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伴血管内生长和砂粒体1例及文献复习

来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a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种具有转移潜能的、生物学行为介于血管瘤和高级别血管肉瘤中间的血管肿瘤,由短索或巢状排列的上皮样内皮细胞及独特的黏液透明基质组成[1],临床很少见,常见于深浅部软组织、肺、肝脏及皮肤.笔者报道近期遇到的1例形态独特迄今尚未描述的软组织EHE,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研究,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特点.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纤维结构不良 (fibrousdysplasia ,FD)的各种形态学变异、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方法 用HE及S 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 5 2例形态学变异的纤维结构不良作回顾
患者女性,48岁.因轻微咳嗽、咳痰、偶伴痰血3个月,CT示两肺散在大小不等结节入院.2年前曾于外院作全子宫和右输卵管峡部及阔韧带结节切除术.病理诊断: 子宫肌腺病,右输卵管峡
患者男性,65岁,食欲下降,厌油,上腹饱胀不适3个月。体重明显下降达10kg,血CEA(+)。CT示:脾脏增大,内见一低密度包块,约12.6cm×8.5cm×9.0cm,边界欠清,密度均匀,考虑血管瘤、淋巴瘤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见证了病理学发展的一个崭新变革,即由传统的以形态学为主的"旧生物学",向着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为技术平台的"新生物学"过渡.这种新生物学是利用基因
目的探讨成人皮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电镜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免疫组化及电镜技术,观察1例病程长及4次活检证实为成人皮肤弥
患者男性,76岁,因左耳后肿块50年、右口角歪斜1年、左颈肿块7个月入院。体检发现左肋腺内肿块,质硬,固定,直径4cm,并发现左颈肿大淋巴结1枚,直径2cm,CT示左肋腺团块影,似结节融合,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