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羽泉”的新专辑顾名思义,就是他们献给自己出道15年的生日礼物,从早年的酒巴驻唱歌手,到日后签约“滚石唱片”的“羽泉”;从当年青涩的大男生组合,到如今华语乐坛家喻户晓的明星团队。“拾伍”既短又长,在如今的“羽泉”正当年、还未老的时候纪念与回味,也算时机恰当。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拾伍》的确不能算是“羽泉”的专辑。总共十六首作品中,只有为“京东商城”创作的广告歌《一路向前》,算得上是全新的作品,而另一首为奔驰活动推出的单曲《在一起》,则进行了全新的录制。除此之外的十四首作品,又可以分成兩部分,其中十首都是“羽泉”对自己经典作品的重新演绎,另外四首则来自于第一季“我是歌手”曾经出现过的经典歌曲翻唱。《拾伍》,记录的并非是一个全新的“羽泉”,而是一个过去的“羽泉”。它无关重生、突破、创新和超越,只属于纪念、共鸣、庆生和同乐。
如果一定要将“羽泉”的十五年进行归类和划分,那么他们的前五年,毫无疑问是最黄金的岁月。在这段时期,“羽泉”推出了《最美》(1999)、《冷酷到底》(2000)、《热爱》(2001)和《没你不行》(2003)四张专辑,尤其是前两张专辑,更是奠基了“羽泉”的事业基础,两首专辑同名曲,更成为和“羽泉”这个组合名齐名的标志。
这样简单的划分或许残忍,但却也符合音乐人少年心气的发展规律。而单纯从《拾伍》的选曲,也能够证明这样的划分绝非旁观者是主观判定,就算是当事人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因为全部十首重新演绎作品,其中有九首都来自于“羽泉”的前两张和第四张专辑,而另外一首《奔跑》,同样也属于这个时期,只不过在当时并没有收录在“羽泉”自己的专辑里,而是出现在另一位合作者黄征的个人专辑《爱情诺曼底》(2003)里。
而早期的“羽泉”作品,其实也最能将他们的特点最大化,就是那种青春的诚挚、肆意的率真。游走于动听的流行和狂野的摇滚间,呈现出一种都市男人,恰到好处的柔情和激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别看“羽泉”一直以来以情歌流传并见长,实际上无论是感性还是技巧,他们都算不上是一支细腻的组合。甚至在音乐气质中,更多给人一种粗犷、粗壮的粗线条感,这就难怪当年他们首次登陆台湾市场时,“滚石唱片”还为他们在台湾乐坛量身定造了“野孩子”这个组合名。
这种粗放,也恰恰正是《拾伍》这张专辑,在音乐上的核心气质。就像曾经被姜育恒(微博)赋予了望断来时路般凄楚、沧桑的《再回首》,在“羽泉”的翻唱后,也因此有了一种往前走、齐声唱的开放和明朗,不再只属于小众的低吟浅唱,以及人文化的厚重,而更像是一种市井走贩喜闻乐见的凡人共鸣。而在另一首被编成“波萨诺瓦”风格的《谁不曾谁不想》里,“羽泉”也没有将曲风格调、品味的那一面最大化,尤其是副歌的吟唱,仍然有一种迎风长歌的豪放。
而《飞蛾》、《我要》和《怎么能够》等作品,则都像在陈羽凡(微博)的主导之下,以更为直观的摇滚音效,让“羽泉”原本流行与摇滚兼容的气质,因此向后者倾斜,并真正将他们粗线条的音乐气质最大化。不过和整张专辑在音乐上的总体设计一样,由于过于追求音频的密度和饱满,反而因此压缩了“羽泉”经典作品本身旋律的回味空间。这种带有侵略性的聆听感,在像“我是歌手”这样的舞台上呈现时,很是能够调动气氛,甚至也可以说接近Band Sound那样的音乐地气,但对于追求细节的专辑格式来讲,却会起到模糊“羽泉”特点的反作用。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拾伍》的确不能算是“羽泉”的专辑。总共十六首作品中,只有为“京东商城”创作的广告歌《一路向前》,算得上是全新的作品,而另一首为奔驰活动推出的单曲《在一起》,则进行了全新的录制。除此之外的十四首作品,又可以分成兩部分,其中十首都是“羽泉”对自己经典作品的重新演绎,另外四首则来自于第一季“我是歌手”曾经出现过的经典歌曲翻唱。《拾伍》,记录的并非是一个全新的“羽泉”,而是一个过去的“羽泉”。它无关重生、突破、创新和超越,只属于纪念、共鸣、庆生和同乐。
如果一定要将“羽泉”的十五年进行归类和划分,那么他们的前五年,毫无疑问是最黄金的岁月。在这段时期,“羽泉”推出了《最美》(1999)、《冷酷到底》(2000)、《热爱》(2001)和《没你不行》(2003)四张专辑,尤其是前两张专辑,更是奠基了“羽泉”的事业基础,两首专辑同名曲,更成为和“羽泉”这个组合名齐名的标志。
这样简单的划分或许残忍,但却也符合音乐人少年心气的发展规律。而单纯从《拾伍》的选曲,也能够证明这样的划分绝非旁观者是主观判定,就算是当事人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因为全部十首重新演绎作品,其中有九首都来自于“羽泉”的前两张和第四张专辑,而另外一首《奔跑》,同样也属于这个时期,只不过在当时并没有收录在“羽泉”自己的专辑里,而是出现在另一位合作者黄征的个人专辑《爱情诺曼底》(2003)里。
而早期的“羽泉”作品,其实也最能将他们的特点最大化,就是那种青春的诚挚、肆意的率真。游走于动听的流行和狂野的摇滚间,呈现出一种都市男人,恰到好处的柔情和激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别看“羽泉”一直以来以情歌流传并见长,实际上无论是感性还是技巧,他们都算不上是一支细腻的组合。甚至在音乐气质中,更多给人一种粗犷、粗壮的粗线条感,这就难怪当年他们首次登陆台湾市场时,“滚石唱片”还为他们在台湾乐坛量身定造了“野孩子”这个组合名。
这种粗放,也恰恰正是《拾伍》这张专辑,在音乐上的核心气质。就像曾经被姜育恒(微博)赋予了望断来时路般凄楚、沧桑的《再回首》,在“羽泉”的翻唱后,也因此有了一种往前走、齐声唱的开放和明朗,不再只属于小众的低吟浅唱,以及人文化的厚重,而更像是一种市井走贩喜闻乐见的凡人共鸣。而在另一首被编成“波萨诺瓦”风格的《谁不曾谁不想》里,“羽泉”也没有将曲风格调、品味的那一面最大化,尤其是副歌的吟唱,仍然有一种迎风长歌的豪放。
而《飞蛾》、《我要》和《怎么能够》等作品,则都像在陈羽凡(微博)的主导之下,以更为直观的摇滚音效,让“羽泉”原本流行与摇滚兼容的气质,因此向后者倾斜,并真正将他们粗线条的音乐气质最大化。不过和整张专辑在音乐上的总体设计一样,由于过于追求音频的密度和饱满,反而因此压缩了“羽泉”经典作品本身旋律的回味空间。这种带有侵略性的聆听感,在像“我是歌手”这样的舞台上呈现时,很是能够调动气氛,甚至也可以说接近Band Sound那样的音乐地气,但对于追求细节的专辑格式来讲,却会起到模糊“羽泉”特点的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