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以笔者所在地市一级高职院校发展现状来看,照旧两旺的局面让人喜不自胜,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但我们也要理性的看待客观形势,毕竟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是后来者,特别是地市高职院校,还存在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着高职教育事业发展,通过笔者对临近地市几所高职院校的调研汇总,在高职院校提高整体办学实力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一、存在问题概述 (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1.缺乏专业领军人物。部分院校各院系专业均缺少在国家、省一级学术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大家。富有较强专业能力、工作经验丰富、具有“双师”素质的骨干人才担纲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比例偏低。 2.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部分院校教学系专业教师数量缺口大,师生比偏高,与教育部1∶16的规定差距较大,影响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结构普遍有待优化,一些系年轻教师偏多,教学经验欠缺;一些系中老年教师偏多,年轻教师大部分精力被分散到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之中,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搞好教学科研;一些系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副高以上职称教师人数偏少,初级职称人数居多。
3.兼职和外聘教师管理有待加强。个别系兼职和外聘教师教学工作量过大,无暇顾及教学以外的学术科研活动;部分外聘教师在外兼课较多,工作投入不够,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4.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辅导员队伍数量偏少,特别是专职辅导员普遍紧缺。 (二)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专业结构单一。部分院校由于历史原因,专业系部只开设有2到3个专业,专业数量过少,结构单一,不利于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群。
2.专业建设不深入。部分学校的少数已设专业缺乏深入的调研论证和牢靠的市场基础,导致专业一上马就出现生源短缺甚至无人问津的现象。相当一部分专业存在企业参与度不高、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实践教学计划落实不够、实训建设对应性不高等情况。个别专业存在课程体系重叠、专业界限不清、培养方向模糊等问题。 (三)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没有完全凸显职教特点,一些学校的工科类专业,还没有形成针对企业生产实际、凸显理实一体的院本教材体系。
2.普遍存在实践和理论教学学时分配合理问题。比如:课时计划执行存在脱节现象,延长或缩短课时的随意性很强,特别是大部分院校对思政类公共课重视程度不够,这种随意删减问题教突出。 3.大部分院校课程建设的层次和水平急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丞需优化和完善。
(四)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生源激增,造成了实训设备紧张,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还存在一些系部专业由于生源减少,实训设施利用率较低,存在院外实习单位联系困难等问题。 (五)教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科研的定位不够明晰。存在比项目、比论文、比各类奖项的倾向,忽视了学院在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科研应用方面的优势和特点。二是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与行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还停留在比较浮浅的层次,行业、企业的技术需求与学院的科研优势难以有效对接。三是校企合作基本呈现“一头热”的情况,这是普遍现象,企业的主动性不强,层次不高,合作缺少实质性成果。 (六)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许多院校存在管理层次过多,普遍存在二级教学部门缺乏足够的自主权;人员编制不足,工作压力大,影响整体工作;存在管理不到位,程序不规范,工作效能滞后等问题。
二、对影响因素简要分析及建议 1、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地市高职院校建设负债压力巨大。高校债务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近几年来,省属高校债务问题基本化解完毕,而市属高职院校债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严重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将市属高职院校建设债务化解纳入全省高校债务化解的总盘子,由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有效推动各市政府尽快完成市属高职院校建设债务化解任务。 2、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一是职称结构不尽合理,中高级以上职称人数偏少,建议将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下放给学校,实行评聘合一;二是高水平学术科研人员数量不足,在人员编制方面,各高职院校可在编制总额和年度用人计划内,自主负责招聘录用专职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综上所述,要使高职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核心是从整体上要更新观念,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不断整合职教资源,加强各级各类分类管理;要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打造职业教育特色,走出影响和制约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所遇到困境。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一、存在问题概述 (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1.缺乏专业领军人物。部分院校各院系专业均缺少在国家、省一级学术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大家。富有较强专业能力、工作经验丰富、具有“双师”素质的骨干人才担纲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比例偏低。 2.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部分院校教学系专业教师数量缺口大,师生比偏高,与教育部1∶16的规定差距较大,影响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结构普遍有待优化,一些系年轻教师偏多,教学经验欠缺;一些系中老年教师偏多,年轻教师大部分精力被分散到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之中,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搞好教学科研;一些系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副高以上职称教师人数偏少,初级职称人数居多。
3.兼职和外聘教师管理有待加强。个别系兼职和外聘教师教学工作量过大,无暇顾及教学以外的学术科研活动;部分外聘教师在外兼课较多,工作投入不够,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4.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辅导员队伍数量偏少,特别是专职辅导员普遍紧缺。 (二)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专业结构单一。部分院校由于历史原因,专业系部只开设有2到3个专业,专业数量过少,结构单一,不利于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群。
2.专业建设不深入。部分学校的少数已设专业缺乏深入的调研论证和牢靠的市场基础,导致专业一上马就出现生源短缺甚至无人问津的现象。相当一部分专业存在企业参与度不高、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实践教学计划落实不够、实训建设对应性不高等情况。个别专业存在课程体系重叠、专业界限不清、培养方向模糊等问题。 (三)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没有完全凸显职教特点,一些学校的工科类专业,还没有形成针对企业生产实际、凸显理实一体的院本教材体系。
2.普遍存在实践和理论教学学时分配合理问题。比如:课时计划执行存在脱节现象,延长或缩短课时的随意性很强,特别是大部分院校对思政类公共课重视程度不够,这种随意删减问题教突出。 3.大部分院校课程建设的层次和水平急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丞需优化和完善。
(四)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生源激增,造成了实训设备紧张,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还存在一些系部专业由于生源减少,实训设施利用率较低,存在院外实习单位联系困难等问题。 (五)教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科研的定位不够明晰。存在比项目、比论文、比各类奖项的倾向,忽视了学院在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科研应用方面的优势和特点。二是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与行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还停留在比较浮浅的层次,行业、企业的技术需求与学院的科研优势难以有效对接。三是校企合作基本呈现“一头热”的情况,这是普遍现象,企业的主动性不强,层次不高,合作缺少实质性成果。 (六)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许多院校存在管理层次过多,普遍存在二级教学部门缺乏足够的自主权;人员编制不足,工作压力大,影响整体工作;存在管理不到位,程序不规范,工作效能滞后等问题。
二、对影响因素简要分析及建议 1、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地市高职院校建设负债压力巨大。高校债务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近几年来,省属高校债务问题基本化解完毕,而市属高职院校债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严重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将市属高职院校建设债务化解纳入全省高校债务化解的总盘子,由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有效推动各市政府尽快完成市属高职院校建设债务化解任务。 2、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一是职称结构不尽合理,中高级以上职称人数偏少,建议将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下放给学校,实行评聘合一;二是高水平学术科研人员数量不足,在人员编制方面,各高职院校可在编制总额和年度用人计划内,自主负责招聘录用专职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综上所述,要使高职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核心是从整体上要更新观念,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不断整合职教资源,加强各级各类分类管理;要加大资金投入,着力打造职业教育特色,走出影响和制约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所遇到困境。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