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学英语教法上先后推行听说法(结构法)、意念法、功能法、交际法等,这些新方法一方面推动了英语教改的进展,但另一方面它总是以欧式的教学法为轴心,我们只是被动地围绕着这个轴心作些适应性的变革。因而,我不禁要疑惑:中国人教英语,汉语言和汉文化该怎样参与和渗透?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有其“通行”的特点,而民族语言又体现着民族特点。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日常生活的交际。不论从教学过程,还是交际功能讲,都和汉语言、汉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有较高的汉语言修养和汉文化修养。初中阶段是学英语年龄段的“学话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尽量摆脱汉语束缚,尽可能地创设英语环境,让学生感知、亲近英语。
如何使学生摆脱母语干扰,又充分利用母语的知识迁移?这就需要英语教师有较高的汉文化修养。我们在英语课堂上常常看到学生用汉语语法套用英语语法的例子。例如:英语中的“代替”一词,学生容易混淆:汉语里“代替”是动词;而英语里“代替”的词性不固定。它既可以是动词性的“take the place of”,也可以是介词“instead of(in place of)”或副词“instead”。在“谁来代替史密斯先生去那里呢?”用“Who take the place of Mr. Smith?”或“Who will go there instead of Mr. Smith?”;而“史密斯先生病了,谁代替他去那儿呢?”用“Mr. Smith is ill.Who will go there instead?”。遇到这些问题,英语教师就要指出英、汉词法的区别(英语词性要活一些,汉语词性相对稳定,不要用汉语习惯套用英语),以消除学生的疑虑。学生在高中阶段不仅应用英语的能力有了提高,汉语水平也有了相当的基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汉语和英语相比各有哪些特点?同样的内容汉语怎样阐述,英语怎样表达?交际时各自怎样表达才算得体?它们之间有无共同规律可寻?可否变通?对这些问题,学生总是想找到明确的答案。这个答案只能在英语教师那里,课堂上要讲清,要点破。这样,学生学的是活的语言而不是教条。对于“There stands a big tree on the hill.”,学生脑子里会很快出现另一个句型——“There is …”。那么,学生紧接着就会问:为什么用“There stands”而不用“There is”?教师可以举出一个同样的用汉语表达的例子:“山上矗立着一棵大树。”“矗立”和“站”表达的目的是相同的,其特点是形象生动。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再如:对于“孩子病了母亲要给医生打电话,请求给孩子看病”,可以这样问:“Will you examine my son,doctor?”“Would you please examine my son,dodtor?”“I wonder if you can examine my son,doctor.”这三种问法都是一个目的、都很礼貌。但第三种问法更得体——它既礼貌,又表达了母亲焦急、渴望、急于知道结果的迫切心情。找准这个“得体”问题的答案,离不开汉语知识,这是确定无疑的。汉语是一种特别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形象生动,内涵丰富,富于韵律感。英语的特点是准确、具体。英、汉语的交流可求同存异,优势互补。
站在更高的角度看,语言集中地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特点,文化素质的高低又制约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语言教学永远不能离开这根准绳。学习外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激发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最好的老师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广泛涉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内容在英语教学中都会涉及,如行为礼节、道德规范、文学、史学、军事、天文地理等。学生除了从其它的课堂学到这些知识外,还希望英语教师给他们创设一个更丰富的课堂。因此,英语教师对民族文化要有广泛的涉猎。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这里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是得到别人赞美后要说的一句话,美国人会说:“了您的赞美我非常高兴,谢谢!”而中国人则说:“其实我也很一般。”如果是美国人赞美我们,我们这样回答,他们会感到惊讶,会认为对方不友好,显出一副不理解的神情。因此,了解外民族的性格特点,首先要熟悉本民族的性格特点。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较高的本民族文化素质,那么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学好外语;同样道理,英语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本民族文化修养,那他也只能是一个“传声筒”。
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看,我们都是为延续、创造人类文明而努力着。语言教学要求学用结合,要面对世界,面对未来。国际交流的扩大、科技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的繁荣,使得外语教学渗透文化内容日益重要。单纯的英语语言水平是不能适应这一要求的。要求英语教师能纵览本民族文化,站在东西方文化比较的高度上,把握英语教学。如能到达这一高度,相信英语教学会达到更高更新的境界。
如何使学生摆脱母语干扰,又充分利用母语的知识迁移?这就需要英语教师有较高的汉文化修养。我们在英语课堂上常常看到学生用汉语语法套用英语语法的例子。例如:英语中的“代替”一词,学生容易混淆:汉语里“代替”是动词;而英语里“代替”的词性不固定。它既可以是动词性的“take the place of”,也可以是介词“instead of(in place of)”或副词“instead”。在“谁来代替史密斯先生去那里呢?”用“Who take the place of Mr. Smith?”或“Who will go there instead of Mr. Smith?”;而“史密斯先生病了,谁代替他去那儿呢?”用“Mr. Smith is ill.Who will go there instead?”。遇到这些问题,英语教师就要指出英、汉词法的区别(英语词性要活一些,汉语词性相对稳定,不要用汉语习惯套用英语),以消除学生的疑虑。学生在高中阶段不仅应用英语的能力有了提高,汉语水平也有了相当的基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汉语和英语相比各有哪些特点?同样的内容汉语怎样阐述,英语怎样表达?交际时各自怎样表达才算得体?它们之间有无共同规律可寻?可否变通?对这些问题,学生总是想找到明确的答案。这个答案只能在英语教师那里,课堂上要讲清,要点破。这样,学生学的是活的语言而不是教条。对于“There stands a big tree on the hill.”,学生脑子里会很快出现另一个句型——“There is …”。那么,学生紧接着就会问:为什么用“There stands”而不用“There is”?教师可以举出一个同样的用汉语表达的例子:“山上矗立着一棵大树。”“矗立”和“站”表达的目的是相同的,其特点是形象生动。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再如:对于“孩子病了母亲要给医生打电话,请求给孩子看病”,可以这样问:“Will you examine my son,doctor?”“Would you please examine my son,dodtor?”“I wonder if you can examine my son,doctor.”这三种问法都是一个目的、都很礼貌。但第三种问法更得体——它既礼貌,又表达了母亲焦急、渴望、急于知道结果的迫切心情。找准这个“得体”问题的答案,离不开汉语知识,这是确定无疑的。汉语是一种特别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形象生动,内涵丰富,富于韵律感。英语的特点是准确、具体。英、汉语的交流可求同存异,优势互补。
站在更高的角度看,语言集中地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特点,文化素质的高低又制约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语言教学永远不能离开这根准绳。学习外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激发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最好的老师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广泛涉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内容在英语教学中都会涉及,如行为礼节、道德规范、文学、史学、军事、天文地理等。学生除了从其它的课堂学到这些知识外,还希望英语教师给他们创设一个更丰富的课堂。因此,英语教师对民族文化要有广泛的涉猎。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这里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是得到别人赞美后要说的一句话,美国人会说:“了您的赞美我非常高兴,谢谢!”而中国人则说:“其实我也很一般。”如果是美国人赞美我们,我们这样回答,他们会感到惊讶,会认为对方不友好,显出一副不理解的神情。因此,了解外民族的性格特点,首先要熟悉本民族的性格特点。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较高的本民族文化素质,那么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学好外语;同样道理,英语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本民族文化修养,那他也只能是一个“传声筒”。
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看,我们都是为延续、创造人类文明而努力着。语言教学要求学用结合,要面对世界,面对未来。国际交流的扩大、科技经济的发展、文化事业的繁荣,使得外语教学渗透文化内容日益重要。单纯的英语语言水平是不能适应这一要求的。要求英语教师能纵览本民族文化,站在东西方文化比较的高度上,把握英语教学。如能到达这一高度,相信英语教学会达到更高更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