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索性学习已经成为数学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为了实现学生学习数学由被动变主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课,是必不可少的。数学活动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体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通过数学活动课,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上好一节数学活动课,是教师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关键词]数学活动课;趣味性;合作;收获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3-0034-02
学生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来源于课堂,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对知识的传承和理念的强化,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上不断创新,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性学习已经成为数学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为了实现学生学习数学由被动变主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课,是必不可少的。数学活动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体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通过数学活动课,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上好一节数学活动课,是教师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一、数学活动课要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点,以社会生活为载体
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课本知识为支撑点,联系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的生活气息,通过数学活动课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体味到数学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在上数学活动课时,应按照教材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每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人际交往与合作的时间,这样更易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活泼开朗的性格,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
数学活动课有别于一般的课堂。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抓住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采用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归纳的能力。而数学活动课则是在完成了课堂教学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以生活实践为背景,教师设计数学活动课的方案,让学生实践操作,并通过活动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用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九年制义务教育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的数学活动课“测量旗杆的高度”时,学生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内容之后,了解了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教师通过设计两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践操作,学生利用合作与交流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出旗杆的高度。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收集数据,利用数形结合,列出相等关系,计算出旗杆的高度。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发现与发生碰撞,最后达成共识,体会到进步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同时,数学是认识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有力依据,因此,让学生获得切身的体验,深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一些应用技巧,使学生喜欢数学课,有利于提高其学习兴趣。同时,活动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为主要形式,能够激励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数学活动课要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数学活动课是一个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其主动探究,形成自己知识体系的重要过程,教师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必须在教学中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让学生去发现,去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数学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因此,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教师要对活动课提出明确的活动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有明确的活动方向。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认真编排、组织学生开展活动,采用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数学活动课时,让学生在已学习了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图像、性质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当水龙头关闭不严时会造成滴水的现象,调查滴水量与漏水时间的关系。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目的,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并归纳,明白滴水量跟时间成正比关系,并根据收集的数据画函数图像、列出关系式。通过所列的关系式进行估算,若学校有200个水龙头,一天会浪费多少吨的水?一个月呢?一年呢?并以此例为笵,强调学生要懂得节约用水,爱护环境。
三、数学活动课要注重活动的开放性
数学活动课的开展形式多樣,融入生活,变化性较大,因此,数学活动课更要注重活动的开放性,使学生有更大的空间、更多的自由,去自我组织、自主开展、自觉完成数学活动,更能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生活经历。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的开展,最大限度地增加数学知识,积累数学经验,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数学兴趣。
数学活动课的特殊性,使得它的思维空间更广、更贴近生活,因此学生更喜欢去探究,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适当地设置问题的梯度,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脉络的沟通,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去分析思考;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网络协同,调动其积极性,发展学生思维空间,开阔学生视野,使其思维得到发展。
四、数学活动课要注重对经验的总结
小结是教学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经之路。课后,通过让学生小结,谈谈自己的活动感受与收获,使零散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使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更全面、更透彻。通过活动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使数学活动课真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为了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教师要精心地策划小结的模式。常用的小结模式如下:
1.巧设疑问,营造氛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
2.让学生谈学习的收获与感受,与同学共享,增进同学间的友情,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
3.小组交流经验,抓住重难点,达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总之,数学活动课在初中阶段,既是课本知识的延伸,又是提升学生思维空间,强化知识理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放眼看世界,动手增积累。
(特约编辑 诺 依)
[关键词]数学活动课;趣味性;合作;收获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3-0034-02
学生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来源于课堂,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对知识的传承和理念的强化,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上不断创新,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性学习已经成为数学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为了实现学生学习数学由被动变主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课,是必不可少的。数学活动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体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通过数学活动课,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上好一节数学活动课,是教师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一、数学活动课要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点,以社会生活为载体
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课本知识为支撑点,联系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切身体会数学的生活气息,通过数学活动课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体味到数学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在上数学活动课时,应按照教材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每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人际交往与合作的时间,这样更易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活泼开朗的性格,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
数学活动课有别于一般的课堂。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抓住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采用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归纳的能力。而数学活动课则是在完成了课堂教学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以生活实践为背景,教师设计数学活动课的方案,让学生实践操作,并通过活动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用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九年制义务教育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的数学活动课“测量旗杆的高度”时,学生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内容之后,了解了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教师通过设计两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践操作,学生利用合作与交流测量得到的数据,计算出旗杆的高度。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收集数据,利用数形结合,列出相等关系,计算出旗杆的高度。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发现与发生碰撞,最后达成共识,体会到进步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同时,数学是认识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有力依据,因此,让学生获得切身的体验,深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一些应用技巧,使学生喜欢数学课,有利于提高其学习兴趣。同时,活动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为主要形式,能够激励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数学活动课要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数学活动课是一个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其主动探究,形成自己知识体系的重要过程,教师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必须在教学中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让学生去发现,去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数学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因此,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教师要对活动课提出明确的活动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有明确的活动方向。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认真编排、组织学生开展活动,采用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数学活动课时,让学生在已学习了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图像、性质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当水龙头关闭不严时会造成滴水的现象,调查滴水量与漏水时间的关系。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目的,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并归纳,明白滴水量跟时间成正比关系,并根据收集的数据画函数图像、列出关系式。通过所列的关系式进行估算,若学校有200个水龙头,一天会浪费多少吨的水?一个月呢?一年呢?并以此例为笵,强调学生要懂得节约用水,爱护环境。
三、数学活动课要注重活动的开放性
数学活动课的开展形式多樣,融入生活,变化性较大,因此,数学活动课更要注重活动的开放性,使学生有更大的空间、更多的自由,去自我组织、自主开展、自觉完成数学活动,更能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使学生积累一定的生活经历。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的开展,最大限度地增加数学知识,积累数学经验,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数学兴趣。
数学活动课的特殊性,使得它的思维空间更广、更贴近生活,因此学生更喜欢去探究,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适当地设置问题的梯度,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脉络的沟通,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去分析思考;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网络协同,调动其积极性,发展学生思维空间,开阔学生视野,使其思维得到发展。
四、数学活动课要注重对经验的总结
小结是教学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经之路。课后,通过让学生小结,谈谈自己的活动感受与收获,使零散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使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更全面、更透彻。通过活动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使数学活动课真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为了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教师要精心地策划小结的模式。常用的小结模式如下:
1.巧设疑问,营造氛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
2.让学生谈学习的收获与感受,与同学共享,增进同学间的友情,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
3.小组交流经验,抓住重难点,达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总之,数学活动课在初中阶段,既是课本知识的延伸,又是提升学生思维空间,强化知识理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放眼看世界,动手增积累。
(特约编辑 诺 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