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院校“分层培养、多样成才”双创人才培养模式,阐述当前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分层培养、多样成才”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理论基础,并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双创平台搭建、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关键等环节论述模式的具体实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双创 “分层培养、多样成才”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C-0168-03
2011年至2014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六个骨干重点建设专业群深化了“项目纽带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双创教育,依托大学生创业园,以“创业教育+创业模拟+项目孵化+风险投资”的模式,分别实施了农艺工程、物流配送、IT服务、艺术创意等双创实战项目,成功培育孵化了学生双创团队30个。在后示范建设时期,该校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以“一会二集团二联盟”产学研合作平台为载体,搭建贸易营销类、涉农科技类、工程技术类、文化传媒类、民族艺术类等双创实战平台,实施了分类别、分层次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拟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探讨“分层培养、多样成才”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一、当前高職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同质化、单一化现象突出,特色不鲜明,成效不明显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面向所有专业和学生采取同一种培养模式,缺少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进行系统性的设计,与“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相违背,导致双创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学生双创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整体性、逻辑性和关联性不强,各环节缺乏有效衔接
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是一个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双创平台搭建、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等环节在内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学校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目标策略,各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当前很多高校的双创教育教学情况来看,这方面的顶层设计整体性、逻辑性和关联性不强,各环节实施衔接不紧密,育人效果差强人意。
二、“分层培养、多样成才”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一)“分层培养、多样成才”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分层培养、多样成才”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即因循“分层培养、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价值定位,制定“专业定位、分层教学”的策略,实施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双创平台搭建、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等关键环节在内的整体性改革,同步实施、整体推进,最终达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培养目标。专业定位是指双创教育立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专业特性开设相关的双创课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使双创教育更具专业化特征;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构建“泛在启蒙性教学→专业通识类教学→项目模拟化教学→实战孵化型教学”双创能力递进的四层教学组织架构(见图1)。
在“分层培养、多样成才”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下,根据学生的人格特质、能力资质以及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向性等内外条件,构建全覆盖、分层次和差异化的双创人才培养的整体框架。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泛在的双创启蒙教育,将双创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范畴,以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激活为目标;二是将双创教育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引导学生从所学专业出发形成初步的双创意识与方向;三是开设双创精英班、创业班、实验班,通过项目模拟全面系统的提升双创能力;四是以大学生创客空间、创业园为孵化器,为学生双创团队提供资金支持与职业化的培训服务,帮助其实现从初创期向稳定期的平稳过渡。
(二)“分层培养、多样成才”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1.遵循自由发展规律。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形象本质特征。具体来说,就是人的性格和智慧得到了全面的合理发展,人的个性和才能得到自由自主的发展。“分层培养、多样成才”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之一就是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四层递进式”的双创教学层级结构,实施因材施教和差异化教育,使学生的双创个性潜能优势得到挖掘与发展。
2.遵循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途径,全面提高与发展人的素质,充分发挥人的天赋条件和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分层培养、多样成才”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之二就是以素质教育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双创教育体系,并将其贯穿至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全面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双创能力与综合素质。
三、“分层培养、多样成才”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
对双创教育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明确要求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在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形成“四层递进式”的双创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双创实践基地,打造双创导师团队,结合双创大赛、双创社团、第二课堂活动等形式,将双创教育贯穿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建立“四层递进式”双创课程体系
“四层递进式”双创课程体系包括“泛在启蒙性教学→专业通识类教学→项目模拟化教学→实战孵化型教学”四个阶段。泛在启蒙性教学阶段,是指各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职业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等基础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双创知识和方法,培养创业精神与创业意识。第二学期至第三学期,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开设双创通识类课程,如经济管理、物流商贸类专业开设“创办你的企业(SYB)”等创业通识课,机械制造类专业开设创新思维与机械创新设计等创新通识课。项目模拟化教学是通过组建创业班、创新班、实验班等特色班,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引入行业企业真实案例,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完成各种双创项目模拟训练。实战型教学是选拔项目模拟训练中优秀的学生,组成双创团队,配备双创导师,入驻大学生创业园、创客空间和创新中心,进行全面的实战操作,重点培养具有双创潜质的学生。 (三)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以持续提升学生双创能力为目标,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形成与“四层递进式”双创教学层级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泛在启蒙性教学阶段以课程考核为主,考核内容为双创知识和方法,考核评价主体为任课教师;专业通识类教学阶段以技能考核为主、理论知识考核为辅,考核内容除了课程学习成绩,还包括双创大赛成绩、学生作品、项目策划书等实践成果,考核评价主体为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项目模拟化教学阶段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完成各种模拟双创项目的能力,注重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考核评价主体主要为企业导师;实战阶段则将各团队的双创成功率、稳定率以及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作为主要考核评价内容,行业企业专家、校内专家、学生家长等作为考核评价主体,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考核评价。丰富考核评价内容与形式,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双创大赛、发明创造、专利申请等方式获得双创学分。
(四)搭建能力递进式双创实践平台
作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学院拥有多个国家级、自治区级实训基地,以现有实训基地为基础,通过进一步的升级改造,建立起8个专业特色鲜明的双创教育实践基地,依托双创实践基地开展“泛在启蒙性教学→专业通识类教学→项目模拟化教学”三个阶段的理论学习和能力训练。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在掌握一定的双创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组成双创团队,进驻创业园和创客空间,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各种真实双创项目,实现能力和素质的渐进式提升。
(五)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创教学团队,实行校企双导师制
建设由行业企业专家、校内专业教师组成的双创导师团队,通过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双创培训进修活动、企业挂职锻炼、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等形式,提高双创教学团队的业务水平。建立双创教学团队考核激励机制,增加指导技能大赛、学生社团等课余辅导工作的评价和认定,对双创教师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倾斜,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双创教学团队的建设形成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机制。在泛在启蒙性教学阶段,主要由经过专业培训学习、通过考核认证的教辅人员担任双创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在专业通识类教学阶段,主要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担任双创通识课教学工作;在项目模拟化教学阶段,校企共同组建双创特色班,引入行业企业真实双创案例,以企业行业专家为主、专业教师为辅,开展双创项目实训教学。在最后的实战阶段,对每个学生双创团队配备双导师(1名校内导师和1名企业导师),全程为学生提供项目孵化、专利申报、科技发明成果转化、政策咨询等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服务。
(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双创教育形式与内容
双创教育不仅满足在课堂一线,还延伸至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营造浓厚的校园双创氛围。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各种类型的双创社团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双创大赛、创业集市等活動,在完成一个个真实双创项目的同时培养了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双创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实施效果
(一)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高,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初次就业率逐年提升
经过多年的实践,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高。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0.61%、91.12%、93.1%,逐年提升。根据麦可思第三方机构调查,毕业生近三年自主创业率分别为4.3%、4.4%、4.4%,处在较高水平。学院连续15年获得全区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2016年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被中国青年报社评为2016年高职院校双创示范校,2018年获评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
(二)多样成才育人效果逐步显现,培养了一批创新技术能手和创业之星
多年来,学院坚持实施“分层培养、多样成才”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不同专业的特性,实施具体的不同类型的双创培养模式,如农科类专业“种加管,一周期”的“产学结合”模式;营销贸易类的“创中学,学中创”的“创业班”模式;机械制造类专业的校企合作“精英班”模式,构建模块化、系统化的创新课程体系;艺术设计类专业“项目+工作室”模式等。通过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培养了一批创新技术能手和创业之星,学生在全国、全区双创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近年来,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重要赛事,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
【参考文献】
[1]刘桂香,等.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7(10)
[2]姜慧,等.高校个性化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
[3]刘艳,等.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
[4]丁俊苗.以双创教育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双创教育的三个阶段与高校新的历史使命[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双创 “分层培养、多样成才”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C-0168-03
2011年至2014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六个骨干重点建设专业群深化了“项目纽带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双创教育,依托大学生创业园,以“创业教育+创业模拟+项目孵化+风险投资”的模式,分别实施了农艺工程、物流配送、IT服务、艺术创意等双创实战项目,成功培育孵化了学生双创团队30个。在后示范建设时期,该校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以“一会二集团二联盟”产学研合作平台为载体,搭建贸易营销类、涉农科技类、工程技术类、文化传媒类、民族艺术类等双创实战平台,实施了分类别、分层次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拟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探讨“分层培养、多样成才”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一、当前高職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同质化、单一化现象突出,特色不鲜明,成效不明显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面向所有专业和学生采取同一种培养模式,缺少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进行系统性的设计,与“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相违背,导致双创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学生双创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整体性、逻辑性和关联性不强,各环节缺乏有效衔接
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是一个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双创平台搭建、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等环节在内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学校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目标策略,各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当前很多高校的双创教育教学情况来看,这方面的顶层设计整体性、逻辑性和关联性不强,各环节实施衔接不紧密,育人效果差强人意。
二、“分层培养、多样成才”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一)“分层培养、多样成才”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分层培养、多样成才”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即因循“分层培养、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价值定位,制定“专业定位、分层教学”的策略,实施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双创平台搭建、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等关键环节在内的整体性改革,同步实施、整体推进,最终达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培养目标。专业定位是指双创教育立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专业特性开设相关的双创课程,促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使双创教育更具专业化特征;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构建“泛在启蒙性教学→专业通识类教学→项目模拟化教学→实战孵化型教学”双创能力递进的四层教学组织架构(见图1)。
在“分层培养、多样成才”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下,根据学生的人格特质、能力资质以及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向性等内外条件,构建全覆盖、分层次和差异化的双创人才培养的整体框架。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泛在的双创启蒙教育,将双创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范畴,以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的激活为目标;二是将双创教育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引导学生从所学专业出发形成初步的双创意识与方向;三是开设双创精英班、创业班、实验班,通过项目模拟全面系统的提升双创能力;四是以大学生创客空间、创业园为孵化器,为学生双创团队提供资金支持与职业化的培训服务,帮助其实现从初创期向稳定期的平稳过渡。
(二)“分层培养、多样成才”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1.遵循自由发展规律。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形象本质特征。具体来说,就是人的性格和智慧得到了全面的合理发展,人的个性和才能得到自由自主的发展。“分层培养、多样成才”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之一就是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四层递进式”的双创教学层级结构,实施因材施教和差异化教育,使学生的双创个性潜能优势得到挖掘与发展。
2.遵循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途径,全面提高与发展人的素质,充分发挥人的天赋条件和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分层培养、多样成才”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之二就是以素质教育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双创教育体系,并将其贯穿至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全面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双创能力与综合素质。
三、“分层培养、多样成才”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
对双创教育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明确要求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在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形成“四层递进式”的双创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双创实践基地,打造双创导师团队,结合双创大赛、双创社团、第二课堂活动等形式,将双创教育贯穿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建立“四层递进式”双创课程体系
“四层递进式”双创课程体系包括“泛在启蒙性教学→专业通识类教学→项目模拟化教学→实战孵化型教学”四个阶段。泛在启蒙性教学阶段,是指各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职业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等基础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双创知识和方法,培养创业精神与创业意识。第二学期至第三学期,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开设双创通识类课程,如经济管理、物流商贸类专业开设“创办你的企业(SYB)”等创业通识课,机械制造类专业开设创新思维与机械创新设计等创新通识课。项目模拟化教学是通过组建创业班、创新班、实验班等特色班,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引入行业企业真实案例,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完成各种双创项目模拟训练。实战型教学是选拔项目模拟训练中优秀的学生,组成双创团队,配备双创导师,入驻大学生创业园、创客空间和创新中心,进行全面的实战操作,重点培养具有双创潜质的学生。 (三)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以持续提升学生双创能力为目标,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形成与“四层递进式”双创教学层级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泛在启蒙性教学阶段以课程考核为主,考核内容为双创知识和方法,考核评价主体为任课教师;专业通识类教学阶段以技能考核为主、理论知识考核为辅,考核内容除了课程学习成绩,还包括双创大赛成绩、学生作品、项目策划书等实践成果,考核评价主体为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项目模拟化教学阶段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完成各种模拟双创项目的能力,注重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考核评价主体主要为企业导师;实战阶段则将各团队的双创成功率、稳定率以及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作为主要考核评价内容,行业企业专家、校内专家、学生家长等作为考核评价主体,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考核评价。丰富考核评价内容与形式,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双创大赛、发明创造、专利申请等方式获得双创学分。
(四)搭建能力递进式双创实践平台
作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学院拥有多个国家级、自治区级实训基地,以现有实训基地为基础,通过进一步的升级改造,建立起8个专业特色鲜明的双创教育实践基地,依托双创实践基地开展“泛在启蒙性教学→专业通识类教学→项目模拟化教学”三个阶段的理论学习和能力训练。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在掌握一定的双创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组成双创团队,进驻创业园和创客空间,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各种真实双创项目,实现能力和素质的渐进式提升。
(五)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创教学团队,实行校企双导师制
建设由行业企业专家、校内专业教师组成的双创导师团队,通过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双创培训进修活动、企业挂职锻炼、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等形式,提高双创教学团队的业务水平。建立双创教学团队考核激励机制,增加指导技能大赛、学生社团等课余辅导工作的评价和认定,对双创教师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倾斜,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双创教学团队的建设形成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机制。在泛在启蒙性教学阶段,主要由经过专业培训学习、通过考核认证的教辅人员担任双创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在专业通识类教学阶段,主要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担任双创通识课教学工作;在项目模拟化教学阶段,校企共同组建双创特色班,引入行业企业真实双创案例,以企业行业专家为主、专业教师为辅,开展双创项目实训教学。在最后的实战阶段,对每个学生双创团队配备双导师(1名校内导师和1名企业导师),全程为学生提供项目孵化、专利申报、科技发明成果转化、政策咨询等个性化、专业化的指导服务。
(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双创教育形式与内容
双创教育不仅满足在课堂一线,还延伸至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营造浓厚的校园双创氛围。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各种类型的双创社团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双创大赛、创业集市等活動,在完成一个个真实双创项目的同时培养了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双创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实施效果
(一)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高,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初次就业率逐年提升
经过多年的实践,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高。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0.61%、91.12%、93.1%,逐年提升。根据麦可思第三方机构调查,毕业生近三年自主创业率分别为4.3%、4.4%、4.4%,处在较高水平。学院连续15年获得全区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2016年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被中国青年报社评为2016年高职院校双创示范校,2018年获评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
(二)多样成才育人效果逐步显现,培养了一批创新技术能手和创业之星
多年来,学院坚持实施“分层培养、多样成才”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不同专业的特性,实施具体的不同类型的双创培养模式,如农科类专业“种加管,一周期”的“产学结合”模式;营销贸易类的“创中学,学中创”的“创业班”模式;机械制造类专业的校企合作“精英班”模式,构建模块化、系统化的创新课程体系;艺术设计类专业“项目+工作室”模式等。通过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培养了一批创新技术能手和创业之星,学生在全国、全区双创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近年来,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重要赛事,获得一等奖8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
【参考文献】
[1]刘桂香,等.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7(10)
[2]姜慧,等.高校个性化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
[3]刘艳,等.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
[4]丁俊苗.以双创教育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双创教育的三个阶段与高校新的历史使命[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