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9月,都有很多适龄孩子背起小书包走入校门,开始六年的小学生涯。父母们在欣喜之余,常常有所担心,怕刚离开幼儿园的孩子们不适应小学里的学习生活。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幼儿园的生活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方式,堪称无忧无虑。虽然在大班阶段也有课堂学习,但内容浅显,课堂纪律没有高要求,和小学课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进入小学学习,是孩子生活的一个新起点,是人生道路上一段重要的里程。
小学生活对于孩子来说是全新的,它要求孩子在心理、体力、学习习惯、交往方式等方面有一个很大的调整,要求孩子很快地适应小学的作息和各项制度,胜任比较学习任务。这一切对刚刚迈出幼儿园大门的孩子来说,是那么突然,那么严肃,又是那么不可抗拒。这种差异恰似一级较高的台阶,顺利地跨过这道台阶,就能够从容自信地登上后面一级又一级;而在这一级跌倒的孩子,在以后的小学学习中常常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家长是帮助孩子完成幼小衔接的最佳导师。
1要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可以带孩子常去小学转转,熟悉下环境。和孩子聊一聊学校的生活,尽量描述具体些,让孩子知道学校里的一些规则,也要让孩子知道在学校会有很多小朋友,会有很多的快乐。这样,既让孩子在心理上接受这种生活,又对其充满了向往。
2“习惯成自然。”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好习惯可以让一个人受益终生。对于要上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提前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很重要的。一年级孩子出现学习差异,其根本原因是就是习惯问题,也包括生活习惯。家长们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要求孩子的坐姿和站姿;要求孩子要早睡早起,自己穿衣吃饭洗脸刷牙系鞋带,做到服装整洁;还有,听人说话要专注,众人面前说话声音要响亮;再有,教育孩子要对人有礼貌,见到老师同学主动问好;和小朋友游戏要有分寸,要懂得谦让,友好相处。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热爱读书和珍惜时间的习惯,争取每天傍晚都能和孩子一起读书,指导孩子学会整理书桌和小书包。
这一切可以运用孩子喜欢的游戏方式进行,让孩子在快乐中养成一个个好习惯。在这段时间里,家长一定要有恒心、耐心,目标要明确,一个接一个地培养。在幼儿园里,每个班级都有生活老师,在孩子的生活起居上给予关心。而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所以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就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练习,家长在一旁给予指导而不是包办或者指责。或许刚开始孩子做得不太好,但家长一定要鼓励、赞赏,使其具有较强的自信和决心。
现在多数孩子都经过幼儿园的培养,在知识上的储备应该没有问题,但如果您的孩子没有上过幼儿园,那就要补上这一课。可以带孩子学习拼音,认识一些常用字,学会认识10以内的数字等。
3还要为孩子做一些物质上的准备。有的家长往往会因为孩子的好奇心理,顺着孩子的意愿买一些带有很多附加功能的文具。孩子们有时会把这些都当成玩具,上课时忍不住就去摆弄,从而影响听课。为孩子选择文具要遵循简洁、实用、安全的原则,购买的书包不要太大、太重,最好有分层设计,这样便于孩子归类整理。为孩子准备饮水用的小杯子,需要不易漏、不易碎等。
除了学前的准备,还有开学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也是重要的适应期和过渡期。
1孩子在刚入学的前几个星期,会有新鲜感,加上开始时各门功课作业都比较少,感觉比较轻松。大概一个月左右,课业开始逐步加重,而孩子此时也淡漠了新鲜感,逐渐感觉到学习的辛苦,倦怠感开始渐渐滋生,甚至有的孩子会找借口不愿去上学。此时,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布置一个适合学习的小天地。書桌、椅的高度要适中,在桌子上摆上课程表、小台灯、小闹钟等,为孩子创设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和优美的学习环境。刚入学的孩子,有效注意时间短,专注力也差。所以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不要在一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玩手机,最好是坐在孩子身边一起看书,既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又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久而久之,对孩子注意力的养成便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除了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也要有所改变。有条件的话,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柜子和一个小书橱,固定孩子摆放物品的位置,教会孩子将个人上学的常用物品和故事书、课本、练习本等分类摆放。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桌、书包、文具,按课程表准备好第二天需要的学习用品;学会使用剪刀、转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比如会削铅笔,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家长可以在柜子上贴一些孩子喜爱的卡通画、小动物,营造出一个儿童小世界的氛围,吸引孩子喜爱自己的小天地,认真对待,从而养成井井有条的生活习惯,这些生活习惯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学习生活。
还应该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平时要多与孩子聊天、谈心,让他讲讲学校的同学、老师,讲讲愉快不愉快的事。当孩子告诉你实话时,即使他做了错事,也不要急着训斥,而应该肯定他如实告知的这个做法,然后再帮他分析引导,以鼓励为主,给孩子表述的自由。
3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虽然一年级孩子的书写作业不会多,但也有其他动手动脑的作业任务。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小本子,让孩子练习记录每天的作业,既能提醒自己按要求完成,也便于家长检查。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还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叠衣服、扫地、倒垃圾等,要让孩子明白:我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逐步树立任务意识,也培养了劳动能力。还可以教孩子学会开门锁门,这样才能在学校较好地完成值日任务。另外,要让孩子树立规则和安全意识。在和孩子一起外出时,要率先树立榜样,并提醒孩子遵守各种规则,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排队等候公交车,上下楼梯靠右行,玩运动器械要轮流等,帮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4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首先要信任孩子,做到放手;其次,关注一头一尾。孩子做作业前,先大概了解孩子的作业内容与作业量,估算出大约需要的时间,然后与孩子商定,在多长时间内完成作业。对作业的检查不需要关注答案的准确,而是书写整洁和完成与否。让孩子知道:家长检查作业,是看我有没有认真完成。如果出错,自己要承担责任。这样坚持做下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
5学校和家庭教育要形成合力。所以,家长还要经常、主动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帮助老师尽快了解孩子,并获得孩子更多的在校信息。当孩子遇到问题,也可与班主任老师共同想办法解决。
当然,不同的孩子在新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但只要家长从以上几个方面,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和身体以及物质上的准备,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很快适应小学生活,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幼儿园的生活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方式,堪称无忧无虑。虽然在大班阶段也有课堂学习,但内容浅显,课堂纪律没有高要求,和小学课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进入小学学习,是孩子生活的一个新起点,是人生道路上一段重要的里程。
小学生活对于孩子来说是全新的,它要求孩子在心理、体力、学习习惯、交往方式等方面有一个很大的调整,要求孩子很快地适应小学的作息和各项制度,胜任比较学习任务。这一切对刚刚迈出幼儿园大门的孩子来说,是那么突然,那么严肃,又是那么不可抗拒。这种差异恰似一级较高的台阶,顺利地跨过这道台阶,就能够从容自信地登上后面一级又一级;而在这一级跌倒的孩子,在以后的小学学习中常常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家长是帮助孩子完成幼小衔接的最佳导师。
1要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可以带孩子常去小学转转,熟悉下环境。和孩子聊一聊学校的生活,尽量描述具体些,让孩子知道学校里的一些规则,也要让孩子知道在学校会有很多小朋友,会有很多的快乐。这样,既让孩子在心理上接受这种生活,又对其充满了向往。
2“习惯成自然。”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好习惯可以让一个人受益终生。对于要上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提前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很重要的。一年级孩子出现学习差异,其根本原因是就是习惯问题,也包括生活习惯。家长们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要求孩子的坐姿和站姿;要求孩子要早睡早起,自己穿衣吃饭洗脸刷牙系鞋带,做到服装整洁;还有,听人说话要专注,众人面前说话声音要响亮;再有,教育孩子要对人有礼貌,见到老师同学主动问好;和小朋友游戏要有分寸,要懂得谦让,友好相处。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热爱读书和珍惜时间的习惯,争取每天傍晚都能和孩子一起读书,指导孩子学会整理书桌和小书包。
这一切可以运用孩子喜欢的游戏方式进行,让孩子在快乐中养成一个个好习惯。在这段时间里,家长一定要有恒心、耐心,目标要明确,一个接一个地培养。在幼儿园里,每个班级都有生活老师,在孩子的生活起居上给予关心。而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所以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就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练习,家长在一旁给予指导而不是包办或者指责。或许刚开始孩子做得不太好,但家长一定要鼓励、赞赏,使其具有较强的自信和决心。
现在多数孩子都经过幼儿园的培养,在知识上的储备应该没有问题,但如果您的孩子没有上过幼儿园,那就要补上这一课。可以带孩子学习拼音,认识一些常用字,学会认识10以内的数字等。
3还要为孩子做一些物质上的准备。有的家长往往会因为孩子的好奇心理,顺着孩子的意愿买一些带有很多附加功能的文具。孩子们有时会把这些都当成玩具,上课时忍不住就去摆弄,从而影响听课。为孩子选择文具要遵循简洁、实用、安全的原则,购买的书包不要太大、太重,最好有分层设计,这样便于孩子归类整理。为孩子准备饮水用的小杯子,需要不易漏、不易碎等。
除了学前的准备,还有开学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也是重要的适应期和过渡期。
1孩子在刚入学的前几个星期,会有新鲜感,加上开始时各门功课作业都比较少,感觉比较轻松。大概一个月左右,课业开始逐步加重,而孩子此时也淡漠了新鲜感,逐渐感觉到学习的辛苦,倦怠感开始渐渐滋生,甚至有的孩子会找借口不愿去上学。此时,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布置一个适合学习的小天地。書桌、椅的高度要适中,在桌子上摆上课程表、小台灯、小闹钟等,为孩子创设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和优美的学习环境。刚入学的孩子,有效注意时间短,专注力也差。所以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不要在一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玩手机,最好是坐在孩子身边一起看书,既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又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久而久之,对孩子注意力的养成便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除了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也要有所改变。有条件的话,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柜子和一个小书橱,固定孩子摆放物品的位置,教会孩子将个人上学的常用物品和故事书、课本、练习本等分类摆放。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桌、书包、文具,按课程表准备好第二天需要的学习用品;学会使用剪刀、转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比如会削铅笔,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家长可以在柜子上贴一些孩子喜爱的卡通画、小动物,营造出一个儿童小世界的氛围,吸引孩子喜爱自己的小天地,认真对待,从而养成井井有条的生活习惯,这些生活习惯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的学习生活。
还应该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平时要多与孩子聊天、谈心,让他讲讲学校的同学、老师,讲讲愉快不愉快的事。当孩子告诉你实话时,即使他做了错事,也不要急着训斥,而应该肯定他如实告知的这个做法,然后再帮他分析引导,以鼓励为主,给孩子表述的自由。
3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虽然一年级孩子的书写作业不会多,但也有其他动手动脑的作业任务。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小本子,让孩子练习记录每天的作业,既能提醒自己按要求完成,也便于家长检查。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还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叠衣服、扫地、倒垃圾等,要让孩子明白:我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逐步树立任务意识,也培养了劳动能力。还可以教孩子学会开门锁门,这样才能在学校较好地完成值日任务。另外,要让孩子树立规则和安全意识。在和孩子一起外出时,要率先树立榜样,并提醒孩子遵守各种规则,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排队等候公交车,上下楼梯靠右行,玩运动器械要轮流等,帮助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4培养孩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首先要信任孩子,做到放手;其次,关注一头一尾。孩子做作业前,先大概了解孩子的作业内容与作业量,估算出大约需要的时间,然后与孩子商定,在多长时间内完成作业。对作业的检查不需要关注答案的准确,而是书写整洁和完成与否。让孩子知道:家长检查作业,是看我有没有认真完成。如果出错,自己要承担责任。这样坚持做下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就会大大提高。
5学校和家庭教育要形成合力。所以,家长还要经常、主动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帮助老师尽快了解孩子,并获得孩子更多的在校信息。当孩子遇到问题,也可与班主任老师共同想办法解决。
当然,不同的孩子在新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但只要家长从以上几个方面,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和身体以及物质上的准备,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很快适应小学生活,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