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泳22岁,华南农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大三学生,广东顺德人。自幼爱好书画,曾获全国作文比赛二等奖,广东省中小学生书法比赛二等奖和多次获得校园摄影奖。她还曾经获得校艺术学院举办的女生形象大赛最佳才艺女生奖。在不久前举行的索尼爱立信(Sony Ericsson)全球影像大赛上,陈泳力压15个国家的近两万副手机摄影作品,获得全球冠军,赢得了一次纽约、巴黎的海外旅行奖励。
妙手偶得的获奖作品
去年7月至10月中旬,陈泳参加了索尼爱立信全球影像大赛,主办机构共收到了两万张参赛作品起初她并未想到会获得大奖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作品“动力源自竞争”竟然获得全国一等奖,奖品是索尼爱立信320万像素的Cyber-shot影像手机K790c,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罗更前、王文澜等组成的专家评委们对这幅作品的评价是“这是一幅充满想像力的作品,倒影的梦幻与真实球体的奇妙组合,让画面游离于一种难以描述的气氛中。应该说从作品中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别出心裁的拍摄手法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之后更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在来自15个国家的冠军赛中,路透社首席摄影师David Viggers等全球知名的摄影家进一步评选,陈泳的这幅作品再次脱颖而出,折得全球桂冠。评委们的评价是,“这张照片令人印象深刻,很有力度,是一张原创性很强的作品,陈泳获得这个大奖当之无愧”在得知自己获得这项大奖的消息后,陈泳说:“我觉得很高兴,很激动。我很自豪能够为学校乃至国家争光,同时也非常荣幸能够获得摄影大师们对我作品的认可肯定”。
陈泳此前使用的手机是K750c,自2006年2月她使用这款200万像素的手机以来,已经拍搬了2000多幅照片。由于一直使用索爱的手机,所以当索尼爱立信举办全球手机影像大赛的消息公布以后,陈泳就积极准备。谈到最终获奖的照片“动力源自竞争”,却有一些妙手偶得的意味她说:“2006年夏的一天,刚下了雨,我漫步在宁静的校园,感觉很轻松,因为平时也很喜欢打篮球,于是就想到去篮球场逛逛,看到地面都很多水,而水中篮球架的倒影更是一种美丽的画面,于是我不由自主地拿起索尼爱立信K750c手机轻松地拍起照片来。后来觉得画面只有倒影显得有点单调,这时我看到不远处从网球场溜进来的一个网球,突然灵感一动,觉得现实的网球跟框架的倒影以及红色场地会不会构成另外一种艺术画面呢,于是我就用自己设计专业学过的补色关系,构图法则来创作了此作品,同时作品命名为动力源自竞争也是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肯定自己超越自己是我一直以来的座右铭,我喜欢获胜的感觉,愿意从失败中总结所犯的错误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当时篮球场拍下来的一组有6张左右,我自己觉得最有创意的就是这张,它的三维效果很强,构图很好,很有震撼力。”陈泳如是说。“但是如果要说最喜欢的,我还是希望这一组里‘超越自我’那一张,因为更能表现我自己的性格‘肯定自我,超越自我’”。“不过可能专家的眼光和我不一样吧,他们还是觉得‘动力源自竞争’更好一些。”陈泳说着笑了起来。
手机随拍的积极实践者
陈泳的网名叫书女,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爱看书的女孩,爱书法的女孩。“其实这些东西对于摄影来说帮助是莫大的,我最喜欢的作家是台湾的刘墉,他的作品既有哲学的深度,又有散文的美感,我在摄影的时候不自觉地就会将一些思想性的东西融入摄影创作之中。而书法讲究的是结构,讲究的是和谐的整体美,在这一点上,书法与摄影是想通的。”
作为手机随拍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我们发现陈泳的拍摄并非那么随意,除了获奖的“动力源自竞争”,我们发现陈泳的摄影作品几乎每张都有值得思考的地方。“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了,手机随拍表达的是一种积极的摄影态度,一种摄影状态,表达的是一种摄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感觉,就算是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也不能过于随意,不然就会越拍越烂。”陈泳认为,手机摄影不仅仅是表达拍摄者看到的东西,而更要表达的是事物的内涵与拍摄者内心的感受。在拍摄过程中,有激情才会有创作动力。要感动自己,要有思想,才能拍摄出好的作品。
在拍摄的2000多幅手机作品中,很多都是反映生活的作品,地铁、宿舍、操场、课堂,只要走过的地方就是拍摄的现场,不论白天黑夜,只要有感觉,那就掏出手机,将手机随拍进行到底。“但是手机拍摄—定要扬长避短——因为手机摄影功能有限,只好往观念摄影方向去拍。我觉得如果手机拍出来的照片要拍得比相机拍出来的有创意,也是一种挑战呀。”
影像功能与通讯功能的深度整合,是新一代影像手机的核心标志之一,各大厂商都在加大对于手机影像功能的挖掘,为手机随拍运动推波助澜。高品质成像元件和以往只在专业相机上采用过的自动对焦灯、氙气闪光灯都出现在了最新的拍照手机上。手机随拍,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全球风尚。作为手机摄影玩家中的佼佼者,陈泳对此更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感受:“相比数码相机拍摄而言,手机拍摄更加随意、不受拘束、更能放开思想去创作有创意的作品”她还认为,影像手机虽然不是专业的影像设备,但是更具有挑战性,更能够考验拍摄者的耐心和激发创新意识
陈泳的手机拍摄经验
1、采光很重要
由于手机摄像头的镜头小,所以采光最为重要,白天室外光线好时,很容易拍出好的照片来,只要注意不逆光,光线反差对比不是太大就可以了。夜间或室内光线不足时,尽可能打开夜间模式或闪光灯(不是所有手机都有的功能),效果会略好一些:最好的办法是为其补光,室内加盏台灯,室外打开车灯,或者靠近灯源;手电筒也是很好的补光源,光线暗时会很有帮助。
2、拍完要稍作停留 手机摄像头的快门时滞表现往往很糟糕,抓拍到的表情往往滞后,要尽可能在拍完后停留一两秒再移动,双手持机拍摄也要这样操作因为有些手机即使拍完,液晶屏上获取到满意照片后,由于部分手机液晶屏显示与拍摄记录的不同步,最终存下来的还是延迟后一刻的表情,拍完后即移动相机位置,拍到的片子不仅不是你想要抓到的表情,还会模糊掉,所以拍完后应稍作停留。
3、靠近拍摄少用数字变焦
尽量让拍摄对象充满镜头,拍到更多的细节,但要适度,在聚集范围之内,一般30~60cm。
4、选择大尺寸,学会构图
手机拍照一般都会有多个尺寸可选,只要空间允许,大尺寸是首选,为后期的裁剪留下充分的余地。此外,大部分人拍片子都是选择目标居中法,实际上拍照也有黄金分割法,构图可选九宫格,尽可能把拍摄主体安置在3分线位上,这里是视觉的最佳位,横式、竖式构图都是如此。当然,拍摄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死板的模式,长期拍摄后可以尝试大胆的不规则构图,形成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5、选择合适入拍角度,多拍优选
在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尝试斜45°拍摄,可有效避开玻璃的反光:逆光拍摄时提高入拍角度或转换位置,也可以有效避开光芒光晕。手机较小的摄像头多数广角较大,充分利用广角效果,比如低角度拍摄人物,可以产生腿部修长的效果,拍建筑物也可以产生雄伟高大的视觉冲击。
6、持稳拍摄,手机翻转90°
由于手机摄像头镜头过小,造成入光量少,所以拍摄快门都不会太高,单手拍摄很容易抖掉,所以应养成双手拍摄的习惯而在夜晚或室内光线不足时,可以找一个支撑物,胳膊肘顶靠在上边,或者手机直接支撑在上边,这样才能持稳,才可以拍到更多清晰的片子。

妙手偶得的获奖作品
去年7月至10月中旬,陈泳参加了索尼爱立信全球影像大赛,主办机构共收到了两万张参赛作品起初她并未想到会获得大奖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作品“动力源自竞争”竟然获得全国一等奖,奖品是索尼爱立信320万像素的Cyber-shot影像手机K790c,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罗更前、王文澜等组成的专家评委们对这幅作品的评价是“这是一幅充满想像力的作品,倒影的梦幻与真实球体的奇妙组合,让画面游离于一种难以描述的气氛中。应该说从作品中作者非凡的想像力和别出心裁的拍摄手法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之后更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在来自15个国家的冠军赛中,路透社首席摄影师David Viggers等全球知名的摄影家进一步评选,陈泳的这幅作品再次脱颖而出,折得全球桂冠。评委们的评价是,“这张照片令人印象深刻,很有力度,是一张原创性很强的作品,陈泳获得这个大奖当之无愧”在得知自己获得这项大奖的消息后,陈泳说:“我觉得很高兴,很激动。我很自豪能够为学校乃至国家争光,同时也非常荣幸能够获得摄影大师们对我作品的认可肯定”。
陈泳此前使用的手机是K750c,自2006年2月她使用这款200万像素的手机以来,已经拍搬了2000多幅照片。由于一直使用索爱的手机,所以当索尼爱立信举办全球手机影像大赛的消息公布以后,陈泳就积极准备。谈到最终获奖的照片“动力源自竞争”,却有一些妙手偶得的意味她说:“2006年夏的一天,刚下了雨,我漫步在宁静的校园,感觉很轻松,因为平时也很喜欢打篮球,于是就想到去篮球场逛逛,看到地面都很多水,而水中篮球架的倒影更是一种美丽的画面,于是我不由自主地拿起索尼爱立信K750c手机轻松地拍起照片来。后来觉得画面只有倒影显得有点单调,这时我看到不远处从网球场溜进来的一个网球,突然灵感一动,觉得现实的网球跟框架的倒影以及红色场地会不会构成另外一种艺术画面呢,于是我就用自己设计专业学过的补色关系,构图法则来创作了此作品,同时作品命名为动力源自竞争也是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肯定自己超越自己是我一直以来的座右铭,我喜欢获胜的感觉,愿意从失败中总结所犯的错误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当时篮球场拍下来的一组有6张左右,我自己觉得最有创意的就是这张,它的三维效果很强,构图很好,很有震撼力。”陈泳如是说。“但是如果要说最喜欢的,我还是希望这一组里‘超越自我’那一张,因为更能表现我自己的性格‘肯定自我,超越自我’”。“不过可能专家的眼光和我不一样吧,他们还是觉得‘动力源自竞争’更好一些。”陈泳说着笑了起来。
手机随拍的积极实践者
陈泳的网名叫书女,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爱看书的女孩,爱书法的女孩。“其实这些东西对于摄影来说帮助是莫大的,我最喜欢的作家是台湾的刘墉,他的作品既有哲学的深度,又有散文的美感,我在摄影的时候不自觉地就会将一些思想性的东西融入摄影创作之中。而书法讲究的是结构,讲究的是和谐的整体美,在这一点上,书法与摄影是想通的。”
作为手机随拍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我们发现陈泳的拍摄并非那么随意,除了获奖的“动力源自竞争”,我们发现陈泳的摄影作品几乎每张都有值得思考的地方。“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了,手机随拍表达的是一种积极的摄影态度,一种摄影状态,表达的是一种摄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感觉,就算是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也不能过于随意,不然就会越拍越烂。”陈泳认为,手机摄影不仅仅是表达拍摄者看到的东西,而更要表达的是事物的内涵与拍摄者内心的感受。在拍摄过程中,有激情才会有创作动力。要感动自己,要有思想,才能拍摄出好的作品。
在拍摄的2000多幅手机作品中,很多都是反映生活的作品,地铁、宿舍、操场、课堂,只要走过的地方就是拍摄的现场,不论白天黑夜,只要有感觉,那就掏出手机,将手机随拍进行到底。“但是手机拍摄—定要扬长避短——因为手机摄影功能有限,只好往观念摄影方向去拍。我觉得如果手机拍出来的照片要拍得比相机拍出来的有创意,也是一种挑战呀。”
影像功能与通讯功能的深度整合,是新一代影像手机的核心标志之一,各大厂商都在加大对于手机影像功能的挖掘,为手机随拍运动推波助澜。高品质成像元件和以往只在专业相机上采用过的自动对焦灯、氙气闪光灯都出现在了最新的拍照手机上。手机随拍,正在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全球风尚。作为手机摄影玩家中的佼佼者,陈泳对此更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感受:“相比数码相机拍摄而言,手机拍摄更加随意、不受拘束、更能放开思想去创作有创意的作品”她还认为,影像手机虽然不是专业的影像设备,但是更具有挑战性,更能够考验拍摄者的耐心和激发创新意识
陈泳的手机拍摄经验
1、采光很重要
由于手机摄像头的镜头小,所以采光最为重要,白天室外光线好时,很容易拍出好的照片来,只要注意不逆光,光线反差对比不是太大就可以了。夜间或室内光线不足时,尽可能打开夜间模式或闪光灯(不是所有手机都有的功能),效果会略好一些:最好的办法是为其补光,室内加盏台灯,室外打开车灯,或者靠近灯源;手电筒也是很好的补光源,光线暗时会很有帮助。
2、拍完要稍作停留 手机摄像头的快门时滞表现往往很糟糕,抓拍到的表情往往滞后,要尽可能在拍完后停留一两秒再移动,双手持机拍摄也要这样操作因为有些手机即使拍完,液晶屏上获取到满意照片后,由于部分手机液晶屏显示与拍摄记录的不同步,最终存下来的还是延迟后一刻的表情,拍完后即移动相机位置,拍到的片子不仅不是你想要抓到的表情,还会模糊掉,所以拍完后应稍作停留。
3、靠近拍摄少用数字变焦
尽量让拍摄对象充满镜头,拍到更多的细节,但要适度,在聚集范围之内,一般30~60cm。
4、选择大尺寸,学会构图
手机拍照一般都会有多个尺寸可选,只要空间允许,大尺寸是首选,为后期的裁剪留下充分的余地。此外,大部分人拍片子都是选择目标居中法,实际上拍照也有黄金分割法,构图可选九宫格,尽可能把拍摄主体安置在3分线位上,这里是视觉的最佳位,横式、竖式构图都是如此。当然,拍摄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死板的模式,长期拍摄后可以尝试大胆的不规则构图,形成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5、选择合适入拍角度,多拍优选
在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尝试斜45°拍摄,可有效避开玻璃的反光:逆光拍摄时提高入拍角度或转换位置,也可以有效避开光芒光晕。手机较小的摄像头多数广角较大,充分利用广角效果,比如低角度拍摄人物,可以产生腿部修长的效果,拍建筑物也可以产生雄伟高大的视觉冲击。
6、持稳拍摄,手机翻转90°
由于手机摄像头镜头过小,造成入光量少,所以拍摄快门都不会太高,单手拍摄很容易抖掉,所以应养成双手拍摄的习惯而在夜晚或室内光线不足时,可以找一个支撑物,胳膊肘顶靠在上边,或者手机直接支撑在上边,这样才能持稳,才可以拍到更多清晰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