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锂金属负极的压力与形貌变化(英文)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x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高载量氧化物正极(> 4 mAh·cm-2)和超薄锂金属负极(< 50 μm)可以构建高比能锂金属二次电池。然而,该类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受到锂金属不可控沉积的严重制约。高比表面积的锂枝晶和锂“苔藓”导致了较低的库伦效率,前者有一定可能穿刺隔膜,造成电池内短路,是亟待解决的安全隐患。因此,提升锂金属二次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的关键在于实现锂金属的致密沉积。文献中已有多种化学方法可达到这样的效果。由于锂金属较软,受力容易发生形变,对锂金属电池施加机械压力是另一种促进锂金属致密沉积和提高循环性能的方法。然而,机械压力、锂金属形态的演变、和循环性能之间的关系尚未被完全理解。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薄膜压力传感器的电池压力测量装置,可以实时跟踪纽扣型锂金属电池内部的压力变化,并且探究外加机械压力对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纽扣电池和高比能的软包电池(5 Ah,> 380 Wh·kg-1)中,一定程度的压力可以促进锂金属的致密沉积,改善电池循环性能;而过大的压力则会导致锂金属向负极内部沉积,造成负极变形和电池性能恶化。我们的研究结果凸显了压力控制对于锂金属沉积行为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改善高比能锂金属电池的循环性能提供了指导。
其他文献
页岩气储层天然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强,储层压力、地应力等地质力学参数随着页岩气开采不断演化,使得老井与加密井裂缝扩展存在明显差异,这对后期加密井部署和压裂改造设计具有重要影响。综合考虑页岩气储层地质力学参数、天然裂缝等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提出了一套基于储层四维地应力演化的页岩气藏加密井水力压裂复杂裂缝扩展模拟方法,建立了气藏渗流-地质力学耦合的水力压裂复杂裂缝交错扩展模型,并通过现场试井
双向电磁搅拌是利用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力对合金浆料进行双向搅拌,使合金浆料发生强烈混合对流。本文利用Maxwell 2D和Fluent软件建立了在电磁搅拌作用下制备不同稀土La添加量的半固态A356-wt%La浆料的电磁场和浓度场仿真模型,并结合实验研究在搅拌频率为30Hz、电流强度为4A的双向电磁搅拌下搅拌15s时稀土在A356铝合金熔体中径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电磁搅拌能显著影响富La相的分布,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配合上颌横腭杆在固定矫治中压低上后牙的效果,为正畸临床垂直向支抗控制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高角的青少年正畸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双颌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用横腭杆连接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在上颌双侧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颊侧,分别植入一颗微种植钉(直径1.5 mm,长度8mm),并对上颌第一磨牙施以150g的压入力。在植入微种植钉时(T0)、负载一个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