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虫害是造成辣椒减产和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随着辣椒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辣椒田长期重复种植,滥用农药,防治措施不当,导致虫害日益严重、耐药性增强、防治困难,进而造成辣椒产量和品质下降。为了有效防治辣椒虫害,提高辣椒产量和质量,笔者总结了几种辣椒常见虫害的田间识别与防治方法,从害虫的形态特征、为害特性、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几方面介绍了桃蚜、茶黄螨、烟青虫的识别与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辣椒;虫害;识别与防治
1.桃蚜
桃蚜又名烟蚜,属同翅目蚜科,为多食性害虫,是辣椒田最为常见的害虫之一。桃蚜的生活史比较复杂,有多个虫态,最常见的是:有翅胎生雌蚜和无翅胎生雌蚜2种。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mm,有翅,头部和胸部黑色,腹部淡绿色,背面有淡黑色斑纹。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mm,无翅,全身绿色,有时为黄色或樱红色。
成虫和若虫成群集中在叶片和嫩茎上吸食植物体的汁液,严重的可造成叶片卷缩变形,植株生长不良,同时大量的分泌物污染植株,诱发煤污病。此外,桃蚜还传播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蚀纹病毒、马铃薯Y病毒等重要病毒,可造成严重危害。
桃蚜发育的最低温度为4.3℃,最适温度为24℃,高于28℃不利于其发育和繁殖。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在露地辣椒的整个生长季节都有发生,且繁殖速度很快,虫口数量迅速增加,但高温高湿不利于其发生,因此,春未夏初的虫株率和虫口数最多,是为害高峰期。微风有利桃蚜迁飞,暴风雨对其则有强烈的冲刷作用,可减少蚜口数量。一般高燥地块比低洼地块发生重;施用N肥多、叶片柔嫩的发生重。桃蚜的天敌主要有瓢虫,天敌多时虫口数量减少。
栽培防治。根据蚜虫发生情况,合理确定定植时期,避开蚜虫迁飞传毒高峰期。辣椒种植田块尽量远离十字花科作物,减少蚜源。提倡辣椒与玉米等高杆作物间作,以减少蚜虫传播。
物理防治。利用负趋向性,即利用银膜驱蚜,或用黄粘板诱杀有翅蚜虫,降低虫口密度。保护蚜虫天敌,对蚜虫的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药剂防治。使用农药前应充分考虑作物的安全性,确定用药时间,一般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特别是对天敌安全的农药,以保护天敌。可用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用10%吡虫啉(比丹、一遍净)150~300g/hm2,对水750~1050kg/hm2喷雾,防治效果较好,不伤天敌。也可选用40%的乐果乳油,或80%的敌敌畏等。注意不要长期单用同一种药剂,以防蚜虫产生抗药性。
2.茶黄螨
茶黄螨又叫茶壁虱、茶嫩叶螨等。其食性很杂,寄主植物有70余种,其中包括辣椒、茄子、番茄、烟草、马铃薯等茄科作物。
茶黄螨个体较小,用肉眼能在受害的叶片上看见许多白色或淡黄色移动或静止的小点。雌成螨体长0.21~0.25mm,椭圆形,较宽,腹部未端平截,初为乳白色,渐变为淡黄色至橘黄色,半透明。雄成螨体长0.18~0.22mm,近六角形,未端圆锥形,初为乳白色,渐变为淡黄色至橘黄色,半透明。幼螨体长约0.11mm,乳白色至淡绿色。若螨长椭圆形,半透明,外罩幼螨表皮,静止不动。卵长0.1mm,椭圆形,无色透明。
成螨、若螨都刺吸植株幼嫩部分使之变色变形。辣椒受害后,嫩叶皱缩、纵卷,叶背有铁锈色油质光泽,幼芽、幼蕾枯死脱落,仅留下光秃的梢尖,果实、果柄变锈褐色,失去光泽,果实生长停滞,僵化变硬。严重受害的植株矮小丛生,落叶、落花、落果,严重减产。
茶黄螨趋嫩性强,成螨、若螨多在植株的幼嫩部位栖息取食。成螨活泼,雄成螨活动能力更强,有携带雌若螨向植株幼嫩部位迁移的习性。茶黄螨在田间的迁移主要随秧苗、人畜、工具、风力传播。温度对其发育速度有显著影响,在30℃以下随温度的升高发育繁殖加快,到35℃则明显减慢。相对湿度在40%以上,成螨均可繁殖,但卵和幼螨需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另外,叶表面积水可妨碍螨的活动,大雨对螨体有明显的冲刷作用。
培育无螨苗,加强引进辣椒苗的检疫,防止茶黄螨随秧苗传入。清除虫源。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枝落叶,对茶黄螨的集中越冬寄主喷药防治。
药剂防治。植株开始出现症状时,及时用药防治。喷药的重点是植株的上部,尤其是嫩叶背面、嫩茎、花器和幼果。育苗期若有茶黄螨发生,可在苗床喷药1~2次防治。移栽后,在发生初期喷第1次药,隔7~10d再喷1次,连喷2~3次。药剂可选用20%的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或20%的克螨乳油1000~2000倍液,或73%的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
3.烟青虫
烟青虫是烟夜蛾的幼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分布广泛,食性很杂,多混合发生。老熟幼虫体长30~40mm,圆筒形。头部黄褐色,体色变化较大,有淡绿、淡红、红褐及黑紫色,常见为绿色。背部纵线色深,气门多褐色,体表布满短而钝的小刺。成虫体长13~17mm,翅展25~28mm,全身灰黄色或黄褐色,前翅有暗褐色波状横纹4条。蛹体长15~18mm,黄绿色或黄褐色。腹部5~7节有7-8排半圆形刻点。腹部未端着生2个小突起,每个突起上有1根尖端略曲的长刺。卵直径约0.5mm,高约0.4mm,半球形,稍扁,底部平。
煙青虫主要蛀食辣椒果实,也食害花、蕾、芽、叶和嫩茎。烟青虫全身蛀入果内,果表仅留1个蛀孔,主要取食果肉和胎座,残留果皮,果内积满虫粪和蜕皮。严重时可造成减产达30%以上。
烟青虫成虫白天多在辣椒或杂草丛栖息,晚上和阴天活动,前半夜活动最盛,有趋光性。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然后蛀食花蕾、嫩叶、嫩稍。幼虫期共6龄,一般3龄后开始蛀果,此后直到化蛹前都在果内取食,幼虫老熟后从蛀孔爬出,到3~7cm深的土层中化蛹,越冬蛹入土较深。烟青虫卵的孵化和幼虫发育需要足够的湿度,相对湿度在70%~90%时较为有利。暴雨对卵和初孵化的幼虫有很强的冲刷作用,大雨过后土壤板结,不利于幼虫入土化蛹和蛹的羽化。
栽培防治。结合冬耕、冬灌及其它耕作措施,杀伤土层中的越冬虫蛹或破坏其越冬生境。
诱杀成虫。可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生物防治。防治3龄前幼虫可用Bt乳油250~300倍液喷雾。大面积辣椒产区,可在成虫产卵初始期和盛期释放人工饲养的赤眼蜂进行防治。
药剂防治。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或40%乙酰甲胺磷乳油,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在卵孵化盛期至2龄幼虫期喷施防治。重点喷施植株上部,将幼虫杀灭在蛀果之前。
【参考文献】
[1]邓军,丁淑萍,陈勇等.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村科技,2008(10):33-34.
[2]刘仁遵.辣椒主要病害的鉴别与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65-5566.
[3]邹玲.辣椒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技服务,2007,24(2):59-60.
[4]郭亚辉,卢月霞,郭坚华.生物农药防治辣椒疫病的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065,1067.
【关键词】辣椒;虫害;识别与防治
1.桃蚜
桃蚜又名烟蚜,属同翅目蚜科,为多食性害虫,是辣椒田最为常见的害虫之一。桃蚜的生活史比较复杂,有多个虫态,最常见的是:有翅胎生雌蚜和无翅胎生雌蚜2种。有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mm,有翅,头部和胸部黑色,腹部淡绿色,背面有淡黑色斑纹。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mm,无翅,全身绿色,有时为黄色或樱红色。
成虫和若虫成群集中在叶片和嫩茎上吸食植物体的汁液,严重的可造成叶片卷缩变形,植株生长不良,同时大量的分泌物污染植株,诱发煤污病。此外,桃蚜还传播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蚀纹病毒、马铃薯Y病毒等重要病毒,可造成严重危害。
桃蚜发育的最低温度为4.3℃,最适温度为24℃,高于28℃不利于其发育和繁殖。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在露地辣椒的整个生长季节都有发生,且繁殖速度很快,虫口数量迅速增加,但高温高湿不利于其发生,因此,春未夏初的虫株率和虫口数最多,是为害高峰期。微风有利桃蚜迁飞,暴风雨对其则有强烈的冲刷作用,可减少蚜口数量。一般高燥地块比低洼地块发生重;施用N肥多、叶片柔嫩的发生重。桃蚜的天敌主要有瓢虫,天敌多时虫口数量减少。
栽培防治。根据蚜虫发生情况,合理确定定植时期,避开蚜虫迁飞传毒高峰期。辣椒种植田块尽量远离十字花科作物,减少蚜源。提倡辣椒与玉米等高杆作物间作,以减少蚜虫传播。
物理防治。利用负趋向性,即利用银膜驱蚜,或用黄粘板诱杀有翅蚜虫,降低虫口密度。保护蚜虫天敌,对蚜虫的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药剂防治。使用农药前应充分考虑作物的安全性,确定用药时间,一般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特别是对天敌安全的农药,以保护天敌。可用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用10%吡虫啉(比丹、一遍净)150~300g/hm2,对水750~1050kg/hm2喷雾,防治效果较好,不伤天敌。也可选用40%的乐果乳油,或80%的敌敌畏等。注意不要长期单用同一种药剂,以防蚜虫产生抗药性。
2.茶黄螨
茶黄螨又叫茶壁虱、茶嫩叶螨等。其食性很杂,寄主植物有70余种,其中包括辣椒、茄子、番茄、烟草、马铃薯等茄科作物。
茶黄螨个体较小,用肉眼能在受害的叶片上看见许多白色或淡黄色移动或静止的小点。雌成螨体长0.21~0.25mm,椭圆形,较宽,腹部未端平截,初为乳白色,渐变为淡黄色至橘黄色,半透明。雄成螨体长0.18~0.22mm,近六角形,未端圆锥形,初为乳白色,渐变为淡黄色至橘黄色,半透明。幼螨体长约0.11mm,乳白色至淡绿色。若螨长椭圆形,半透明,外罩幼螨表皮,静止不动。卵长0.1mm,椭圆形,无色透明。
成螨、若螨都刺吸植株幼嫩部分使之变色变形。辣椒受害后,嫩叶皱缩、纵卷,叶背有铁锈色油质光泽,幼芽、幼蕾枯死脱落,仅留下光秃的梢尖,果实、果柄变锈褐色,失去光泽,果实生长停滞,僵化变硬。严重受害的植株矮小丛生,落叶、落花、落果,严重减产。
茶黄螨趋嫩性强,成螨、若螨多在植株的幼嫩部位栖息取食。成螨活泼,雄成螨活动能力更强,有携带雌若螨向植株幼嫩部位迁移的习性。茶黄螨在田间的迁移主要随秧苗、人畜、工具、风力传播。温度对其发育速度有显著影响,在30℃以下随温度的升高发育繁殖加快,到35℃则明显减慢。相对湿度在40%以上,成螨均可繁殖,但卵和幼螨需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另外,叶表面积水可妨碍螨的活动,大雨对螨体有明显的冲刷作用。
培育无螨苗,加强引进辣椒苗的检疫,防止茶黄螨随秧苗传入。清除虫源。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枝落叶,对茶黄螨的集中越冬寄主喷药防治。
药剂防治。植株开始出现症状时,及时用药防治。喷药的重点是植株的上部,尤其是嫩叶背面、嫩茎、花器和幼果。育苗期若有茶黄螨发生,可在苗床喷药1~2次防治。移栽后,在发生初期喷第1次药,隔7~10d再喷1次,连喷2~3次。药剂可选用20%的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或20%的克螨乳油1000~2000倍液,或73%的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
3.烟青虫
烟青虫是烟夜蛾的幼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分布广泛,食性很杂,多混合发生。老熟幼虫体长30~40mm,圆筒形。头部黄褐色,体色变化较大,有淡绿、淡红、红褐及黑紫色,常见为绿色。背部纵线色深,气门多褐色,体表布满短而钝的小刺。成虫体长13~17mm,翅展25~28mm,全身灰黄色或黄褐色,前翅有暗褐色波状横纹4条。蛹体长15~18mm,黄绿色或黄褐色。腹部5~7节有7-8排半圆形刻点。腹部未端着生2个小突起,每个突起上有1根尖端略曲的长刺。卵直径约0.5mm,高约0.4mm,半球形,稍扁,底部平。
煙青虫主要蛀食辣椒果实,也食害花、蕾、芽、叶和嫩茎。烟青虫全身蛀入果内,果表仅留1个蛀孔,主要取食果肉和胎座,残留果皮,果内积满虫粪和蜕皮。严重时可造成减产达30%以上。
烟青虫成虫白天多在辣椒或杂草丛栖息,晚上和阴天活动,前半夜活动最盛,有趋光性。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然后蛀食花蕾、嫩叶、嫩稍。幼虫期共6龄,一般3龄后开始蛀果,此后直到化蛹前都在果内取食,幼虫老熟后从蛀孔爬出,到3~7cm深的土层中化蛹,越冬蛹入土较深。烟青虫卵的孵化和幼虫发育需要足够的湿度,相对湿度在70%~90%时较为有利。暴雨对卵和初孵化的幼虫有很强的冲刷作用,大雨过后土壤板结,不利于幼虫入土化蛹和蛹的羽化。
栽培防治。结合冬耕、冬灌及其它耕作措施,杀伤土层中的越冬虫蛹或破坏其越冬生境。
诱杀成虫。可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生物防治。防治3龄前幼虫可用Bt乳油250~300倍液喷雾。大面积辣椒产区,可在成虫产卵初始期和盛期释放人工饲养的赤眼蜂进行防治。
药剂防治。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或40%乙酰甲胺磷乳油,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在卵孵化盛期至2龄幼虫期喷施防治。重点喷施植株上部,将幼虫杀灭在蛀果之前。
【参考文献】
[1]邓军,丁淑萍,陈勇等.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村科技,2008(10):33-34.
[2]刘仁遵.辣椒主要病害的鉴别与防治[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65-5566.
[3]邹玲.辣椒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技服务,2007,24(2):59-60.
[4]郭亚辉,卢月霞,郭坚华.生物农药防治辣椒疫病的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065,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