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政治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出来,而教学理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改革高中教学方式、方法。下面我就高中政治教学谈谈看法。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四十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理论联系现实
  即结合政治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的各种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真实地感受到政治理论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从而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即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想方设法地让他们动起来。比如,在高一经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谈自己在经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在经济生活中学生会遇到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问题,甚至涉及外汇的兑换比率的问题,这在高一政治新教材中就能帮助学生找到答案。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即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的讲授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图画图表演示、幻灯、录音、录像等直观感知的教学法,把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政治教学中去。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辩论、讨论、社会调查,等等。
  四、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即新课改的政治教学必须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高中政治新教材的内容和事例的设置很强调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性,这就要求在政治教学中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以此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群体教育个人,给学生以温暖和信心,使集体成员间互相激励,促进个人的进步。
  另外,高中政治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政治课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在政治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其实,这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是一直以来我们所倡导的,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转变的重要条件和客观要求。但过去,我们对教学的理解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些对教学的定义都是从教师的角度而言的,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求学生照办,教师出题、学生考。教师永远占据主导地位,是主动的,学生永远处于从属地位,是被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可能也不需要师生的平等,教师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具备民主思想,这也是导致政治教学方式上“灌输式”的重要原因。而现在,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定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改革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这种观念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而如果政治教师没有民主、平等思想的话,就不可能实现这种转变。
  总之,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告诫后人如果要不断进步,就要不断反思、反省,教师亦是如此。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在学校管理中,人的管理最为复杂,也最为关键。学校的管理也就是对人的管理,因而人的要素是学校管理中最核心的要素。教师是学校教育质量、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因而教师管理就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教师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完成学校教育的任务。  纵观当前学校管理的实际,我们就会发现,现在学校比较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强调制订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强调定量评价。但我们也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写作过程中,作者应该如何对待文体的因素。在文体的因素中,词类、句法尤其是值得关注的。因为写作中词类的选择与句子的安排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同时写作中也要注意功能文本的文体特点。每种功能文体都有本身的特点,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学习与应用。即我们在写作时注意文体,在探讨文体时注意其中的写作特点。  关键词: 英语写作 文体特色 词类 句法 功能文体    写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
犬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犬急性传染病,死亡率较高,对养犬业危害性较大。警犬在工作中,接触环境较复杂,极易感染钩端螺旋体,导致工作性能下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过程由机械性、单一的认知性和接受性向互动性、多维性和综合性转变。教师应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参与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地发展。只有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教”与“学”的活动才能发挥作用。  目前,高中体育选修课已经逐渐成为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成为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完成高中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课程。
摘 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意识、动机、支出等方面问题抽样调查,认为: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观趋于理性,从实物消费逐步向劳务消费转化;经济因素、场地因素、学习任务、体育兴趣等仍然是制约大学生合理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消费动机 消费支出 影响因素    1.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经济生活的进一步改善和国民健身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多
摘 要: 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是:立足于现代人格培育;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心理健康教育要拥有专业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 教育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 课程改革理念    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进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这为我国更多的地区和学校在更深层次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我结合对《
摘 要: 思想品德课本身就是明理说教课,学生听起来比较枯燥、乏味,相应地增加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难度,使教学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电教手段的运用,能实现美感教育,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丰富教学内容,进而提高教育质量,达到教育目的,为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还应明确教学目的,挖掘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合理的
摘 要: “研究性学习”是转变传统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改变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差的现状的良方。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本学科教学特点,通过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课题。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引入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历史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在教学上,应以实
炎症(Inflammation)为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抗损伤的防御性病理反应,其临床特征为局部的红(Redness)、肿(Swelling)、热(Heat)、痛(Pain)和机体功能障碍(Loss of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