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一家国企股东出清所持险企股份。近日,大唐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大唐资本)拟出售所持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诚保险)全部所持股份。
而在此之前,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资持股的长城国富置业有限公司,合计拟转让长生人寿70%;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计转让幸福人寿51%股份。
从背景上看,上述三家险企的股东方均为国企背景。
对此,业内分析指出,国企背景股东陆续转让所持险企股份,一方面是因为和国家推进国资布局结构优化的指示有关,国企要回归主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险企盈利不佳。
永诚保险遭大唐资本“清盘”,1.66亿股挂牌转让
9月24日,永诚保险1.66亿股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占总股本7.6%,大唐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受托机构。
目前,该项目尚处于预披露阶段,将在预披露结束之后进一步披露受让方资格条件、转让价格等具体信息,披露截止日期为2021年11月23日。
公开资料显示,永诚保险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典型的“电力系”险企,由大型电力企业集团和产业投资集团共同发起组建,华能资本为控股股东,中国华能集团为实际控制人。2015年12月,永诚保险挂牌新三板。
大唐集团为永诚保险的初始发起股东之一。2016年,大唐集团将所持股份全部无偿划转给旗下的大唐资本。目前,大唐资本持有永诚保险7.6%股份,为第五大股东。
此次挂牌若顺利寻得接盘方,意味着大唐资本将彻底退出永诚保险。
对于此次“出清”永诚保险的原因,永诚保险相关负责人面对媒体提问时表示,此举为大唐集团响应国资委相关政策,开展有自己特色的资本布局调整。不影响永诚保险的正常经营和既定战略,永诚保险和大唐集团仍将保持紧密、友好的保险业务合作。
《金融理财》了解到,2020年10月,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企业围绕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做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在退的方面,对那些不具备竞争力的非主营业务和不良资产坚决退出。
基于此,原先开展多元化经营的一些国企,会选择收缩非主业的投资战线。与此同时,永诚保险盈利能力不稳定、高管频繁变动,或也是大唐资本退出的原因。
上半年净利润下降35.98%,总裁一职曾空缺4年有余
作为一家电力系险企,永诚保险早期一直以车险为主要业务,占据该公司保费半壁江山。2014年-2018年,永诚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0.08%、66.78%、66.01%、64.7%、54.22%。
但永诚保险净利润表现却不尽人意。
2014-2018年,永诚保险分别实现净利润4141.65万、1.85亿、2806.53万、-1.48亿、-3.94亿;净利润分别同比119.44%、346.52%、-84.82%、-627.52%、-166.34%。
面对净利润的不断亏损,永诚保险在2018年开启转型,放弃依赖车险发展的经营模式,聚焦布局具有股东优势的电力能源保险。次年,永诚保险便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127.62%,2020年实现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37.16%。
然而好景不长,今年上半年永诚保险净利润再度下滑。
2021年上半年,永诚保险实现保险业务原保费收入43.43亿元,同比增加13.6%;上半年净利润为0.63亿元,因投资收益低于预期,导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35.98%。
反觀同为新三板挂牌的锦泰保险和众诚保险,则分别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31.35%、38.84%。
另外,永诚保险的偿付能力与行业均值存在一定差距。
据银保监会披露,今年二季度末,179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3.7%,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1%。而永诚保险公示的2021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报告期内永诚保险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99.35%。
业绩不稳定的同时,永诚保险高管层也存在不稳定因素。
年初,永诚保险拟任容常青为公司总裁,但其总裁任职资格目前仍未得到监管部门批复。事实上,在容常青之前,永诚保险总裁一职已经空缺超过4年。
除此之外,2021年以来,永诚保险有8位董监高离任,同时新任13位董监高。新任职务包含董事、监事、副总裁、总裁助理和董事会秘书。半年报中显示的人员变动原因包括:股东单位工作调整以及工作需要。
国企背景的股东退出,会给永诚保险带来什么影响?
业内认为,永诚保险依托股东的电力资源,在拓展电力保险相关业务方面享有一定优势。那么随着资本的退出,势必会影响到今后这部分业务的发展。当前永诚保险高管团队中除独立董事外,新任的董事、监事均来自永诚保险股东以及其股东全资子公司。因此,随着大唐资本退出永诚保险,高管团队或将会再度出现调整。
此外,永诚保险作为一家典型的“电力系”险企,大唐资本退出,其他能源电力相关股东是否也会基于回归主业的需求而寻求退出,这也是市场所担忧的。
国企回归主业,长生、幸福遭股东出清
值得一提的是,国企回归主业的背景之下,此前已有几家保险公司的国企背景股东选择出售保险股份。
4月14日,长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生人寿)70%股份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股份转让方为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资持股的长城国富置业有限公司,双方分别拟转让长生人寿51%、19%的股份。
更早之前,幸福人寿也被有国企背景的股东“抛弃”。2019年6月11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达)首次发布公告称,拟通过省级以上产权交易所,对外公开转让所持全部幸福人寿股份。
今年7月份,中国信达宣布银保监会已经批复同意中国信达将所持有的幸福人寿51%股份分别转让予诚泰保险30%和东莞交投集团21%,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变更手续。
《金融理财》注意到,和永诚保险雷同的是,长生人寿和幸福人寿盈利表现也有些差强人意。
长生人寿已经连续四个年度均为亏损,累计亏损-3.94亿元。2017年至2020年,长生人寿净利润分别为-13425.4万元、-26023.75万元、-16561.44万元、-4539.1万元。进入2021年,长生人寿净利润仍然没有明显改变,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再度亏损-2383万元。
此外,幸福人寿则曾因2018年亏损68亿元成为当年的“亏损王”。随后两年,幸福人寿年度净利润均不足亿元,2019年、2020年分别实现0.76亿元、0.97亿元。
对于这些需要寻找新股东方的险企,要着重关注股东目前所从事的业务和险企目前发展业务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能否起到相互支持的作用。以幸福人寿为例,接盘方诚泰保险曾在去年12月26日发布的公告中披露,收购幸福人寿有利于诚泰保险基于客户视野,提供一体化的保险保障服务,有利于利用幸福人寿22家省级分支机构的网络资源,推进机构建设和交叉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