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研究瓦斯抽采对朱集东矿1161(1)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影响,采取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不同抽采条件时采空区氧气、漏风风速分布及“三带”范围.分析得出:抽采量不同,采空区氧化带宽度及氧化带位置均不同;抽采量减少,氧化带向工作面移动且宽度变窄;抽采影响氧化带周边漏风时,氧化带向工作面移动但宽度变宽.
【机 构】
:
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安徽淮南232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瓦斯抽采对朱集东矿1161(1)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影响,采取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不同抽采条件时采空区氧气、漏风风速分布及“三带”范围.分析得出:抽采量不同,采空区氧化带宽度及氧化带位置均不同;抽采量减少,氧化带向工作面移动且宽度变窄;抽采影响氧化带周边漏风时,氧化带向工作面移动但宽度变宽.
其他文献
为解决成庄矿大采高顺槽巷道支护工作量大、成巷速度慢的问题,以43223巷为背景,采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锚杆、锚索支护密度下的支护效果进行分析,得到低支护密度下的合理锚杆、锚索排距.通过井下现场试验可知,采用低密度高强度支护设计后,巷道变形量很小,在满足巷道安全使用的同时减少了支护工作量,提高了成巷速度和效率.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过程中超前支承压力变化规律,数值模拟分析了下位煤层和上位煤层开采过程中垂直应力场的分布特征.结果 表明: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为工作面前方45 m,支承压力峰值点的位置随开采距离的增加不断向煤体深部移动.上位煤层开采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降应力效应,超前支承压力远小于原岩应力.
本文以金达矿10206综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根据工作面开采条件,研究近距离煤层开采防灭火技术问题,分析了工作面易自然发火地点,提出了工作面灌浆防灭火技术方案,确定了工作面灌浆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保证了近距离煤层下煤层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
龙顶山煤矿9101工作面在过断层期间煤壁片帮最大深度2.3 m、长度6.0 m,导致空顶距加大,支架顶梁镂空.分析了煤壁片帮机理,提出“注浆+聚氨酯梯形锚棚支护”联合控制技术.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煤壁片帮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以莒山矿4301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分析以往开采巷道破坏形式为拉伸破坏,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巷道过垮落松散区域时形成的破碎区域高度为6.8 m,提出巷道过冒顶松散区注浆加固技术和相应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实践表明,注浆加固技术合理有效,巷道围岩得到了有效控制.
针对8818工作面厚煤层的条件,对顶煤冒放性进行研究,确定适合的工艺,选择合适的配套“三机”,有效提升了8#煤开采的经济效益及机械化程度.
为解决工作面沿空留巷时支护困难、巷道围岩变形严重的问题,在原支护形式的基础上针对留巷采空区侧巷帮使用柔模混凝土进行加强支护,留巷围岩变形情况得到有效控制.矿压监测显示,留巷顶板最大下沉值为408 mm,底鼓最大值为1477 mm,帮鼓最大值为621 mm,除底板围岩变形量较大之外,顶板及巷帮变形情况控制较好.
为确定15#煤自然发火指标气体,进而实现煤自然发火动态监控,采用程序升温试验的方法,研究阳泉五矿15#煤层煤自燃过程中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规律.取5组煤样做程序升温氧化试验,得到了一氧化碳浓度的温升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阳泉五矿15#煤层所取煤样自燃氧化的临界温度在90℃,干裂温度在110~130℃;当温度升高至220℃时,一氧化碳浓度进一步升高到13.2‰.
“水-砂-水”(W-S-W)水力压裂技术对埋藏较深的高瓦斯煤层有着良好的破坏效果,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地应力作用而造成的缝隙闭合,通过裂缝的扩张贯通,利于瓦斯的抽采工作.模拟中发现,裂缝主要由钻孔纵向扩展,在钻孔纵向布置可以相对稀疏;在实践中,进入抽采稳定期后,瓦斯抽采量和抽采瓦斯体积分数分别提高了82.5%和61.1%,瓦斯抽采效果明显.
面对未来愈发复杂的无线网络及其多样化的性能和业务需求,无线接入网络需要根据不同的性能目标、网络环境及业务需求等意图进行自适应重构,意图驱动无线接入网络成为人工智能引进到无线网络后的一种重要组成。在意图驱动无线接入网络中实现多个意图时,会导致资源的竞争以及不同配置的冲突,这将给意图的部署实施与网络性能的稳定性带来挑战。因此,本文针对意图驱动无线接入网络中的冲突避免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为了应对传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