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某市电视台为例,阐述地市级电视台的产业性和事业性的概念,分析地市级电视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两难选择;继而提出了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出路,以期起到促进市级电视台良性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地市级电视台;产业性;事业性;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一、基本概念阐述
我国城市电视台可以大体分为六级。地市级电视台是改革开放初期四级办电视台政策下的产物,充当着补充国家电视事业体系的角色。我国有260个地级市,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自己的电视台,其覆盖范围基本上是所在地市的行政管辖区域。
作为事业单位的电视台具有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的特性。文化事业最重要的是不以为国家积累资金为目的。同时,提高收视率、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以扩大经营,参与市场竞争是地市级电视台发展壮大的需要。文化产业最重要的是参与市场竞争。
综合事业单位和市场地位的双重性,地级市电视台创作的电视节目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矛盾特点。某市电视台始建于1960年,伴随着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发展,因其开办时间长、具有一般电视台的普遍性和地方特殊性,本文以某市电视台作为考察实例展开论述。
二、电视台处境抉择
我国地市级电视台采用的管理模式有:部门中心制、频道制、中心与频道混合制、频道公司制。像某市电视台,采取的就是部门中心与频道混合制,在节目制作上归技术部,在节目录制上分归各个频道,在播出上归播出部。电视台工作人员采取事业编制和聘用制相结合的双层形式。
地市级电视台位于城市电视台的底层,无论是资金、资源、技术都不能与省级电视台、中央台相比,处境艰难。从覆盖度和影响力上,它不及中央台的覆盖度和深入度,从区位优势上,它不及省级电视台上星频道的数量。地市级电视台往往只能获得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分割后的资源和市场,其收视份额受中央台、省台、新媒体的多重打压。地市级电视台的产业性发展面对窘境。
(一)技术设备相对落后
尽管早已实现了数字系统非线性编辑,但与省级电视台相比技术上仍很落后,演播厅的规模上仍不大。更新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地市级电视台的相关资金缺乏。
(二)理念老化、惰性十足
由于缺乏相应的动态的激励机制,工作人员缺乏管理创新和节目创新的意识。另外招聘的人才多来源于本省和本市,人才的思维模式相对固定。
(三)缺乏与新媒体的融合
网络日益发达、人们对网络的认可度也大大提升,但是地市级电视台网络管理不足,所建网站空洞、没有体现电视台的特色和自身具有的比较优势。在制作创新节目的时候,没有利用好新媒体的传播工具,导致了“封闭式”创新。
地市级电视台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地市级电视台想突出重围,进行创新节目,但是无形中又陷入了节目同质化的浪潮中。市场在某些状况下具有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市场的缺陷也让电视台本身找不到发展的方向。
尽管地市级电视台有着很多发展瓶颈,地市级电视台也有自身得天独厚的事业性发展优势。
地市级电视台以城市为依托,具有文化亲和力,即是第一层与观众、消费者接近的电视台,它真实、迅速、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使市民直接参与性提高,市民基于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具有更强的主人翁意识。另外,地市级电视台能够迅速便捷地直接反馈市民的喜怒哀乐,与市民零距离接触。就某市电视台的节目来说,一些节目,以市民为新闻主体,以市民的文化经济生活为内容,并全天开通直播热线,市民有任何难题都可以拨打热线求助,电视台记者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问题的解决。另外,像房地产类节目,定期介绍房价、装修等方面的最新情况,让人們充分得到房地产信息,每年推出“百姓最信得过的房地产”年度评选节目,既反映了住户的心声,也促进了房地产商们的改进。
三、发展出路
地市级电视台仍要以文化事业性为主,文化产业性转移给相关企业。具体做法是,地市级电视台主要负责节目的把关和播出、将节目编辑和制作进行招标,吸引相关企业投资,或者与企业建立长期投资合作关系,地市级电视台出节目和人才、企业出资金和技术。
首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清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核实债权债务,界定和核实资产等工作。事业单位转企业之后,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深化内部改革,转变管理机制。
其次,针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实行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对事业单位的宏观管理、弱化对其的微观管理,强化制定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职责,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
另外,从节目制作的技术角度看,电视台可以实行制播分离制度,即事业编制专职电视节目的播出,企业编制专职电视节目的制作。这样会打破了原有的束缚,为电视产业发展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有利于电视媒体在市场竞争中新的优势。电视节目在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运用市场激励机制,企业对电视节目的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加大,电视节目质量会变高。目前某市电视台将一个频道外包,频道节目的安排和制作全部参与市场竞争,最后上报给本部进行审批,该频道的收视率大大提高,也赢得了企业和市民的一致好评。另外该频道的灵活性要比本部的频道灵活性高。
因此,面对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抉择时,地市级电视台应放手将节目参与市场竞争,把电视台作为一种监督和引导的力量,为人们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把关,进一步避免市场缺陷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电视产业的恶性发展。
同时,地市级电视台还应注意理解这两者的“文化”概念,文化产业概念中的“文化”,是从产业发展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的文化娱乐产品与服务。因此在地市级电视台发展中,要认真学习文化概念、树立文化意识,在针对经营性文化和公益性文化的两种文化形态中,要有区别意识,针对不同的市场群体和市场目标进行抉择。
参考文献:
[1]张圣义.地市级电视媒体的经营方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09).
[2]詹成大.浅析地市级电视台的困境与对策[J].电视研究,2005(6).
[3]杜学文.文化事业属性与产业属性之关系刍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
关键词:地市级电视台;产业性;事业性;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一、基本概念阐述
我国城市电视台可以大体分为六级。地市级电视台是改革开放初期四级办电视台政策下的产物,充当着补充国家电视事业体系的角色。我国有260个地级市,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自己的电视台,其覆盖范围基本上是所在地市的行政管辖区域。
作为事业单位的电视台具有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的特性。文化事业最重要的是不以为国家积累资金为目的。同时,提高收视率、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以扩大经营,参与市场竞争是地市级电视台发展壮大的需要。文化产业最重要的是参与市场竞争。
综合事业单位和市场地位的双重性,地级市电视台创作的电视节目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矛盾特点。某市电视台始建于1960年,伴随着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发展,因其开办时间长、具有一般电视台的普遍性和地方特殊性,本文以某市电视台作为考察实例展开论述。
二、电视台处境抉择
我国地市级电视台采用的管理模式有:部门中心制、频道制、中心与频道混合制、频道公司制。像某市电视台,采取的就是部门中心与频道混合制,在节目制作上归技术部,在节目录制上分归各个频道,在播出上归播出部。电视台工作人员采取事业编制和聘用制相结合的双层形式。
地市级电视台位于城市电视台的底层,无论是资金、资源、技术都不能与省级电视台、中央台相比,处境艰难。从覆盖度和影响力上,它不及中央台的覆盖度和深入度,从区位优势上,它不及省级电视台上星频道的数量。地市级电视台往往只能获得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分割后的资源和市场,其收视份额受中央台、省台、新媒体的多重打压。地市级电视台的产业性发展面对窘境。
(一)技术设备相对落后
尽管早已实现了数字系统非线性编辑,但与省级电视台相比技术上仍很落后,演播厅的规模上仍不大。更新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地市级电视台的相关资金缺乏。
(二)理念老化、惰性十足
由于缺乏相应的动态的激励机制,工作人员缺乏管理创新和节目创新的意识。另外招聘的人才多来源于本省和本市,人才的思维模式相对固定。
(三)缺乏与新媒体的融合
网络日益发达、人们对网络的认可度也大大提升,但是地市级电视台网络管理不足,所建网站空洞、没有体现电视台的特色和自身具有的比较优势。在制作创新节目的时候,没有利用好新媒体的传播工具,导致了“封闭式”创新。
地市级电视台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地市级电视台想突出重围,进行创新节目,但是无形中又陷入了节目同质化的浪潮中。市场在某些状况下具有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市场的缺陷也让电视台本身找不到发展的方向。
尽管地市级电视台有着很多发展瓶颈,地市级电视台也有自身得天独厚的事业性发展优势。
地市级电视台以城市为依托,具有文化亲和力,即是第一层与观众、消费者接近的电视台,它真实、迅速、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使市民直接参与性提高,市民基于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具有更强的主人翁意识。另外,地市级电视台能够迅速便捷地直接反馈市民的喜怒哀乐,与市民零距离接触。就某市电视台的节目来说,一些节目,以市民为新闻主体,以市民的文化经济生活为内容,并全天开通直播热线,市民有任何难题都可以拨打热线求助,电视台记者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问题的解决。另外,像房地产类节目,定期介绍房价、装修等方面的最新情况,让人們充分得到房地产信息,每年推出“百姓最信得过的房地产”年度评选节目,既反映了住户的心声,也促进了房地产商们的改进。
三、发展出路
地市级电视台仍要以文化事业性为主,文化产业性转移给相关企业。具体做法是,地市级电视台主要负责节目的把关和播出、将节目编辑和制作进行招标,吸引相关企业投资,或者与企业建立长期投资合作关系,地市级电视台出节目和人才、企业出资金和技术。
首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清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核实债权债务,界定和核实资产等工作。事业单位转企业之后,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深化内部改革,转变管理机制。
其次,针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实行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对事业单位的宏观管理、弱化对其的微观管理,强化制定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职责,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
另外,从节目制作的技术角度看,电视台可以实行制播分离制度,即事业编制专职电视节目的播出,企业编制专职电视节目的制作。这样会打破了原有的束缚,为电视产业发展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有利于电视媒体在市场竞争中新的优势。电视节目在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运用市场激励机制,企业对电视节目的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加大,电视节目质量会变高。目前某市电视台将一个频道外包,频道节目的安排和制作全部参与市场竞争,最后上报给本部进行审批,该频道的收视率大大提高,也赢得了企业和市民的一致好评。另外该频道的灵活性要比本部的频道灵活性高。
因此,面对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抉择时,地市级电视台应放手将节目参与市场竞争,把电视台作为一种监督和引导的力量,为人们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把关,进一步避免市场缺陷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电视产业的恶性发展。
同时,地市级电视台还应注意理解这两者的“文化”概念,文化产业概念中的“文化”,是从产业发展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的文化娱乐产品与服务。因此在地市级电视台发展中,要认真学习文化概念、树立文化意识,在针对经营性文化和公益性文化的两种文化形态中,要有区别意识,针对不同的市场群体和市场目标进行抉择。
参考文献:
[1]张圣义.地市级电视媒体的经营方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09).
[2]詹成大.浅析地市级电视台的困境与对策[J].电视研究,2005(6).
[3]杜学文.文化事业属性与产业属性之关系刍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