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和单纯糖耐量受损(I-IGT)肥胖者的内皮功能及代谢异常的异同。
方法选择I-IFG(C组)60例(非肥胖即C1组28例,肥胖即C2组32例)和I-IGT(D组)83例(非肥胖即D1组41例,肥胖即D2组42例)作比较,以糖耐量正常者(N组)142例(非肥胖即N1组75例,肥胖即N2组67例)作对照,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血糖、免疫活性胰岛素,同时检测空腹血脂、游离脂肪酸、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SET),留取晨尿测定内皮素(UET)、尿微量白蛋白(MUA)。测量腰围、血压、身高和体质量。彩超测定肱动脉休息时、加压及服用硝酸甘油后的内径变化。计算平均动脉压(MAP)、血糖曲线下面积(glu AUC)、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第二相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 two)、20 min胰岛素净增值与血糖净增值的比值(△I20/△G20)、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
结果校正性别、年龄后,D组和D1组的hs-CRP、SET和UET分别与C组和C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2组与C2组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C组比较空腹血糖(FPG)、糖耐量2 h血糖(2 h PG)、glu AUC、HOMA-β、胰岛素释放试验2 h胰岛素(INS120)和△I20/△G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1组与C1组比较FPG、glu AUC、2 h PG、HOMA-IR、HOMA-β、INS120、INSAUC、INSAUC two、△I20/△G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2组与C2组比较MAP、FPG、HOMA-β、2 h PG、INS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IGT非肥胖者出现了大血管内皮功能损害且微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更严重,而肥胖者大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更严重;I-IFG肥胖者血压明显增高;I-IGT糖代谢紊乱较重、胰岛功能损害轻但非肥胖者早期相缺陷较重;I-IGT和I-IFG肥胖者胰岛素抵抗均明显比非肥胖者严重,I-IGT非肥胖者胰岛素抵抗更严重且伴第二相高胰岛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