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物理
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年级:初三
教材分析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知识。如学生应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知道电路中的总电流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知道总电流过大的原因、危害。知道怎样进行家庭电路的保护,知道安全用电常识等。家庭电路与我们息息相关,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具有实际意义。因此本节课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同时使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查找并了解身边常见的电器元件,通过观察及实践,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课堂上再让学生讨论,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会有成功感,收获会很大。
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电路元件的作用;
2.知道家庭电路的零线和火线,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
3.能根据电能表上所标的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确定接入的家用电器的最大总功率;
4.知道空气开关和保险丝的作用;
5.知道熔丝熔断的原因;
6.知道电流过大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对搜集的知识进行整理分类,同时小组之间合作交流。
三、实践意义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电路元件的作用;通过实验,观察体验电功率与电路中电流的关系,观察体验保险丝的工作过程。
2.难点:“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的应用。空气开关和保险丝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节知识经验很少,属于常见但并不了解。与现在学生不关心实际生活有关。
教学工具
演示电脑平台、熔丝、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方法
以网络课件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讨论、合作的教学方式。课前,把学生分为七个学习小组,分别收集和整理电能表、熔丝(空气开关)、插座、灯座、开关以及家庭电路的组成、电流过大的原因。由教师和小组长整理出网络课件。教师把准备的相关知识同时放在课件中,如事先准备的各种视频资料、动画课件、幻灯片、社会实践录像等。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下面展示本节课所讲内容。打开主页以后,逐渐显示如下。
大家看到的是家庭电路的实物图和电路图,要对本节课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
点击家庭电路的组成,显示如图4。
点击图5“明线视频”和“暗线视频”让学生观察到实物的视频资料的链接。
演示课件:家庭电路电路图的动画效果。(见图6)
● 第一小组介绍电能表(图7、图8)
电能表
旧式电能表
分别介绍磁卡式电能表:
插卡前
插卡后
电能表的名牌“220V 10(40)A”。
1.此表(图7)为家用电能表;
2.通过表的电流低于10A时,电能表能正常工作;
3.通过表的最大电流是40A,教师讲解原理:
P=UI=220V·40A=8800W
接入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8800W。
● 第二小组介绍熔丝(图9)
保险丝的材料特点、作用。
(1)材料特点: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高的铅锑合金做成。
(2)作用:当电路中电流增大而超过线路设计的允许电流值时,能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作用。
(3)讨论为什么不能用铁丝或铜丝代替保险丝。
(教师演示熔丝熔断实验)
以幻灯片的形式总结。
● 第三小组介绍开关(图10、图11)
1.室内配电箱;
2.介绍配电箱中的开关;
3.空气开关;
4.介绍空气开关的使用;
5.拉线开关的使用及拉线开关照片;
6.介绍面板开关及使用;
7.平房用的空气开关。
(教师通过实物及视频介绍空气开关)
● 第四小组介绍插座
1.种类:
两孔插座
三孔插座
2.三孔插头照片:
演示(图12)
带开关的三孔插座的使用(图13)
3.组合插座。
教师讲解三孔插座及其使用原理(图14、图15、图16、图17)。
● 第五小组介绍灯座
1.声控灯。(图18、图19)
2.灯座的使用。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回顾: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P=P1+P2;I=P/U
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
师: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对供电线路进行了改造,将电线换成更粗的,电能表的额定电流换成更大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学生讨论)
师:回到我们现在,添置了这些用电器,(屏幕出示用电器的名称和相应的电功率)那么干路中的电流又是多少呢?
生:计算出每个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计算出总电流。(学生演示过程)
师: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电压一定的时候,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板书)现在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进行线路改造呢?
生:如果不改造,现有的电路不能满足要求,当电流过大时会使导线过热,造成短路或火灾。(每个小组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因此电路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不能太多。(演示实验,证明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
电流过大的原因前面还讲过一个:发生短路。(教师演示视频资料)
● 教师课堂小结
演示一段视频,总结本课内容,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图20)。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家庭电路的一般知识,这些知识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是很普通的但又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每个家庭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问题。通过我们的自主学习方式,知道了家庭电路的组成,知道了每个组成部分的作用,了解了一些组成部分的原理,对一些简单器件我们还学会了使用,能真正感觉到家庭电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是家庭电路的小主人,做到我为它着想,它为我服务。
本节课通过大家的积极参与,其中包括每个学习小组能够共同完成本组的学习任务,使我们感受到了共同学习的快乐。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彼此之间的相互促进,使大家得到了共同提高。希望每个小组保持优势,同时找到差距,在今后学习中表现更为出色。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小组里都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每个人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同时又是很好的观众,在教室这个舞台上,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空间,并能想象、发挥出更大的空间。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它远远超过知识的本身的价值。
教学反思
把家庭电路的课堂参与定为学习本课的指导思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发言、讨论、思考、观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变成了策划者。一言堂变成百家鸣。整齐划一变为灵活多变,任务分配到小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学生参与体验。此外,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主动的调查和参与,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
如何认识、对待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直接关系到新课程的实施质量。综合实践活动并不着眼于使学生获取系统知识,不是追求严密的知识体系,它立足于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事有益的活动、研究和解决问题。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交流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引导。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熟悉并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同时合作意识加强了。学生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上来,学习兴趣较浓。教师通过事先准备的各种资料及课堂实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指导和引申的作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相互交流,畅所欲言,气氛融洽。恰当的视频引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年级:初三
教材分析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的知识。如学生应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知道电路中的总电流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大。知道总电流过大的原因、危害。知道怎样进行家庭电路的保护,知道安全用电常识等。家庭电路与我们息息相关,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安全用电意识,具有实际意义。因此本节课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同时使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查找并了解身边常见的电器元件,通过观察及实践,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课堂上再让学生讨论,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会有成功感,收获会很大。
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电路元件的作用;
2.知道家庭电路的零线和火线,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
3.能根据电能表上所标的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确定接入的家用电器的最大总功率;
4.知道空气开关和保险丝的作用;
5.知道熔丝熔断的原因;
6.知道电流过大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对搜集的知识进行整理分类,同时小组之间合作交流。
三、实践意义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电路元件的作用;通过实验,观察体验电功率与电路中电流的关系,观察体验保险丝的工作过程。
2.难点:“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的应用。空气开关和保险丝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节知识经验很少,属于常见但并不了解。与现在学生不关心实际生活有关。
教学工具
演示电脑平台、熔丝、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方法
以网络课件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讨论、合作的教学方式。课前,把学生分为七个学习小组,分别收集和整理电能表、熔丝(空气开关)、插座、灯座、开关以及家庭电路的组成、电流过大的原因。由教师和小组长整理出网络课件。教师把准备的相关知识同时放在课件中,如事先准备的各种视频资料、动画课件、幻灯片、社会实践录像等。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下面展示本节课所讲内容。打开主页以后,逐渐显示如下。


大家看到的是家庭电路的实物图和电路图,要对本节课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
点击家庭电路的组成,显示如图4。
点击图5“明线视频”和“暗线视频”让学生观察到实物的视频资料的链接。
演示课件:家庭电路电路图的动画效果。(见图6)
● 第一小组介绍电能表(图7、图8)
电能表
旧式电能表
分别介绍磁卡式电能表:
插卡前
插卡后
电能表的名牌“220V 10(40)A”。
1.此表(图7)为家用电能表;
2.通过表的电流低于10A时,电能表能正常工作;
3.通过表的最大电流是40A,教师讲解原理:
P=UI=220V·40A=8800W
接入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不能超过8800W。

● 第二小组介绍熔丝(图9)
保险丝的材料特点、作用。
(1)材料特点: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高的铅锑合金做成。
(2)作用:当电路中电流增大而超过线路设计的允许电流值时,能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作用。

(3)讨论为什么不能用铁丝或铜丝代替保险丝。
(教师演示熔丝熔断实验)
以幻灯片的形式总结。
● 第三小组介绍开关(图10、图11)

1.室内配电箱;
2.介绍配电箱中的开关;
3.空气开关;
4.介绍空气开关的使用;
5.拉线开关的使用及拉线开关照片;
6.介绍面板开关及使用;
7.平房用的空气开关。
(教师通过实物及视频介绍空气开关)
● 第四小组介绍插座
1.种类:
两孔插座
三孔插座
2.三孔插头照片:
演示(图12)
带开关的三孔插座的使用(图13)

3.组合插座。
教师讲解三孔插座及其使用原理(图14、图15、图16、图17)。


● 第五小组介绍灯座
1.声控灯。(图18、图19)
2.灯座的使用。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回顾: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P=P1+P2;I=P/U
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
师: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对供电线路进行了改造,将电线换成更粗的,电能表的额定电流换成更大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学生讨论)
师:回到我们现在,添置了这些用电器,(屏幕出示用电器的名称和相应的电功率)那么干路中的电流又是多少呢?
生:计算出每个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计算出总电流。(学生演示过程)
师: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电压一定的时候,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板书)现在大家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要进行线路改造呢?
生:如果不改造,现有的电路不能满足要求,当电流过大时会使导线过热,造成短路或火灾。(每个小组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因此电路中同时使用的用电器不能太多。(演示实验,证明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大)
电流过大的原因前面还讲过一个:发生短路。(教师演示视频资料)
● 教师课堂小结
演示一段视频,总结本课内容,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图20)。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家庭电路的一般知识,这些知识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是很普通的但又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每个家庭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问题。通过我们的自主学习方式,知道了家庭电路的组成,知道了每个组成部分的作用,了解了一些组成部分的原理,对一些简单器件我们还学会了使用,能真正感觉到家庭电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是家庭电路的小主人,做到我为它着想,它为我服务。
本节课通过大家的积极参与,其中包括每个学习小组能够共同完成本组的学习任务,使我们感受到了共同学习的快乐。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彼此之间的相互促进,使大家得到了共同提高。希望每个小组保持优势,同时找到差距,在今后学习中表现更为出色。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小组里都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每个人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同时又是很好的观众,在教室这个舞台上,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空间,并能想象、发挥出更大的空间。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它远远超过知识的本身的价值。
教学反思
把家庭电路的课堂参与定为学习本课的指导思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发言、讨论、思考、观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变成了策划者。一言堂变成百家鸣。整齐划一变为灵活多变,任务分配到小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学生参与体验。此外,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主动的调查和参与,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
如何认识、对待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直接关系到新课程的实施质量。综合实践活动并不着眼于使学生获取系统知识,不是追求严密的知识体系,它立足于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事有益的活动、研究和解决问题。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交流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引导。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熟悉并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同时合作意识加强了。学生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上来,学习兴趣较浓。教师通过事先准备的各种资料及课堂实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指导和引申的作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相互交流,畅所欲言,气氛融洽。恰当的视频引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