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妙悟”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也是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严羽《沧浪诗话》中的妙悟说最负盛名。本文将从“妙悟”的内涵、产生、衍生的“兴趣”等多方面展开来认识“妙悟”作为审美认识活动的特性,正确看待《沧浪诗话》的文化价值,理性对待“妙悟”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沧浪诗话》;妙悟;兴趣 ;入神
“妙悟”是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四》中提出的,“论诗如论禅”,“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1]严羽的“妙悟”说,包括了以“辨识”为前提,以“兴趣”为底蕴,以“熟参”创作为途径,以“入神”为标准的多个层面,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可以说“妙悟”这一美学范畴,到了严羽手中,已达到成熟阶段。
一.何谓“妙悟”
严羽的“妙悟”放在作诗作学问中来讲有两层含义:
一是“第一义之悟”,即“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之说;一是“透澈之悟”,即“有透澈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说。[2]
“第一义之悟”以“识”为主,严羽主张广泛熟读前人的作品,尤其是上乘之作,以从阅读中获得“正法眼”,从而达到“悟”。这种“悟”可以使人“自辨其真是非”,得出对事物的完整看法;“透澈之悟”讲“须参活句勿参死句”,即要学诗之人在熟读、学习古人的诗作之时切忌死板套作,要从中悟出诗作中语言词句之外的意境。从这个层面上看,严羽的对于读书作诗之法强调对其中奥义的领悟,优秀的作品是需要艺术家的创造力才能产生的。在艺术创作中,“妙悟”是一种特殊的审美认识活动,是感性的、直觉的的触动,和创作者的学力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因此“妙悟”常常理解为一种审美感性能力,超越知识和经验,超越个体的功利,是对世界作纯然的观照。
严羽提出的“悟”是以一种非逻辑、非功利、非实用的纯粹审美态度去感受、观照生活。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中提到:“所谓“妙悟”,是指审美感兴,也就是指在外物直接感应下产生审美情趣的心理过程。妙悟是一种感性的、直觉的触兴,它与一个人的学力并无必然的联系。”[3]妙悟说的贡献主要在于把审美感兴和逻辑思维区分开来,强调审美感兴是构成艺术家的本质的东西,从而对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力作了一个重要的规定。
二.“妙悟”之由来
《诗辨》说:“工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先须熟读《楚词》,朝夕讽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字,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4]可见,“妙悟”的能力是从大量阅读前人的诗作中培养来的,而且不是任何诗作都有这样的功用,只能是那些意境浑成、神韵悠远的佳作才能促成人们对这种艺术特点的领悟。同时,严羽所说的“阅读方式”,也不是指带有思考、研究、分析的阅读,而只是熟读以致朝夕讽咏。作者追求的是一种直觉感悟和直接的艺术欣赏活动。他强调人们要从这种反复的阅读、咏叹中得以进入作品的内在境界,感受其中独特的韵味,而这正是一条“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悟入”之径。
朱良志在《中国美学十五讲》中提到“妙悟是由‘智慧’发出的,是一种‘慧的直觉’,妙悟的过程就是对“慧”的恢复”。[5]这里“慧”就是指人的自性,人本真的直觉体会,生命原始的力量,与生俱来的生命觉性。它是一种内在的性灵超越,是对存在价值的肯定,自我真性的张扬,对生命意义的确认故而“妙悟”就是发现体味出心性中原始的状态,是人性特性的恢复。
(二)《诗辨》中说:“大抵禅道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在这一层面上,禅“悟”与是“悟”大体相似,而严羽本人也说“定诗之宗旨,且借禅以为喻”。这种“悟”是为了打破理学思想对诗学艺术的局限,恢复生活、现实乃至生命的诗性,追寻对生命情感本身的体验而产生的。
三.“悟”的衍生——“兴趣”
严羽在他的诗学主张中就提出了以“悟”激发诗人体验、追寻生活体验中的自然乃至生命的灵性,恢复活泼泼的诗性体验,而这种诗性体验就是“兴趣”。“兴趣”指明审美情趣是由外物形象直接感发的,从“妙悟”中产生。“兴趣”中的情趣特指审美情趣。
“兴趣”是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性审美体验,即严羽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6]它具有可目睹而不可求实的特征,既与外在的具体的艺术形式、艺术对象密切相关,又让我们无法从单纯的理性逻辑中去把握,更无法将其落实,而只能意会、感悟。这是由“妙悟”的特性决定的。作为一种审美直觉体验,“妙悟”能将诗人所获得的生命诗意体验——“兴趣”,“兴”感兴、兴发人的内心情趣,是直觉的触发。这种直觉触发了内在是、的审美趣味,非理性的、非逻辑的。
那么,在以“妙悟”为核心、以“兴趣”为底蕴的熟参、辨识中,历经渐修而获得又是怎样的一种诗性的审美体验和诗意感知能力呢?
四.“妙悟”之极——入神
严羽诗学的主旨在于试图激活被理性主义条框所束缚的诗歌本身的生命灵性,试图恢复汉魏晋盛唐诗歌的“兴”体特征。在“妙悟”的导领下,通过对“兴趣”的追求,诗歌到达了一个新的境界,即严羽所谓“诗之极有一,曰入神。”[7]
诗人在长期的阅读积累中获得辨识、感知生命的能力并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生命形态领悟生命之间的相通之处,进而在一种直觉体验中与自然生命世界融合,在此诗人能直接体悟到一切自然生命的存在,甚至是宇宙终极的本源生命。在这种直觉体验状态下,诗人所创作出来的艺术形式便是一种涵容着审美意象的诗句,而诗人本身对此却是毫无知觉的。由此可见“入神”与“妙悟”的本质以及“兴趣”可目睹而不可实捉的特征是浑然一体的。虽然每个人关于诗的妙处不尽相同,但是真正的诗作都是“取之于心,注之于手”,不雕琢、不做作,“导达性灵,歌咏情志,涵畅乎理致,斧藻于群言”。 [8]这是严羽诗学中“悟”的高峰体验,也是其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是一种自己对诗性的审美感知能力。 《沧浪诗话》鲜明地提出了诗歌艺术的美学特点和审美意识活动的特殊规律性问题,触及艺术形象和形象思维的某些基本的属性,把传统的美学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后世诗论中,不仅“格调”、“性灵”、“神韵”诸派都从它里面汲取养料,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就是一些独树一帜的理论家如王夫之、叶燮、王国维等,也都借鉴了它的理论思维经验,予以批判的改造,推陈出新。另外,历来的唐诗选本和唐诗学研究中,莫不可以看出其或明或暗的投影。因此,说《诗话》几乎笼罩了明清两代的诗学,并非过甚其词。当然,《诗话》在理论观点上的失误及其对后世所造成的消级影响,也不容回避。站在今天的理论高度,从历史的实际出发,加以科学的总结,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如果说《诗辨》是《沧浪诗话》的理论纲领,那么,“妙悟”可以说是《诗辨》甚至整个《沧浪诗话》审美体系的一个理论基础。为学诗门径、写作方法、创作要求及各种体制特点,以及对诗歌作出评论与考证提供的言说提供了依据。在总结前人诗歌特点、批评当代诗歌风气中构建了以“妙悟”为核心的审美认识论,以“兴趣”为重心的审美特征论,以“入神”为极致的审美标准的美学思想体系。对当时以及后世都影响深远,也因此关于《沧浪诗话》的校注版本颇多,议论之声也颇为盛大,各家所持之言亦有各自的可取之处。本文在《沧浪诗话》研究的基础之上以“妙悟”为切入点,浅谈对严羽诗学美学思想体系的一些理解。
注释:
[1]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4]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7]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8]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参考书目:
[1]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沧浪诗话》;妙悟;兴趣 ;入神
“妙悟”是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四》中提出的,“论诗如论禅”,“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1]严羽的“妙悟”说,包括了以“辨识”为前提,以“兴趣”为底蕴,以“熟参”创作为途径,以“入神”为标准的多个层面,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可以说“妙悟”这一美学范畴,到了严羽手中,已达到成熟阶段。
一.何谓“妙悟”
严羽的“妙悟”放在作诗作学问中来讲有两层含义:
一是“第一义之悟”,即“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之说;一是“透澈之悟”,即“有透澈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说。[2]
“第一义之悟”以“识”为主,严羽主张广泛熟读前人的作品,尤其是上乘之作,以从阅读中获得“正法眼”,从而达到“悟”。这种“悟”可以使人“自辨其真是非”,得出对事物的完整看法;“透澈之悟”讲“须参活句勿参死句”,即要学诗之人在熟读、学习古人的诗作之时切忌死板套作,要从中悟出诗作中语言词句之外的意境。从这个层面上看,严羽的对于读书作诗之法强调对其中奥义的领悟,优秀的作品是需要艺术家的创造力才能产生的。在艺术创作中,“妙悟”是一种特殊的审美认识活动,是感性的、直觉的的触动,和创作者的学力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因此“妙悟”常常理解为一种审美感性能力,超越知识和经验,超越个体的功利,是对世界作纯然的观照。
严羽提出的“悟”是以一种非逻辑、非功利、非实用的纯粹审美态度去感受、观照生活。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中提到:“所谓“妙悟”,是指审美感兴,也就是指在外物直接感应下产生审美情趣的心理过程。妙悟是一种感性的、直觉的触兴,它与一个人的学力并无必然的联系。”[3]妙悟说的贡献主要在于把审美感兴和逻辑思维区分开来,强调审美感兴是构成艺术家的本质的东西,从而对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力作了一个重要的规定。
二.“妙悟”之由来
《诗辨》说:“工夫须从上做下,不可从下做上。先须熟读《楚词》,朝夕讽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乐府四篇,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字,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4]可见,“妙悟”的能力是从大量阅读前人的诗作中培养来的,而且不是任何诗作都有这样的功用,只能是那些意境浑成、神韵悠远的佳作才能促成人们对这种艺术特点的领悟。同时,严羽所说的“阅读方式”,也不是指带有思考、研究、分析的阅读,而只是熟读以致朝夕讽咏。作者追求的是一种直觉感悟和直接的艺术欣赏活动。他强调人们要从这种反复的阅读、咏叹中得以进入作品的内在境界,感受其中独特的韵味,而这正是一条“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悟入”之径。
朱良志在《中国美学十五讲》中提到“妙悟是由‘智慧’发出的,是一种‘慧的直觉’,妙悟的过程就是对“慧”的恢复”。[5]这里“慧”就是指人的自性,人本真的直觉体会,生命原始的力量,与生俱来的生命觉性。它是一种内在的性灵超越,是对存在价值的肯定,自我真性的张扬,对生命意义的确认故而“妙悟”就是发现体味出心性中原始的状态,是人性特性的恢复。
(二)《诗辨》中说:“大抵禅道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在这一层面上,禅“悟”与是“悟”大体相似,而严羽本人也说“定诗之宗旨,且借禅以为喻”。这种“悟”是为了打破理学思想对诗学艺术的局限,恢复生活、现实乃至生命的诗性,追寻对生命情感本身的体验而产生的。
三.“悟”的衍生——“兴趣”
严羽在他的诗学主张中就提出了以“悟”激发诗人体验、追寻生活体验中的自然乃至生命的灵性,恢复活泼泼的诗性体验,而这种诗性体验就是“兴趣”。“兴趣”指明审美情趣是由外物形象直接感发的,从“妙悟”中产生。“兴趣”中的情趣特指审美情趣。
“兴趣”是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性审美体验,即严羽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6]它具有可目睹而不可求实的特征,既与外在的具体的艺术形式、艺术对象密切相关,又让我们无法从单纯的理性逻辑中去把握,更无法将其落实,而只能意会、感悟。这是由“妙悟”的特性决定的。作为一种审美直觉体验,“妙悟”能将诗人所获得的生命诗意体验——“兴趣”,“兴”感兴、兴发人的内心情趣,是直觉的触发。这种直觉触发了内在是、的审美趣味,非理性的、非逻辑的。
那么,在以“妙悟”为核心、以“兴趣”为底蕴的熟参、辨识中,历经渐修而获得又是怎样的一种诗性的审美体验和诗意感知能力呢?
四.“妙悟”之极——入神
严羽诗学的主旨在于试图激活被理性主义条框所束缚的诗歌本身的生命灵性,试图恢复汉魏晋盛唐诗歌的“兴”体特征。在“妙悟”的导领下,通过对“兴趣”的追求,诗歌到达了一个新的境界,即严羽所谓“诗之极有一,曰入神。”[7]
诗人在长期的阅读积累中获得辨识、感知生命的能力并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生命形态领悟生命之间的相通之处,进而在一种直觉体验中与自然生命世界融合,在此诗人能直接体悟到一切自然生命的存在,甚至是宇宙终极的本源生命。在这种直觉体验状态下,诗人所创作出来的艺术形式便是一种涵容着审美意象的诗句,而诗人本身对此却是毫无知觉的。由此可见“入神”与“妙悟”的本质以及“兴趣”可目睹而不可实捉的特征是浑然一体的。虽然每个人关于诗的妙处不尽相同,但是真正的诗作都是“取之于心,注之于手”,不雕琢、不做作,“导达性灵,歌咏情志,涵畅乎理致,斧藻于群言”。 [8]这是严羽诗学中“悟”的高峰体验,也是其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是一种自己对诗性的审美感知能力。 《沧浪诗话》鲜明地提出了诗歌艺术的美学特点和审美意识活动的特殊规律性问题,触及艺术形象和形象思维的某些基本的属性,把传统的美学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后世诗论中,不仅“格调”、“性灵”、“神韵”诸派都从它里面汲取养料,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就是一些独树一帜的理论家如王夫之、叶燮、王国维等,也都借鉴了它的理论思维经验,予以批判的改造,推陈出新。另外,历来的唐诗选本和唐诗学研究中,莫不可以看出其或明或暗的投影。因此,说《诗话》几乎笼罩了明清两代的诗学,并非过甚其词。当然,《诗话》在理论观点上的失误及其对后世所造成的消级影响,也不容回避。站在今天的理论高度,从历史的实际出发,加以科学的总结,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如果说《诗辨》是《沧浪诗话》的理论纲领,那么,“妙悟”可以说是《诗辨》甚至整个《沧浪诗话》审美体系的一个理论基础。为学诗门径、写作方法、创作要求及各种体制特点,以及对诗歌作出评论与考证提供的言说提供了依据。在总结前人诗歌特点、批评当代诗歌风气中构建了以“妙悟”为核心的审美认识论,以“兴趣”为重心的审美特征论,以“入神”为极致的审美标准的美学思想体系。对当时以及后世都影响深远,也因此关于《沧浪诗话》的校注版本颇多,议论之声也颇为盛大,各家所持之言亦有各自的可取之处。本文在《沧浪诗话》研究的基础之上以“妙悟”为切入点,浅谈对严羽诗学美学思想体系的一些理解。
注释:
[1]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4]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7]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8]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参考书目:
[1]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