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理由埋怨父母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ongta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乡有个传统,爷爷奶奶疼长孙,爸爸妈妈爱满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是这么一种风气。我家本来有兄弟姐妹七人,夭折了一个大姐、一个四哥。活下来的五个兄弟姐妹当中,我排行老四,肯定是最被大人忽略的。现在被我们叫做大姐的其实是二姐。
  那时候大人也没能力精心照顾每一个小孩儿,我们都像野草一样长大。突然听说哪家小孩儿在水塘里淹死了,或是爬树摔死了,全村人都跑去看看热闹,说些毫无意义的安慰话。没谁真的当心再出危险。大人们仍做自己的事,小孩子仍只顾自己玩儿。只有吃晚饭的时候,大人站在门口连叫带骂高声叫喊:野路鬼,吃饭了!“野路鬼”,就是有些书里说的孤魂野鬼。早饭是不用喊的,小孩子起床后随便吃点儿,就上学去了。中饭没吃的,更不用喊。村子大了,大人扯着喉咙喊几声,小孩子未必听得见,仍只顾玩儿着。天快黑了,我突然想起要回家了,就吓得大气不敢出,摸回家去。我肯定得吃残饭剩菜,还得低头挨骂。大人骂小孩儿无非是说他一天到晚只知道玩兒,吃饭都要人喊!小孩子听大人骂得多了,也觉得自己玩儿心太大,真是罪过。吃残饭剩菜我不怕,早习惯了;挨骂也不怕,反正只当耳边风。我最怕的是二姐和弟弟在旁边捣蛋,故意说脏东西。我从小怕脏,吃饭时想起什么脏东西,马上恶心,吃不下饭。二姐和弟弟偏偏爱落井下石,见我挨骂,幸灾乐祸,故意说些屎尿、鼻涕之类,我就吃不下饭了。长大些了,吃饭时二姐和弟弟再故意说屎尿之类,我们就打架。吃饭时家里最是热闹,小孩子的哭闹声、打架声和大人的叫骂声响成一片。
  大人的骂骂咧咧让我自小就有种负罪感,感觉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消五谷的,没有任何用处。“消五谷的”,这是我们家乡骂小孩儿和懒汉常用的话。星期天,学校不上课,大人也通常在这天出门赶集。我可以在家里玩,自由自在。可是,到了下午,我会突然紧张起来。因为大人马上就要回来了,而我在家里什么事都没做!我马上拿起扫把扫地,然后擦桌子、去井边挑水。忙过之后,见家里干干净净,水缸里盛满了水,我才安心下来。没多时,大人回来了。我偷偷瞟着他们,想让他们发现我的劳动成果,然后表扬几句。但我多半会失望。他们不会满意我努力做了事,该骂的照样骂。小孩子不可能万事周全,大人们永远都有骂人的理由。
  我也没有理由埋怨父母。他们背着种种压力,又十分贫穷,生活太艰难了。我没有像大姐和四哥那样夭折,已是万幸了。
其他文献
在初中课本中,我们常常读到那些精彩的段落,其中尤以精当的细节描写令人拍案叫绝,我们称之为传神之笔。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方法。巴尔扎克曾强调说:“唯有细节才能组成作品的价值。”学生的作文要能体现具体、生动、形象,就必须学会运用细节描写。  怎样才能写好细节描写呢?  首先要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感受,养成写观察笔记的习惯。契诃夫曾经说过:“谁要描写生活和人,谁就
〔摘要〕来访者是一名高中生,因为与同学相处产生误会,导致胸闷气短、压抑难受,前来寻求帮助。小倩从小父母不在身边,一直到初中才开始在父母身边生活。她在生活上比较独立,是一个懂事、善解人意的孩子。父母性格不合,长期争吵,导致她比较敏感,内心安全感不足,非常害怕人际冲突,不懂拒绝,不敢寻求帮助。通过个别访谈、沙盘游戏辅导帮助来访者寻找自己,疏解压抑许久的情绪。  〔关键词〕人际关系;原生家庭;沙盘疗法 
小组合作学习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对合作学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然而由于一部分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实质的正确理解,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偏颇。现就小组合作学习中常见问题及对策,作一些探讨。    一、刻意追求形式  一部分教师认为只要有合作学习,就反映了新课改的精神,这就导致在有些课堂上,教师随意将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根本不考虑优势互补的作用。小组成员间讨论不能围绕中心问题开展,当问
〔关键词〕攻击行为;归因方式;儿童  一、引言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儿童特别喜欢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动不动就打别人一下或者骂别人,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风格,也让教师和家长 十分头疼。那么,是什么导致这些儿童产生这么多的攻击性行为呢?  班杜拉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对攻击性行为的习得与矫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但是随着信息加工途径的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道奇(Kenneth Dodge)在上世纪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良好情境,营造和谐教学氛围,给学生创设数学课堂活动空间和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设氛围;创造机会;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任何一种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必然是“首当其冲”。在《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已将“关注知识结果”转为“关注学生活动”,课程设计已将“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同时,在《标准》中还
〔摘要〕昊(化名)是一名爱好文学和电影的高二男生,也是一名青少年习惯性自伤患者。在一次晚自习中,被值班老師发现有割伤和写遗书的过激行为,经过学校、家长的多方配合以及心理教师五个阶段共八次的面谈及辅导,危机事件得到及时处理。本案例启迪我们,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中应学会及时并多方联动处理问题;明确心理教师个人职责;寻找问题的核心因素;注重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引导。  〔关键词〕自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所以说,这种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激起水底天”的教学效果。作为提问的一种方式,“曲问”在课堂上是一种曲径,但抓好了往
在历次发行的《语文考试说明》中,对作文的内容往往提出这样的要求:“内容充实,材料丰富,材料新鲜”。而学生往往由于学习的紧张,课外阅读时间有限,阅读量小,阅读面狭窄,知识储备不足,往往在考场上有“江郎才尽”的感觉。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优美的文章往往需要鲜活的材料来充实,材料的质量往往决定作文的质量。如何选材,成了做好文章的关键。在作文选材上,实际上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贴近生活
〔关键词〕西藏班学生;学习适应;个案辅导  一、一般资料  学生基本资料:卓玛(化名),女,内地西藏班高一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重大疾病史。  家庭背景资料:初中以前在西藏读书,家里有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弟弟读初二,妹妹读小学五年级。家庭关系和睦。  学生自述:自己能来这所学校读书,爸爸妈妈很开心,自己刚来时也很开心,毕竟不是每个西藏的孩子都有机会来内地读书。但经过半个多学
外企“人才收割机”加剧我国高科技精英流失    金秋又至,各大企业已纷纷进入高校,提前开始“抢人行动”。一些企业招聘部门的人员明显感到,中国企业的人才竞争对手不仅是跨国企业的中国分公司,更强大的压力则来自于美国的另一波“抢人行动”。  据最近一份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综合报告显示,中国名校高才生赴美情节愈演愈烈,清华、北大也被美国媒体称为“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中国科协2008年5月发布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