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有效的网络德育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68471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媒体在教育领域的深入运用,许多学生已基本掌握上网的技能,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围墙已无法抵挡汹涌而来的信息潮流,封闭的德育环境荡然无存。我们有必要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形成常规德育工作的新思考,凝聚社会、学校、家庭、媒体各方面的力量,探索加强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途径,切实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转变德育观念,营造健康的网络空间
  
  1.更新观念,让网络为我所用
  北京师范大学劳凯声教授指出:“今天的学校德育与网络共处一个时空,时刻面临着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学校围墙再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也没有必要去阻隔。面对网络给青少年良好道德形成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简单粗暴地切断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而是要在青少年接受网络科技知识的同时,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不让他们在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的确,网络的信息量极大,图、声、像等内容的结合能给人以多种感官的刺激,再加上它的开放性与互动功能等,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然而,我们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辨析能力上都还不成熟,面对多元价值观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所以若不加以引导则会沉沦其中。
  当然,我们也不能就此剥夺了学生选择的权利,一意孤行地将他们封闭在“安全”的现实世界里。我们要充分认识网络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看到网络时代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转变保守的观念,正视网络道德教育的优势与力量,将其作为新时代德育内容的重要研究课题,提高自身网络素养,用合理有效的方式普及网络道德知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辨析能力和网络道德观,真正发挥网络育人的功效。
  2.主动构建,让网络健康运用
  据调查报告显示,近80%的青少年用户从1999年开始使用互联网。上网比例最高的是在家里(58%),其次是在网吧(20.45%)和父母或他人的办公室(15%)里。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一连串的数据彰显着一个事实,学生有极高的上网热情,节假日到社会网吧泡吧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首先,学校要“变堵为疏”,主动创造学生上网的条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设施,建设校园绿色网吧,在课余时间对全体学生免费开放,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机会和空间。这样,不仅可以将学生隔离于不适宜的网络环境,又能在学校的有效监控下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让学生在相对安全的网络空间里获取知识,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其次,学校有义务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网站,并主动构建和开发优秀的新闻网站和教育网站,占领学生网络教育阵地,形成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需求。第三,在网站上开设他们感兴趣的栏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才能改变他们上网只是聊天和玩游戏的习惯,真正让网络为我所用,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好助手。最后,建立超文本的检索方式,改变德育陈旧古板的模式,使德育信息变得生动活泼,更易于受教育者接受。
  
  创新德育实践,开辟多元的网络天地
  
  1.让网络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海洋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捷发展,网上书店、网上图书馆、网上学校相继出现,网络已悄然成为了学生通向浩如烟海的知识、艺术和文化殿堂的入口,极大地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能让学生时时学、处处学。据统计,目前全国面向中小学的网校有200多所,其中大多数网校的主要功能是补习辅导,设有教师教案、备课笔记、教学重点、难点、例题分析、试题、疑难介绍等内容,其中有一些网校更是在栏目的设置上进行了科学的构想和创新,开设了学习方法指导、难题攻擂、在线答疑、智力开发训练等普遍受欢迎的栏目。闲暇课余,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做题和看题,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与老师、同学等进行多向交流沟通,突破了学习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学校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也为学生的广泛、快捷阅读提供了方便。只要我们能正确利用网络,学生便可提高学习效率,丰富各项知识,在知识海洋的遨游的同时培养自主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
  2.让网络成为学生倾诉心声的港湾
  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最为脆弱和叛逆的危险期。纵观现实,许多青少年学生都有生理成熟较早或是心理成熟滞后的现状。青少年学生难以自主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控能力,于是,常会为寻求压力的解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世界,从而导致了一系列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且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不容小觑。
  为此,我们有必要思考合理的引导与疏导方式,除了面谈教育之外,网络无疑也是较好的渠道。利用网络开设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老师为主导,鼓励学生通过“心理话”的形式,把自己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存在的情绪与困扰通过网站专门设置的“心理日记”或“心理话电子信箱”与老师进行对话、交流;利用校信通加强家校的沟通和联系,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使老师和家长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把握问题的关键,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这种借助网络特设的心理疏导空间给了学生宣泄情绪的机会,并能得到及时合理地引导,避免了不健康发展的可能。同时,网络“心灵港湾”的设置也使学校德育更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现实,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德育绩效,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行的目的。
  3.让网络成为学生创造研究的舞台
  有关数据表明,美国中小学利用互联网最主要的目的是做研究和创造性活动。当前,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被广泛推广,成为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和亮点。而网上的学习资源可谓浩如烟海,大量的学习网站、网上图书馆和数据库成为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知识源泉。这些知识库都是按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的超媒体结构组织起来的,特别适合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及探究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可通过网络创设学习情境,产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提出研究问题,学生互相协作共享网络资源、研究成果。在研究性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工具软件的作用表现为:学生可以用网络搜索工具进行资料、信息、数据等的收集;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资料、信息、数据等的分析、整理、加工;用电子邮件工具进行沟通、交流;用电子简报软件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等。孩子们在探索实践中既习得了知识,也学会了研究方法,更拥有了运用网络提供的全新手段去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从而能更好地适应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此外,在计算机网络领域还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比如学生电脑网页制作的比赛,LOGO语言创作竞赛,少儿NIT等级考试等,丰富的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既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又能挖掘学生潜能,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一书中告诉我们,生活原本的最佳状态不是眼前,也不是当下,而是在另外的某点上,于是我们一直不停地摸索。同样,网络德育的最优化也只是远处的风景,需要我们用心追寻。
其他文献
期刊
纵观凯迪拉克的百年历史,凯迪拉克在动力和设计上决不妥协,将“艺术与科技“的设计理念贵穿于每一款产品中,打造出卓尔不群的车型。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凯迪拉克携凯雷德ESV铂金
凝聚雄性阳刚之气的蓝色药丸效力显著,而眼下,东风日产却需要一颗橙色药丸让自己在紧凑型SUV市场中的形象变得更柔美一些。来,大家一起感受下!
被誉为ATS之父,ATS首席工程师大卫·迈施(DavidMasch)在被问到凯迪拉克为什么会推出一款入门级豪华轿车时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想改变人们对于凯迪拉克只造大车的观念,通过ATS
自从买了车以后,生活确实便利许多,现在天气慢慢热起来,又到了战高温的时候,出门不用再挤地铁挤公交,开着车听着音乐吹着空调,上下班途中的状态好了许多。不过我也算是用车菜鸟级别
80后是如今购车的主力军,他们有着丰富的思想和超前的自我意识,他们的座驾也一定是富有个性的,运动时尚,新颖别致,在细节上的至真至美才能最终打动他们的芳心。
目前,我国大中型客车产量很低,仍然以改装客车为主,而且占汽车和客车市场的比例在逐年减少。客车行业现状为,生产制造企业众多,客车型号繁杂,分布不合理,以中、低档次客车产品为主,同
教师为了在教学中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就必须在新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    明确课件制作目的    设计课件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究竟要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什么问题,这是创作课件时首先要明确的。课件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创设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情境开始,无论是学生的独立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