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台小长网纸机,身长4m,身宽82cm,抄宽只有22cm,从头到脚,调浆池、流浆箱、网部、压榨、干燥、卷取一样都不少。别看我的身量小,本领可不小,我能用于纸张的连续抄造,还能实现表面施胶操作,是模拟工业化生产的试验型长网纸机。
1957年,我从遥远的德国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的造纸所(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之前叫轻工业科学研究院制浆造纸研究所),从此安家落户。在我的记忆里,和我一起来的还有瑞典的电热回旋式碱法蒸煮锅、纸页成形器、湿浆解离器……我和同伴们被安置在小厂房里,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争着参与到当时火热的研究试验中。
1978年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岁月,国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而造纸所回归了轻工业部,并且有13项科技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这里面就有我的贡献。那个时候,造纸所是事业单位,是大家公认的理想型、“高富帅”,很多人都争着进入这个科研机构。每天陪伴我的有業务精深的科研人员,他们会因为一个技术配方的小小调整而不厌其烦地反复试验;还有进行具体操作的工人师傅,完成一天的任务后,他们哪怕再疲惫,也会把我擦拭的干干净净,每一个零件都闪闪发光。那时,我已经从小厂房搬到了院子里新盖的科研楼里,还专门配备了一名工人师傅。20世纪80年代信息还不发达,科研人员把国内外的专业书籍当成宝贝,每天傍晚,科研楼的楼道里都会响起他们的脚步声,大家利用休息时间来办公室加班,或研究,或学习,时间长了,我从脚步声就能分辨出他们:这个脚步轻轻的是赵璜高工,那个脚步匆匆的是叶惠莲高工,这个步履沉沉的……是叶竑高工!
时间推移到了20世纪90年代,造纸所启用了“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研究所”的新名称。1999年这个记忆犹新的年份,造纸所作为242家院所之一,首先进行改制,由原本的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型科研机构,并入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就像一个原本无忧无虑的孩子,突然失去了父母的庇护,被匆匆推向市场,接受残酷的竞争洗礼。还记得那个时候,很多人都交头接耳,担心着自己的职业未来;也有一些人以为造纸所会一蹶不振,纷纷离开各奔前程;但是有更多的人留了下来,认定造纸所不会消沉而会勇往直前,选择和造纸所并肩作战。那个时候,刚刚上任的所长——年仅39岁的归国博士曹振雷压力特别大,他说:“每天一睁眼,就是想着数百人的吃饭问题。”有时候,试验室的门开着,我从里面能看到他眉头紧锁,步履匆忙。我热切地想跟他打个招呼,但是他根本来不及看我一眼。
1999年10月13日,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来造纸所视察工作。记得他站在我的身边,稍微有些严肃地问曹振雷所长:“你们研究所的任务是什么?”不等我支起耳朵,就听到曹振雷所长斩钉截铁的回答:“是创新!”邹家华副委员长满意地笑了,他挥笔写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突破老框、永远创新”的题词,这幅墨宝留在了造纸所,也激励着纸所人抓住机遇,咬住创新,坚持以科研开发为本,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造纸所终于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从1999年到2005年,这是造纸所厚积薄发的7年。科研人员顺利完成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其中2个课题均在2001年被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此外,还获得了7项新的科研成果,以及19项科技部和其他部委项目。所有这些项目、课题,我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通过我一次次运转,生产出了供神州五号、神州六号、神州七号载人飞船生命保障系统使用的专用纸品。因此,在2003年召开的“庆祝载人航天取得圆满成功”大会上,造纸所受到了表彰,还收到了感谢信和证书。
奋斗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一眨眼,我来到中国已经50多年,按年龄算,应该是个中年人了。尽管我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但是在工人师傅们的精心呵护下,我依然精气神十足,在试验室里当仁不让,还是一把好手。都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在前辈们努力的基础上,如何将造纸所发展得更大更好,这个问题引发了现任领导班子深深地思考。
2012年,已经更名为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的造纸所从朝阳区光华路华丽蜕变,搬到了朝阳区望京,我也跟着住上了“豪宅”。2016年,造纸院河北廊坊基地新增加了6条纸机生产线,在庆祝造纸院建院60周年的大会上推出科技创新体系的新成员——纸基功能材料创新孵化平台。我很高兴,又迎来了这么多的新伙伴,我们会携手并肩,为造纸院进一步开展深化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做出自己的贡献。
造纸院不断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相继成立了衢州分院和中轻(晋江)卫生用品研究有限公司,持续开拓产业化创新之路,深度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多种举措共同推出,项目成果全面开花,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连续十多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我为此感到特别的骄傲和自豪。
2018年,尽管已经60多岁了,但我依然有一颗火热的心。不能忘,我刚到造纸院的初心:为中国的造纸工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暗暗握拳,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继续与纸院人一起,竭尽所能,奋力前行!
1957年,我从遥远的德国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的造纸所(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之前叫轻工业科学研究院制浆造纸研究所),从此安家落户。在我的记忆里,和我一起来的还有瑞典的电热回旋式碱法蒸煮锅、纸页成形器、湿浆解离器……我和同伴们被安置在小厂房里,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争着参与到当时火热的研究试验中。
1978年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岁月,国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而造纸所回归了轻工业部,并且有13项科技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这里面就有我的贡献。那个时候,造纸所是事业单位,是大家公认的理想型、“高富帅”,很多人都争着进入这个科研机构。每天陪伴我的有業务精深的科研人员,他们会因为一个技术配方的小小调整而不厌其烦地反复试验;还有进行具体操作的工人师傅,完成一天的任务后,他们哪怕再疲惫,也会把我擦拭的干干净净,每一个零件都闪闪发光。那时,我已经从小厂房搬到了院子里新盖的科研楼里,还专门配备了一名工人师傅。20世纪80年代信息还不发达,科研人员把国内外的专业书籍当成宝贝,每天傍晚,科研楼的楼道里都会响起他们的脚步声,大家利用休息时间来办公室加班,或研究,或学习,时间长了,我从脚步声就能分辨出他们:这个脚步轻轻的是赵璜高工,那个脚步匆匆的是叶惠莲高工,这个步履沉沉的……是叶竑高工!
时间推移到了20世纪90年代,造纸所启用了“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研究所”的新名称。1999年这个记忆犹新的年份,造纸所作为242家院所之一,首先进行改制,由原本的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型科研机构,并入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就像一个原本无忧无虑的孩子,突然失去了父母的庇护,被匆匆推向市场,接受残酷的竞争洗礼。还记得那个时候,很多人都交头接耳,担心着自己的职业未来;也有一些人以为造纸所会一蹶不振,纷纷离开各奔前程;但是有更多的人留了下来,认定造纸所不会消沉而会勇往直前,选择和造纸所并肩作战。那个时候,刚刚上任的所长——年仅39岁的归国博士曹振雷压力特别大,他说:“每天一睁眼,就是想着数百人的吃饭问题。”有时候,试验室的门开着,我从里面能看到他眉头紧锁,步履匆忙。我热切地想跟他打个招呼,但是他根本来不及看我一眼。
1999年10月13日,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来造纸所视察工作。记得他站在我的身边,稍微有些严肃地问曹振雷所长:“你们研究所的任务是什么?”不等我支起耳朵,就听到曹振雷所长斩钉截铁的回答:“是创新!”邹家华副委员长满意地笑了,他挥笔写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突破老框、永远创新”的题词,这幅墨宝留在了造纸所,也激励着纸所人抓住机遇,咬住创新,坚持以科研开发为本,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造纸所终于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从1999年到2005年,这是造纸所厚积薄发的7年。科研人员顺利完成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其中2个课题均在2001年被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此外,还获得了7项新的科研成果,以及19项科技部和其他部委项目。所有这些项目、课题,我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通过我一次次运转,生产出了供神州五号、神州六号、神州七号载人飞船生命保障系统使用的专用纸品。因此,在2003年召开的“庆祝载人航天取得圆满成功”大会上,造纸所受到了表彰,还收到了感谢信和证书。
奋斗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一眨眼,我来到中国已经50多年,按年龄算,应该是个中年人了。尽管我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但是在工人师傅们的精心呵护下,我依然精气神十足,在试验室里当仁不让,还是一把好手。都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在前辈们努力的基础上,如何将造纸所发展得更大更好,这个问题引发了现任领导班子深深地思考。
2012年,已经更名为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的造纸所从朝阳区光华路华丽蜕变,搬到了朝阳区望京,我也跟着住上了“豪宅”。2016年,造纸院河北廊坊基地新增加了6条纸机生产线,在庆祝造纸院建院60周年的大会上推出科技创新体系的新成员——纸基功能材料创新孵化平台。我很高兴,又迎来了这么多的新伙伴,我们会携手并肩,为造纸院进一步开展深化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做出自己的贡献。
造纸院不断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相继成立了衢州分院和中轻(晋江)卫生用品研究有限公司,持续开拓产业化创新之路,深度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多种举措共同推出,项目成果全面开花,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连续十多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我为此感到特别的骄傲和自豪。
2018年,尽管已经60多岁了,但我依然有一颗火热的心。不能忘,我刚到造纸院的初心:为中国的造纸工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暗暗握拳,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继续与纸院人一起,竭尽所能,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