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良好的中学班集体机制纵横谈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m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中学班集体 机制 建设
  
  针对新时期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既要传承传统科学的管理教育方法,又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和创新,在德育实践中探索更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路子势在必行。
  
  一、建立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机制
  
  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即学校领导、班主任深入班级,学生家长定期轮流参与班管理,校外辅导员定期与学生沟通思想的管理模式。
  1.班主任深入班级。学校负责政教的领导及其他领导轮流深入班级,班主任要和同学们一起打扫卫生,随学生到学校食堂共进学生餐。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随堂听老师讲课等。
  2.让学生家长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因为中学生正处于学习新事物、模仿新事物较强且思想状况不稳定时期,思想状况受不健康思想干扰后向负面发展时,有时单靠学校领导、老师、同学的帮助是不够的。
  3.聘请校外法制辅导员。针对个别学生在校表现好、节假日后常出现思想波动,甚至有违规违纪的表现,我们聘请了派出所政治、业务素质都较高的干警定期参加班会。向学生进行法制宣传,结合实际案例,对那些有不良思想的学生起了警醒作用。
  
  二、建立值日班长和班主任助理机制
  
  要使学生真正转变思想,必须激活他的内部动力。为此,我们选准充分展现每个同学的组织领导才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突破口,开展了打破班干部长久不换的格局,采取选任值日班长和班主任助理的举措,每周班会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班里举行“假如我是班长或班主任助理”竞职3分钟演讲,结合平时情况,由同学、班主任、领导举手表决产生。值日班长具体负责一天的班务工作,班主任助理则负责协调班长与其他班干部、同学的关系,安排学校的工作,及时收集同学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报告给领导和班主任,并汇报处理方案、处理结果等。实践证明,产生这种深刻体会的过程,道德情操就得到了陶冶,思想觉悟就无形中提高了。
  
  三、建立班级文化育人机制
  
  1.创设健康有益的活动文化和行为文化。组织收看中央及省、市、区领导有关思想教育的电视讲话节目,收看像中国航天等能振奋民族精神的电视节目,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举行重大节日纪念活动,坚持升国旗活动、团队入团仪式活动等。激发了学生的爱祖国、爱科学等热情,使他们健康向上的热情转化为内驱力来影响其心理行为。
  2.营造和谐的教室文化。教室里悬挂名人名言,在教室后面的壁报栏内,每天由一名同学至少抄一句名人名言,学习园地中剪贴报纸上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本班本校的好人好事快讯。花开时节,教室四角各置放一盆鲜花,都是我们教室文化的组成部分。为了让同学们学习雷锋精神,做雷锋式的青少年,老师在班会上出了上联:“学雷锋易,做雷锋难,难能可贵。”一位同学随即对出下联,写在了黑板上:“学好人易,做好人难,贵在坚持。”……看似平平常常的几句对联,却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做模范人物的难能可贵,促使其争做模范,警示自己勿染恶习。
  (作者单位:山东菏泽牡丹区吴店镇中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