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建筑设计历史源远流长,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传统设计一度深受来自西方的影响,本民族的传统遭到了遗弃。随着我国全球政治与经济地位的不断上升,从上世纪末开始,设计行业当中出现了一股重回传统的潮流,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从传统文化当中找寻设计灵感,希望探索中国设计独有的风格。本文希望通过分析三个建筑设计改造的案例,说明在建筑设计中构建东方意境需要通过出自于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运用高科技的参数化设计方向,并且同时考虑建筑与景观的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
关键词:建筑改造 东方意境 参数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2-0146-03
一项目案例
(一)石家庄中环广场改造项目
1.项目背景
这是为了位于石家庄市中心位置的一个地标性商业地产项目而打造的售楼中心。该地块交通便利,周围有包括市政府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政府行政机构。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地块的位置决定了建筑从地皮生长起来之后的属性及其影响力。而该地块的城市核心地位无疑为其在城市发展过程当中担任领军的角色奠定了毋庸置疑的基础。
该商业综合体包括酒店式公寓、住宅和商业区,以及一个相对独立的售楼处。开发商计划在五年内完成楼盘的所有销售。因此,楼盘售楼处原本为与楼盘其他部分风格类似的一个临时建筑。五年销售期结束之后,它将被拆除。建筑主体为一座钢筋混泥土的常规四方建筑。由于缺乏辨识度和吸引力,无法达到开放商所需要的“聚拢人气”的目的,而被开发商放弃。开发商希望能够对已有建筑进行改造,改变现有困境,令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2.设计理念策划
设计团队接手该项目之后,对地块本身和周围环境进行评估,认为该项目本身的中心位置使其具有城市人气中心的天然潜力。而带有文化属性的项目往往具有聚拢人气,产生话题,提升影响力的功能。因此,设计团队从策略上建议开放商改变此前仅仅将其作为临时建筑的方案,把它变成一个带有文化属性的永久性建筑,通过建筑提升城市影响力,实现城市差异化。该建筑可以在完成商业使命之后,承担起市民艺术欣赏和艺术教育的重任,进一步实现其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而项目所在的石家庄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型城市,具有丰富的农林业资源,但是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一直相对欠发达。在城市最中心的位置建艺术中心,可对城市文化的转型和进一步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3.解决方案
根据设计团队的调研,虽然该建筑位于城市的核心位置,但周围全是类似于传统塔楼的平庸建筑,毫无特色可言,还有许多天线毫无章法地遍布建筑的四周。团队决定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来完成本次设计——既然周围的建筑都看来平庸,不如顺势而为,将周围的平庸建筑视为来自各个方向的受力。这些虚拟的力附着在这个简单单体上,使得原本为方形的形体受到挤压,变成了拥有多个层次的不同切面,如磐石一般的形态。随着这个形体延伸起伏,将开窗的部分加以剔除,进而形成一个从不同角度观看拥有不同转变和视觉延伸的多维形体。该形体由一系列的折面互相叠加而成。通过大量的模型研究,设计团队赋予模型上每个折面不同的角度和变化,使得建筑外立面每一张板以及板与板之间均呈现不同的空间角度。建筑本身则成为具有多变性并可以向多维度延展的有机体。而当观者围着这个建筑前行时,每一步都会有新鲜的体验与感受。
此外,负向受力反而使得建筑具有吸纳的感觉,就像中国太极当中包含的智慧,遇到外界冲突时不是硬性抵抗,而是接受和包容。負向受力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形成一种新的正面力量。外部空间的负向受力这一设计概念被传达到建筑的室内空间,转而成为室内空间设计的灵感来源。在该项目的室内设计当中,所有的功能区都被视为单一细胞,受到挤压之后不断膨胀的细胞,被去掉细胞核后剩下的空间缝隙构成了售楼处的建筑骨架。建筑内外的设计理念一致,而处理手法有别。
这一设计方案使得原建筑主体的钢机构得以保留,并用其支撑现有的结构面板可节省资源,避免了浪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建筑次结构的设计。结构面板与原建筑的玻璃幕墙之间形成双层表皮,在夏天能够过滤掉工业城市中因为二氧化碳过度排放而导致的热量,冬天能够保温,起到环保节能的作用。板面上根据参数化设计留出空间,开出小洞,这些洞保证了建筑内充足的光线。设计团队选择了硬度够厚,同时带有漫反射效果的太空铝板作为建筑材料,将周围景象折射出空间蒙太奇的效果,让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产生一种互动与融合。
(二)大理南诏国风情岛居停酒店改造项目
1.项目背景
大理南诏风情岛坐落于洱海双廊境内,为洱海三岛之首,远观如一把巨梭,静卧在蓝天碧水之间,浓缩了大理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岛屿完全独立又与陆地相距不远,是旅行大理时不可错过的经典目的地,为国家四A级旅游景点。目前,岛上每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而环岛360度均可见的建筑为岛上唯一酒店,是于上世纪80年代改建的南诏王避暑行宫旧址。酒店建筑和配套设施已显得非常滞后,无法满足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设计团队应邀对酒店进行了全面翻新设计,包括总体规划、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
2.设计理念策划
大理古时曾被为祥云,云与大理人相互依存,为大理人的生活提供着指引。本次改建总体规划上保留本岛原有建筑布局,结合本岛自然环境和大理当地文化,将“云”作为项目设计的主题概念。与中国山水画相似,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空间营造的重点在于意境。意境是神与形的统一,代表内心的境界。在大理,不论身处何处,都能看到美丽的云朵。设计师将云作为酒店主体部分营造意境的具体意象,既与洱海逐云的自然环境相呼应,也是大理祥云文化东方人文主义情怀的表达。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避世的仙境通常都是“云深不知处”的所在。而近年大理作为都市人群理想的旅行目的地愈发走红,选择“云”这一出世的文化意向,符合人们对旅行大理的期待——这里是所有想要逃离城市喧嚣,向往心灵自由的人们心中的世外仙境。 3.解决方案
酒店以及围绕着酒店主体建筑的独栋别墅及其它功能单体,均采用“云”这一设计概念。远观时,整个岛屿如同飘浮在洱海上空的团团云朵,若隐若现于岛中央,与苍山洱海之间的自然云相映成趣,凸显出南诏岛仙境般世外桃园的气质。
设计团队移除了原有的建筑表皮,保留楼下裙房部分,重建上层主体建筑。新的主体建筑功能得以重新规划:楼下裙房变成住店客人和游客共享的商业综合体,提供旅游接待、餐饮和休闲等多方位的服务。该部分设计采用大理民居中的院落形态,四面围合,屋顶均向中间倾斜,意为四水归堂,聚财纳福。裙房与酒店客房之间用绿色的屋顶花园和蓝色的户外泳池分隔,功能性与审美性兼具。同时还能与本岛的绿色植物融为一体。酒店房间完全进行重新设计。岛屿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94.50平米,改建后总建筑面积达到1.7万平方米,占总岛面积的21%。不仅增加了酒店客房数量,对原有别墅进行重新规划组合,增加大小码头商业服务建筑面积,同时还设置了面积为500多平米的南诏岛美术馆以及1000平米的多功能厅。
(三)异斯夫独岛纪念公园改建项目
1.项目背景
异斯夫独岛纪念公园位于韩国江原道首府三陟市东南角,以六香山(Yunkyang)为主体形成。该公园为纪念曾为韩国捍卫国土而立下汗马功劳的异斯夫将军而建,是一座集纪念博物馆、文化艺术村、城市公园为一体的综合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4000m2。三陟市地处江原道东北角,依太平洋海峡,与日本隔海相望。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让其成为了韩国迎接世界的入口,更成为连接北太平洋海岛——郁陵岛及其附属岛屿独岛的重要枢纽,承载着韩国对于独岛领土权坚决捍卫的历史意义。当年,异斯夫将军正是从这里出海前往独岛,勇立战功,成为韩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2.设计理念策划
异斯夫将军毕生最大的成就是解决了有关韩国独岛的归属权,为国家争取到更为丰裕的自然资源。因此,设计师希望从自然方面入手找寻设计灵感。“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浮游于天地间的云是自然当中连接山海的媒介,也是山、海间均会出现的自然守护者。纪念公园东面朝海,西侧面山,山海之间的云卷云舒在此凝聚成气象万千。受此启发,设计师选择了“云”这一极富东方韵味的象征符号作为该项目的主要灵感来源。
3.解决方案
设计师将云的形态作为基本媒介,以最具历史价值的异斯夫纪念馆为起点,朝两端延伸环抱整个公园,在空中形成一條带状连续的走廊,将纪念馆,文化村和散落的民居串联为一个整体,四大功能性建筑体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连续无间断的空中走廊将整个纪念公园围-合成一个完全独立的建筑群,为人与自然创造出了一个可以无限对话的平台,跌宕起伏间如纽带般连接人与自然,又全然融于自然之中。六香山作为整座公园的中心,如经沧桑沐浴的智者,汲取千年大地精华绽放于云端,守护并见证了这片土地千年来的故事。在踏上空中廊桥自上而下游走时,人们能够从多角度全方位欣赏山间魅力。
主体建筑巨大的白色体块与极具张力的曲线将异斯夫将军纵横疆场的雄才大略化成建筑语言呈现于人们面前。形式大胆、极具未来感的建筑语言使得该建筑完全跳脱传统建筑形式的窠臼,让异斯夫纪念馆、独岛体验中心、公园游客中心三大功能区有机融于一体,也使得整个建筑体与周围环境形成一种和谐又有趣的反差,醒目而不突兀。建筑内部采用木材这种具有自然感的东方传统建筑元素,通透开放的内部空间模糊了自然和人工的界限,让人心生置身自然中的轻松愉悦。
纪念馆前的广场将原本横穿公园的机动车道路缝合,并在此开凿出一片浅水池。由水构成的镜像世界将原本建筑与空间的场域放大,人在虚实空间的交接线中穿行,也是在自然与人工建筑间穿行,这种多维度的穿梭赋予空间新的定义,也为观者带来了独特的体验。分别代表郁陵岛与独岛的两座景观石分列于步道两侧,既为广场增加了更为活泼灵动的景观,又强化了公园本身所富有的象征意义,让参观更具仪式感。步道尽头,曾为异斯夫征伐带去祥意的石狮作为神兽沐浴天光下,如同带着使命降临,等待着为游客拉开历史的序幕。
云廊的另一侧是城市度假酒店和文化艺术村,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展示区。原本散落在六香山脚下的独立民居也被纳入项目当中,成为文化艺术村的主体。通过重新规划和再造,原本仅供当地居民居住的封闭空间被打开,成为一个集艺术家工作室、创意民宿和居民社区于一体的开放式共享空间。艺术家的进驻将会通过各种活态艺术创作和各色艺术活动激活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而艺术家与居民的混居则必然会为艺术创作赋予更多的本土特色,使这种基于地域历史的新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和”中共生。
二、扎根于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
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通常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城市精神追求的具象表达。建筑能够改变城市,影响城市文化脉络的发展,记录城市的历史进程。而设计理念是设计师在作品构思过程当中所确立的设计主导思想,犹如作品的灵魂和底色,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作品的文化内涵和风格特质。对于设计作品而言,设计理念是设计的精髓,也是作品区别于其他同类作品的关键因素,将会赋予作品与众不同的个性和专业特点。在设计具有东方意境的建筑作品时,设计师应该从传统哲学当中获得理念设计的灵感。
设计是文化构建的一部分,设计当中所包括的内涵和价值总是能够反映出文化的特质,体现文化的精神,并且能够反映民族、地域和时代的特色。设计还能够创造新的文化,通过创意的物化,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创建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设计,可以强化本土的身份认同,增强地区的凝聚力。因此,设计师从传统文化当中寻找灵感,一方面能够设计创造出合适本地区、本民族人民生活方式的建筑作品,同时也能够通过建筑设计作品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在以上案例当中,设计师均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针对原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寻找设计灵感,最终呈现的结果也更有可能获得接受、得到认可。 三、非线性参数化技术为建筑空间造型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同时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也更多可能性。参数化设计属于广义的数字化设计范畴,将设计参变量量化,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特质由一个个参变量代表,再通过计算机编程和控制的方法生成多种方案。在参数化设计当中,设计师不再是主观的设计者,而是设计方案的选择者。传统建筑设计当中的设计方案来自设计师的草图,是一个单一线性的过程,而参数化设计则是通过设定若干规则,计算机通过遵循规则演绎和推理出若干方案。在调整设计方案时,传统的设计可能需要完全推倒重来,参数化则只是需要对其中的规则进行修改和调整就可以获得新的整体方案。也就是说,参数化设计的可变性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极大的可控性,能够让建筑设计变得更加灵活。
而非线性建筑则是对传统单一形态的建筑的一种颠覆。美国建筑评价家查尔斯·詹克斯早在上个世纪时就预测到“非线性建筑将在复杂科学的引导下,成为下一个千年重要的建筑运动,不管这种运动最终的发展结果如何,他们都是对牛顿经典科学以及常规建筑形式的一次反叛。”非线性建筑的形态是自由的,连续的、流动的、不规则的、非标准的、随机的。它是对建筑本身性质和功能以及周边环境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而得来的结果。这类建筑的设计过程需要对建筑本身进行研究,并且通过整合和提炼,将概念具象化。可以说,参数化设计是在设计非线性建筑的一种方法论,可以较好地解决非线性建筑当中的设计问题。
非线性参数化建筑美学的来源是流动、自由的美学精神,其中蕴含着多维、流动、模糊的设计思维,其主要的表现方式是对各种不同角度曲线的运用。而曲线被认为是生命存在、运行和进行当中最基本的形态,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当中常见方式,“山环水抱说”、“曲径通幽”均表达出了对“曲”的情有独钟。这类建筑以不规则的自然曲线作为设计特色,从刻板的强调功能性和生产效率的现代主义传统设计观念中,将自然的原始意象嵌入建筑空间的形态设计,通过建筑引申出大自然与人工机能环境的新关系。
简而言之,在建筑设计当中运用非线性参数化技术为建筑空间造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其能够打破传统单一性空间造型的固有模式,塑造出更接近自然形态、以曲线为主的建筑形态。而这也有助于建筑体与中國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形成呼应,能够更好地诠释东方文化当中的精髓。在以上案例当中,不论是表现“太极”的力,还是对“云”这一自然形态的塑造,都离不开非线性参数化技术。这种技术的运用,能够让建筑当中东方精神的表达更为淋漓尽致。
四、建筑与景观的融合共生
艾伦·鲍尔斯(Alan Bowles)认为:“建筑形态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从不是单一的,是以自然为标准,与灵感的源泉交织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讲究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其实就是在谈建筑主体与景观之间融合共生的关系。这一点在中国最早的设计理论著作《考工记》当中也有涉及,书中认为好的设计应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说明造物并不是只是人的技艺与劳动。应当将自然条件同人工技艺完美结合,顺应自然,体现造物时人与物质材料和自然环境之间密切的联系。
在大理南诏国风情岛居停酒店改造项目当中,设计师采用最具有当地特色自然景观“云”作为设计的主题概念。除了酒店主体建筑之外,围绕着酒店主题建筑的独栋别墅及其他功能单体,均采用“云”这一设计概念,保持了设计理念与形态上的一致。裙楼与主体“云”建筑脱开,被设计成完全开放的绿色屋顶花园和面朝洱海的无边泳池。屋顶花园和泳池既是具有功能性的建筑单元,同时也变成了具有观赏性的景观。这种设计方式将建筑视为城市空间和肌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主体建筑与环境景观相互渗透,模糊了建筑与景观的界限,景观元素与建筑空间无缝连接,实现了建筑形态与景观形态的一体化。由此,在建筑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崭新的对话关系,实现建筑与自然的相互融合与共存共生,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在建筑方面的全新表达。
在韩国异斯夫独岛纪念公园项目当中,设计师将主体建筑处理成环绕着山体的云状,充分利用了该地块的自然环境中的优势。一如崇尚自然意趣的中国古典庭院建筑当中,根据自然环境而制宜,以人工的方法“造景”。云廊既包括了三大功能性建筑主体,又为人们观景提供了绝佳视角,其形式效法自然而不囿与其中,将建筑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使二者相生与共,共同勾勒出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而设计师在纪念馆前广场中开凿的人工浅水池并放置两座具有象征性的景观石,则是将自然以人工的方式植入建筑布局当中,寄情于景,构建另一种形态的自然,从而强化该公园所承载的纪念意义。
结语
包括建筑设计行业在内的中国设计界一直在讨论“何为中国设计”。从上世纪末开始,设计界一直有一股力量,希望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寻找灵感,创作出有别于西方且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设计。在老城保护和产业建筑再利用的浪潮之下,对旧建筑的改造和重建项目广泛出现。在这类项目当中保持甚至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首先从设计的概念提出的先期阶段就扎根于传统文化当中,在具体的项目设计过程中,运用能够塑造出接近自然形态、以曲线为主的参数化设计方式,并且在整个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关注建筑主体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将最先进的建筑技术与东方人文艺术相结合,是用面向未来的建筑语言表达东方化意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建筑改造 东方意境 参数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2-0146-03
一项目案例
(一)石家庄中环广场改造项目
1.项目背景
这是为了位于石家庄市中心位置的一个地标性商业地产项目而打造的售楼中心。该地块交通便利,周围有包括市政府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政府行政机构。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地块的位置决定了建筑从地皮生长起来之后的属性及其影响力。而该地块的城市核心地位无疑为其在城市发展过程当中担任领军的角色奠定了毋庸置疑的基础。
该商业综合体包括酒店式公寓、住宅和商业区,以及一个相对独立的售楼处。开发商计划在五年内完成楼盘的所有销售。因此,楼盘售楼处原本为与楼盘其他部分风格类似的一个临时建筑。五年销售期结束之后,它将被拆除。建筑主体为一座钢筋混泥土的常规四方建筑。由于缺乏辨识度和吸引力,无法达到开放商所需要的“聚拢人气”的目的,而被开发商放弃。开发商希望能够对已有建筑进行改造,改变现有困境,令其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2.设计理念策划
设计团队接手该项目之后,对地块本身和周围环境进行评估,认为该项目本身的中心位置使其具有城市人气中心的天然潜力。而带有文化属性的项目往往具有聚拢人气,产生话题,提升影响力的功能。因此,设计团队从策略上建议开放商改变此前仅仅将其作为临时建筑的方案,把它变成一个带有文化属性的永久性建筑,通过建筑提升城市影响力,实现城市差异化。该建筑可以在完成商业使命之后,承担起市民艺术欣赏和艺术教育的重任,进一步实现其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而项目所在的石家庄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型城市,具有丰富的农林业资源,但是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一直相对欠发达。在城市最中心的位置建艺术中心,可对城市文化的转型和进一步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3.解决方案
根据设计团队的调研,虽然该建筑位于城市的核心位置,但周围全是类似于传统塔楼的平庸建筑,毫无特色可言,还有许多天线毫无章法地遍布建筑的四周。团队决定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来完成本次设计——既然周围的建筑都看来平庸,不如顺势而为,将周围的平庸建筑视为来自各个方向的受力。这些虚拟的力附着在这个简单单体上,使得原本为方形的形体受到挤压,变成了拥有多个层次的不同切面,如磐石一般的形态。随着这个形体延伸起伏,将开窗的部分加以剔除,进而形成一个从不同角度观看拥有不同转变和视觉延伸的多维形体。该形体由一系列的折面互相叠加而成。通过大量的模型研究,设计团队赋予模型上每个折面不同的角度和变化,使得建筑外立面每一张板以及板与板之间均呈现不同的空间角度。建筑本身则成为具有多变性并可以向多维度延展的有机体。而当观者围着这个建筑前行时,每一步都会有新鲜的体验与感受。
此外,负向受力反而使得建筑具有吸纳的感觉,就像中国太极当中包含的智慧,遇到外界冲突时不是硬性抵抗,而是接受和包容。負向受力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形成一种新的正面力量。外部空间的负向受力这一设计概念被传达到建筑的室内空间,转而成为室内空间设计的灵感来源。在该项目的室内设计当中,所有的功能区都被视为单一细胞,受到挤压之后不断膨胀的细胞,被去掉细胞核后剩下的空间缝隙构成了售楼处的建筑骨架。建筑内外的设计理念一致,而处理手法有别。
这一设计方案使得原建筑主体的钢机构得以保留,并用其支撑现有的结构面板可节省资源,避免了浪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建筑次结构的设计。结构面板与原建筑的玻璃幕墙之间形成双层表皮,在夏天能够过滤掉工业城市中因为二氧化碳过度排放而导致的热量,冬天能够保温,起到环保节能的作用。板面上根据参数化设计留出空间,开出小洞,这些洞保证了建筑内充足的光线。设计团队选择了硬度够厚,同时带有漫反射效果的太空铝板作为建筑材料,将周围景象折射出空间蒙太奇的效果,让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产生一种互动与融合。
(二)大理南诏国风情岛居停酒店改造项目
1.项目背景
大理南诏风情岛坐落于洱海双廊境内,为洱海三岛之首,远观如一把巨梭,静卧在蓝天碧水之间,浓缩了大理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岛屿完全独立又与陆地相距不远,是旅行大理时不可错过的经典目的地,为国家四A级旅游景点。目前,岛上每年接待游客近200万人。而环岛360度均可见的建筑为岛上唯一酒店,是于上世纪80年代改建的南诏王避暑行宫旧址。酒店建筑和配套设施已显得非常滞后,无法满足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设计团队应邀对酒店进行了全面翻新设计,包括总体规划、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
2.设计理念策划
大理古时曾被为祥云,云与大理人相互依存,为大理人的生活提供着指引。本次改建总体规划上保留本岛原有建筑布局,结合本岛自然环境和大理当地文化,将“云”作为项目设计的主题概念。与中国山水画相似,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空间营造的重点在于意境。意境是神与形的统一,代表内心的境界。在大理,不论身处何处,都能看到美丽的云朵。设计师将云作为酒店主体部分营造意境的具体意象,既与洱海逐云的自然环境相呼应,也是大理祥云文化东方人文主义情怀的表达。另外,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避世的仙境通常都是“云深不知处”的所在。而近年大理作为都市人群理想的旅行目的地愈发走红,选择“云”这一出世的文化意向,符合人们对旅行大理的期待——这里是所有想要逃离城市喧嚣,向往心灵自由的人们心中的世外仙境。 3.解决方案
酒店以及围绕着酒店主体建筑的独栋别墅及其它功能单体,均采用“云”这一设计概念。远观时,整个岛屿如同飘浮在洱海上空的团团云朵,若隐若现于岛中央,与苍山洱海之间的自然云相映成趣,凸显出南诏岛仙境般世外桃园的气质。
设计团队移除了原有的建筑表皮,保留楼下裙房部分,重建上层主体建筑。新的主体建筑功能得以重新规划:楼下裙房变成住店客人和游客共享的商业综合体,提供旅游接待、餐饮和休闲等多方位的服务。该部分设计采用大理民居中的院落形态,四面围合,屋顶均向中间倾斜,意为四水归堂,聚财纳福。裙房与酒店客房之间用绿色的屋顶花园和蓝色的户外泳池分隔,功能性与审美性兼具。同时还能与本岛的绿色植物融为一体。酒店房间完全进行重新设计。岛屿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94.50平米,改建后总建筑面积达到1.7万平方米,占总岛面积的21%。不仅增加了酒店客房数量,对原有别墅进行重新规划组合,增加大小码头商业服务建筑面积,同时还设置了面积为500多平米的南诏岛美术馆以及1000平米的多功能厅。
(三)异斯夫独岛纪念公园改建项目
1.项目背景
异斯夫独岛纪念公园位于韩国江原道首府三陟市东南角,以六香山(Yunkyang)为主体形成。该公园为纪念曾为韩国捍卫国土而立下汗马功劳的异斯夫将军而建,是一座集纪念博物馆、文化艺术村、城市公园为一体的综合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4000m2。三陟市地处江原道东北角,依太平洋海峡,与日本隔海相望。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让其成为了韩国迎接世界的入口,更成为连接北太平洋海岛——郁陵岛及其附属岛屿独岛的重要枢纽,承载着韩国对于独岛领土权坚决捍卫的历史意义。当年,异斯夫将军正是从这里出海前往独岛,勇立战功,成为韩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2.设计理念策划
异斯夫将军毕生最大的成就是解决了有关韩国独岛的归属权,为国家争取到更为丰裕的自然资源。因此,设计师希望从自然方面入手找寻设计灵感。“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浮游于天地间的云是自然当中连接山海的媒介,也是山、海间均会出现的自然守护者。纪念公园东面朝海,西侧面山,山海之间的云卷云舒在此凝聚成气象万千。受此启发,设计师选择了“云”这一极富东方韵味的象征符号作为该项目的主要灵感来源。
3.解决方案
设计师将云的形态作为基本媒介,以最具历史价值的异斯夫纪念馆为起点,朝两端延伸环抱整个公园,在空中形成一條带状连续的走廊,将纪念馆,文化村和散落的民居串联为一个整体,四大功能性建筑体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连续无间断的空中走廊将整个纪念公园围-合成一个完全独立的建筑群,为人与自然创造出了一个可以无限对话的平台,跌宕起伏间如纽带般连接人与自然,又全然融于自然之中。六香山作为整座公园的中心,如经沧桑沐浴的智者,汲取千年大地精华绽放于云端,守护并见证了这片土地千年来的故事。在踏上空中廊桥自上而下游走时,人们能够从多角度全方位欣赏山间魅力。
主体建筑巨大的白色体块与极具张力的曲线将异斯夫将军纵横疆场的雄才大略化成建筑语言呈现于人们面前。形式大胆、极具未来感的建筑语言使得该建筑完全跳脱传统建筑形式的窠臼,让异斯夫纪念馆、独岛体验中心、公园游客中心三大功能区有机融于一体,也使得整个建筑体与周围环境形成一种和谐又有趣的反差,醒目而不突兀。建筑内部采用木材这种具有自然感的东方传统建筑元素,通透开放的内部空间模糊了自然和人工的界限,让人心生置身自然中的轻松愉悦。
纪念馆前的广场将原本横穿公园的机动车道路缝合,并在此开凿出一片浅水池。由水构成的镜像世界将原本建筑与空间的场域放大,人在虚实空间的交接线中穿行,也是在自然与人工建筑间穿行,这种多维度的穿梭赋予空间新的定义,也为观者带来了独特的体验。分别代表郁陵岛与独岛的两座景观石分列于步道两侧,既为广场增加了更为活泼灵动的景观,又强化了公园本身所富有的象征意义,让参观更具仪式感。步道尽头,曾为异斯夫征伐带去祥意的石狮作为神兽沐浴天光下,如同带着使命降临,等待着为游客拉开历史的序幕。
云廊的另一侧是城市度假酒店和文化艺术村,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展示区。原本散落在六香山脚下的独立民居也被纳入项目当中,成为文化艺术村的主体。通过重新规划和再造,原本仅供当地居民居住的封闭空间被打开,成为一个集艺术家工作室、创意民宿和居民社区于一体的开放式共享空间。艺术家的进驻将会通过各种活态艺术创作和各色艺术活动激活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而艺术家与居民的混居则必然会为艺术创作赋予更多的本土特色,使这种基于地域历史的新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和”中共生。
二、扎根于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
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通常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城市精神追求的具象表达。建筑能够改变城市,影响城市文化脉络的发展,记录城市的历史进程。而设计理念是设计师在作品构思过程当中所确立的设计主导思想,犹如作品的灵魂和底色,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作品的文化内涵和风格特质。对于设计作品而言,设计理念是设计的精髓,也是作品区别于其他同类作品的关键因素,将会赋予作品与众不同的个性和专业特点。在设计具有东方意境的建筑作品时,设计师应该从传统哲学当中获得理念设计的灵感。
设计是文化构建的一部分,设计当中所包括的内涵和价值总是能够反映出文化的特质,体现文化的精神,并且能够反映民族、地域和时代的特色。设计还能够创造新的文化,通过创意的物化,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创建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设计,可以强化本土的身份认同,增强地区的凝聚力。因此,设计师从传统文化当中寻找灵感,一方面能够设计创造出合适本地区、本民族人民生活方式的建筑作品,同时也能够通过建筑设计作品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在以上案例当中,设计师均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针对原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寻找设计灵感,最终呈现的结果也更有可能获得接受、得到认可。 三、非线性参数化技术为建筑空间造型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同时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也更多可能性。参数化设计属于广义的数字化设计范畴,将设计参变量量化,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特质由一个个参变量代表,再通过计算机编程和控制的方法生成多种方案。在参数化设计当中,设计师不再是主观的设计者,而是设计方案的选择者。传统建筑设计当中的设计方案来自设计师的草图,是一个单一线性的过程,而参数化设计则是通过设定若干规则,计算机通过遵循规则演绎和推理出若干方案。在调整设计方案时,传统的设计可能需要完全推倒重来,参数化则只是需要对其中的规则进行修改和调整就可以获得新的整体方案。也就是说,参数化设计的可变性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极大的可控性,能够让建筑设计变得更加灵活。
而非线性建筑则是对传统单一形态的建筑的一种颠覆。美国建筑评价家查尔斯·詹克斯早在上个世纪时就预测到“非线性建筑将在复杂科学的引导下,成为下一个千年重要的建筑运动,不管这种运动最终的发展结果如何,他们都是对牛顿经典科学以及常规建筑形式的一次反叛。”非线性建筑的形态是自由的,连续的、流动的、不规则的、非标准的、随机的。它是对建筑本身性质和功能以及周边环境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而得来的结果。这类建筑的设计过程需要对建筑本身进行研究,并且通过整合和提炼,将概念具象化。可以说,参数化设计是在设计非线性建筑的一种方法论,可以较好地解决非线性建筑当中的设计问题。
非线性参数化建筑美学的来源是流动、自由的美学精神,其中蕴含着多维、流动、模糊的设计思维,其主要的表现方式是对各种不同角度曲线的运用。而曲线被认为是生命存在、运行和进行当中最基本的形态,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当中常见方式,“山环水抱说”、“曲径通幽”均表达出了对“曲”的情有独钟。这类建筑以不规则的自然曲线作为设计特色,从刻板的强调功能性和生产效率的现代主义传统设计观念中,将自然的原始意象嵌入建筑空间的形态设计,通过建筑引申出大自然与人工机能环境的新关系。
简而言之,在建筑设计当中运用非线性参数化技术为建筑空间造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其能够打破传统单一性空间造型的固有模式,塑造出更接近自然形态、以曲线为主的建筑形态。而这也有助于建筑体与中國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形成呼应,能够更好地诠释东方文化当中的精髓。在以上案例当中,不论是表现“太极”的力,还是对“云”这一自然形态的塑造,都离不开非线性参数化技术。这种技术的运用,能够让建筑当中东方精神的表达更为淋漓尽致。
四、建筑与景观的融合共生
艾伦·鲍尔斯(Alan Bowles)认为:“建筑形态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从不是单一的,是以自然为标准,与灵感的源泉交织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讲究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其实就是在谈建筑主体与景观之间融合共生的关系。这一点在中国最早的设计理论著作《考工记》当中也有涉及,书中认为好的设计应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说明造物并不是只是人的技艺与劳动。应当将自然条件同人工技艺完美结合,顺应自然,体现造物时人与物质材料和自然环境之间密切的联系。
在大理南诏国风情岛居停酒店改造项目当中,设计师采用最具有当地特色自然景观“云”作为设计的主题概念。除了酒店主体建筑之外,围绕着酒店主题建筑的独栋别墅及其他功能单体,均采用“云”这一设计概念,保持了设计理念与形态上的一致。裙楼与主体“云”建筑脱开,被设计成完全开放的绿色屋顶花园和面朝洱海的无边泳池。屋顶花园和泳池既是具有功能性的建筑单元,同时也变成了具有观赏性的景观。这种设计方式将建筑视为城市空间和肌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主体建筑与环境景观相互渗透,模糊了建筑与景观的界限,景观元素与建筑空间无缝连接,实现了建筑形态与景观形态的一体化。由此,在建筑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种崭新的对话关系,实现建筑与自然的相互融合与共存共生,这也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在建筑方面的全新表达。
在韩国异斯夫独岛纪念公园项目当中,设计师将主体建筑处理成环绕着山体的云状,充分利用了该地块的自然环境中的优势。一如崇尚自然意趣的中国古典庭院建筑当中,根据自然环境而制宜,以人工的方法“造景”。云廊既包括了三大功能性建筑主体,又为人们观景提供了绝佳视角,其形式效法自然而不囿与其中,将建筑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使二者相生与共,共同勾勒出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而设计师在纪念馆前广场中开凿的人工浅水池并放置两座具有象征性的景观石,则是将自然以人工的方式植入建筑布局当中,寄情于景,构建另一种形态的自然,从而强化该公园所承载的纪念意义。
结语
包括建筑设计行业在内的中国设计界一直在讨论“何为中国设计”。从上世纪末开始,设计界一直有一股力量,希望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寻找灵感,创作出有别于西方且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设计。在老城保护和产业建筑再利用的浪潮之下,对旧建筑的改造和重建项目广泛出现。在这类项目当中保持甚至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首先从设计的概念提出的先期阶段就扎根于传统文化当中,在具体的项目设计过程中,运用能够塑造出接近自然形态、以曲线为主的参数化设计方式,并且在整个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关注建筑主体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将最先进的建筑技术与东方人文艺术相结合,是用面向未来的建筑语言表达东方化意境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