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之一,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行“政行校企”四方联动合作办学,紧扣江苏生态健康养殖发展需求,在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指导下,联合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等共同组建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建立与区域经济相适应,政府宏观调控、理事会主导、学院与企业共同实施,科研院所与行业协会等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实践中成效显著。
立足经济 创新实践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为使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度融合,学院充分发挥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平台效应,设立了由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的常务理事会,下设秘书处(与校企合作办公室合署办公);成立项目建设办公室、资产管理办公室、5个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规范了理事会机构的运行,保障了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项目的顺利实施。
校中建厂,构建生产性校内标准化养殖基地 根据现代畜牧企业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的要求,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人才培养优势和企业技术培训资源,与相关合作单位共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校中厂”标准化养殖基地。
实践中,学院与江苏高邮鸭集团正式注册成立了江苏高邮鸭集团泰州育种分公司,建成了覆盖繁育技术、养殖技术、性能测定等领域的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由高邮鸭集团负责基地的生产运行管理,由企业技师和学院教师共同组织实施专业教学和学生管理。目前,该公司已经建成了“校中厂”——生产性校内标准化养殖基地,一次性可容纳50名学生的生产实训,年接收学生生产性实训20000人次以上,并可接收数名学院教师进行锻炼。
厂中建校,共建工学结合校外教学基地 在理事会的推动下,学院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共建两个典型的“厂中校”工学结合校外教学基地,进一步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根据正大集团南通正大有限公司的种鸡生产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学院还与南通正大有限公司共建了一个资源共享、教学设施完善的养鸡教学基地。该基地的生产管理由企业运作,学生的教学与实训由企业技师和学院教师共同负责实施,教学课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实现了企业技术人员与学院教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和技术开发。
校企联动,共筑双师互换交流工作平台 在联盟理事会的推动下,学院在校内组建了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兽药生产与营销和食品营养与检测4个以企业技师为主体、学院教师参与的企业技师工作站;在企业组建了正大集团南通正大有限公司、南京雨润食品产业集团等4个以学院教师为主体、企业技师参与的教师工作站。根据要求,技师在学院工作年均120个工作日以上、承担不少于160学时的专业课教学任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核心课程等。
共享共管,构筑校企合作育人的信息化桥梁 为加强理事会成员单位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构筑校企合作育人的信息化桥梁,理事会成员单位初步合作共建了集校企合作门户网站、合作项目管理、学生顶岗实習管理、教学资源库建设、网络教学实施等功能于一体的校企合作联盟信息平台,完善合作企业的教学场所信息化建设。
完善制度,保障校企合作深层次发展 校企双方在联盟理事会指导下,撬动政府出台制定了合作企业物耗能耗补助、安全责任分担、企业兼职教师职称评比、顶岗实习工伤保险制度等实施办法,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优化合作发展环境。加大对学院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指派全省畜牧兽医系统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和操作能手到学院任教,对承担年学时在160课时以上的人员给予6000元奖励。优先支持理事会单位申报“三新”农业工程项目,引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
多点开花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
联盟理事会成立以来,在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学院积极主动与企业、行业沟通,依托产业,联合企业,加强学校与行业、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管理明显规范 通过成立联盟理事会,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在政府、行业、企业和学院的共同参与下,2011年学院进行了新一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着力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学院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411家,年接受学生实训9898人次,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管理信息平台,设立了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派遣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2520人次,更加规范了学生的实训和顶岗实习管理。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明显增强 学院通过制订《“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及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联盟理事会建立“双师工作站”等平台,优化了教师结构,有效地推进了双师素质的提升。2011年遴选了19名青年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一年以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增37名教师获中、高级考评员资格,45名“双师素质”骨干教师赴国内外进修培训,新引进13名教师均有企业(行业)工作经历。
教学质量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联盟理事会的大力推动,进一步加深了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编写教材等,有力推进了教学质量工程的提升。2011年度,学院申报了2个国家级重点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发了51门课程和46本教材。近三年来学院教师主编、副主编教材67本,参编79本,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国家级精品教材2本,省级精品教材6本等,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
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在联盟理事会的积极组织下,重点加强“双线管理、多元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本着以查促改、以查促建、相互学习、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重点加强了就业质量、师资队伍、顶岗实习等指标的监控,校企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管工作。2011年,评选出20名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师,开展示范课推广29次。为此,学院被江苏省教育厅表彰为“2011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
科技服务三农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成立联盟理事会,加强了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联系与沟通,明显提高了科技服务“三农”能力,提升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能力。2011年成效显著,以“品种+技术+基地”立体推动的套餐式服务模式,新建“苏牧1号”白鹅扩繁场2个,销售鹅苗31.08万只,带动养殖户187户;遴选18名骨干教师任“科技副职”驻村帮扶,服务新农村建设;遴选出了238户科技示范户和1190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户,推广了8项实用技术,开展各类技术培训47场次;积极开展农民培训、企业员工和技术人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约3万人次。
事实证明,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多方合作办学,紧扣畜牧产业链,动态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产学研紧密结合培育人才,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资源库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整体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科技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立足经济 创新实践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为使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度融合,学院充分发挥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平台效应,设立了由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的常务理事会,下设秘书处(与校企合作办公室合署办公);成立项目建设办公室、资产管理办公室、5个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规范了理事会机构的运行,保障了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项目的顺利实施。
校中建厂,构建生产性校内标准化养殖基地 根据现代畜牧企业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的要求,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人才培养优势和企业技术培训资源,与相关合作单位共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校中厂”标准化养殖基地。
实践中,学院与江苏高邮鸭集团正式注册成立了江苏高邮鸭集团泰州育种分公司,建成了覆盖繁育技术、养殖技术、性能测定等领域的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由高邮鸭集团负责基地的生产运行管理,由企业技师和学院教师共同组织实施专业教学和学生管理。目前,该公司已经建成了“校中厂”——生产性校内标准化养殖基地,一次性可容纳50名学生的生产实训,年接收学生生产性实训20000人次以上,并可接收数名学院教师进行锻炼。
厂中建校,共建工学结合校外教学基地 在理事会的推动下,学院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共建两个典型的“厂中校”工学结合校外教学基地,进一步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根据正大集团南通正大有限公司的种鸡生产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学院还与南通正大有限公司共建了一个资源共享、教学设施完善的养鸡教学基地。该基地的生产管理由企业运作,学生的教学与实训由企业技师和学院教师共同负责实施,教学课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实现了企业技术人员与学院教师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和技术开发。
校企联动,共筑双师互换交流工作平台 在联盟理事会的推动下,学院在校内组建了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兽药生产与营销和食品营养与检测4个以企业技师为主体、学院教师参与的企业技师工作站;在企业组建了正大集团南通正大有限公司、南京雨润食品产业集团等4个以学院教师为主体、企业技师参与的教师工作站。根据要求,技师在学院工作年均120个工作日以上、承担不少于160学时的专业课教学任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核心课程等。
共享共管,构筑校企合作育人的信息化桥梁 为加强理事会成员单位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构筑校企合作育人的信息化桥梁,理事会成员单位初步合作共建了集校企合作门户网站、合作项目管理、学生顶岗实習管理、教学资源库建设、网络教学实施等功能于一体的校企合作联盟信息平台,完善合作企业的教学场所信息化建设。
完善制度,保障校企合作深层次发展 校企双方在联盟理事会指导下,撬动政府出台制定了合作企业物耗能耗补助、安全责任分担、企业兼职教师职称评比、顶岗实习工伤保险制度等实施办法,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优化合作发展环境。加大对学院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指派全省畜牧兽医系统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和操作能手到学院任教,对承担年学时在160课时以上的人员给予6000元奖励。优先支持理事会单位申报“三新”农业工程项目,引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
多点开花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
联盟理事会成立以来,在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学院积极主动与企业、行业沟通,依托产业,联合企业,加强学校与行业、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管理明显规范 通过成立联盟理事会,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在政府、行业、企业和学院的共同参与下,2011年学院进行了新一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着力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学院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411家,年接受学生实训9898人次,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管理信息平台,设立了顶岗实习管理系统,派遣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2520人次,更加规范了学生的实训和顶岗实习管理。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明显增强 学院通过制订《“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及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联盟理事会建立“双师工作站”等平台,优化了教师结构,有效地推进了双师素质的提升。2011年遴选了19名青年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一年以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增37名教师获中、高级考评员资格,45名“双师素质”骨干教师赴国内外进修培训,新引进13名教师均有企业(行业)工作经历。
教学质量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联盟理事会的大力推动,进一步加深了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编写教材等,有力推进了教学质量工程的提升。2011年度,学院申报了2个国家级重点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发了51门课程和46本教材。近三年来学院教师主编、副主编教材67本,参编79本,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国家级精品教材2本,省级精品教材6本等,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
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在联盟理事会的积极组织下,重点加强“双线管理、多元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本着以查促改、以查促建、相互学习、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重点加强了就业质量、师资队伍、顶岗实习等指标的监控,校企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管工作。2011年,评选出20名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师,开展示范课推广29次。为此,学院被江苏省教育厅表彰为“2011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
科技服务三农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成立联盟理事会,加强了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联系与沟通,明显提高了科技服务“三农”能力,提升了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能力。2011年成效显著,以“品种+技术+基地”立体推动的套餐式服务模式,新建“苏牧1号”白鹅扩繁场2个,销售鹅苗31.08万只,带动养殖户187户;遴选18名骨干教师任“科技副职”驻村帮扶,服务新农村建设;遴选出了238户科技示范户和1190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户,推广了8项实用技术,开展各类技术培训47场次;积极开展农民培训、企业员工和技术人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约3万人次。
事实证明,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多方合作办学,紧扣畜牧产业链,动态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产学研紧密结合培育人才,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资源库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整体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科技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