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要成为学生和教师快乐的时光。让每一个孩子变得更为灵动,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而打造灵动课堂,则能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中灵动起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收获丰富的知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尊重,从而实现知识和心灵的双丰收。
【关键词】温情和关爱 平等和尊重 合作和互助 独立和自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162
我校地处农村,所招学生80%都是留守儿童。很多儿童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孩子从小缺少来自父母的疼爱,部分孩子表现出不爱学习、贪玩散漫的现象。另外,父爱、母爱的缺失也造成孩子自我、对外界缺乏感情的性格特点,甚至少部分孩子形成自闭或是自我放纵的性格。学校作为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绿洲,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打开学生心灵的锁,让学生快乐地成长。
一、让课堂充满温情和关爱
灵动的课堂首先应该是温情弥漫的课堂。教师在面对一个个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孩子时,应让真心和爱意弥漫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使得课堂能够因为爱而变得灵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既没有吵吵闹闹,也不出现“一潭死水”的现象;这样的课堂没有过于注重形式的花哨场面;这样的课堂没有不加思考就高高举手的现象,也没有教师随意的提问和学生不假思索的齐声附和;这样的课堂没有一刻的虚伪、一丝的假意。
打造温情弥漫的课堂,首先,教师的“真情”应朴素而率真,应诚挚而无私,它或来自自身对教材内容的感动;或来自课堂中的一个细节、一处偶然的生成;其次,教师应该真正成为“情的充分表达者、始终保持者、迅速传递者、积极激发者、有效调适者”。第三,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轻轻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在师生间谱写出一曲曲温润的小调。于是,课堂因为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温情弥漫的气氛而灵动起来:学生对教师充满期待、信任和尊重;同学之间相互信任,融洽互助;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相互尊重;每个学生身心放松,没有拘束,没有顾忌。
二、让课堂充满平等和尊重
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坐在下面老老实实地听,似乎已经成为惯例。其实,教师和学生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生命个体,课堂上师生是平等的,平等对话、平等交流、平等倾听。在这样的课堂上,应该随时可以看到师生的思想在倾听中碰撞出闪亮的火花。在倾听中,教师能够捕捉到学生心灵深处最微妙也最动听的弦音,收集到学生的喜怒哀乐,也收获别人不曾拥有的幸福和快乐。而学生也在倾听中有了更多自由思考的时间,有了更多自由表达的机会,他们的人格也会因此得到尊重,他们的个性就会得到张扬,他们的智力就会得到开发。于是,课堂就因为师生之间的平等倾听而灵动起来。
在相互倾听的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到“五要”。一要,彻底放下师道尊严架子,站在欣赏学生智慧的角度,低下身子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二要,耐心倾听学生说话,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发号施令。三要,给学生足够说话的时间,让學生顺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并用赞美的语言使其智慧之火越烧越旺,而不是充耳不闻和厉声打断。四要,指导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点拨和同伴的意见,从中发现自己未发现的问题,打开探究知识的大门。五要,坚决杜绝学优者的“包场表演”,倡导学生之间平等的“实话实说”和“自我表现”。
三、让课堂充满合作和互助
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成为新课改倡导的主要的学习形式。在合作探究的课堂上,小组内根据任务或问题有组织地进行交流互助,他们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分工合作,且经常更换角色扮演。学生在这样的小组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分享合作的成果和成功的喜悦。在这样的课堂合作中,生生之间进行的应该是没有任何障碍的情感的交流,是没有任何羁绊的心灵的沟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和谐的关系,同时营造起课堂的灵动。
合作探究的课堂上,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多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授他们以方法、技巧,给他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分享快乐。其次,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充分地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真正地变传授式为策划式,从接受式变为体验式,变一言堂为百家鸣,让学生亲身体验收获知识、分享成功的快感。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合作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始终秉承真诚、真实、高效的原则。可以让学习好的学生作为小组内的“小老师”,带动其他学生一起学生,但切记绝不“包揽一切”,而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作为小组内的帮扶对象,但不能因为学习不够好就“人云亦云”。最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并维持小组学习形式,让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能一直延伸到课下的学前准备、课上活动的组织与准备、课下主题探究性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
四、让学生学会独立和自强
在学生自主的课堂上,首先,教师要确立这样的理念:课堂应该是以“学”为中心,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如何更好地“学”而展开。学生应充分活跃起来,自主学习应该成为一种自动自发的习惯。接着,教师“教”的活动要科学、巧妙地“变”为学生的活动,教师讲析的主要内容应由学生在充分的课堂活动中读出来,找出来,析出来,悟出来,练出来,品出来。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学习探究,在思考探究中产生新的问题。第三,教师要指导学生带着自学的收获与思考进行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阐述自己的观点,解释自己的疑问;学生在互助中巩固知识,形成结论,在互助中学会交往,加深友谊。
五、智慧闪光思如泉
学生学习的过程首先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发现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始终处在一种思维挺进状态,能力也随之呈螺旋式上升。学生在问题或任务驱动的基础上学会独立思考,同时能把疑问引向与同伴交流或向教师请教的课堂,进行各种交往的过程和合作分享的过程。同时在新的任务驱动下产生新的疑问,并把这些问题延伸到课后,延伸到生活中去,逐步形成敢于探究、敢于质疑问难的良好品质。没有思考就没有疑问,没有疑问就没有课堂的延伸。所以,灵动的课堂上,一定处处燃烧着学生思维的火花。
灵动的课堂,还原了孩子本真的天性,涌动着生命的灵性。灵动的课堂表面上波澜不惊,实则润物细无声,充满成长的力量。灵动的课堂,或是简单的表扬、或是心灵鸡汤似的隽语,让学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受到爱的熏陶;让学生在温情中、倾听中、自主中、合作中、思考中顿悟、升华。灵动的课堂解开留守儿童心灵的锁,向他们展示知识海洋的宽阔浩渺,也展示这个充满爱的世界。
【关键词】温情和关爱 平等和尊重 合作和互助 独立和自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162
我校地处农村,所招学生80%都是留守儿童。很多儿童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孩子从小缺少来自父母的疼爱,部分孩子表现出不爱学习、贪玩散漫的现象。另外,父爱、母爱的缺失也造成孩子自我、对外界缺乏感情的性格特点,甚至少部分孩子形成自闭或是自我放纵的性格。学校作为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绿洲,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打开学生心灵的锁,让学生快乐地成长。
一、让课堂充满温情和关爱
灵动的课堂首先应该是温情弥漫的课堂。教师在面对一个个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孩子时,应让真心和爱意弥漫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使得课堂能够因为爱而变得灵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既没有吵吵闹闹,也不出现“一潭死水”的现象;这样的课堂没有过于注重形式的花哨场面;这样的课堂没有不加思考就高高举手的现象,也没有教师随意的提问和学生不假思索的齐声附和;这样的课堂没有一刻的虚伪、一丝的假意。
打造温情弥漫的课堂,首先,教师的“真情”应朴素而率真,应诚挚而无私,它或来自自身对教材内容的感动;或来自课堂中的一个细节、一处偶然的生成;其次,教师应该真正成为“情的充分表达者、始终保持者、迅速传递者、积极激发者、有效调适者”。第三,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轻轻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在师生间谱写出一曲曲温润的小调。于是,课堂因为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温情弥漫的气氛而灵动起来:学生对教师充满期待、信任和尊重;同学之间相互信任,融洽互助;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相互尊重;每个学生身心放松,没有拘束,没有顾忌。
二、让课堂充满平等和尊重
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坐在下面老老实实地听,似乎已经成为惯例。其实,教师和学生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生命个体,课堂上师生是平等的,平等对话、平等交流、平等倾听。在这样的课堂上,应该随时可以看到师生的思想在倾听中碰撞出闪亮的火花。在倾听中,教师能够捕捉到学生心灵深处最微妙也最动听的弦音,收集到学生的喜怒哀乐,也收获别人不曾拥有的幸福和快乐。而学生也在倾听中有了更多自由思考的时间,有了更多自由表达的机会,他们的人格也会因此得到尊重,他们的个性就会得到张扬,他们的智力就会得到开发。于是,课堂就因为师生之间的平等倾听而灵动起来。
在相互倾听的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到“五要”。一要,彻底放下师道尊严架子,站在欣赏学生智慧的角度,低下身子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二要,耐心倾听学生说话,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发号施令。三要,给学生足够说话的时间,让學生顺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并用赞美的语言使其智慧之火越烧越旺,而不是充耳不闻和厉声打断。四要,指导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点拨和同伴的意见,从中发现自己未发现的问题,打开探究知识的大门。五要,坚决杜绝学优者的“包场表演”,倡导学生之间平等的“实话实说”和“自我表现”。
三、让课堂充满合作和互助
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成为新课改倡导的主要的学习形式。在合作探究的课堂上,小组内根据任务或问题有组织地进行交流互助,他们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分工合作,且经常更换角色扮演。学生在这样的小组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共同分享合作的成果和成功的喜悦。在这样的课堂合作中,生生之间进行的应该是没有任何障碍的情感的交流,是没有任何羁绊的心灵的沟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和谐的关系,同时营造起课堂的灵动。
合作探究的课堂上,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多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授他们以方法、技巧,给他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分享快乐。其次,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充分地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真正地变传授式为策划式,从接受式变为体验式,变一言堂为百家鸣,让学生亲身体验收获知识、分享成功的快感。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的合作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始终秉承真诚、真实、高效的原则。可以让学习好的学生作为小组内的“小老师”,带动其他学生一起学生,但切记绝不“包揽一切”,而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作为小组内的帮扶对象,但不能因为学习不够好就“人云亦云”。最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并维持小组学习形式,让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能一直延伸到课下的学前准备、课上活动的组织与准备、课下主题探究性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
四、让学生学会独立和自强
在学生自主的课堂上,首先,教师要确立这样的理念:课堂应该是以“学”为中心,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如何更好地“学”而展开。学生应充分活跃起来,自主学习应该成为一种自动自发的习惯。接着,教师“教”的活动要科学、巧妙地“变”为学生的活动,教师讲析的主要内容应由学生在充分的课堂活动中读出来,找出来,析出来,悟出来,练出来,品出来。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学习探究,在思考探究中产生新的问题。第三,教师要指导学生带着自学的收获与思考进行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阐述自己的观点,解释自己的疑问;学生在互助中巩固知识,形成结论,在互助中学会交往,加深友谊。
五、智慧闪光思如泉
学生学习的过程首先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发现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始终处在一种思维挺进状态,能力也随之呈螺旋式上升。学生在问题或任务驱动的基础上学会独立思考,同时能把疑问引向与同伴交流或向教师请教的课堂,进行各种交往的过程和合作分享的过程。同时在新的任务驱动下产生新的疑问,并把这些问题延伸到课后,延伸到生活中去,逐步形成敢于探究、敢于质疑问难的良好品质。没有思考就没有疑问,没有疑问就没有课堂的延伸。所以,灵动的课堂上,一定处处燃烧着学生思维的火花。
灵动的课堂,还原了孩子本真的天性,涌动着生命的灵性。灵动的课堂表面上波澜不惊,实则润物细无声,充满成长的力量。灵动的课堂,或是简单的表扬、或是心灵鸡汤似的隽语,让学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受到爱的熏陶;让学生在温情中、倾听中、自主中、合作中、思考中顿悟、升华。灵动的课堂解开留守儿童心灵的锁,向他们展示知识海洋的宽阔浩渺,也展示这个充满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