致油墨或者润版液受热过多,从而流动性增强,相互侵染,导致版面出现印刷污染。车间里的湿度,对于润版液的使用量和水分含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润版液的酸碱度以及导电性能、印刷机的转速等细小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包装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因此,在包装印刷过程之中,要对可能影响包装水墨平衡的因素,尽可能多的综合考量。
2水墨平衡的维持
对于包装印刷过程中水墨平衡的维持,要结合影响包装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的因素进行考量和技术改进。
第一,要针对影响水墨平衡的环境因素进行改良,维持印刷车间的温度和湿度的恒定,以保证外在因素对于润版液和油墨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根据所选用的油墨和润版液的特性,将车间的温度稳定在水墨和润版液特性发挥的最佳水平,避免温度湿度过高或者过低给水墨平衡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二,要保持印刷机的压力稳定,并且定时进行检查,以保持墨辊水辊的恒压运转。墨辊水辊是包装印刷的重要部件,也是维持水墨平衡的重要手段。将印刷机保持在恒压印刷状态,能够保证润版液和油墨不会因为压力的变化而出现失衡,造成脏版或者印刷虚影的出现。
第三,要从原材料入手,充分的分析每一批印刷材料的特性,从而决定润版液、油墨用量,车间恒温恒湿以及印刷机压力等外在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调整,以适应原材料的印刷特性。尤其是对于纸张以及油墨酸碱度,一定要事先进行掌握,以免因为印刷材料酸碱度的失衡,而造成印刷的失败。
第四,在印刷过程中,操作流程对于水墨平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当对实际操作的工人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使其具备专业的印刷技能。此外,在印刷过程之中,如果出现更换油墨品种的现象,一定要在更换之前对于印刷机进行彻底的清洗,保证两种不同的油墨不存在相互影响的可能。
结语
我国包装印刷的发展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且当前包装印刷已初具规模。但在技术方面要实现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并在降低印刷成本的同时保证印刷质量,还需要技术人员不断的实践,积累经验,并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邓体俊.包装印刷产品水墨平衡控制对工艺全局影响及处理办法[J].轻工科技,2015(18):31-33.
[2]周震欣,曾鸿鹏.有水平版印刷中水墨平衡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4(23):6-7.
【关键词】包装印刷水墨平衡
引言
平板印刷以其制作成本低,印刷速度快等优势,在现代的包装印刷业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平板印刷的科技含量较低,在印刷过程之中水墨平衡难以长时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之内,造成了包装印刷的生产不稳定性,包装印刷的成本投入也因此而加大。因此,研究关于包装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是推动包装印刷节能化发展的前提。
1水墨平衡原理及影响因素
(1)原理。包装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主要是指在包装的平板印刷过程中,为了避免油墨的错误印刷,人为的在印刷过程中添加水分,以保护非印刷部分不受到油墨的影响。现阶段,大部分的包装印刷都采用润版液作为水分的主要成分,以降低成本。但是润版液的流动性较强,且对于油墨有较强的溶解性,在印刷的过程中形成的水墨乳液容易影响印刷质量。在包装印刷过程中强调水墨平衡,就是要控制润滑水分与油墨之间的比例,保证印刷质量。最为理想的水墨平衡状态,是空白区域有润版液形成的保护膜,与图文部分的油墨保护膜存在着明确的界限,润版液和油墨互不相溶。
(2)影响因素。水墨平衡的主导因素除了印刷过程中的润版液与油墨之间的比例平衡关系外,在实际的的印刷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其他的因素都会对水墨平衡造成影响。
首先,是印刷机印刷压力对于水墨平衡的影响。印刷机的压力调节影响着印刷机墨辊水辊的压力,而墨辊水辊直接关系着印刷过程中水墨的平衡。印刷机压力过大,墨辊水辊承受的压力也将会加大,在重压的作用下,原本不相溶的水墨开始相溶,导致版面水墨流动性增强,空白部分与图文部分的分界线不再严格,造成脏版甚至是印刷报废。但是如果压力过小,墨辊水辊的压力达不到印刷需要的压力值,会造成印刷不完全,出现印刷虚化等不成功现象。
其次,包装印刷原材料的性能对于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包装印刷,对于空白部分和图文部分有着很明显的区分,这也就提高了对于印刷原材料性能的要求。图文部分要清晰,并且耐油耐腐蚀,而空白部分要保持原材料的紧密性,要具有良好的耐脏性和抗压性。如果包装印刷原材料的性能不够全面,就可能会导致水墨平衡失衡,出现印刷失误。
最后,车间的恒温恒湿也对于包装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也有很重要的影响。车间是包装印刷的主要地点,车间的温度和湿度会影响到水墨平衡的恒定标准。车间中温度的不恒定,可能会导致油墨或者润版液受热过多,从而流动性增强,相互侵染,导致版面出现印刷污染。车间里的湿度,对于润版液的使用量和水分含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润版液的酸碱度以及导电性能、印刷机的转速等细小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包装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因此,在包装印刷过程之中,要对可能影响包装水墨平衡的因素,尽可能多的综合考量。
2水墨平衡的维持
对于包装印刷过程中水墨平衡的维持,要结合影响包装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的因素进行考量和技术改进。
第一,要针对影响水墨平衡的环境因素进行改良,维持印刷车间的温度和湿度的恒定,以保证外在因素对于润版液和油墨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根据所选用的油墨和润版液的特性,将车间的温度稳定在水墨和润版液特性发挥的最佳水平,避免温度湿度过高或者过低给水墨平衡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二,要保持印刷机的压力稳定,并且定时进行检查,以保持墨辊水辊的恒压运转。墨辊水辊是包装印刷的重要部件,也是维持水墨平衡的重要手段。将印刷机保持在恒压印刷状态,能够保证润版液和油墨不会因为压力的变化而出现失衡,造成脏版或者印刷虚影的出现。
第三,要从原材料入手,充分的分析每一批印刷材料的特性,从而决定润版液、油墨用量,车间恒温恒湿以及印刷机压力等外在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调整,以适应原材料的印刷特性。尤其是对于纸张以及油墨酸碱度,一定要事先进行掌握,以免因为印刷材料酸碱度的失衡,而造成印刷的失败。
第四,在印刷过程中,操作流程对于水墨平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当对实际操作的工人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使其具备专业的印刷技能。此外,在印刷过程之中,如果出现更换油墨品种的现象,一定要在更换之前对于印刷机进行彻底的清洗,保证两种不同的油墨不存在相互影响的可能。
结语
我国包装印刷的发展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且当前包装印刷已初具规模。但在技术方面要实现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并在降低印刷成本的同时保证印刷质量,还需要技术人员不断的实践,积累经验,并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邓体俊.包装印刷产品水墨平衡控制对工艺全局影响及处理办法[J].轻工科技,2015(18):31-33.
[2]周震欣,曾鸿鹏.有水平版印刷中水墨平衡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4(2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