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书法教学 育人 功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84-01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即教书重在育人。所谓“无声之音,无形之相”,说的就是三寸柔毫里挥洒出来的书法艺术,无声胜有声,无形却见心。下面笔者试结合日常教学从如下五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在书法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通过书法教学,加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随着汉字的逐步演变,书法也随之发展。通过书法教学,让学生认识我们民族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加强对祖国的文化历史的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以此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对此,每天笔者都会抽出一点时间,给孩子们播放书法教学或者大师书写的视频,孩子们在一次次的观看欣赏中,不仅提高了书写水平,更在书法的字体演变中感受其神奇,惊叹我们祖国的伟大。孩子们自然就产生了去探索发现关于我国更多历史的想法,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精神。
二、通过书法教学,提升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学习书法仅仅只是为了让孩子们写好字吗?不然,其实在指导孩子们写字的同时,我们都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孩子们的道德、意志等精神素养。
例如,《燕子专列》这篇课文中,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把握“车厢”的“厢”的结构,笔者是这样指导的。
师:“厢”字是什么结构?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呢?
生:半包围结构,由“厂”、“木”、“目”三部分组成。
师(板书“厢”字,故意将“木”和“目”写得很大,溢出“厂”字,继而让学生观察评价):看到这个字,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木”和“目”写得太大了,“厂”都装不下了!特别是“木”字,把捺写得特别长,就好像一个人故意踢出长腿霸占地盘似的。
生2:我也觉得“木”字太霸道了,“木”应该将自己的捺变成点,腾出更大的地方给“目”住。
师:是呀!同学们说得真好!字就像我们人一样,笔画与笔画,偏旁与偏旁之间也要做到互相谦让,这样整个字才会更美观呢。
那节课后,孩子们不仅牢牢地记住了当“木”作为偏旁时,要将捺改成点,而且也深深地懂得了写字、做人都应该互相礼让的道理。这正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
另外,为了让学生领会“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的深刻道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可结合书法历史长河中的范例,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使之领悟。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学生一定倍感兴趣,更会为之动容,产生对书法的好感,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
三、通过书法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处于成长期,学习、做事容易走神,如果忽视培养他们的专注精神,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学习和办事的效果。大部分学生书写习惯不是特别好,总是将头埋得很低,并且弯腰驼背,因此,近视的同学特别多。针对以上现象,也为了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笔者特地调整了一周的课程,安排了一节写字课。在指导学生写字的过程中,反复强调书写规范,不仅能让他们写好字,而且能让他们逐渐养成专注的精神,对培养他们专心致志的习惯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四、通过书法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我班有这样一位后进生,基础不是特别好,当笔者第一次翻开他的作业本,发现作文句不成句,词不达意。但自从安排了书法(写字)课,之后又组织了两三次书法比赛,他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赛前,笔者给学生们讲解了写字的重要性,希望他们能坚持下去。当评比作品时,笔者惊讶地发现他的字虽算不上多出彩,但字体端正俊丽,用笔干净利落,每个字都显示着他精心的书写。在评奖后,笔者特地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并且给他颁发了“书法潜力之星”证书。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学习更认真了。慢慢地,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笔者在平日的单元测验中,也附加书写这一部分的分值,书写工整漂亮的可额外增加3~10分不等的分值。渐渐地,孩子们的书写进步极快,学习劲头与自信心也越来越足。
五、通过书法教学,引领学生获得真、善、美的体验
在教学中,我们让孩子欣赏字帖时,要引导孩子欣赏字体的结构,还需渗透书法的内容,让他们深刻欣赏品味作品。如歌颂祖国的赞美诗,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度化众生的佛理悲咒,亦或是经久传诵的名言佳句等,这些作品大都言语精简,意味深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真、善、美的体验。
总之,书法教学积淀着深厚的德育功效,只要教师将书法教学合理运用,与德育有机结合,便可在潜移默化中滋润学生的心灵,培养出既有高雅艺术素养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
(责编 黄鸿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84-01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即教书重在育人。所谓“无声之音,无形之相”,说的就是三寸柔毫里挥洒出来的书法艺术,无声胜有声,无形却见心。下面笔者试结合日常教学从如下五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在书法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通过书法教学,加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随着汉字的逐步演变,书法也随之发展。通过书法教学,让学生认识我们民族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加强对祖国的文化历史的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以此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对此,每天笔者都会抽出一点时间,给孩子们播放书法教学或者大师书写的视频,孩子们在一次次的观看欣赏中,不仅提高了书写水平,更在书法的字体演变中感受其神奇,惊叹我们祖国的伟大。孩子们自然就产生了去探索发现关于我国更多历史的想法,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精神。
二、通过书法教学,提升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学习书法仅仅只是为了让孩子们写好字吗?不然,其实在指导孩子们写字的同时,我们都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孩子们的道德、意志等精神素养。
例如,《燕子专列》这篇课文中,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把握“车厢”的“厢”的结构,笔者是这样指导的。
师:“厢”字是什么结构?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呢?
生:半包围结构,由“厂”、“木”、“目”三部分组成。
师(板书“厢”字,故意将“木”和“目”写得很大,溢出“厂”字,继而让学生观察评价):看到这个字,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木”和“目”写得太大了,“厂”都装不下了!特别是“木”字,把捺写得特别长,就好像一个人故意踢出长腿霸占地盘似的。
生2:我也觉得“木”字太霸道了,“木”应该将自己的捺变成点,腾出更大的地方给“目”住。
师:是呀!同学们说得真好!字就像我们人一样,笔画与笔画,偏旁与偏旁之间也要做到互相谦让,这样整个字才会更美观呢。
那节课后,孩子们不仅牢牢地记住了当“木”作为偏旁时,要将捺改成点,而且也深深地懂得了写字、做人都应该互相礼让的道理。这正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
另外,为了让学生领会“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的深刻道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可结合书法历史长河中的范例,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使之领悟。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学生一定倍感兴趣,更会为之动容,产生对书法的好感,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
三、通过书法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处于成长期,学习、做事容易走神,如果忽视培养他们的专注精神,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学习和办事的效果。大部分学生书写习惯不是特别好,总是将头埋得很低,并且弯腰驼背,因此,近视的同学特别多。针对以上现象,也为了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笔者特地调整了一周的课程,安排了一节写字课。在指导学生写字的过程中,反复强调书写规范,不仅能让他们写好字,而且能让他们逐渐养成专注的精神,对培养他们专心致志的习惯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四、通过书法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我班有这样一位后进生,基础不是特别好,当笔者第一次翻开他的作业本,发现作文句不成句,词不达意。但自从安排了书法(写字)课,之后又组织了两三次书法比赛,他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赛前,笔者给学生们讲解了写字的重要性,希望他们能坚持下去。当评比作品时,笔者惊讶地发现他的字虽算不上多出彩,但字体端正俊丽,用笔干净利落,每个字都显示着他精心的书写。在评奖后,笔者特地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并且给他颁发了“书法潜力之星”证书。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学习更认真了。慢慢地,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笔者在平日的单元测验中,也附加书写这一部分的分值,书写工整漂亮的可额外增加3~10分不等的分值。渐渐地,孩子们的书写进步极快,学习劲头与自信心也越来越足。
五、通过书法教学,引领学生获得真、善、美的体验
在教学中,我们让孩子欣赏字帖时,要引导孩子欣赏字体的结构,还需渗透书法的内容,让他们深刻欣赏品味作品。如歌颂祖国的赞美诗,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度化众生的佛理悲咒,亦或是经久传诵的名言佳句等,这些作品大都言语精简,意味深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真、善、美的体验。
总之,书法教学积淀着深厚的德育功效,只要教师将书法教学合理运用,与德育有机结合,便可在潜移默化中滋润学生的心灵,培养出既有高雅艺术素养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
(责编 黄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