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语言能力的综合表达,亦是积累生活经验、拓宽生活视野的具体体现。
十年前,我校语文组教师在一起改卷的时候,总有人惊呼发现了好作文,于是高声的念,引得大家热烈的评论。可近年来,七八百学生的卷子改完,好像改卷的人都忘却了夸赞叫好似的,很难听到那种惊呼了。其实是学生作文中极少有真情实感的东西了。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离开了生活,文学创作就是一句空话,凭空编不出“生活”来,勉强编出来的“生活”也不会有感人的效果。究其现在学生作文质量差的原因,我们认为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原因,我们认为是学生“缺少生活”。
“生活”是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指一个人的吃喝拉撒,最主要的还是包括一个人的“见识”。见识,有见才有识。所见的生活现象越多,生活积累、感情积累就越丰富,作文发挥才会游刃有余。到底是什么原因限制了学生们的“生活”,短了学生们的见识?我们分析有下列原因:
一、对安全的过高期待和对封闭式教学模式的推崇
一般情况下有纠纷都依靠法律来裁判,而在法律法规又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们是“谈安全而色变”,据说某地教育局几个副局长对谁分管安全这一块都只好以拈“纸疙瘩”来决定。我校的领导整天悬着心,而最苦的是思教主任,点点末末都须把工作做到位。在学校的草坪里发现一条小蛇,就得如临大敌地向学生发布公告:勿到草坪里去,那里有蛇。使得那些想到草坪里玩或正在草坪里玩得起劲的学生不得不“服从管教”,回到教室那个“枯燥无味”的地方;如果有学生“不甘寂寞”,翻围墙出去,那围墙能翻出去的地方,就得重新加高——这叫防患于未然。
学生在围得铁桶一般严实的校园里度过自己的童年、少年时光,往年的春暧花开时节的春游活动被明令禁止了,可能的校外参观访问的机会和安排被“善意”地劝止了。于是学生的生活就成了三点一线:家—学校—家。最可怜的是那些住校的学生,周一进去,周五出来,出校园的机会都难得。
许多的招生广告都以“实行封闭式教学”来吸引家长。在大人们的意识中,把学生关在围墙内,就能做到“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出安全事故,不与外面不三不四的人接触,没机会打台球,上网,谈恋爱,于是堂而皇之地把这些做法当成成果广而告之,还居然得到了几乎百分之百的家长的认可。如果在学生中搞个民意测验,恐怕一百个学生就有九十九个不满这种做法。
设法将学生拦在围墙内,安全是安全了,可外面发生的事却被围墙阻断。外面的世界多精彩。那些精彩的东西他们没见着,那些可能的教学资源没被利用,他们作出的文又哪会精彩?
二、语文教材的改革删去了不少好文章
我们说这话可能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可我们发现,事实的确如此。作为实验教材使用的地区,我们都认为最好的还是第一次使用的实验教材版本,越往后的就越不敢恭维了。第一次使用的实验教材,它所选的文章有这样的特点:多为名家名篇,艺术性强,贴近学生生活,篇数多,接近学生的阅读欣赏层次,还有一本自读本。我们认为第一次的教材版本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作教材是最适合的。就拿田晓菲写北大生活的那篇文章来说吧,作为初一年级的教材,它就有一种感召的作用,学生读了它就会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对北大的向往,安排在初一的教材上是最合适的,为什么要删了它?后来的教材走向,更多的是加入了外国的文学作品和非著名作家的作品。我们并没有说他们的作品“不够档次”的意思,而是觉得作为教材有它的缺陷。让学生了解些外国的文学艺术,原本无可厚非,可外国的文学作品从语言上就不太符合中国学生的欣赏习惯,所描写的生活也不是学生熟悉的,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不太感兴趣;对非著名作家的作品,我看相对名家作品,在艺术上还是有差距的,比如现行九年级语文实验教材上选用不是作家而是政治家的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就是一种失误,那种古老的观点真有点老古董。在现在的人看来,那种“当大总统与当清洁工同一价值”的观点就有些“站不住脚”。
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依我们所见,一是靠读——读好的书。这就相当于学游泳,读的过程就是听讲游泳理论的过程,艺术性高的文章才能教给学生好的表现方法。二是靠练,将好的方法吸收为己有。
三、教师的作文知识在退化,写作只在应付考试
许多语文教师都在“吃老本”,缺少知识的升华和更新。一出学校,就认为作文只是学生的事,不是教师的事,对以往学得的写作知识,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教师桶里的水渐渐少,学生得到的怎能多?没有写作的亲身体会,安能指导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许多教师讲授作文的方法就只一个字:写,让学生一天写一篇日记,或者一周写一篇小作文,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是靠老师讲得的,而是靠学生自己练得的。这种老牛拉破车式的教学如何能有高质量的作文产生?
考试热衷于应付。不少教师都教给学生应付语文考试的“法宝”,不是教他们如何把作文质量提高,而是强求他们要把作文写完,不要离题,字数达标。这是标准的“应试教育”,如此教学,安有好作文产生?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要解决学生作文能力退化的根本,一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走出去,多见识。走出去,势必会给安全带来隐患。但这不是说就毫无办法,我们可以采取名种各样的防患措施,比如减少带出去的人数,增加管理者的人数,分期分批或者择优带出去等等。总之,我们认为,要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让学生扩大见识,积累生活的素材。二是在教学管理上教师要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解脱出来,不要除了分数还是分数,造成高分低能。规模大的学校最好要建校刊,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作文水平的平台,提高他们作文的兴趣。三是对语文教师的考核,要把写作能力加进去,促使他们去学习,去探究,去提高,把那漏了的一桶水重新装满。
(作者单位:551104贵州省息烽县九庄镇乌江复旦学校)
十年前,我校语文组教师在一起改卷的时候,总有人惊呼发现了好作文,于是高声的念,引得大家热烈的评论。可近年来,七八百学生的卷子改完,好像改卷的人都忘却了夸赞叫好似的,很难听到那种惊呼了。其实是学生作文中极少有真情实感的东西了。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离开了生活,文学创作就是一句空话,凭空编不出“生活”来,勉强编出来的“生活”也不会有感人的效果。究其现在学生作文质量差的原因,我们认为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原因,我们认为是学生“缺少生活”。
“生活”是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指一个人的吃喝拉撒,最主要的还是包括一个人的“见识”。见识,有见才有识。所见的生活现象越多,生活积累、感情积累就越丰富,作文发挥才会游刃有余。到底是什么原因限制了学生们的“生活”,短了学生们的见识?我们分析有下列原因:
一、对安全的过高期待和对封闭式教学模式的推崇
一般情况下有纠纷都依靠法律来裁判,而在法律法规又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们是“谈安全而色变”,据说某地教育局几个副局长对谁分管安全这一块都只好以拈“纸疙瘩”来决定。我校的领导整天悬着心,而最苦的是思教主任,点点末末都须把工作做到位。在学校的草坪里发现一条小蛇,就得如临大敌地向学生发布公告:勿到草坪里去,那里有蛇。使得那些想到草坪里玩或正在草坪里玩得起劲的学生不得不“服从管教”,回到教室那个“枯燥无味”的地方;如果有学生“不甘寂寞”,翻围墙出去,那围墙能翻出去的地方,就得重新加高——这叫防患于未然。
学生在围得铁桶一般严实的校园里度过自己的童年、少年时光,往年的春暧花开时节的春游活动被明令禁止了,可能的校外参观访问的机会和安排被“善意”地劝止了。于是学生的生活就成了三点一线:家—学校—家。最可怜的是那些住校的学生,周一进去,周五出来,出校园的机会都难得。
许多的招生广告都以“实行封闭式教学”来吸引家长。在大人们的意识中,把学生关在围墙内,就能做到“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出安全事故,不与外面不三不四的人接触,没机会打台球,上网,谈恋爱,于是堂而皇之地把这些做法当成成果广而告之,还居然得到了几乎百分之百的家长的认可。如果在学生中搞个民意测验,恐怕一百个学生就有九十九个不满这种做法。
设法将学生拦在围墙内,安全是安全了,可外面发生的事却被围墙阻断。外面的世界多精彩。那些精彩的东西他们没见着,那些可能的教学资源没被利用,他们作出的文又哪会精彩?
二、语文教材的改革删去了不少好文章
我们说这话可能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可我们发现,事实的确如此。作为实验教材使用的地区,我们都认为最好的还是第一次使用的实验教材版本,越往后的就越不敢恭维了。第一次使用的实验教材,它所选的文章有这样的特点:多为名家名篇,艺术性强,贴近学生生活,篇数多,接近学生的阅读欣赏层次,还有一本自读本。我们认为第一次的教材版本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作教材是最适合的。就拿田晓菲写北大生活的那篇文章来说吧,作为初一年级的教材,它就有一种感召的作用,学生读了它就会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对北大的向往,安排在初一的教材上是最合适的,为什么要删了它?后来的教材走向,更多的是加入了外国的文学作品和非著名作家的作品。我们并没有说他们的作品“不够档次”的意思,而是觉得作为教材有它的缺陷。让学生了解些外国的文学艺术,原本无可厚非,可外国的文学作品从语言上就不太符合中国学生的欣赏习惯,所描写的生活也不是学生熟悉的,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不太感兴趣;对非著名作家的作品,我看相对名家作品,在艺术上还是有差距的,比如现行九年级语文实验教材上选用不是作家而是政治家的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就是一种失误,那种古老的观点真有点老古董。在现在的人看来,那种“当大总统与当清洁工同一价值”的观点就有些“站不住脚”。
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依我们所见,一是靠读——读好的书。这就相当于学游泳,读的过程就是听讲游泳理论的过程,艺术性高的文章才能教给学生好的表现方法。二是靠练,将好的方法吸收为己有。
三、教师的作文知识在退化,写作只在应付考试
许多语文教师都在“吃老本”,缺少知识的升华和更新。一出学校,就认为作文只是学生的事,不是教师的事,对以往学得的写作知识,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教师桶里的水渐渐少,学生得到的怎能多?没有写作的亲身体会,安能指导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许多教师讲授作文的方法就只一个字:写,让学生一天写一篇日记,或者一周写一篇小作文,学生的作文能力不是靠老师讲得的,而是靠学生自己练得的。这种老牛拉破车式的教学如何能有高质量的作文产生?
考试热衷于应付。不少教师都教给学生应付语文考试的“法宝”,不是教他们如何把作文质量提高,而是强求他们要把作文写完,不要离题,字数达标。这是标准的“应试教育”,如此教学,安有好作文产生?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要解决学生作文能力退化的根本,一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走出去,多见识。走出去,势必会给安全带来隐患。但这不是说就毫无办法,我们可以采取名种各样的防患措施,比如减少带出去的人数,增加管理者的人数,分期分批或者择优带出去等等。总之,我们认为,要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让学生扩大见识,积累生活的素材。二是在教学管理上教师要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解脱出来,不要除了分数还是分数,造成高分低能。规模大的学校最好要建校刊,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作文水平的平台,提高他们作文的兴趣。三是对语文教师的考核,要把写作能力加进去,促使他们去学习,去探究,去提高,把那漏了的一桶水重新装满。
(作者单位:551104贵州省息烽县九庄镇乌江复旦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