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风吹荞麦黄
西山的阿细秋收忙
赛赛 今年咱庄稼收成好哎
收成好哎 家家粮食堆满仓哟 满仓哟
沙里未沙乌未沙
跳到个月亮缺了又重圆
跳到个花开花落荞麦黄
――彝族民歌《阿细跳月》
大凉山是中国西南部腹心一块神奇美丽的土地,山与山白云相连,坝与坝绿水相依,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彝族人民,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每年立秋前后是大凉山荞麦成熟的季节,沧桑古老的西昌古城,麦香飘飘的漫山遍野,神秘原始的彝族风情,香味扑鼻的坨坨肉块,不仅让人们得以欣赏美景,怀古探秘,还能使人融入其中,大饱口福。走进大凉山,走进秘境之中的别样秋色。
西昌古城 身边流淌的沧桑历史
大凉山的首府在西昌,这里曾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古有“蜀滇咽喉”和“西南重镇”之称。进入西昌,扑面而来的是现代化大都市的气派,完全不会想到这里曾经是秦汉郡府。然而,等一只脚踏入西昌古城,瞬间便感到远古的历史在身边流淌。
沿着西昌顺城街东行,一座古铜色琉璃瓦覆盖的大屋顶中式阁楼,在秋意十足的榕树叶掩映下跃入眼帘,这就是著名的大通楼了。“八百里河山风风雨雨依还看蓝天白云,两千年往事是是非非试问这红墙绿瓦。”高22米的大通楼,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年,重檐歇山式大屋顶中式建筑,红墙绿瓦、雕梁画栋,楹联诗词,石刻斗拱,作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大通门成了这座历史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大通门上的大通楼更是西昌历史文化的象征,墙上的诗文,柱上的楹联琳琅满目,无不诉说着西昌的历史。迂回在走廊楹柱之间,仿佛回到了过去。土红的墙体,朱红的楹柱,灰白的石刻,以及青灰的城垛,使这座古楼显得格外庄重古朴,举目环顾,似乎在翻阅一页页积满尘土的史籍。
过了大通门后就是南街了。在老城中,南街是最热闹的街道了,陈旧而鳞次栉比的店铺,多数是两层的木架瓦房或平房,还保持着昔日西昌城的风貌。街上车来人往,人流摩肩接踵,使原本就狭窄的街道显得越发拥挤。老街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精美的彝族服饰,巧夺天工的漆器制品和彝族特色的手工制品在这里随处可见,就连那古老的打磨银制品也能在街头看到。整个老城坐落在一个斜坡上,北高南低,走过一段路之后站在街头回望,可以越过大通门看见西昌城外逶迤的远山。更有许多身着察尔瓦和披毡的彝族同胞或沿街席地而坐,叫卖着山上采摘的特产,或挑选自己中意的商品,更有不时走过的彝族大妈身背大捆自产物品穿梭在街市,如同置身腊月里内地年节一般,让你真切感受到古老集市的热度,也让你一下子感到汉彝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和谐气氛。
荞麦丰收 景致绝佳的金色图画
从西昌出发,沿S307省道向大凉山进发,穿行凉山腹地,立刻被漫山遍野的荞麦景色所震惊。四周的山丘各式各样,蓝天、白云、金色的荞麦地夹杂着挖收土豆后的黄土地重重叠叠消失在天边,秋收的彝人们三三两两分布在不同颜色的地块上,堆积在身后的圆锥体荞堆密密麻麻,很是气派,地埂边点缀着一匹或两匹不同颜色的驮运马。人们有的割、有的打、有的筛、有的运,放眼望去,就像在天宫上作业,怎么看都是一幅天然景致绝佳的油画。
每年秋季是大凉山彝人收割苦荞的农忙时节,田地里肥肥的荞麦穗逐渐饱胀起来,宛若分娩前的孕妇,充实而丰盈。放眼望去,那连成一片的金黄给整个大地涂上了一层富庶与华贵。金黄色的荞麦地和收割荞麦的彝人形成了一道大凉山特有的风景线。 好年景啊!年景好,空气都是甜丝丝的,田间地头,能听得见开心的笑声;顺着风,还能闻得见汗水的咸味;从身边走过,亦能感觉到躯体的阵阵热浪。我走到一片荞麦地畔,放眼望去:绵绵长长、黄褐色、带有斑斑黑点的荞麦田,一浪接一浪,在秋风中滚滚而来。麦浪的尽头,是几个弓着身子的收割人,还有一个背着孩子捆荞麦的农妇。如同潮水来时挑起浪花的船夫,几个人身子起伏着,镰刀在阳光下闪亮着,几条弧线划过后,几重麦浪便乖乖躺在脚下了。
打荞麦就在地里进行,彝家大哥铺开一张白色的大编织袋,和儿子挥舞起木叉击打一捆捆的荞麦,他们配合默契地轮番挑起荞麦捆,三下两下,一捆麦子的荞籽就落了下来。不一会儿,一大垛荞麦捆打完了,编织袋上落下了一大堆荞籽,混杂着不少荞叶和碎荞杆。女人们双手把荞籽捧进筛子,在几个人的合作下,碎荞杆留在筛里,荞叶顺风飘去,荞籽落在编织袋上。打完荞麦,一家人把干净的荞籽装进口袋,一袋袋背到地边上的三轮车上。苦荞是大凉山彝人的物质食粮,也是大凉山彝人的精神食粮。抬头向上,我极目长天,金色的大地让我敬重之情油然而生,凉山人坚韧,乐观,满足,充实,纯净,简单,但愿眼前丰收的土地,让他们永远活在美好的希望中。
布拖赶场 别开生面的乡间聚会
一到布拖,正逢当地赶场,“在过去,外人是绝不敢轻易去布拖一带的,因为会被抓去做娃子,就是奴隶。像你这样年轻貌美的,足能换一杆枪了。”听说我刚来布拖就要去赶场,彝族朋友这样“告诫”我,令我对这神秘的地方、神秘的风俗、神秘的民族更加好奇。在这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乡僻之地没有固定的市场和从事固定商贸的人,因而,在交通相对方便的公路旁,买者卖者从四方前来,俗称“赶场”。布拖县城逢五、十是赶场的日子,每当这个时候,来自周边乡镇的商贩和彝族村民三三两两、扶老携幼,有赶着马车来的、有步行来的,有背着蔬菜的、有拎着鸡鸭的、有赶着牛羊的,也有打着空手的,每个人脸上都是掩饰不住的喜色,好不热闹。不长的街道上拥挤不堪、人头攒动,我们的车在人群中就像小船落在汪洋一般,让人有种亢奋的窒息感。
小小的集市包罗万象,布拖桥下河滩上的牛羊交易场,集聚了大批人群,各家的牛羊时不时便斗了起来,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大有排山倒海之势。一些毕摩、苏尼们拿出自己的行当,席地而坐,身边围满了虔诚的人们,算命打卦,念念有词,不时引来人们的惊叹和叹息。
这里不仅仅只有商品交换,还浓缩了彝家百般风情。这里,更是一个情感交流的场所,大伙平日里分散在大山的各村寨,甚至在外县更远的地方,每天劳作耕耘,一到这样一个赶场的日子,乡邻乡亲就像走亲戚一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聊天,谈谈心,喝个小酒,吃块大肉,其乐融融。
彝家美食 大快朵颐的舌尖盛宴
赶完布拖的场子,随意走进一家彝族餐馆,古老的彝族民间图案装饰墙、特色的彝族漆具、能歌善舞的彝家俊男美女,处处呈现着古老神秘的彝族文化。还没回过神来,一位自称是老板兼厨师的叫丰云的彝族大哥便热情地迎了上来。大哥向我们推荐了彝家招牌菜坨坨肉,搭配本地的酸菜汤,我们也乐得听他安排。不一会儿,几样特色菜肴就上了桌。
坨坨肉,彝语称“乌色色脚”, 意思是猪肉块块。因其每一块肉的重量均在二三两上下,成“坨”状,故名。坨坨肉是彝族的主要煮肉形式,做的时候,不论猪、牛、羊,宰杀后均连骨带肉切成如拳头般大小的块,然后用清水煮,煮时不下任何佐料,包括盐。因煮时不能烂炖,所以 “火候”很重要,“火候”一到即熟,“火候”不到则肉生,“火候”稍过则肉硬,因此,一般人不会做。待肉煮至八成熟的“火候”,即刻入簸箕内,撒上盐巴来回簸荡,装盘后佐以花椒、大蒜,就可趁热食用了。在彝族人眼中,坨坨肉块头越大表明主人对客人越尊重。说话间,丰云大哥拿起大块肉就递了过来,原来坨坨肉吃时不用碗筷,要直接用手拿着吃。别看坨坨肉块长相平平,这一大块肉粘点椒盐放进嘴里,那还真是软酥香辣带点咸,一点儿没有腥味,口中鲜、嫩、脆、香的坨坨肉,脆而不绵,肥而不腻,味美无穷。丰云大哥又给我们盛上彝族特制的酸菜汤,说有克油腥的作用。于是,我边吃边喝,分分钟就解决了几大块坨坨肉。
一道道令人垂涎的地道美食、一支支形状独特的马食子(彝族漆绘餐具,类似于汤匙)、一套套色彩艳丽的彝家漆具、一首首热情奔放的祝酒歌……诠释出彝族饮食文化的精髓。热情好客的彝族朋友陪着你,围坐一团,大坨吃肉,大碗喝酒,大声歌唱,置身于广阔天地之间,感受着浓郁彝家风情,乐事!
西山的阿细秋收忙
赛赛 今年咱庄稼收成好哎
收成好哎 家家粮食堆满仓哟 满仓哟
沙里未沙乌未沙
跳到个月亮缺了又重圆
跳到个花开花落荞麦黄
――彝族民歌《阿细跳月》
大凉山是中国西南部腹心一块神奇美丽的土地,山与山白云相连,坝与坝绿水相依,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彝族人民,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每年立秋前后是大凉山荞麦成熟的季节,沧桑古老的西昌古城,麦香飘飘的漫山遍野,神秘原始的彝族风情,香味扑鼻的坨坨肉块,不仅让人们得以欣赏美景,怀古探秘,还能使人融入其中,大饱口福。走进大凉山,走进秘境之中的别样秋色。
西昌古城 身边流淌的沧桑历史
大凉山的首府在西昌,这里曾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古有“蜀滇咽喉”和“西南重镇”之称。进入西昌,扑面而来的是现代化大都市的气派,完全不会想到这里曾经是秦汉郡府。然而,等一只脚踏入西昌古城,瞬间便感到远古的历史在身边流淌。
沿着西昌顺城街东行,一座古铜色琉璃瓦覆盖的大屋顶中式阁楼,在秋意十足的榕树叶掩映下跃入眼帘,这就是著名的大通楼了。“八百里河山风风雨雨依还看蓝天白云,两千年往事是是非非试问这红墙绿瓦。”高22米的大通楼,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年,重檐歇山式大屋顶中式建筑,红墙绿瓦、雕梁画栋,楹联诗词,石刻斗拱,作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大通门成了这座历史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大通门上的大通楼更是西昌历史文化的象征,墙上的诗文,柱上的楹联琳琅满目,无不诉说着西昌的历史。迂回在走廊楹柱之间,仿佛回到了过去。土红的墙体,朱红的楹柱,灰白的石刻,以及青灰的城垛,使这座古楼显得格外庄重古朴,举目环顾,似乎在翻阅一页页积满尘土的史籍。
过了大通门后就是南街了。在老城中,南街是最热闹的街道了,陈旧而鳞次栉比的店铺,多数是两层的木架瓦房或平房,还保持着昔日西昌城的风貌。街上车来人往,人流摩肩接踵,使原本就狭窄的街道显得越发拥挤。老街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精美的彝族服饰,巧夺天工的漆器制品和彝族特色的手工制品在这里随处可见,就连那古老的打磨银制品也能在街头看到。整个老城坐落在一个斜坡上,北高南低,走过一段路之后站在街头回望,可以越过大通门看见西昌城外逶迤的远山。更有许多身着察尔瓦和披毡的彝族同胞或沿街席地而坐,叫卖着山上采摘的特产,或挑选自己中意的商品,更有不时走过的彝族大妈身背大捆自产物品穿梭在街市,如同置身腊月里内地年节一般,让你真切感受到古老集市的热度,也让你一下子感到汉彝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和谐气氛。
荞麦丰收 景致绝佳的金色图画
从西昌出发,沿S307省道向大凉山进发,穿行凉山腹地,立刻被漫山遍野的荞麦景色所震惊。四周的山丘各式各样,蓝天、白云、金色的荞麦地夹杂着挖收土豆后的黄土地重重叠叠消失在天边,秋收的彝人们三三两两分布在不同颜色的地块上,堆积在身后的圆锥体荞堆密密麻麻,很是气派,地埂边点缀着一匹或两匹不同颜色的驮运马。人们有的割、有的打、有的筛、有的运,放眼望去,就像在天宫上作业,怎么看都是一幅天然景致绝佳的油画。
每年秋季是大凉山彝人收割苦荞的农忙时节,田地里肥肥的荞麦穗逐渐饱胀起来,宛若分娩前的孕妇,充实而丰盈。放眼望去,那连成一片的金黄给整个大地涂上了一层富庶与华贵。金黄色的荞麦地和收割荞麦的彝人形成了一道大凉山特有的风景线。 好年景啊!年景好,空气都是甜丝丝的,田间地头,能听得见开心的笑声;顺着风,还能闻得见汗水的咸味;从身边走过,亦能感觉到躯体的阵阵热浪。我走到一片荞麦地畔,放眼望去:绵绵长长、黄褐色、带有斑斑黑点的荞麦田,一浪接一浪,在秋风中滚滚而来。麦浪的尽头,是几个弓着身子的收割人,还有一个背着孩子捆荞麦的农妇。如同潮水来时挑起浪花的船夫,几个人身子起伏着,镰刀在阳光下闪亮着,几条弧线划过后,几重麦浪便乖乖躺在脚下了。
打荞麦就在地里进行,彝家大哥铺开一张白色的大编织袋,和儿子挥舞起木叉击打一捆捆的荞麦,他们配合默契地轮番挑起荞麦捆,三下两下,一捆麦子的荞籽就落了下来。不一会儿,一大垛荞麦捆打完了,编织袋上落下了一大堆荞籽,混杂着不少荞叶和碎荞杆。女人们双手把荞籽捧进筛子,在几个人的合作下,碎荞杆留在筛里,荞叶顺风飘去,荞籽落在编织袋上。打完荞麦,一家人把干净的荞籽装进口袋,一袋袋背到地边上的三轮车上。苦荞是大凉山彝人的物质食粮,也是大凉山彝人的精神食粮。抬头向上,我极目长天,金色的大地让我敬重之情油然而生,凉山人坚韧,乐观,满足,充实,纯净,简单,但愿眼前丰收的土地,让他们永远活在美好的希望中。
布拖赶场 别开生面的乡间聚会
一到布拖,正逢当地赶场,“在过去,外人是绝不敢轻易去布拖一带的,因为会被抓去做娃子,就是奴隶。像你这样年轻貌美的,足能换一杆枪了。”听说我刚来布拖就要去赶场,彝族朋友这样“告诫”我,令我对这神秘的地方、神秘的风俗、神秘的民族更加好奇。在这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乡僻之地没有固定的市场和从事固定商贸的人,因而,在交通相对方便的公路旁,买者卖者从四方前来,俗称“赶场”。布拖县城逢五、十是赶场的日子,每当这个时候,来自周边乡镇的商贩和彝族村民三三两两、扶老携幼,有赶着马车来的、有步行来的,有背着蔬菜的、有拎着鸡鸭的、有赶着牛羊的,也有打着空手的,每个人脸上都是掩饰不住的喜色,好不热闹。不长的街道上拥挤不堪、人头攒动,我们的车在人群中就像小船落在汪洋一般,让人有种亢奋的窒息感。
小小的集市包罗万象,布拖桥下河滩上的牛羊交易场,集聚了大批人群,各家的牛羊时不时便斗了起来,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大有排山倒海之势。一些毕摩、苏尼们拿出自己的行当,席地而坐,身边围满了虔诚的人们,算命打卦,念念有词,不时引来人们的惊叹和叹息。
这里不仅仅只有商品交换,还浓缩了彝家百般风情。这里,更是一个情感交流的场所,大伙平日里分散在大山的各村寨,甚至在外县更远的地方,每天劳作耕耘,一到这样一个赶场的日子,乡邻乡亲就像走亲戚一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聊天,谈谈心,喝个小酒,吃块大肉,其乐融融。
彝家美食 大快朵颐的舌尖盛宴
赶完布拖的场子,随意走进一家彝族餐馆,古老的彝族民间图案装饰墙、特色的彝族漆具、能歌善舞的彝家俊男美女,处处呈现着古老神秘的彝族文化。还没回过神来,一位自称是老板兼厨师的叫丰云的彝族大哥便热情地迎了上来。大哥向我们推荐了彝家招牌菜坨坨肉,搭配本地的酸菜汤,我们也乐得听他安排。不一会儿,几样特色菜肴就上了桌。
坨坨肉,彝语称“乌色色脚”, 意思是猪肉块块。因其每一块肉的重量均在二三两上下,成“坨”状,故名。坨坨肉是彝族的主要煮肉形式,做的时候,不论猪、牛、羊,宰杀后均连骨带肉切成如拳头般大小的块,然后用清水煮,煮时不下任何佐料,包括盐。因煮时不能烂炖,所以 “火候”很重要,“火候”一到即熟,“火候”不到则肉生,“火候”稍过则肉硬,因此,一般人不会做。待肉煮至八成熟的“火候”,即刻入簸箕内,撒上盐巴来回簸荡,装盘后佐以花椒、大蒜,就可趁热食用了。在彝族人眼中,坨坨肉块头越大表明主人对客人越尊重。说话间,丰云大哥拿起大块肉就递了过来,原来坨坨肉吃时不用碗筷,要直接用手拿着吃。别看坨坨肉块长相平平,这一大块肉粘点椒盐放进嘴里,那还真是软酥香辣带点咸,一点儿没有腥味,口中鲜、嫩、脆、香的坨坨肉,脆而不绵,肥而不腻,味美无穷。丰云大哥又给我们盛上彝族特制的酸菜汤,说有克油腥的作用。于是,我边吃边喝,分分钟就解决了几大块坨坨肉。
一道道令人垂涎的地道美食、一支支形状独特的马食子(彝族漆绘餐具,类似于汤匙)、一套套色彩艳丽的彝家漆具、一首首热情奔放的祝酒歌……诠释出彝族饮食文化的精髓。热情好客的彝族朋友陪着你,围坐一团,大坨吃肉,大碗喝酒,大声歌唱,置身于广阔天地之间,感受着浓郁彝家风情,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