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艰难探索政治难题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_av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两岸开始了推进深化政治互信与探索两岸政治问题的努力,尽管尚未获得重大突破与进展,却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步入深水区,政治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已不可避免地摆在两岸面前,需要两岸共同面对与解决。
  初春3月,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北京会谈,双方就两岸政治互信问题做了充分阐述,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吴伯雄表示,“海峡两岸并非国与国的关系,根据双方现行体制和相关规定,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同”的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对于“异”的部分我们正视现实,搁置争议,还特别提出“一国两区”概念,认为这是“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法理基础。这是国民党高层首次在与大陆互动中明确表述“两岸同属一中”与“一国两区”。吴伯雄的这一谈话表达的明确政治立场,在海峡两岸引起很大反响,但在国民党内部却引起争议,立场出现分歧,让巩固两岸政治互信与强化“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努力功败垂成,错失两岸政治关系定位与突破的良机,实为可惜。
  尽管如此,两岸民间与大陆官方试图破解两岸政治难题的努力并没有停止。7月底,在哈尔滨召开的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首次明确将两岸政治问题列入“共同建议”中的前四项均涉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政治性议题,而且明确提出“鼓励学术界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相关议题及互信机制进行探讨,进一步扩大共识,巩固互信,为逐步解决两岸关系中的深层问题创造条件”,实质上就是探讨两岸政治问题。
  11月中旬,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提出建构两岸政治关系的重要主张,指明了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方向。
  然而,一年来,两岸政治问题的症结未解,破解政治难题的努力没有取得重大进展,马当局的两岸政治态度保守,为破解两岸政治问题设置了许多障碍。由台湾统合学会主导、原计划于2012年6月在台北举行的“台北论坛”,因台“陆委会”以有国台办与军方人事参加而没有批准,一度在海峡两岸引起很大争议。其中原因复杂,但不可否认马当局的政治考虑是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台北论坛”于年底前得以在台北举行,但这一过程充分显示了两岸问题的复杂性,政治问题的敏感性与突破政治问题的艰巨性。
  新任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奇上任之初就公开表示,“陆委会”“扮演两岸关系发展急杀车的角色”,让大陆大感意外与不解,也引起大陆方面的高度关注,并公开提出质问。大陆新版护照将台湾日月潭与清水断崖两个风景名胜列入,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符合两岸现行法规与“两岸同属一中”共识。但令人意外的是,台湾“陆委会”公开进行抗议,认为大陆破坏两岸现状,完全是对“两岸同属一中”的实质否定。如果大陆官方文件、文书、证件上不能有台湾风景名胜标识,只有大陆的风景名胜标识,而台湾的官方文件、文书与证件中只有台湾的风景名胜标识,而没有大陆的风景名胜标识,两岸不就变“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甚至“一边一国”吗?马当局的抗议不仅没有道理,而且违背现行“中华民国宪法”,违背《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与民进党的政治立场又有何区别?马当局对此必须深刻检讨,切实维护“两岸同属一个中”的政治框架。
  2012年底前,台湾民间文化团体积极推进两岸文化交流,申请在台湾举办“中歌榜”(中国歌曲排行榜)颁奖典礼与演唱会。但台大陆事务主管部门却不同意中歌榜在台湾举行颁奖典礼,最后是有条件通过申请案,只举办演唱,不能举办颁奖典礼,而且对使用语言等也有严格规定。原本一起纯属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活动,在台湾被彻底政治化。这一事件再次证明,台当局对突破两岸政治僵局还有很多顾虑和担心,畏首畏尾。
  2012年是两岸试图寻求破解政治难题的一年,尽管没有获得重大进展,在某种程度上还遭遇台湾当局的排斥,但却充分显示政治问题已摆在两岸面前,需要海峡两岸共同面对,需要社会各界做出更为艰苦的共同努力,逐步破解这一重大难题。
其他文献
“开拓思维走入意境,而意境更为浓厚的是融入禅的清淡空灵,中国画之发展及其演变,直接融汇儒、释、道三家思想,而最影响开拓中国画意境者,就是佛教禅宗思想”和朋友相聚的时候,潘一总是喜欢坐在旁边静静听别人谠话,这位来自豫东的汉子一脸文静,只有和大家熟络起来,特别是谈到山水画中禅意的表现手法时,他才活跃起来。  和潘一相识时间不长,但印象深刻。  潘一自幼喜欢书画,早年毕业于工艺美校,1996年攻读于中央
在正定隆兴寺弥陀殿内,陈放着一尊造型奇特、铸造精美的铜铸观音像(照1)。最引人注目的是闲逸自在的观音坐像之下部,为一幅生动逼真的海岛景象,在我国铜铸造像中实属罕见。每当
历史是不能戏说的  20多年前,一部香港电视连续剧《戏说乾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全剧以乾隆微服下江南寻访同父异母兄弟为背景,一路上经历种种奇遇,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收视率百分比,当时可谓家喻户晓。由此,引发了中国大陆长达20多年的戏说历史之风潮。  然而,历史是不能戏说的。历史是人类进步的历程,进步的历程是真实的、复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怎么可以戏说呢?历史,在国人心中的位置,早已走出简册和书本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古籍善本,清版本目录学家张之洞的解释为:一是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三是旧本,即传世很久的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目前所说的艺术品市场上的古籍善本,则主要包括刻本、墨迹本、碑帖、印谱、信札以及其他文献。  中国书籍比较早的刻本,现在能够见到的大概是北宋时期。故而收藏界历来有着“一页宋版一两金”的说法,俗话说“纸贵千年”,纸质书本长久无损地保存下